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基础全面练】(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采取鼓励引导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推进产业扶贫济困,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等激励计划。该政策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有()保证实现困难群体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再分配注重公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以分配为导向,刺激困难群体提高脱贫能力增加按劳分配收入,帮助困难群体精准脱贫A.B.C.D.【解析】选B。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采取鼓励引导主动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推进产业扶贫济困,完善相关专项救助制度等
2、激励计划。这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有利于刺激困难群体提高脱贫能力,符合题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补偿训练】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施行,我国婴幼儿数量将会有所增长,儿科医生也会更加短缺。由于儿科医生在医院中最辛苦、风险最高、劳动量最大但收入最低,破解儿科医生紧缺难题显得更加急迫。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倡奉献精神实现社会公平,消除收入差距A.B.C.D.【解析】选A。由于儿科医生在医院中最辛苦、风险最高、劳动量最大但收入最低,所以导致儿科医生紧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行
3、业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引导劳动者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行业,符合题意;材料显示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而不是金钱观,与题意不符;“消除收入差距”说法错误。2.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党中央持续重农强农富农的强烈信号。下列举措有助于持续富农的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完善工资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
4、与分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A.B.C.D.【解析】选B。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持续富农,符合题意;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说法错误;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但是与持续富农无直接联系,与题意不符;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有利于农民增收,持续富农,符合题意。3.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方案,劳动成为必修课。劳动是光荣的,劳动可以成就人生,实现幸福生活。劳动理应让人尊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
5、报酬”的是()A.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B.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C.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D.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解析】选D。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因此,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属于再分配的措施,能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但不能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排除A。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属于再分配的措施,并不能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排除B、C。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其组成不包
6、含延长工作时间工资,劳动者在夜班、高温、低温、井下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可见,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能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D正确。本题选D。【补偿训练】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多是拥有行政级别的官员,一手拿大印,一手握钱袋,成为众人眼中的美差。而如今,国企领导降薪,已是箭在弦上。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指出,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30%左右,削减后年薪不能超过60万元。该方案一出,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经济原因是()消除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
7、差距再分配要完善税收、社会保障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涉及效率与公平,能否成功将影响到国企领导积极性和各方利益A.B.C.D.【解析】选D。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调动国企领导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利益,由此,符合题意;消除收入差距犯了平均主义错误,排除;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12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貌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
8、题依然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解析】设问分两部分,第一小问首先要回到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其意义。设问中“民生保障投入”消费、生活水平;材料中“收入差距拉大”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优化产业结构”转方式、调结构。第二小问知识定位为“分配的角度”,内容限定为“缩小收入差距”,设问方式“提出建议”。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此问实际上就是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
9、平,只要从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等方面作答即可。答案:意义: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保障。建议: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综合应用练】(10分钟20分)一、选择题(共5分)5.(2020全国卷)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
10、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货币、生产要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在于数据对生产的作用。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符合题意。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最具流动性,说法错误;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是数据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是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不符合题意。【补偿训练】“十三五规划”指出,坚持共享发展,
11、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由此可见,坚持共建共享()能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消除收入差距,促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A.B.C.D.【解析】选A。此题考查公平与效率的知识。共享即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发展成果,有利于促进社会分配公平,从而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长期存在,中消除收入差距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错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
12、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享共建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正确;题干强调共享原则,没有体现分配的具体原则,且我国目前的分配原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5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内循环是指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弥补外部需求的疲弱和不足,减轻外部需求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的冲击,提升经济运行效率,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释放消费需求空间。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此,经济学家指出,推动经济内循环要使中等收入群体倍增。也就是将中等收入群体由现在的4
13、亿人左右,用十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能够达到8亿-9亿人规模。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扩大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要着力点。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解析】根据材料的表述,经济学家指出,推动经济内循环要使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他们的收入、扩大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主要着力点。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角度,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角度,从协调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既需要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又需要在再分配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答案: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劳动积极性,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增加居民收入。协调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