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重庆地区专用)专题限时集训训练七 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653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重庆地区专用)专题限时集训训练七 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重庆地区专用)专题限时集训训练七 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重庆地区专用)专题限时集训训练七 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重庆地区专用)专题限时集训训练七 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重庆地区专用)专题限时集训训练七 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训练七语言基础知识诗歌鉴赏一、语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鱼鳔(bio)桎梏(k)出奇不意再接再厉B赡养(shn) 秸秆(ji) 坐收鱼利 事必恭亲C圭臬(ni) 角逐(ju) 计日程功 仗义执言D狡黠(xi) 悭吝(qin) 委屈求全 因噎废食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项目我们已经谈了整整两年,最后的结果,还要等待!”李书福的话再次证明了他对沃尔沃的钟情。B其实,军队作家都有一种难以消释的情结,军队生活总是让他们那样魂绕梦牵。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D

2、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某些“雷人”抗日剧虽然有可能提高收视率,但若靠调侃甚至是恶搞进行创作,无疑背离了电视剧引领人们的精神境界健康发展的初衷。B很多人违反了交通法,不但不以为耻,还振振有词地向交警叫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C防范舌尖上的腐败,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启动问责机制,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让腐败失去生存的空间。D在中日关系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作为民族伤痛见证的“万人坑”在喧嚣的商业利益下消失,无疑会

3、激起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产生强烈的反感。4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他的名篇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A,。B。;“”。C,;?D。,“”?二、古诗文默写(7分)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2)_,巫山巫峡气萧森。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

4、首(其一)(3)_,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_。(李清照醉花阴)三、古代诗歌阅读(28分)6.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唐多令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注 吴文英,号梦窗,宋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困顿以死。谩:空,徒劳。(1)“燕辞归、客尚淹留”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3分)答:_(2)结合全词回答,词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答:_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

5、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 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_(2)请就白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4分)答:_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留别王维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注 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

6、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违:分离。假:提携。(1)诗中“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_(2)清人沈德潜评价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颔联作简要分析。(3分)答:_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春日郊外唐庚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答:_(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答:

7、_训练七1C解析 A“梏”应读“g”,“奇”应为“其”;B.“鱼”应为“渔”,“恭”应为“躬”;D.“黠”应读“xi”,“屈”应为“曲”。2D解析 A钟情:感情专注(多情爱情)。B.消释:消融;溶化。(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C.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D.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此外属望文生义。3C解析 A“精神境界健康发展”搭配不当;B.“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句式杂糅;D.“产生强烈的反感”缺少主语,且“激起”与“伤痛”搭配不当。4A解析 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

8、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时放一边,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两项;处是一个篇名,应选用书名号,进而排除了D项;另外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项正确。从整个文段看,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5(1)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2)玉露凋伤枫树林江间波浪兼天涌(3)薄雾浓云愁永昼半夜凉初透6(1)对比。以秋深燕归与自身仍在外漂泊做对比,表达了客居他乡不得归的无奈伤感之情。(2)秋景凄清,离人相别,功业无望,羁旅漂泊。7(1)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

9、、失落等)之情。(1分)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2分)(2)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2分)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2分)诗词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诗人白居易,败于中央的政争,而被流放为江州司马时,睹月思乡、思人,写下了这首诗。作者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进行一系列对比:一、地点的对比。去年中秋节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在被贬之地湓江度过。二、情景的对比。

10、去年的欢乐之景与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鲜明对比。三、情感对比。昔之乐游与今之苦叹,昔之欢乐与今之愁苦。在这些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中秋月这首诗写于公元1076年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知徐州。4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住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诗,题为中秋月,自然也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中秋月”的特点。首句便及此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便觉清光更多。没有这层“

11、面纱”先衬托一下,便显不出如此效果。“银汉无声转玉盘”,这句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而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中秋月明,诚然可爱,更值兄弟团聚,共度今宵,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别在即,又不能不令诗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作者长期外放,屡经迁徙。“明年何处”,实寓行踪萍寄之感。全诗避开情事的实写,只在“中秋月”上着笔。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

12、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8(1)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落第后,知音稀少、无人理解的寂寞与艰难。表达出作者面对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严酷现实的辛酸、愤懑之情。(2)颔联中,“欲寻芳草去”表明了他归隐的思想,“惜与故人违”反映出他与王维感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诗句中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诗词赏析诗歌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第二联写惜别之情。“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

13、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再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了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9(1)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写远山、近水、垂柳等,从听觉写莺语

14、,从触觉写日暖、风来,从嗅觉写草香。由远及近的写法:先写远山,再写近水,最后写身边的细草,层次分明。比喻:莺语、草香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这样的结尾使诗有了未尽之意,给读者留下无限之悬想,使诗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诗词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初春郊外的景象。首联写早春二月,郊外早已榆槐吐嫩,春色满原野。“春光”“榆槐”,高度概括,点明题意,并领起下文。颔联为全篇警句,紧承“春光”二字展开形象化描写。上句写远山一抹,衬以皑皑的未融积雪,色彩鲜明;下句则写水面波明似镜,映出了垂杨的倒影。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颈联又变换句式,调整描写角度,从听觉和嗅觉方面来写春郊之景象。诗人别开生面,以莺、草为主,以日、风为宾,以倒装之句式来突出莺声因日暖而悦耳动听,草香因清风而浓郁远播,让人自然联想到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丽日融和,百花争艳的无限春光。尾联“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春光满眼,稍纵即逝;欲寻佳句,顿觉茫茫。恰如音乐之戛然而止,而留给听众以无限之悬想,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