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青岛市十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化愈演愈烈,“内循环”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内循环具备足够底气。“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后疫情
2、时代,在经济增速下行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需求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无论是“质”(收益率与安全性),还是“量”(产品的充分供给),都更加迫切,居民大量财富将会借助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投资和保险等行业都会迎来新的爆发。国产汽车品牌将迎来极大利好,汽车研发会更加强调自主性,国产汽车相关产业链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实现国内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先是老百姓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然
3、后有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就是健康运营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形成循环。所以说,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这也为许多新兴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像互联网企业360集团便强势聚焦国内经济复苏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凭借360智慧商业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营销势能,通过精准的行业趋势洞察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我“造血”机能。 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
4、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摘编自盘和林打通“内循环”,迎来新发展)材料二: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新形势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以长三角为背景来讲双循环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就国际大循环而言,我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发展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
5、高,很多产业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超过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达到50.6。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参加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会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而且会加深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的融合,奠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冲击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使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6、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企业更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积极布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中国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及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应进一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多层次融入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不少企业已经布局,比如苏州亨通,已经构筑全产业链并拥有核心技术,正致力打造全球通信和电力产业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构建双循环体系,要进一
7、步培育和发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聚力培育和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重点产业在国际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解决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优势产业在世界市场供应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性,确保我国产业与产业链独立发展,在一些优势领域引领发展。最后,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此基础上向国际市场扩张生产能力和服务网络,为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牢企业基础。(摘编自程必定、孔令刚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考)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内循环状态下,经济发展不依赖国际市场,在国内扩大内需,开拓
8、市场,形成完整闭环并循环运行。B. 中国旅游服务由国际需求转化为国内需求,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C. 保障中小微企业繁荣发展,帮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D. 后疫情时代,老百姓对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安全性和产品多样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更加强劲。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共同参与国际大循环,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条件之一。B. 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对于相关产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C. 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
9、冲击的深层原因是国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以及需求端又有更多不确定性。D. 360集团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发展,和许多中小微企业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提升投资贸易合作水平,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B. 2020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宣布,将组织举办“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期间全省所有A级景区对全国人民免费开放。C. 政府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挖掘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收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需求空间,弥补外部需求波动。D. “老小区加装电梯
10、,每台可获20万元补贴”,这是市民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印发的通知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 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有哪些措施?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D 2. C 3. A 4. 重振中小微企业,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制定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重塑企业经营生态,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等。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及分析辨别的能力。A.“不依赖国际市场”“闭环”文中无根据。原文说“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
11、,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注意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可能“不依赖国际市场”,形成“闭环”。B.“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未然变已然,原文为假设关系“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且原文是“逆差”部分转内需,选项以偏概全。C.“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曲解文意,主客颠倒。原文“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意为中
12、小企业的繁荣发展能保障经济内循环。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C.“深层原因”,无中生有。原文是“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但并未说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需求端有更多不确定性是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的“深层原因”。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讲的是经济“双循环”问题。A.表述属于双循环经济行为范畴,符合材料二的观点,其它三项都在讲提振内需,激发消费潜力,属“内循环”经济行为。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
13、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及提出个性化见解的能力。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的内容都在材料一。结合“实现国内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可概括出“重振中小微企业,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结合“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可概括出“制定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结合“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可概括
14、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结合“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可概括出“重塑企业经营生态,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等”。结合“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可概括出“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15、“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
16、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份久远的歉疚阎连科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因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
17、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
18、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就都各自吃饭去了。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衬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
19、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他答着去了。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
20、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我从床上坐了起来。二姐说:“你没睡?”我以“嗯”做了回答。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中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
21、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我想,我应该
22、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选自今日文摘,2020年第14期)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列举了几个典型事例“说不清自自己出生年月”“村人们说到公元年月要愣怔半晌”,表现了当时农村思想文化方面的状况。B. 文章中“无为而治”“随遇而安”表明了我在开始时对考高中的态度很随便,后来我看到村里的知青,态度发生了改变。C. “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这句话饱含深意,写出了我对外面生活的向往,我开始重新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D. 我的后辈们听了我和二姐的故事后“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表明了两个时代差异很大,两
23、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写出我和二姐此时因为只有一人可以上学的问题而内心沉重。B. “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这些语句引起读者的想象,为后文做了铺垫。C. 文章描绘了优美热闹夜景,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为全文增添了一丝轻快色彩。D. 文章描述男知青时,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与村民的不同,同时男知青“点头哼哈”的态度和村民“先和他说话”的恭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7.
24、 请阅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及作用。8. 本文画线部分隐含着二姐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答案】5. D 6. C 7. 含意:“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作用: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标题,表达了“我”的观点,点明并加深了文章主旨。 8. 不能继续读书时内心的伤感和痛苦。如“笑容是凄淡的”“眼里含着泪水”。在弟弟面前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如“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对弟弟读书的期望与祝福。如“
25、好好读书”的叮嘱,送给弟弟钢笔。【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D项,“两代人之间无法理解和沟通”分析错误,依据文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可知只是他们对那段曾经的岁月不了解,并非无法理解和沟通,文末“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等也可以看出两代人是可以理解和沟通的。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能力。C项,“热闹”“轻快”分析错误,“有蛐蛐的叫声”以声写静;“意在烘托二姐主动牺牲自己、成全弟弟的美好形象,抒发了对二姐的赞美之情”过度解读,本文中关于月光夜色的描绘并不在于烘托二姐形象,只是人物活动的环境。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段落
26、含意和作用的能力。理解最后一段的含意,抓住位置,立足整体,联系上下文。联系上文,因为家里贫穷,“我”和二姐只能一人上高中,且结合上段“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可知“我”和二姐的命运是由时代导致的,“我”对二姐怀有歉疚之情,最后一段表示要把这段经历记述下来,留给自己的孩子和那些侄男甥女们,是为了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可得出答案“我对二姐有歉疚,我也认识到我和二姐的命运是时代造成的,那个贫穷的、特殊的时代对二姐的求学生涯有歉疚,我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我的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是对全文内容
27、的总结,“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与标题“一份久远的歉疚”相照应;从内容上看,“歉疚”表明对二姐的情感,“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表明要把这份特殊时代的求学悲剧记载下来,让后人珍惜眼前幸福生活,点明并深化了文章主旨。【8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她眼里含着泪水”,运用神态描写,二姐因为家里贫穷,只能选择放弃学业,“凄淡”“泪水”这些词语表现出二姐不得不放弃上学的伤感和痛苦。“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运用语言描写,二姐放弃上学时内心是痛苦的,但她依然笑
28、着,并反复叮嘱弟弟好好上学,替自己读书,可见二姐是用强颜欢笑掩饰自己对读书的渴求。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却为“我”放弃上学的机会,在开学前,“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并两次叮嘱弟弟“好好读书”,将自己对读书的渴求寄托在弟弟身上,钢笔和叮嘱是对弟弟好好读书的期望和祝福。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颜籀,字师古,雍州万年人,齐黄门侍郎之推孙也。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隋仁寿中,为尚书左丞李纲所荐,授安养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弱貌羸,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
29、古曰:割鸡焉用牛刀。”素奇其对。到官果以干理闻。时薛道衡为襄州总管,与高祖有旧,又悦其才,有所缀文,尝使其掎摭疵病,甚亲昵之。从(高祖)平京城,再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太宗践祚,擢拜中书侍郎,封琅邪县男。以母忧去职。服阕,复为中书侍郎。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
30、曲尽其源。之后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为封禅使,参考其仪,多从师古之说。其所注汉书及急就章,大行于世。 (选自旧唐书颜籀传,有删改)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B. 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C
31、. 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D. 于时军国/多务凡有制/诰皆成其手/师古达于政/理册奏之工/时无及者。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军,中国古代官职,官品不高,陶渊明、杜甫、白居易都曾担任过此职。B. 东宫,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宫殿,因方位而得名,也借指太子本人。又称“储宫”。C. 践祚:即“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践祚指皇帝登临帝位。D. 封禅,封为祭地,禅为祭天,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止乱复治时举行的大型祭祀典礼。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颜师古少承家
32、风,广读书善作文。襄州总管薛道衡喜欢他的文才,曾经请他修正文章,因为写作和颜师古交往甚密。B. 颜师古精通治理,于己才干自信。尚书左仆射杨素质疑其治理能力,他轻松奏对,到任后才能出色并且治理得很好。C. 颜师古学识出众,深得太宗爱惜。师古遭众人非议说他收受贿赂,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D. 颜师古勤于治学,学术成就斐然。太宗让读书人学习他考定的五经,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广为流传。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谓曰:“安养剧县,何以克当?”师古曰:“割鸡焉用牛刀。”(2)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13. 颜师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
33、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答案】9. C 10. D 11. C 12. (1)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你凭借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说:“割(杀)鸡哪里(何必)用牛刀。”(2)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 13. (1)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勤于写作。(2)严谨缜密、追根溯源的治学态度。(答“严格考证”、“勇于探究”也可)(3)太宗皇帝的重视和支持。【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当时军国政务繁多,凡是诏令,都经他亲手完成。他明于政务事理,所草拟的册奏工整美好,是当时他人所不及的。“军国”是句子主语,“多务”是
34、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凡有制诰”“皆成其手”一句中,“制诰”是主语,“皆成其手”是“皆成(于)其手”的省略,“其手”是后置状语,不能跟前面断开,且“师古”是下句主语,其前必须断开;排除B项。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封为祭地,禅为祭天”错,应当是“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被贬出京,太宗惜其才,将他重新调回任秘书少监”错。原文是“之后物论称其纳贿,由是出为郴州刺史。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
35、曰于是复以为秘书少监”,注意是“未出京”,未出京就重新任命。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本题关键词有:(1)“因”,于是、就;“剧县”,难以治理的县;“何以”,宾语前置句,“以何”,凭什么;“克”,能够;“焉”,哪里。(2)“俄”,不久;“十一年”,贞观十一年;“进”,晋升。【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颜师古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方面,与他的性格有关。文中说“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师古多所厘正,既成,奏之。太宗复遣诸儒重加详议,于时诸儒传习已久,皆共非之。师古辄引晋
36、、宋已来古今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所有奇书难字,众所共惑者,随疑剖析,曲尽其源”“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颜师古有严谨缜密、追根溯源的治学态度。客观方面。从家庭来看,“父思鲁,以学艺称,武德初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少传家业,博览群书,尤精诂训,善属文”,可见他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博览群书,勤于写作。从治学时的外部环境看,“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讹谬,令师古于秘书省考定五经于是颁其所定之书于天下,令学者习焉”“贞观七年,拜秘书少监,专典刊正”“未行,太宗惜其才,谓之曰:卿之学识,良有可称不忍遐弃,宜深自诫励也。于是复以为秘
37、书少监”“俄又奉诏与博士等撰定五礼,十一年,礼成,进爵为子。时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十五年,太宗下诏,将有事于泰山参考其仪,多从师古之说”,可见他的成就离不开太宗皇帝的重视和支持。【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翻译:颜籀
38、,字师古,雍州万年人,是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的孙子。他的父亲颜思鲁,因学识文才受到人们的称许,武德初年曾任秦王府记室参军。师古从小受到家学的熏陶,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训诂之学,擅长写文章。隋文帝仁寿年间,由尚书左丞李纲推荐,被任命为安养县的县尉。尚书左仆射杨素见师古年轻体弱,就对他说:“安养是个难以治理的县,凭什么能担当此任?”师古回答说:“割鸡焉用牛刀。”杨素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师古到任后果然以办事能干,把地方治理得好而闻名。当时薛道衡是襄州总管,与其祖有交情,又喜欢师古的文才,有所著作,曾让他指摘文章中的毛病,与他非常亲昵。跟随(高祖)平定京城,两次升迁任中书舍人,专掌机密。当时军国政务繁多,
39、凡是诏令,都经他亲手完成。他明于政务事理,所草拟的册奏工整美好,是当时他人所不及的。太宗即位,提拔他为中书侍郎,封爵琅邪县男。师古因母亲去世离职。居丧期满,恢复中书侍郎之职。太宗认为经书典籍距离古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在长期的辗转传抄过程中文字谬误很多,命令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文字,师古做了很多订正,五经定本撰成后,上奏皇上。太宗又召集诸儒重新进行详细的评议,当时诸儒对承袭的师说相习已久,都一起非议五经定本。师古总是根据晋、宋以来的各种古今版本,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做了清楚明白的回答,广征博引论据详明,都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诸儒没有不叹服的。于是太宗把他考定的书颁布于天下,令读书人学习。贞观七
40、年(633),师古被任命为秘书少监,专管校订古书的工作。所有大家都疑惑不解的奇文难字,他都能一一辨析清楚,说明其深隐的本源。后来众人议论说师古收受贿赂,因此出京任郴州刺史。师古还未走,太宗惜其才,对他说:“卿的学识,可称是优良的不忍远弃,卿应当深刻地告诫自勉。”于是重又授师古任秘书少监。不久又奉诏令与博士等撰定五礼,贞观十一年(637),五礼修成,师古晋升为子爵。当时承乾为皇太子,命师古注释班固的汉书,师古对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看重。贞观十五年,太宗下诏,准备去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太常卿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任封禅使,考证相关礼仪,多依从师古的说法。他所注释的汉书和急就章,在当时广为流传。(
41、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张谷田舍储光羲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注】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碓(du):用来舂米谷的器具。稔(rn):庄稼成熟。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对清新而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的描绘。B. 颔联的“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春天图景。C. 尾联的“自说”是作者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描写了农民十分富足的生活。D. 本诗描写了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由衷的
42、赞美之情。15. 本诗颈联是如何凸显农人劳动场景的?【答案】14. C 15. 通过“喧”“倚”等动词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展现了农人们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一幅动人喜悦、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尽在眼前,这是对未来丰收的期许。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清正勤俭的县官创造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
43、,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首联“深谷有人家”,点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B项,颔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春色图:一条小路蜿蜒进入青翠的竹林,空气清新宜人;一座小桥穿过茂盛的野花,花香扑鼻。“入”和“穿”两个动词运用精当。C项,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近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是农民自己的语言,“自说”应为农人说;“前村酒可赊”,赊酒说明生活也并非十分富足。D项,本诗通过对美好自然的田园风光和淳朴闲适的农家生活情境的描写,寄予了诗人对田舍的美丽风光以及淳朴闲适而又自足自乐的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情。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
44、析能力。题干要求赏析“本诗颈联是如何凸显农人劳动场景的”,对于颈联农人劳动场景的赏析,作答时可以从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角度考虑。要立足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一“喧”字,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倚”,斜靠的意思,是说诗人步入桑树林,看到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两句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描写农人们愉快地舂米与采桑的劳动场面。再结合首句“县官清且俭”,暗含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与县官
45、的清廉节俭分不开。【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4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是:怅寥廓,_,_?(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歌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_,_?(3)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
46、杜甫的登高中“_,_”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声、色两个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赤壁古战场壮丽雄奇图景的名句是:_,_。(5)“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6)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答案】 (1). 问苍茫大地 (2). 谁主沉浮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 使我不得开心
47、颜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7). 浔阳江头夜送客 (8). 枫叶荻花秋瑟瑟 (9). 惊涛拍岸 (10). 卷起千堆雪 (11). 小楼昨夜又东风 (12).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3). 金戈铁马, (14).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苍”“事”“作”“浔”“瑟”“堪”“戈”。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红色是喜庆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脸色发红,会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现在的院子正是这种气氛。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柿子树的叶片本就厚实,这时红得像浸过红颜料的布头
48、,裹着黄柿子,露出一脸的憨厚;枫树,正庆幸他们一年中最露脸的时刻,不管是元宝枫还是鸡爪枫,都尽力伸展开他们的尖叶,鲜红欲滴。走近看, ,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我们常说秋天是金色的季节,其实, :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
49、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一串红叶单挂在一色青灰的墙上,就像暗夜里的灯笼;一片鲜红的新叶正被风吹到枯叶堆上,像正要去点燃它的火苗。阳光从未落的绿叶上反射着粼粼的光,秋风还是突然地来去,搅动一团落叶,扬起又落下。17.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拟 夸张 互文B. 比喻 借代 夸张C. 比拟 比喻 夸张D. 比喻 互文 借代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17. C 18. 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能力。修辞是为
50、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本题要求分析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墙角、墙头,用它的墨绿去勾线填缝,这时它的蔓却喷出耀眼的红光,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墙角则像是谁刚泼了一桶红油漆,而高楼整面的山墙,则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这句中,“怯怯地”“呼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时墙头便舞着蜿蜒的红飘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满墙鲜艳,火辣辣地呼喊着大地的浪漫”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所以文中使用了拟人、比喻
51、 、夸张修辞手法。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根据上文的“远处看,柿子树和枫树的叶子着了红妆”,第一空应填写“那爬山虎的蔓也着了红妆”;根据上下文的“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松柏、翠竹、没来得及落叶的杨柳和地上绿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许多中间的过渡,马褂木因为硕大的叶片特别像古人穿的马褂而得名,这时呈现出深褐色;而白蜡树则刚刚染上一点淡黄;更有那玉兰,白绒绒的花苞,已经准备好了来年春天的绽放;地上的落叶,因时间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湿和颜色的浓淡”,可知
52、主要是谈论秋天的颜色,所以第二空应填写“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意思对即可。点睛】情境补写答题技巧: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
53、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全面普及,年轻人热衷自我调侃、自我解嘲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一些流行热词也在不断刷新词库。最近新鲜出炉的热词是“隐形贫困人口”。他们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他们也被称为新时代的“新穷人”。为什么加上了“新”字呢?因为他们并不像曾经我们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
54、,但是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元买一台iPhoneX。于是,每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刻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那是因为他们把钱花光了,正在眼泪巴巴地啃着馒头,刷着手机,盼望着老板早点发工资。(1)请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不超过25个字。(2)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写一句评述性的话,不超过30个字。【答案】(1)有较高收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或“但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2)示例一:正常,当代年轻人只是想通过消费的方式奖励自己或寻求减压。示例二:这是欲望与享受交织的产物,无节制的消费
55、是一种放纵。【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有:查找法,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表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等;删减法,保留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连缀法,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根据文段可以归纳出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有较高收入,由“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可概括得出;二是根据“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元买一台 iPhoneX”可知他们没有任何的消费规划,开
56、销大于收入,由此总结出答案。(2)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某一问题,提出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肯定态度可以认为这是正常行为,属于新时代的青年的一种自我肯定;否定态度可以认为这是放纵,是无节制的消费。然后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拟写即可。20.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张爷爷:听说阁下病了,母亲让我登门造访,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愿玉体早日康复!小华2018年11月21日【答案】“
57、阁下”修改为“您”;“造访”修改为“拜访”;“馈赠”修改为“送上”;“玉体”修改为“身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本题中,“阁下”一词为敬辞,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故此处不可用,改为“您”;“造访”:前往访问,拜访,属敬词,用于向别人表示道谢的,改为“拜访”;
58、“馈赠”是敬语,多用于别人送给自己东西,不能用于自己,改为“送上”;“玉体”用于女子,不能用在爷爷身上,改为“身体”。【点睛】语言得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有感染力和说服力。(3)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完整准确、突出要点。(4)从题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5)注意用词要凝练简洁、精准,彰显词汇量,富有文采。四写作(60分)21. 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倾听没有史诗般的的动人心魄,没有海洋般的的骇浪滔天,母爱如同一
59、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悠远绵长。然而,不懂事的我却没有深深地理解母亲的辛苦,反而,在不顺心的时候,跳着脚和她吵架,拿她撒气。记得那天晚自习归来。也许是备考紧张的缘故,疲惫肆无忌惮地爬上脸庞。倒在床上,睡意袭来,朦胧间感觉有人为我盖被子。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一个激灵将我从梦中拽了回来。“不好,”我郁闷的自言自语,“今晚如果完不成作文,明天可就惨了。”披衣起来,已经凌晨两点,打开房间的灯。我铺开作文纸,写上题目倾听母亲的心。呆呆地望着那几个字,我心里一片茫然。曾经,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如今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倾听母亲的心?我好想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感觉和母亲之间的生活太过平常,好似白开水一般
60、。唉,为了应付作文,搜肠刮肚一番罢。写她的小气?记得有一次,我花一百元买了动漫展的门票,被她骂成败家女;写她的太过严厉?周末我赖在床上,结果被她揪着耳朵拉出温暖的被窝;写她那一成不变的乏味早餐?正苦思冥想的时候,忽然,一个细微的声音隐约传来。咦?怎么回事呢?我按捺不住好奇,顺着声音寻过去。厨房的灯还亮着,“嚓嚓”的声响一下一下传出来。我过去推开紧闭的门,竟然是母亲!母亲看我进来,满脸的歉意,放下手中的衣服,站起来解释说:“把你弄醒了?我本来想着,厨房离你比较远”第一次,亲眼目睹母亲这么晚辛苦洗衣服,让我一下明白了很多事情:母亲平时那么忙,家里却总是整洁有序;母亲晚上不用洗衣机,是因为怕吵到我;
61、母亲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充满血丝“妈”我呜咽着喊了一声,“您歇着吧,明天还要上班呢。”那一夜,夜深人不静,人生中第一次失了眠,一夜之间,仿佛许多年,我长大很多。清晨,妈妈做的早餐一如既往,可是,我却感觉到从没有过的香甜。呵,曾经顽劣的我用心倾听母亲,我听出了爱,深深地,不求回报的爱。这种爱就像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命题关键词“倾听”是写作的重点,本题写作空间较大,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状物,只要紧扣话题“倾听”即可。考生可以在“倾听”的前后连缀一些词语,形成写作的重心。比如“倾
62、听生活”、“倾听母爱”、“倾听父爱”、“学会倾听”“倾听自然”“倾听心灵的声音”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随意发挥,率性而写,而首先要认真领会出题者的意图,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叙写“人”或“物”,而要紧紧围绕“人”或“物”对自己产生“鼓舞、智慧、力量”来写,这样才能切合出题者潜在的意图,所写的文章才算得上是切合题意。考生要注意题材的要求,必须写记叙文。【立意】1.倾听天籁之音,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2.倾听长辈忠告,可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3.倾听逆耳之言,可利己之行;4.爱倾听的人,才会有心灵的朋友;5.会倾听的人,才会悟到生活的意义。【素材】1. 漫步在一片细细密
63、密的竹林,天气好时,阳光爬上竹子尖细的顶梢,金晃晃的,宛若根根直立的长矛;阵风过处,竹子微微摇曳,倾斜、晃动着,然后又相互拉扯着,直立起腰杆,欢乐而有趣。竹叶瑟瑟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段段动听的乐曲。忽而,在竹林的不远处,传来轻微而悠悠的琴声。寻声望去,那边有个小楼,琴声从小楼飞出,悠扬、委婉、深情,宛如竹林七贤在林中自由自在的抚琴高歌,超凡脱俗,怎么不令人神往。2. 春雨连绵不断地从哭泣的天空上落下来,轻轻地抚摩着嫩绿的叶子上,然后安心地奔向大地母亲,发出“滴答”之声,好象对自己的决定作了个肯定的坚决回答。而小草、树木上新抽出的芽则好象听懂了似的,为了不辜负春雨,大口大口地吸着春雨奋力向上生长,展现自己最美好的一切。春雨过后,大地万物在春雨的洗礼下全都变得生机勃勃,这不正是对春雨的回报么?3. 当秋风瑟瑟,吹奏着哀伤的弦韵,金黄的落叶在空中飞舞,好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跳着最后的华尔兹。风停了,舞终了,它们回到了树根,在那里长眠,生命仿佛到了尽头。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的思绪被落叶这金色的钥匙打开了,生命,是个永恒的话题。生命是有限的,无论你怎样不甘也无法阻止生命的消逝。重要的是,生命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无限的价值,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把握。在这瞬间我仿佛倾听到了它融入了大地,倾听到了新生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