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706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十三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评估(三十三)(第三十三单元) (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851年,英国学者罗林生译出了坐落在今伊朗哈马丹(近两河流域)附近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据此,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当是()A.象形文字B.玛雅文C.楔形文字D.甲骨文【解析】选C。根据“在今伊朗哈马丹(近两河流域)附近贝希斯敦摩崖石刻上的文字”,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故C正确。2.美国著名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说:“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楔形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使用的地区是()A.尼罗河流域B.南亚次大陆地区C.美

2、索不达米亚平原D.黄河中下游地区【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在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使用,故C正确;尼罗河流域使用象形文字,排除A;南亚次大陆使用印度文字,排除B;黄河流域是甲骨文,排除D。3.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解析】选C。材料信息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故C正确。4.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

3、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史实的一句广告词是()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典型的文明象征是金字塔,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古老文字,A符合史实,正确;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制度,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B不符合史实;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石柱是古代西亚文化的代表,C、D不符合史实。 5.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文

4、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A.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B.阿拉伯人征服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C.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造D.阿拉伯文化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使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包括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D符合题意;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征服地区的文化深厚积淀和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创造,均为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A、B、C不符合题意。6.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

5、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重新回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故C正确;决定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发展的是经济因素,而非文化因素,A错误;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西欧近代社会的转型,阿拉伯文化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促成”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信息只是体现阿拉伯文化在保

6、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D说法错误。7. 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互相利用、竞争共存【解析】选D。图片中是一位教皇和一位国王,国王手执宝剑,教皇手握权杖,一前一后,坐在同一权力宝座之上。很明显,这反映了他们之间互相利用、竞争共存的关系。8.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二铜表法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B.十二铜表法维护全体下层群众的利益C.十二铜表法为平民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D.

7、十二铜表法使平民取得了与贵族平等的法律地位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的权力,为平民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所以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9.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由此规定可知()A.十二铜表法具有万民法性质B.十二铜表法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C.十二铜表法保护本国所有人D.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体系完成【解析】选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为公民法,A错误。十二铜表法只保护公民的利益,C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完成在东罗马帝国时期,D错误。故B符合题意。10

8、.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A.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B.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C.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东西方D.拜占庭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解析】选A。从“兼顾东西两头”“继承了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没放过东边这头”可以分析得出,材料在强调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故A正确;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的“桥梁”不是真正的桥梁,C错误。11. 古代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9、,古代印度文化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下图与古代印度文化有关的是()【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婆罗门、刹帝利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符合题意,A正确。B为狮身人面像,是古代埃及文化的代表,排除;C是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文化的代表,排除;D为雅典卫城的建筑,是古典希腊文化的代表,排除。12. 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明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明相继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共同原因是()A.内部人民起义B.殖民者入侵C.内乱分裂D.政治腐败【解析】选B

10、。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对美洲文明带来了致命打击,故选B;三大印第安文明的相继灭亡是出于外因,A、C、D都是内因,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材料二

11、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在保留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带上了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

12、想象所及。英尼科尔森阿拉伯文学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即可。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可知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第二问,根据材料三“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

13、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可以总结出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从材料二的特点中也可以知道阿拉伯文化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其兼容并蓄、开放性注定阿拉伯文化的繁荣。答案:(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4分)(2)特点: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4分)原因: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兼容并蓄、开放性。(4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论道:“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

14、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信息交流关系到社会群体是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解析】首先解读材料,明确观点。根据材料信息“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就愈多,信息交流关系到社会群体是

15、否能够与世界发展保持同步”可得出文化进步通过各地区或民族间相互的文化交流而实现的观点。史实可以联系东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可以从材料“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得出各地区或民族内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导致自身发展落后的观点,史实可以联系中国和日本的闭关锁国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毁灭原因作答。答案:观点一:文化进步通过各地区或民族间相互的文化交流而实现。宋元时期,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传入欧洲,促进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向近代转型。(12分)观点二:各地区或民族内部由于缺乏沟通交流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当时人们的生产、交往能力有限,美洲的印第安人与旧大陆长期隔绝,而且不同部族之间也相对处于封闭状态。印第安文明的演进始终缺乏拓展与更新的强大张力。(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