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是(A)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解析:海洋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并且海洋环境变化不像陆地那样激烈。2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C)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A项是生态系统的功能;B项的内容只相当于生态系统成分;D为群落的结构。3地球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能力。与农田、草原、冻原等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
2、具有以下哪一项特点(C)A种群数量多调节能力强,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弱B能量流动速度快,物质循环速度慢C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强,自我恢复能力弱D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强解析: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恢复力稳定性低。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D)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C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森林生态系统低D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A只论述了保持即抵抗力稳定性的内容,同样对于森林
3、而言只是抵抗力稳定性较强,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弱,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成分比森林生态系统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草原上栽种防护林,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又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因此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5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解析:解题时根据反馈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并抓住正、负反馈间的区
4、别进行判断。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及稳态。它不仅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它的特点是通过自我调节,使生态系统内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平衡。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C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D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
5、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营养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如果一个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就会有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代替,以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并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错误。7关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B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加大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以维持其稳定性解析:生态系统的稳定
6、性在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合理利用,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加大相应物质、能量投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物种的数目有关,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砍伐后,能快速恢复原来的状态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动物的演替D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到群落演替的进程解析:热带雨林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砍伐后,不能快速恢复原来的状态,A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
7、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正确;动物的分布依赖于植物,在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在发生着变化,同时也进行着动物的演替,C正确;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D)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解析: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
8、性往往较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10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不包括(A)A复杂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高B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包含着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可由食物链中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解析:复杂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仍为10%20%;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结构复杂,存在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所以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
9、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其可由这个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取代。11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C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系统需要人工维持解析: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多,A错误;生态农业系统的
10、生物种类比现代农业的多,故其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的高,B正确;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C正确;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离开了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很快崩溃,D正确。12如果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为一个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D)A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稀奇的野生动物,把生产者的能量尽量多地积蓄起来B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C定期清理小型灌木、杂草和枯枝落叶,便于游人观赏珍贵树种D对森林适量采伐,使该生态系统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状态解析: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稀奇的野生动物,将会改变
11、原有的营养结构,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定期清理灌木、杂草和残枝落叶,这些人为因素的干扰会破坏原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森林属再生性资源,适量采伐,合理利用,并不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反而会促进物质的循环,使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乙丙甲。(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的哪一点D。繁殖速度在AB段受到限制的原因是:种群乙的个体数量减少,则种群丙的食物减少;种群甲的个体数量大量增加,种群丙的个体被大量捕食。(
12、3)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处于A期;在C处种群的年龄组成属增长型。(4)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图中曲线的振幅和周期变化情况是振幅缩小,周期缩短。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图象判断出三个种群间的关系,由图象显示的“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曲线,可知三者间是捕食关系,且“先增加先减少者”为处于低营养级的生物,那么该生态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为:乙丙甲。丙既是捕食者,又是被捕食者,应放在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分析丙的一些特征。在A点,丙的种群密度最大,种内斗争就最激烈;在B点,丙的食物减少,天敌最多,其繁殖速度就最慢;在C点,所需食物在增加,天敌数量
13、在减少,繁殖速度和种群密度有增加的趋势,其年龄结构属增长型;在D点,所需食物快速增加,天敌数量最少,此时其繁殖速度最快。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说明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种群相对数量的变化会越小,所需周期就越短。14(12分)某水产学院开展“施肥对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本实验通过施入不同肥料量,观察不同施肥量(N/P浓度)对池塘中浮游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减和种群的消失或兴起的影响。(1)该项研究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的施肥量,因变量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该研究小组选用了6个池塘,其中5个作为实验组,1个作为对照组,这6个池塘内水的选取标准为水质基本相同,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基本
14、相同。其目的是:确保无关变量相同(或遵循单一变量原则)。(3)测定时往往每个池塘取不同的采样点,每个点采表、中、底层水样混合,是为了确保采样的随机性。(4)随着不断地向实验池中施肥,实验前期球藻类占优势,实验后期裸藻类开始出现,且逐渐占有优势,但其他的生物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该生态系统稳定吗?稳定。解析: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不同施肥量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实验采取的变量探究方法为:施肥量不同,观察池塘中浮游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减和种群的消失或兴起。为了确保单一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余条件都相同,如水质(即水深、水温、pH、离子浓度等)、水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仅浮游植物的种类要相同,而且以浮游植物为
15、食的动物,如浮游动物、蟹等的种类和数量也要基本相同。15(18分)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在检测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时,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见表(其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机物),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请回答:生物毒素含量g/L铵盐吸收率有机物去除率硅藻0.152%0蓝藻0.55478%0红假单胞光合细菌087%92%(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生产者和分解者。(2)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短时间变化趋势是增加,其原因是食物链缩短,能量浪费少。(3)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红假单胞光合细菌,理由是不产毒素且对铵盐和有机物的去除率高。(4)图中,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下,若:y甲y乙,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甲”“y乙,表明甲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抵抗力稳定性低,即这两个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甲乙;对同一生态系统,y偏离正常范围越大,x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故x和y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