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545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下图是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产生原因的是()A冬季燃煤取暖B汽车尾气排放C农村大量使用沼气D尾气处理技术的落后2针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煤炭的使用B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C全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1C2D第1题,由图可知,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由SO2和NOx造成的,因此污染物主要来自煤炭和石油的使用过程。第2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轻NOx的排放,

2、是可行的。合理的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结构不稳定、病虫害增加及减产等问题。今年吉林省将对全省秸秆覆盖还田的农户进行补贴,并继续在全省设立秸秆禁烧区和秸秆限烧区。据此完成35题。3与焚烧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好处是()A增加农民收入B减轻病虫害危害C减轻农户负担D增加土壤有机质4在禁烧区内,部分农民仍坚持焚烧还田的主要原因是()A维持农田生态系统B保持土壤结构C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5吉林省燃烧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A棉花和水稻秸秆B春小麦和棉花秸秆C玉米和水稻秸秆D冬

3、小麦和玉米秸秆3D4C5C第3题,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与焚烧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好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D正确;不能增加农民收入,A错误;焚烧还田可减轻病虫害危害,B错误;可能加重农户负担,C错误,故选D。第4题,在禁烧区内,部分农民仍坚持焚烧还田的主要原因是,焚烧更省事,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正确;秸秆还田更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土壤结构,A、B错误;焚烧还田不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D错误,故选C。第5题,棉花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南方,排除A、B;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多的省份,粮食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故燃

4、烧的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玉米和水稻秸秆,C正确;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排除D,故选C。静脉产业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最终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因其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故将其比喻为静脉产业。我国传统的静脉产业多是将垃圾在废品收购站和垃圾场分拣后,运至下游环节处理,垃圾处理厂分布较为分散。建设静脉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图为我国某静脉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链条。据此完成67题。6与传统静脉产业聚集区相比,静脉产业园区()A资金投入少B占

5、地面积大C技术要求高D污染物排放多7符合图示产业链条流程的是()A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B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垃圾填埋场C污泥处置中心垃圾焚烧发电渗滤液处理厂D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厂垃圾填埋场6C7A第6题,与传统静脉产业聚集区相比,静脉产业园区要投入设备与技术等,资金投入多,A错误。静脉产业园由于集中分布,相对传统静脉产业分散分布占地少,B错误。由材料可知,它要投入先进技术,C正确。静脉产业园区是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少。第7题,由图可知,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余热用来进行餐厨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形成如下产业链: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

6、圾处理中心沼气发电厂,A正确。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处理物部分进入沼气发电,部分进入垃圾填埋场,不是一条产业链,B错误。垃圾焚烧发电的余热用来处理污泥,C错误。渗滤液处理厂进入中水循环,才能形成产业链,D错误。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下图示意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据此完成89题。8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的是()ABCD9阻断重金属进入人体宜采取的措施是()A工业达标排放B穿特制防护服C植物性饮食D饮用山泉水8C9A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在地表各个圈层之间循环流动,各个圈层之间都可以相互流动,而不是单向流动。第9题,读图

7、分析可知,环境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人类开发利用化石燃料和有色金属矿产过程中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这些重金属元素直接被人体吸收或者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所以阻断重金属进入人体的根本性措施就是在源头上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A正确;穿特制防护服、植物性饮食、饮用山泉水都不能从根本上阻断重金属进入人体, B、C、D错误。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011题。人均能耗吨油当量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 000美元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美国8

8、.960.270.36英国4.240.180.24法国4.370.170.27德国4.290.160.23意大利3.500.170.23日本4.310.130.2210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11美国的人均能耗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这()A缓解了全球变暖的趋势B加重了全球变暖的趋势C缓解了臭氧层的破坏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10A11B第10题,依据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的概念可知,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第11题,矿物能源

9、是美国能源构成的主体,大量消耗矿物能源,会使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加。从生态角度分析,会加重全球变暖的趋势,会造成酸雨危害,但臭氧层的破坏与人类大量使用氟氯烃相关,与排放这些气体无关。目前,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生物地膜的研究,但是塑料地膜仍然是世界地膜市场的主流产品。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塑料地膜的生产和使用标准不同(下表)。据此完成1213题。国家和地区厚度范围(单位:mm)最薄厚度(单位:mm)中国0.0080.0200.0068日本0.0200.1000.0170美国0.0250.2500.0200欧洲0.0250.2000.024012塑料仍是世界地膜主要

10、材料的影响条件有()运输便利绿色环保价格便宜结实耐用ABCD13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塑料地膜()A对生态环境影响小B不易回收再利用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D透光保温效果好12C13B第12题,塑料地膜技术成熟,产量大,结实耐用,相比生物地膜价格更便宜,所以仍然占地膜市场主流,正确。塑料地膜不易分解,容易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塑料生产一般靠近市场,交通对其影响不大,错误。第13题,据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地膜厚度最小,容易破损,不易重复利用,且进入土壤不好回收,所以对环境的影响大,A错误、B正确;厚度薄,价格便宜,农业生产成本较低,C错误;保温透光效果并不突出,D错误。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

11、,完成1415题。14下列地区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C华北平原D横断山脉15能够有效缓解全球变暖的举措是()A计划生育B提升城镇化水平C节约水源D开发新能源14B15D第14题,由图可知,全球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带和低地地区产生影响,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第15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效缓解全球变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留下的千古绝句。成都是中国唯一能看到海拔6 000米以上雪山的大都市,附近有十几座

12、雪山。2020年5月25日在成都遥望雪山,再次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峨峨雪色涉苍龙,直上汶江锦万里”,雪山映在城市周边,十分壮观(如图)。近年来,成都落实国家、省要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下表),美丽雪山从“稀客”变为“常客”,市民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强。成都附近雪山位置和景观图2019年112月成都市PM2.5浓度表时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PM2.5浓度(g/m3)785644403324212930314778(1)试分析在成都可遥望到雪山的自然原因。(4分)(2)补绘下图,并简述冬季PM2.5浓度偏高的自然原因。(6分)成都市2019年

13、各月PM2.5浓度统计图(3)为让美丽雪山成为“常客”,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成都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空气质量。(4分)解析第(1)题,成都西侧的山地,海拔较高,山顶终年冰雪覆盖;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雪山与成都相对高差大,且周围雪山和成都之间无高大地形阻挡,视线良好,故在成都可遥望到雪山。第(2)题,据表中的112月成都市PM2.5数据,绘图(线长是各月PM2.5浓度)如下:成都市2019年各月PM2.5浓度统计图原因:成都地处盆地内部,受地形影响,冬季逆温严重,不利于PM2.5扩散,故冬季偏高。第(3)题,为改善空气质量,需改善我国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同时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14、和低污染能源;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提升燃油品质,以减少PM2.5的排放。答案(1)成都西侧多高大山地,山顶终年冰雪覆盖;雪山与成都相对高差大,且周围雪山和成都之间无高大地形阻挡视线。(2)绘图如下。受地形影响,冬季逆温严重,不利于PM2.5扩散。成都市2019年各月PM2.5浓度统计图(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使用量;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提升燃油品质。(任答两点即可)17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中国的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1)说出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4分)(2)说出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综合治

15、理中应采取的措施。(4分)(3)甲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_。(4分)解析乙地区为长江下游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丙地为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甲地位于西南林区,森林破坏严重。丁地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酸雨。答案(1)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措施: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2)湿地破坏。措施:加强湿地保护,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湿地恢复。(3)森林减少酸雨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在干旱内陆区,往往是“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

16、布格局与开发利用直接决定了绿洲的大小和规模。高昌区绿洲位于天山南麓的洪积扇平原上(图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农业绿洲,生态环境脆弱。近30年来,高昌绿洲区降水趋势平稳,年平均气温变化不大。农业生产以河泉水、坎儿井、水渠以及机电井提取地下水等方式联合灌溉。1989年,高昌区农业绿洲的面积为400 km2,而现在绿洲规模和空间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图2)。绿洲东部为扩张区,以水渠、机电井联合灌溉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积极推进绿洲城镇化、工业化;西部为缩减区,以坎儿井灌溉为主,多发展农牧经济,弃耕撂荒、牧场迁移现象时常发生。图1高昌区绿洲分布示意图图2高昌区绿洲面积增减变化(1)据图2信息

17、,补充完成高昌区绿洲面积变化折线图,并描述19892016年高昌区绿洲面积的变化趋势。(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6分)高昌区绿洲面积变化折线图(2)分析甲地农业绿洲面积缩减的原因。(4分)(3)有人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本区绿洲开发规模。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7分)解析第(1)题,此题需要在理解题意的前提下,首先计算出不同年份的绿洲面积,1989年400 km2是材料给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图2计算可知,1997、2002、2009、2016年分别为365、500、673、781 km2;其次,要在图中标出纵坐标的数值;最后描点、连线即可。第(2)题,材料中涉

18、及的变量有以下几个方面:东部种植业面积增加、东部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东部绿洲扩张等。所有的这个变化,都会使东部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地表水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该区域地表水缺乏,以地下水为主。东部用水增加,会使地下水位下降。西部本来地势就高,地下水埋藏深,开采不便,虽有坎儿井但水量有限;目前,由于东部用水量增加,导致整体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致使西部坎儿井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甚至枯竭,无法满足农业绿洲用水需要,进而面积缩减。第(3)题,开放性设问,结合所给材料的区域特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绘图如下:高昌区绿洲面积变化折线图变化:先降后升,总体增长;19891997年绿洲有所缩减;

19、19972016年绿洲面积持续扩大。(2)甲地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 由于东部用水量增加,导致整个区域地下水位下降,致使西部坎儿井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甚至枯竭,无法满足农业绿洲用水需要,进而面积缩减。(3)观点一:同意。该区域位于山麓洪积扇平原,地下水在此出露,水资源相对充足;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率效率;可以发展节水农业,实施滴灌、喷灌等灌溉方式;工业用水可以循环利用。或观点二:不同意。本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少;进一步加强高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可能超过其环境承载力,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而使生态环境恶化。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念青唐古拉山位于青藏

20、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5 000米以上,主峰为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 162米,主峰及附近地区常年冰雪皑皑,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分布区。下图示意念青唐古拉山北坡雪线(5 200米)附近某地降水与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中W50和W5分别代表距地表50厘米和5厘米的土壤湿度。(1)据图简述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点。(6分)(2)据图分析全球变暖对土壤湿度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在完成描述图中信息类试题时,需要注意从分述和总述两个角度分析。第(2)题,全球变暖初期冰雪融水量大,土壤湿度增加,随时间延续,冰雪全部融化之后,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土壤湿度降低。答案(1)距地表5厘米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小于距地表50厘米处;411月,土壤湿度较高,而12月至次年3月土壤湿度较低,变化幅度显著。(2)随着全球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土壤湿度增加;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后期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湿度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