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8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当代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评论:“正是德国人在 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这可以说明()A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B民主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C德国实现统一的前提和条件D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正是德国人在19 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化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体现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19 世纪下半叶德国已经完成统一,故
2、 C 项错误;英国已经丧失世界工厂地位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2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创制并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出现汽车、飞机、远洋轮船,带动了石油开采和化工产业。D3下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A马的驯养与使用B电的发明与使用C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D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C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图示中显示是新式科技,故 A 项错误;图示原理与电发明没有关系,故 B 项错误;图示显示是利用内燃机原理制成的“汽马”,
3、故 C 项正确;图示中显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而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故 D 项错误。4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两者“相匹配”开始于()A工场手工业时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与技术相匹配(即紧密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 D。工场手工业时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还未紧密结合,排除 A、B;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较晚,而题目问的是开始,排除 C。5“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美国企业家辈出于(
4、)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自由资本主义时期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都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出现的垄断资本家,他们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因此 D 选项正确。他们都是某一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的资本家,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不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故 A、B、C 三项错误。6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形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5、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大企业不断扩大并占主导地位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德国出现了大公司兼并小公司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开始出现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企业逐步出现并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71902 年美国已有发电厂 3 621 座,总装机容量 121.2 万千瓦;1907 年德国已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使用电动机。这预示人类进入到()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智能时代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8“1879 年 10 月 21 日,美国科学家
6、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题干材料主要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不能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故 A 项错误;题干指的是煤气灯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而不是煤气行业即将被淘汰,故 B 项错误;从题干不能看出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恰恰是技术的进步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故
7、C 项错误,D 项正确。91870 年,约翰洛克菲勒组建了俄亥俄美孚石油公司;1880年,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 95%;1882 年,它掌握了 14 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了 26 家公司的多数股票。这反映了()A手工工场的建立B工厂制度的出现C垄断组织的发展D贸易自由化的实现C解析:材料“它提炼的石油占全美 95%”“它掌握了 14 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了 26 家公司的多数股票”说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符合垄断组织的特点,美孚石油公司属于垄断组织,故 C 正确;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规模较小,不符合“提炼的石油占全美 95%”“掌握了 14 家公司的所有权”,排除 A;第一次工
8、业革命出现工厂,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组织,排除 B;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贸易自由化,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垄断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 D。10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 1872 年 2 月 17 日到3 月 28 日,短短 39 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 48 小时内连续买下了 6 家炼油厂。1898 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 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后期出现的新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C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
9、知识不难发现,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垄断组织的产生,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选择 C 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 A 项。B、D 两项与题意无关。11恩格斯指出,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而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正因为如此,他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这说明垄断组织的成立()A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B造成社会经济的停滞和腐朽C使企业对消费者服务态度恶劣D减少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A解析:据材料信息“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可知,垄
10、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故选 A 项。B、C 两项说法错误,D 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12下表为 1750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其中代表美国的是()年份国家 175018001830 1860 18801900甲1.94.39.519.922.918.5乙2.93.53.54.58.513.2丙0.10.82.47.214.723.6丁32.833.329.819.712.56.2(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A甲B乙C丙D丁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甲、乙两国 1900 年左右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虽处于前列,但不占据首位,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 1900
11、年应该居于首位,因此 A、B 选项错误;根据图表信息,丙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起点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份额居于首位,与所学美国史实相符,因此 C 选项正确;根据图表可知,丁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占比很高,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迅速下降,结合所学可判断出该国为英国,不是美国,因此 D 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2 分,第 14 题 30分,共 52 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在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11 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
12、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材料二: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 19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现了哪些。而导致这些交通
13、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10 分)答案:(1)前期:蒸汽火车、汽轮;动力:蒸汽机。后期:汽车、飞机;动力:内燃机。(2)生产力: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大企业时代到来(或答“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可)。全球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的时间“19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和限定词“动力发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可从电气时代、垄断组织、世界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把实验
14、室里的发现转变为盈利的工业产品过程中,可以辨识出四个主要阶段这些阶段是电报和电话、电镀、弧光灯照明,最后是白炽丝灯。其中第一项需要很小的电流,主要是导致了电池组和接收器的改进,并且因此大大地发展了电学理论。电镀需要强大的电流,就优先使用了某些由电机产生的电但电镀工业的需要绝不会很广泛,只有到照明和动力的发展才提出对强大电源的需求。贝尔纳著历史上的科学材料二: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
15、联结在一起。1869 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 000 英里。此外跨洲铁路的修筑,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电的技术应用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电气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条件有哪些?(12 分)(2)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6 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12 分)答案:(1)阶段:电讯(电报、电话)、电镀、照明和动力(电力工业)四个阶段。条件: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2)科学与技术(生产)密切结合。(3)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运河的修建和轮船的改进,缩短了世界各地间的航行时间;洲际铁路的出现,加强了洲际联系;世界通讯网络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