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605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历史精华试题: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程目标:(1)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中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3)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习题精练: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

2、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3.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A“东方红1”号卫星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4.“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号” 计算机成功研制5.邓小平指出:

3、“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A. B. C. D. 6.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两弹一星” “神舟六号” 杂交水稻“南优2号” “银河”巨型计算机 克隆技术A

4、. B. C. D. 7.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是在建国初“两弹一星”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两弹一星”中对探月工程来说极为重要的是原子弹 导弹 氢弹 人造卫星A. B. C. D.8.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9.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发展遭遇了重大挫折和损失,主要表现大跃进“教育革命”“百家争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A B C D10.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

5、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11.1957年与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年份学校数目招生人数在校学生1957年229所10.5万人44万1960年1289所325万人96万以上情况出现的背景是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教育大革命C.“文革” D.高校扩招12.“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13.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D.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性和国际性14.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表现的是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完善了教育立法 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 B C D1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

7、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6.2007 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12 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 “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A. 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 B. 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C. 使社会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D. 促进

8、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17.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新变化有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越来越大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长足发展 中外大学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A. B. C. D. 18.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19.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主要适合建国初期的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A. B. C. D.

9、 20.“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A.意识形态与科学领域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领域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虽历经曲折,却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

10、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2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 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24.某同学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报道,在

11、下列各组“关键词”中,他应选择哪一组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双百”方针、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25.建国以后,我国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B.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C.工人、农民的大力支持 D.美国的援助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

12、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了基础(1)依据材料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材料二: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

13、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你的认识,分析袁隆平和钱学森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巴金、周信芳等文艺界著名人士。材料二 以下是巴金先生的简历:巴金(1904.112005。10),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

14、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中国新文学大系(1) 毛泽东接见巴金、周信芳等文艺界著名人士这一年,为推动科技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实质是什么?(2) 为什么巴金等文艺工作者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这一冲击对我国文化发展造成了哪些消极的影响?(3) 十一届三

15、中全会以来,巴金等文艺工作者迎来了科学文艺工作的又一个春天。这主要得益于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强调文艺发展的什么方向和方针?参考答案:1A 2.D 3.B 4.A 5.A 6.A 7.D 8.A 9.A 10.D 11.B 12.B 13.A 14.B 15.D 16.B 17.A 18.D 19.A 20.C 21.D 22.A 23.A 24.B 25.D26.(1) 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呈现出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2

16、)(2)感动的原因: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钱学森: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二人的精神:爱国;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科学创新等。27. (1)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基本含义是在科学文艺工作中,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科技、文艺工作者在文学艺术、科技领域可以自由争论和自由发展。(2)“文革”期间巴金等受冲击的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左”的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消极影响:一些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使这些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也妨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3)措施: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我国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意义。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