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声慢说教材:一、第四册语文第二单元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关雎,讲楚词要讲离骚,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
2、照,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背诵本词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说教法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很难体味国破家亡的伤痛。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
3、认识和想法。说教学过程:一、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分打下基础。二、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了点,希望各位老师指正。三、范读正音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婉约词,应读得语调低缓,情感深沉。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
4、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四、赏析部分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五、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李清照的另外两首词为例比较不同,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说学情: 学生背诵时易死记硬背,针对此情,要结合诗人身世背景讲,理解的基础上在背,其次,默写是重点,确保不写错字.说板书及作业一、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
5、课堂背诵。二、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声声慢教学反思鉴于教学目标的要求及授课时的感受,发觉自己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课堂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学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预想的,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最令我满意的还是教学思路十分清晰。首先,整堂课都围绕着一个“愁”字展开,分析了声声慢中的“愁”,并且比较了这两首词中不同的“愁”。其次,在分析“愁”时,指导学生赏析的方法,这种赏析的方法也是贯穿在整堂课的赏析过程中的。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总的来说,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我也得正视自己的不足:首先,朗读不充分。对任何文章的理解,朗读都十分重要,更何况是一首词。正式上课时,我却因为紧张,几处都忘了让学生朗读。“寻寻觅觅”提到叠词的音乐美,却没让学生齐读感受一下,这很不当。还好学生极赋深情地朗读,帮我弥补了这一不足。其次,在给学生提示,降低问题难度方面还不能很好的处理。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