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360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训练(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水平1、2限时15分钟分值 30分战报得分_一、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指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艺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3.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4.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十年间我国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提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5.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被誉为“

2、县委书记的榜样” ()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题组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北京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作为北京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呈递了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事件发生于()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解析】选D。北京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作为北京工商界代表,向毛主席呈递公私合营的喜报,是在1956年1月15日的首都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上,D正确;1949年、1952年还未进行社会主义改造,A、B排除;1953-1956年,进行以合作化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是开始之年,C排除。2.(金榜原创题)为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

3、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充实、提高”的方针。文中“?”处应为()A.改革 B.巩固 C.协调 D.计划【解析】选B。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采取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文字表述中没有体现“改革”“协调”“计划”,B正确;A、C、D不符。3.(金榜原创题)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提出了伟大目标。符合这一内容的是()A.1956年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B.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1960年中共中央的经济方针D.1964年建设“四个现代化”【解析】选D。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主要矛盾,建设先进的工业国,A不符;195

4、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不符;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采取的方针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不符;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D正确。题组二“文化大革命”4.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重要标志是()A.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1972年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C.1975年邓小平领导进行整顿D.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解析】选D。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D正确;A、B、C

5、不符。题组三伟大的建设成就5.(金榜原创题)“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与之相关的是()A.始于新中国成立时 B.在苏联帮助下进行C.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D.重点在西南和华中【解析】选C。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A、B排除,C正确;重点在西南和西北,D排除。6.(金榜原创题)毛泽东主席号召向图中的“解放军好战士”学习,更为符合其特征的一句话是()A.“备战、备荒、为人民” B.“为人民服务”C.“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D.“翻身农奴把歌唱”【解析】选B。“备战、备荒、为人民”是20世纪六七

6、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A不符;“为人民服务”是“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的心路历程,B是最佳选项;“做毛主席的好学生”出自朱德委员长给雷锋同志的题词,C排除;“翻身农奴把歌唱”是反映西藏农奴翻身解放的一首红色歌曲,D排除。【拓展延伸】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1)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2)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3)艰苦奋斗,勤俭创业。(4)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5)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7.下图是历史教师课堂上的板书设计图,其中空白处

7、应为()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准则B.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解析】选D。开创外交新局面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提出,并逐步成为国际关系准则,A不符;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不符;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C排除;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正确。三、非选择题(11分)8.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材料一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

8、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1)据材料一“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指哪一事件?为什么爱因斯坦“自认一生最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8分)材料二 图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2)我国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为什么能够成功研制出原子弹?(3分)【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即可回答出第一问;分析材料,从中提取历史背景信息,从科学家的良知、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核武器对和平的威胁等方面,总结出第二问爱因斯坦懊悔的原因。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

9、知识,从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和国防需要等方面加以回答;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取得成就的内因方面作归纳总结。答案:(1)事件: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10万人的生命。 原因:爱因斯坦就核武器问题的懊悔,代表了人类良知的高度,是人类良心发出的最强音。核武器研制成功之后,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威胁。核武器使战争手段发展到极致,也导致爆发世界性核大战不会有赢家。(2)研制原因: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成功原因: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水平2、3限时30分钟分值 50分战报得分_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2分

10、,共24分)1.(金榜原创题)“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的一次题词,他在题词中主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符合这一史实的是()A.围绕京剧发展问题的观点B.关于中国史学分期的观点C.“反思文学”的出现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观点【解析】选A。1951年,国内就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A正确;关于中国史学分期的观点,属于百家争鸣,B排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出现,时间不符,C排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观点,不属于这一范围,D不符。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下列可以佐证的

11、是()A.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B.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解析】选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1956年,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正确;确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都是在1953年之前,A、B不符;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不符。【拓展延伸】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1)国情。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生产力发展还很落后。(2)内涵。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2、。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解决办法。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3.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做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解析】选C。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

13、7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已经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故A错误;三大改造完成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1956年中共八大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正确;材料未提及统一战线及民主制度,故B、D错误。4.(2021本溪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有这么一首民歌:“从南门到北门,进东门出西门,家家户户无闲人,昼忘食来夜忘寝:老人送砖砸石子,儿童就把缸渣寻,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该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A.推动三大改造的热烈进

14、行B.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C.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D.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解析】选D。依据材料“妇女在碾耐火土,壮年在砌高炉群,全市人民十几万,个个都是炼铁人”可知是“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大跃进”运动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正确;“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A错误;体现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是八大二次会议的精神,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大跃进”运动并没有贯彻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C错误。 5.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方针凝聚了周恩来、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经济管理智慧,其中强调“充实”意味着()A.

15、针对农轻重、工业内部等比例关系B.针对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C.针对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D.针对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解析】选C。针对农轻重、工业内部等比例关系,属于“调整”的内容,A不符;针对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果,属于“巩固”的内容,B不符;针对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属于“充实”的内容,C正确;针对企业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属于“提高”的内容,D不符。6. 1961年3月,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介绍“包产到户”的做法,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据估计,到1962年上半年,全国20%农村地区,安徽80%的农村,贵州4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反映了()A.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B.严峻形

16、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D.农村所有制形式发生本质变化【解析】选B。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农村中“左”倾思想得到纠正的表述过于绝对,A不符;20世纪60年代初的“包产到户”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带来严重的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实行的,反映了在严峻经济形势下对政策进行的局部调整,故选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的说法不准确,C排除;“农村所有制形式发生本质变化”的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D排除。7.(2020潍坊高一检测)“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它包括“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

17、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等诸多内涵。“铁人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大生产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C.社会主义全面建设 D.“大跃进”运动【解析】选C。“铁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对石油工人王进喜的称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故选C。大生产运动、“大跃进”运动均与题干主旨不符,A、D排除;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不是题干问题的背景,B不符。8.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了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一“突破”是()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18、厂建成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中国首次成功合成牛胰岛素D.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解析】选B。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威胁,符合题干主旨,B正确;1956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A排除;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顶尖成就,C排除;1956年,中国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D排除。9.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的三次突破可以用此表述,突破一:艰难复常,扬眉吐气。突破二:跨洋握手,

19、冰释前嫌。突破三:相逢一笑,邻里往来。其中第一次突破指的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建交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美关系解冻【解析】选A。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是“艰难复常,扬眉吐气”的重要体现,A正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体现出“跨洋握手,冰释前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B、D排除;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体现出“相逢一笑,邻里往来”,C排除。10.对于“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C

20、.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解析】选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与题干主旨不符,A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折线图反映出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票数越来越多,说明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B正确;在这些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中国重返联合国,这说明亚非拉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主导力量”不准确,C排除;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外交突破说明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与题干无关,故排除D。11.(金榜原创题)在最强大脑的节目中,你在“1971年”“26届会议”“23个国家

21、提案”等信息提示下的最佳答案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关系正常化C.对华建交新高潮 D.太空唱响东方红【解析】选A。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A正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迎来新一轮与世界各国的建交热潮,B、C排除;中国发射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出的声音是东方红乐曲, D与提示信息不符。【拓展延伸】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1

2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理应由新中国代表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受到西方列强的阻挠和干预。(2)1949-1950年,中国外长周恩来曾两次致电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和联合国大会主席罗慕洛,要求取缔非法的国民党代表团的一切权利,遭到美、英两国的否决。(3)1960年,中国代表权问题正式列入联合国大会议程,美国操纵联合国多数阻挠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4)1971年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

23、位上驱逐出去的提案。12.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中苏建交;1964年中国爆炸原子弹B.“冷战”;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C.“一边倒”;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与中美关系的发展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因此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无知”“危险”等;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

24、始走向正常化,故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勤劳”“智慧”等,D正确。A、B、C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合,均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80年9月16日,左宗棠创办的“兰州织呢局”开工。向德国订购机器设备,并雇用德籍技师。以西北羊毛制造呢绒。但因所购机器性能与当地原料不合,以致产品质量差,成本高,销路不畅。左宗棠离开兰州后,德国技师三年合约期满回国。1884年初织呢局因锅炉破裂从此停工。整理自科普中国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严重短缺,60多岁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带领技术人员跋山涉水进行石油勘探。在勘探最困难的时候,李四光鼓励大家:“我们一线的生机,还是在我们的民

25、族,大家打起精神,举起锄头向前挖去。”终于,1959年勘探出了大庆油田。随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港、胜利、华北大油田相继找到,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摘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四(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兰州织呢局”停工的原因。兰州织呢局的败落,给后人留下怎样的教训?(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石油战线技术工人的典型代表,并总结其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6分)(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李四光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身上体现的劳模精神。(6分)(4)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具备的条件。(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

26、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知识并提炼材料信息,例如“机器性能与当地原料不合”“产品质量差,成本高,销路不畅”等总结答案;第二问,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局限性等知识,从其自身状况作分析。第(2)题,从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出石油工人代表王进喜的史实,并对“铁人精神”加以回答。第(3)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进行精炼归纳,从而总结出那个时代的劳模精神。第(4)题,结合当地社会时政新闻加以学习,总结完成答案。答案:(1)原因:所购机器性能与当地原料不合,以致产品质量差,成本高,销路不畅;雇用的德籍技师合约期满回国;缺乏自主技术;缺乏高技术工人。教训:没有重视产品质量;没有注重开拓产品市场;没有真正培养拥有高技

27、术的工人。(2)典型代表: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铁人精神”:“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3)劳模精神: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追求卓越、创新精神、自力更生、不计报酬、为国奉献等。(4)条件:国家独立;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制度保障)(制度创新);人才(教育发展);技术(先进科技);政策支持(政府重视)(加大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爱国主义;奋斗精神

28、等。水平1至4限时10分钟分值 15分战报得分_1.(3分)(学术情境)“泡桐树啊叶叶绿看见泡桐就想起了你,就想起了你”这首兰考百姓中广为流传的民谣,让人泪眼朦胧,更深刻的内涵在于()A.服务群众的办法要从群众中找 B.焦裕禄在住院期间关心泡桐生长C.焦裕禄亲栽的泡桐根深叶茂 D.兰考已形成“泡桐经济”产业链【解析】选A。题干民谣歌颂了焦裕禄在兰考治理风沙取得的成果,焦裕禄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服务群众的办法得从群众中找”的作风,符合问题主旨,A正确;“焦裕禄在住院期间关心泡桐生长”是其精神的重要体现、“焦裕禄亲栽的泡桐根深叶茂”“兰考已形成泡桐经济产业链”是对其工作作风的重要证明,属于从属地位,

29、B、C、D不符。2.(12分)(开放式命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8月1日,大国丰碑当代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专题图片巡回展在京开幕。本次展览从中国“两弹一星”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影像中,精选出400多幅标志性瞬间的照片,勾勒出一幅完整壮美的“两弹一星”历史画卷。原子弹模型氢弹模型卫星模型于敏、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科技专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材料二“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习近平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设计一篇参观留言。(要求:先写出留言主题,主题要紧扣与展览有关的重大事件;留言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

30、明确;留言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广泛借助“两弹一星”的课程知识,充分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完整的关于“参观留言”的问题答案。答案:示例:留言主题:从“两弹一星”精神中感受爱国情怀留言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为了捍卫国家的和平安全,我国开启核试验,老一辈科学家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刻苦攻关,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历程大型图片展,再现了“两弹一星”研制的艰辛历程。观点认识:通过学习,自己深刻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有助于把爱国之情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微点拨(1)素养考查:体现家国情怀,兰考泡桐见证焦裕禄的实干精神。(2)关键信息:焦裕禄从群众中寻找治沙办法,栽树种草,把沙丘变成锦绣田园。微点拨(1)非选择题选材特点:呈现专题化、图文史料内涵化倾向。(2)设问方式:以参观留言的方式呈现问题,体现素养立意。(3)解题思路。明确主旨:从问题中把握设问主题。博取材料:提炼材料信息、广泛借助课程资源。素养迁移:融入个人感悟,生成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