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984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青岛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抽考生物试题1.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下列关于蓝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B. 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C. 蓝藻细胞的细胞膜等膜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D. 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解】A.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蓝藻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C.蓝藻细胞只含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无生物膜系统,C

2、错误;D.蓝藻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D正确。故选C。【点睛】易错点:细胞生物如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2.图所示化合物的虚框中,属于某一氨基酸R基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详解】图中一个肽键,2个氨基酸,第一位氨基酸的R基是-CH3,第二位氨基酸的R基是-H,即。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氨基酸上R基的判断方法:除去每个氨基酸上中心碳原子上连的一个-H、-NH2、-

3、COOH,剩余的一个基团即为R基。3.干果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健脑食品,含有丰富的脂质、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质仅有C、H、O三种元素组成B. 脂肪、磷脂是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磷脂可用苏丹染液D.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脂质包含:磷脂(C、H、O、N、P)、脂肪(C、H、O)和固醇类(C、H、O)。【详解】A.脂质中的磷脂含有C、H、O、N、P五种元素,A错误;B.脂肪不是膜结构的成分,B错误;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可用苏丹染液,C错误;D.胆固醇摄入过多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D正确。故选D。【

4、点睛】易混点: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脂肪用苏丹或苏丹鉴定,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淀粉用碘液鉴定。4.棉子糖是一种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三糖,是自然界中最知名的功能性低聚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棉子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不完全相同B. 棉子糖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C. 棉子糖的水解产物是还原性糖D. 棉子糖和纤维素可直接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被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产物可以分为三类:单糖、二糖和多糖。【详解】A.棉子糖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正确;B.棉子糖是由三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

5、B正确;C.棉子糖的水解产物是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是还原性糖,C正确;D.纤维素不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被利用,D错误。故选D。【点睛】易错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和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5.青岛地区近几年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这使建设“节水型”社会被提上日程。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B. 肌肉细胞内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C. 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越大代谢越旺盛D. 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与代谢强度呈正比。【详解】A.结合水是

6、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B.细胞内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B正确;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越大,代谢越弱,C错误;D.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化学反应以及作为溶剂,D正确。故选C。6.下列选项描述的物质不一定是蛋白质的是A.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 人体内降低血糖的胰岛素C. 细胞内具有催化功能的酶D. 细胞膜上能转运钾离子的载体【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催化(如酶)、免疫(如抗体)、调节(如激素)、运输(如载体)等。【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不符合题意;B.人体内降低血糖的胰岛素是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C.细胞内具有催化功能的酶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

7、A,C符合题意;D.细胞膜上能转运钾离子的载体是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易错点:酶大多是蛋白质,少数是RNA。蛋白质有多种功能,蛋白质不一定是酶,酶也不一定是蛋白质。7.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依赖于细胞的流动性B. 生物膜上的多糖分子具有识别、运输和保护等重要功能C.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D. 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分布在膜外,具有识别、润滑等功能。【详解】A.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融合依赖于细胞的流动性,A正确;B.生物

8、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不具有运输作用,B错误;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C正确;D.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如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需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B. 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内唯一能合成ATP的细胞器C. 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D. 所有的细胞器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内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A.需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有线粒体,如原核生物,

9、A错误;B.核糖体不能合成ATP,B错误;C.高尔基体分拣蛋白质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C正确;D.含有磷脂和蛋白质的细胞器含有膜结构,如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结构、无磷脂,D错误。故选C。【点睛】易混点:单层膜的细胞器: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9.以下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B. 不同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形态C. 不同细胞在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同一物质D. 不同细胞在同一细胞分裂时期的不同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详解】染色体与

10、染色质均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的状态,分裂期呈染色体的状态。即为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存在状态。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0.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较多,与细胞消耗能量较多有关B. 核仁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 核膜上的核孔有利于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D. 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心肌细胞耗能较多,需要线粒体数量较多,A正确;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NA控制蛋白质的

11、合成,B错误;C.核膜上的核孔不允许DNA通过,C错误;D.溶酶体可以分解自身衰老的组织细胞,D错误。故选A。【点睛】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核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11.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脂溶性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B.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蛋白的种类与数量有关C.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蛋白质的运输D. 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活的动物细胞不会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故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故脂溶性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细

12、胞膜,A正确;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与数量,B正确;C.胆固醇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D.活的动物细胞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不会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D正确。故选C。12.科学家从细胞膜成分入手探索生物膜结构,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 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磷脂分子的两侧C.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D. 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详解】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蛋白质分

13、子不是均匀排列在磷脂分子的两侧,B错误;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故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构成生物膜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正确。故选B。13.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皱缩B. 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C. 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D. 甲、乙、丙细胞所处蔗糖溶液浓度大小比较:甲乙丙【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图失水会皱缩;乙图水分子出入平衡,既不吸水也不失水;丙图会吸水膨胀。故蔗糖溶液的

14、浓度依次为:甲乙丙。【详解】A.甲细胞出去的水分子多,故甲细胞会发生皱缩,A正确;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B正确;C.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水分子的进出,C错误;D.甲(失水最多)、乙、丙(吸水)细胞所处蔗糖溶液浓度大小比较:甲乙丙,D正确。故选C。【点睛】同种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失水越多,说明外界溶液浓度越大。14.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如图所示的细胞中()A. 区域扩大,区域紫色变浅B. 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加深C. 区域扩大,区域紫色不变D. 区域缩小,区域紫色变浅【答案】D【解析】1、根据题意

15、分析可知:当30%蔗糖溶液滴加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后,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液泡变小、紫色加深。2、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则区域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长度缩小,区域液泡的长度的减小,紫色变浅。【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名师点睛】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

16、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15.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其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跨膜运输。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B. 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C.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D. 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载体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且要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详

17、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A正确;B.一种物质可能通过不同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葡萄糖可以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进入不同细胞,B错误;C.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错误;D.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不需要载体,D错误。故选A。【点睛】易错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均需要载体协助,前者不需要消耗能量,后者需要消耗能量。16.如图是玉米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 载体数量、能量B. 能量、载体数量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 能量、离子浓度【答

18、案】B【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自变量有不同的氧浓度和不同的离子,因变量是离子的吸收量。【详解】a、b的不同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即能量供应不同,b、c对应的氧气浓度相同,吸收量不同是因为载体不同。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图中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与能量的供应和载体的种类有关。17.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产生的能在生物体外也能发挥催化作用B. 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不同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每一种酶都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且反应后酶失活【答案】D【解析】【分析】酶具有催化作用,其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

19、和温和性。【详解】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外也能发挥催化作用,A正确;B.温度过高会导致酶变性失活,低温会抑制对酶活性,B正确;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D.每一种酶都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反应前后酶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错误。故选D。【点睛】高温、强酸、强碱会导致酶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失活,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18.如图表示物质S在酶E的催化下水解成P的反应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S+H2O2PA. 若S代表麦芽糖,则E、P可分别代表麦芽糖酶、葡萄糖B. 酶E与底物结合,可降低该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C. 若S是二肽,则可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S的水解情况D. 增大酶E

20、的量,可缩短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答案】C【解析】【分析】酶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增大酶量,可以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详解】A.若S代表麦芽糖,则E、P可分别代表麦芽糖酶、葡萄糖,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A正确;B.酶E可降低该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C.若S是二肽,无论其是否发生水解,酶E均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D.增大酶E的量,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所需要的时间,D正确。故选C。19.下列涉及ATP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B. 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C. 细胞中ATP

21、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D.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为放能反应,此反应正常进行需要ATP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ATP。【详解】A. 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A正确;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均能形成ATP,B正确;C.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正确;D.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为吸能反应,D错误。故选D。【点睛】ATP的合成伴随着放能反应,ATP的水解伴随着吸能反应。20.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用CO2释放量表示)与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

22、示,分析正确的是A. O2浓度越低,呼吸强度越小B. a点时释放的CO2全部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 a点时细胞呼吸的产物中还有乙醇D. b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的自变量是氧气浓度,因变量是氧气的吸收量及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气的吸收量等于有氧呼吸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两曲线的差值代表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详解】A. O2浓度越低,有氧呼吸强度越小,不是总呼吸强度越小,A错误;B. a点时释放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B错误;C. a点时,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产物中还有乙醇,C正确;D. b点时只有有氧呼吸,D错误。故选

23、C。【点睛】氧气浓度为0时,只有无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氧气吸收量时,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氧气吸收量时,只有有氧呼吸。21.葡萄糖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热能的释放B. 丙酮酸生成CO2的场所可以在细胞质基质C. H与氧气结合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D. 催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即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热能的释放,A正确;B.丙酮酸生成CO2的场所可以在细

24、胞质基质,如原核生物,B正确;C.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C正确;D.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故该过程所需的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有,D错误。故选D。【点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产物均是丙酮酸和H。22.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 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C. 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答案】D【解析】【分析】破伤风杆

25、菌是厌氧型生物,伤口较深时,容易滋生厌氧菌,需要避免该处发生无氧呼吸,且需进行相关的消毒处理。【详解】A.果蔬保鲜应该在零度以上低温贮存,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保鲜时间,A正确;B.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正确;C.较深的伤口缺少氧气,易滋生破伤风杆菌,需要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C正确;D.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是为避免厌氧菌的生长和繁殖,D错误。故选D。23.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素全部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 光合作用的酶只参与暗反应过程的催化C. 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的光解D. CO2中的碳的转移途径是CO2C5C3(

26、CH2O)【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蓝藻有叶绿素但无叶绿体。【详解】A.类囊体是叶绿体内的结构,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但无叶绿体,A错误;B.光反应也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C.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的光解,C正确;D. CO2中的碳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D错误。故选C。24.夏季晴朗中午,某植物出现“午休现象”,此时叶肉细胞A. 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B. 光反应产物不能满足暗反应的需求C. 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增加D. 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午休现象的原因是:中午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导致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光合速

27、率下降。【详解】A.中午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A错误;B.光反应产物可以满足暗反应的需求,B错误;C.暗反应减慢,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减少,C错误;D.午休时,光合速率下降,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D正确。故选D。25.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时要“正其行,通其风”,体现了A.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 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 呼吸作用强度对积累有机物的影响D. 光照长短和温度对积累有机物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正其行,通其风”可以保证植物可以接受充分的光照强度和保证充足的二氧化碳。【详解】“正其行,通其风”可以

28、保证植物对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的需求。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26.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按箭头所示方向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 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C. 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D. ab段越长越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先分裂间期、后分裂期。分裂间期占的比例较大。图中ba是分裂间期,ab是分裂期。【详解】A. ba是分裂间期,ab是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分裂后期,在ab段,B正确;C.细胞中染色体的加倍发生在分裂的后期

29、,ab段,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分裂的间期,ba段,C错误;D. ab段分裂期时间越长,越适合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D正确。故选C。【点睛】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比例较大,即ba段,分裂期时间较短,如ab段。27.多种细胞器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下列关于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合成了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B. 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内质网参与形成细胞壁C. 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提供能量D. 动物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线

30、粒体供能。【详解】A.分裂间期,核糖体上可以合成蛋白质,A正确;B.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错误;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提供能量,C正确;D.动物细胞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正确。故选B。28.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充分混匀后加入组织样液B. 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为了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将视野调暗C. 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D. 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压盖破片【答案】B【解析

31、】【分析】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应先加A液,再加B液。分离色素画滤液细线时,应该等干了之后再画几次。【详解】A.检测蛋白质时,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B.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时,要将视野调暗,方便看清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B正确;C.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后,等干了之后再画,C错误;D.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盖上载玻片,再用拇指轻压盖破片,D错误。故选B。【点睛】易错点: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混合使用。双缩脲试剂中2种试剂不能混合使用。2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过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细胞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B. 经过细胞

32、分化,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的差异D.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不变。【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种类细胞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A正确;B.经过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的差异,C正确;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故选B。3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

33、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B. 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但不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C. 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染色质固缩及核体积变小等现象D.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衰老细胞的特点: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运输功能下降,色素沉积等。【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细胞坏死不是基因控制的,A错误;B.细胞凋亡有利于有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B错误;C.衰老细胞细胞核体积增大,C错误;D.细胞衰

34、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故选D。3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也参与构成细胞内其他重要化合物,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请根据下的回答问题:(1)若是蔗糖,则单糖A是_;可用_检测单糖A是否为还原性糖。(2)若单糖A是葡萄糖,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则是_;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则是_。(3)若物质中的碱基包含U,则单糖A表示_,物质表示_。细胞中物质主要分布在_中。(4)若物质中的碱基包含T,则物质表示_。植物细胞中存在物质的结构有_。【答案】 (1). 果糖 (2). 斐林试剂 (3). 糖原 (4). 纤维素 (5). 核糖 (6). 核糖核酸(RNA)

35、(7). 细胞质 (8). 脱氧核糖核酸(DNA) (9).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解析】【分析】单糖A与葡萄糖聚合成二糖,若二糖为蔗糖,则A是果糖;若二糖是麦芽糖、则A是葡萄糖。单糖A(五碳糖)、磷酸和碱基共同构成核苷酸,是核酸。【详解】(1)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A聚合而成,还原糖的鉴定试剂是斐林试剂。(2)为多糖,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参与细胞壁的组成,则是纤维素。(3)若含U,则是核糖核苷酸,其中的单糖A是核糖,核糖核苷酸缩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4)若含T,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中的单糖A是脱氧核糖,大分子物质表示DNA,植物细胞内含有DNA

36、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点睛】易错点: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区别在于:DNA特有的是T和脱氧核糖,RNA特有的是核糖和U。32.乔治埃米尔帕拉德及其同事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分泌蛋白在豚鼠胰腺腺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途径的经典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乔治米尔帕拉德及其同事采用了_等技术方法,通过探究3H标记的亮氨酸转移路径,证实了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及分泌途径。该实例可以说明,多种细胞器之间的作用特点是_。(2)边界对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边界是_。胰腺腺泡细胞将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该过程所依赖的细胞学基础是_。(3)若该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产

37、生了3H2O,则3H2O的生成部位是_;水中的3H最可能来自于亮氨酸的_(基团)。(4)若破坏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核,这种分泌蛋白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_。【答案】 (1). 同位素标记 (2). 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 (3). 细胞膜 (4). 胞吐 (5). 细胞膜的流动性 (6). 核糖体 (7). 氨基和羧基 (8). 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加工运输相关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途径可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详解】(1)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应该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氨

38、基酸,该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说明细胞器之间可以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特定的生命活动。(2)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分泌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3)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氨基酸之间结合的方式是脱水缩合,由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结合形成肽键,同时脱去水,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4)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破坏了细胞核,则核糖体不能形成,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则蛋白质合成受阻。【点睛】易错点: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核仁被破坏,则蛋白质不能合成。33.茶叶细胞中存在多种酚类物

39、质,酚氧化酶能使无色的酚类物质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实验小组分别在25和35条件下,测定了的酚氧化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2)若酚氧化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5,则曲线是在_(温度)下测定的结果。35条件下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_。加入酚类物质;加入酚氧化酶;水浴保持35;控制不同的pH;检测实验结果。A. B. C. D.(3)两种温度条件下,酚氧化酶的最适pH是否相同?_,判断的依据是_。在pH为1和13的条件下,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无色,说明_。(4)绿茶加工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高温炒制才能形成绿叶

40、绿汤的品质特点,你认为这一过程的原理是_。【答案】 (1). 温度、pH (2). 25 (3). B (4). 相同 (5). 两条曲线最低点对应的pH值相同 (6). 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失去活性 (7). 高温使酚氧化酶失去活性【解析】【分析】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图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pH,因变量是酶类物质氧化所需要的时间,即时间越短,说明酶活性越强。图中曲线对应的温度酶活性较强。另外该图中不同温度处理下,曲线的最低点(最适pH)相同,说明2种温度下最适pH相同。【详解】(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和pH,因变量是酶类物质氧化所需要的时间。(2)酚类物质氧化

41、所需要的时间越短,酶活性越强,故曲线对应的温度酶活性较强。若酚氧化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5,则曲线是35,曲线1对应的温度是25。若探究35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加入酚类物质后,应该先调节pH,水浴保持35,再加入酚氧化酶,最后检测实验结果。(3)由图可知,两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pH相同,故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均为6相同。在pH为1和13的条件下,酶变性失活,实验结束后观察到溶液的颜色为无色。(4)绿茶加工过程中利用的高温使酶变性的原理,形成绿叶绿汤的品质。【点睛】易错点:探究不同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和底物分别用某种温度或pH处理后再进行混合。34.研究人员利用甲、乙两种植物探究

42、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图为在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相当于大中CO2浓度)的条件下测得的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强度为b时,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当光照强度由b突然增加到c时,甲植物叶绿体基质中短时间内C5的含量变化是_。(2)分析曲线可知_植物更适合弱光环境,出现这种差异的内因是_。(3)光照强度为c时,甲植物的生长速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植物的生长速度,主要依据是_。(4)图中d点为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时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若适当提高CO2被度进行实验,则d点位置的移动情况是_,原因是

43、_。【答案】 (1).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2). 增加 (3). 乙 (4). 色素的含量、酶的量等 (5). 等于 (6). 光照强度为c时,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相等 (7). 向右移动 (8). 适当提高CO2浓度,暗反应增强,需要光反应产生更多的H和ATP来满足暗反应的需要,则需增强光照强度,故d点右移【解析】【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强度。甲植物的呼吸速率数值为10,乙的呼吸数值为5,a是乙的光补偿点,b是甲的光补偿点。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1)光照强度为b时,甲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反应、呼吸作用均可产

44、生ATP,故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若光照强度由b突然增加到c,则短时间内光反应会加快,产生的H和ATP会增多,C3的还原加快,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则C5的含量会增加。(2)乙植物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较低,故更适应弱光环境,这与其色素的含量、酶的量等有关。(3)光照强度为c时,甲乙的净光合速率相同,故生长速度一样。(4)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暗反应增强,需要光反应产生更多的H和ATP来满足暗反应的需要,则需增强光照强度,故光饱和点d点会右移。【点睛】难点:曲线图中光补偿点及饱和点的移动问题,若光合速率增强,呼吸速率不变,则光补偿点左移,光饱和点右移。若光合速率

45、减弱,呼吸速率不变,则光补偿点右移,光饱和点左移。35.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某同学绘制了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和不同时期染色体、DNA的数量关系柱状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1中的细胞_,其加倍机制是_。(2)显微镜下观察,你是否看到了由细胞B到细胞A的变化过程?_,原因是_。(3)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目两倍的是图1中的细胞_,对应于图2中的_,这些细胞在染色体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2中_所示的情况。【答案】 (1). A (2). 染色体的着然点一分为二 (3). 否 (4). 细胞已经死亡 (5). B和C (6). b (

46、7). 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8). d【解析】【分析】图1中,A中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的后期;B图着丝点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的中期;C图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内,有丝分裂的前期。图2中,a中染色体:DNA=8:8,为有丝分裂的后期,b染色体:DNA=1:2,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染色体:DNA=4:4,为有丝分裂的末期,d图错误,染色体与DNA的比例关系错误。【详解】(1)有丝分裂中,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对应图1中A。(2)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处理导致细胞死亡,不可能观察到由B中期到A后期的动态变化。(3)DNA:染色体=2:1时,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对应图1中B中期、C前期。对应图2中的b;这些细胞在染色体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两条染色单体。(4)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1:1或2:1,不可能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点睛】易错点:含有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2:1,不含染色单体时,DNA:染色体=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