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375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0页
历年高考真题考点归纳 2010年 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圆锥曲线2.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三、解答题1.(2010上海文)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已知椭圆的方程为,、和为的三个顶点.(1)若点满足,求点的坐标;(2)设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交直线于点.若,证明:为的中点;(3)设点在椭圆内且不在轴上,如何构作过中点的直线,使得与椭圆的两个交点、满足?令,点的坐标是(-8,-1),若椭圆上的点、满足,求点、的坐标.解析:(1) ;(2) 由方程组,消y得方程,因为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所以D0,即,设C(x1,y1)、D(x2,y2),CD中点坐标为(x0,y0),则,由方程组,消y得方

2、程(k2-k1)x=p,又因为,所以,故E为CD的中点;(3) 因为点P在椭圆内且不在x轴上,所以点F在椭圆内,可以求得直线OF的斜率k2,由知F为P1P2的中点,根据(2)可得直线l的斜率,从而得直线l的方程,直线OF的斜率,直线l的斜率,解方程组,消y:x2-2x-48=0,解得P1(-6,-4)、P2(8,3)2.(2010湖南文)19.(本小题满分13分)为了考察冰川的融化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山上相距8Km的A、B两点各建一个考察基地,视冰川面为平面形,以过A、B两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4)。考察范围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10Km的区

3、域。(I) 求考察区域边界曲线的方程:(II) 如图4所示,设线段 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他边界),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第一年移动0.2km,以后每年移动的距离为前一年的2倍。问:经过多长时间,点A恰好在冰川边界线上?3.(2010浙江理)(21) (本题满分15分)已知m1,直线,椭圆,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当直线过右焦点时,求直线的方程;()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的重心分别为.若原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同时考察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

4、。 ()解:因为直线经过,所以,得,又因为,所以,故直线的方程为。()解:设。 由,消去得 则由,知,且有。由于,故为的中点,由,可知设是的中点,则,由题意可知即即而 所以即又因为且所以。所以的取值范围是。4.(2010全国卷2理)(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己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点为 ()求C的离心率; ()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方程及性质,考查直线与圆的关系,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可以考查综合推理的能力.【参考答案】【点评】高考中的解析几何问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

5、目,命题者将好多考点以圆锥曲线为背景来考查,如向量问题、三角形问题、函数问题等等,试题的难度相对比较稳定.5.(2010陕西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求椭圆C的方程; ()设n 为过原点的直线,l是与n垂直相交与点P,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的直线 立?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并说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2010辽宁文)(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过的直线与椭圆 相交于,两点,直线的倾斜角为,到直线的距离为.()求椭圆的焦距;()如果,求椭圆的方程.解:()设焦距为,由已知可得到直线l的距离所以椭圆的焦距为4.()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解得因为即得故椭

6、圆的方程为7.(2010辽宁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椭圆C:的左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直线l的倾斜角为60o,.(I) 求椭圆C的离心率;(II) 如果|AB|=,求椭圆C的方程.解:设,由题意知0,0.()直线l的方程为 ,其中.联立得解得因为,所以.即 得离心率 . 6分()因为,所以.由得.所以,得a=3,.椭圆C的方程为. 12分8.(2010全国卷2文)(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1与双曲线C: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点为M(1.3)()()求C的离心率;()()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DF|BF|=17证明:过A、B

7、、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解析】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直线与圆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直线过点(1,3)及斜率可得直线方程,直线与双曲线交于BD两点的中点为(1,3),可利用直线与双曲线消元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找出A,B的关系式即求得离心率。(2)利用离心率将条件|FA|FB|=1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即可求得A,则A点坐标可得(1,0),由于A在X轴上所以,只要证明2AM=BD即证得。(2010江西理数)21. (本小题满分12分)设椭圆,抛物线。(1) 若经过的两个焦点,求的离心率;(2) 设A(0,b),,又M、N为与不在y轴上的两个交点,若AMN的垂心为,且Q

8、MN的重心在上,求椭圆和抛物线的方程。【解析】考查椭圆和抛物线的定义、基本量,通过交点三角形来确认方程。(1)由已知椭圆焦点(c,0)在抛物线上,可得:,由。(2)由题设可知M、N关于y轴对称,设,由的垂心为B,有。 由点在抛物线上,解得:故,得重心坐标. 由重心在抛物线上得:,又因为M、N在椭圆上得:,椭圆方程为,抛物线方程为。9.(2010安徽文数)17、(本小题满分12分)椭圆经过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轴上,离心率。 ()求椭圆的方程;()求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一般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基础知识

9、;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综合运算能力.【解题指导】(1)设椭圆方程为,把点代入椭圆方程,把离心率用表示,再根据,求出,得椭圆方程;(2)可以设直线l上任一点坐标为,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得.解:()设椭圆E的方程为【规律总结】对于椭圆解答题,一般都是设椭圆方程为,根据题目满足的条件求出,得椭圆方程,这一问通常比较简单;(2)对于角平分线问题,利用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得方程.10.(2010重庆文数)(21)(本小题满分12分,()小问5分,()小问7分. )已知以原点为中心,为右焦点的双曲线的离心率.()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渐近线方程;()如题(

10、21)图,已知过点的直线:与过点(其中)的直线:的交点在双曲线上,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两点,求的值. 11.(2010浙江文)(22)、(本题满分15分)已知m是非零实数,抛物线(p0)的焦点F在直线上。(I)若m=2,求抛物线C的方程(II)设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A、B,A,的重心分别为G,H求证:对任意非零实数m,抛物线C的准线与x轴的焦点在以线段GH为直径的圆外。12.(2010重庆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I)小问5分,(II)小问7分)已知以原点O为中心,为右焦点的双曲线C的离心率。(I) 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及其渐近线方程;(II) 如题(20)图,已知过点的直

11、线与过点(其中)的直线的交点E在双曲线C上,直线MN与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与G、H两点,求的面积。13.(2010北京文)(19)(本小题共14分)已知椭圆C的左、右焦点坐标分别是,离心率是,直线y=t椭圆C交与不同的两点M,N,以线段为直径作圆P,圆心为P。()求椭圆C的方程;()若圆P与x轴相切,求圆心P的坐标;()设Q(x,y)是圆P上的动点,当t变化时,求y的最大值。解:()因为,且,所以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由题意知由 得所以圆P的半径为解得 所以点P的坐标是(0,)()由()知,圆P的方程。因为点在圆P上。所以设,则当,即,且,取最大值2.14.(2010北京理)(19)(本小题共14

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P是动点,且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设直线AP和BP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I)解:因为点B与A关于原点对称,所以点得坐标为. 设点的坐标为 由题意得 化简得 . 故动点的轨迹方程为(II)解法一:设点的坐标为,点,得坐标分别为,. 则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令得,.于是得面积 又直线的方程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于是的面积 当时,得又,所以=,解得。因为,所以故存在点使得与的面积相等,此时点的坐标

13、为.解法二:若存在点使得与的面积相等,设点的坐标为 则. 因为, 所以 所以 即 ,解得 因为,所以 故存在点S使得与的面积相等,此时点的坐标为.15.(2010四川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定点A(1,0),F(2,0),定直线l:x,不在x轴上的动点P与点F的距离是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2倍.设点P的轨迹为E,过点F的直线交E于B、C两点,直线AB、AC分别交l于点M、N()求E的方程;()试判断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F,并说明理由. 本小题主要考察直线、轨迹方程、双曲线等基础知识,考察平面机袭击和的思想方法及推理运算能力.解:(1)设P(x,y),则化简得x2=1(y0)4分

14、(2)当直线BC与x轴不垂直时,设BC的方程为yk(x2)(k0)与双曲线x2=1联立消去y得(3k)2x24k2x(4k23)0由题意知3k20且0设B(x1,y1),C(x2,y2),则y1y2k2(x12)(x22)k2x1x22(x1x2)4 k2(4) 因为x1、x2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x1)因此M点的坐标为(),同理可得因此 0当直线BC与x轴垂直时,起方程为x2,则B(2,3),C(2,3)AB的方程为yx1,因此M点的坐标为(),同理可得因此0综上0,即FMFN故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12分16.(2010天津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ab0)的离心

15、率e=,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求椭圆的方程;()设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已知点A的坐标为(-a,0). (i)若,求直线l的倾斜角; (ii)若点Q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且.求的值.【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直线的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线的倾斜角、平面向量等基础知识,考查用代数方法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综合分析与运算能力.满分14分. ()解:由e=,得.再由,解得a=2b.由题意可知,即ab=2.解方程组得a=2,b=1.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i)解:由()可知点A的坐标是(-2,0).设点B的坐标为,直

16、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2).于是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消去y并整理,得.由,得.从而.所以.由,得.整理得,即,解得k=.所以直线l的倾斜角为或.(ii)解:设线段AB的中点为M,由(i)得到M的坐标为.以下分两种情况:(1)当k=0时,点B的坐标是(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于是由,得。(2)当时,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令,解得。由,整理得。故。所以。综上,或17.(2010天津理)(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的离心率,连接椭圆的四个顶点得到的菱形的面积为4。(1) 求椭圆的方程;(2) 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已知点的坐标为(),点

17、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求的值【解析】本小题主要考察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直线的方程,平面向量等基础知识,考查用代数方法研究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考查运算和推理能力,满分12分(1)解:由,得,再由,得由题意可知, 解方程组 得 a=2,b=1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解:由(1)可知A(-2,0)。设B点的坐标为(x1,y1),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2),于是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由方程组消去Y并整理,得由得设线段AB是中点为M,则M的坐标为以下分两种情况:(1)当k=0时,点B的坐标为(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于是(2)当K时,线段AB

18、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令x=0,解得由整理得综上18.(2010广东理) 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的两点,先定义由点A到点B的一种折线距离p(A,B)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2)当点C(x, y) 同时满足P+P= P,P= P时,点是线段的中点. ,即存在点满足条件。19.(2010广东理)20(本小题满分为14分) 一条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点,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个动点。 (1)求直线A1P与A2Q交点的轨迹E的方程式; (2)若过点H(0, h)(h1)的两条直线l1和l2与轨迹E都只有一个交点,且 ,求h的值。故

19、,即。(2)设,则由知,。将代入得,即,由与E只有一个交点知,即。同理,由与E只有一个交点知,消去得,即,从而,即。20.(2010广东文)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曲线,点是曲线上的点,21.(2010福建文)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过点A (1 , -2)。(I)求抛物线C 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II)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2010全国卷1理)(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点的直线与相交于、两点,点A关于轴的对称点为

20、D.()证明:点F在直线BD上;()设,求的内切圆M的方程 .23.(2010湖北文)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一条曲线C在y轴右边,C上没一点到点F(1,0)的距离减去它到y轴距离的差都是1。()求曲线C的方程()是否存在正数m,对于过点M(m,0)且与曲线C有两个交点A,B的任一直线,都有0?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2010山东理)(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一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为该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和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和.()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

21、准方程;()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由题意知,椭圆离心率为,得,又,所以可解得,所以,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为(,0),因为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且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所以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椭圆的定义、离心率、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问题(3)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考查了同学们观察、推理以及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2010湖南理)19.(本小题满分13分)为了考察冰

22、川的融化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上相距8km的A,B两点各建一个考察基地。视冰川面为平面形,以过A,B两点的直线为x轴,线段AB的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6)在直线x=2的右侧,考察范围为到点B的距离不超过km区域;在直线x=2的左侧,考察范围为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km区域。()求考察区域边界曲线的方程;()如图6所示,设线段P1P2,P2P3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他边界线),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第一年移动0.2km,以后每年移动的距离为前一年的2倍,求冰川边界线移动到考察区域所需的最短时间。化 融区域P3(8,6)已冰B(4,

23、0)A(-4,0)x(,-1)P126.(2010湖北理)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一条曲线C在y轴右边,C上每一点到点F(1,0)的距离减去它到y轴距离的差都是1.()求曲线C的方程;()是否存在正数m,对于过点M(m,0)且与曲线C有两个交点A,B的任一直线,都有?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2010安徽理数)19、(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经过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轴上,离心率。 ()求椭圆的方程;()求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在椭圆上是否存在关于直线对称的相异两点?若存在,请找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8.(2010江苏卷)18、(本小题满分1

24、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F。设过点T()的直线TA、TB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其中m0,。(1)设动点P满足,求点P的轨迹;(2)设,求点T的坐标;(3)设,求证: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m无关)。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求简单曲线的方程,考查方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满分16分。(1)设点P(x,y),则:F(2,0)、B(3,0)、A(-3,0)。由,得 化简得。故所求点P的轨迹为直线。(2)将分别代入椭圆方程,以及得:M(2,)、N(,)直线MTA方程为:,即,直线NTB 方程为:,即。联立方程组,解得:,所以点T的坐标为。(3)点T的坐标为直线MTA方程为:,即,直线NTB 方程为:,即。分别与椭圆联立方程组,同时考虑到,解得:、。(方法一)当时,直线MN方程为: 令,解得:。此时必过点D(1,0);当时,直线MN方程为:,与x轴交点为D(1,0)。所以直线MN必过x轴上的一定点D(1,0)。(方法二)若,则由及,得,此时直线MN的方程为,过点D(1,0)。若,则,直线MD的斜率,直线ND的斜率,得,所以直线MN过D点。因此,直线MN必过轴上的点(1,0)。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