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16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课题8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8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程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伟大意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2)经过: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成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4)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5)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3.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背景: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决定“以

3、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战争。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成果: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3)国民革命的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原因: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b.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五四运动“左”倾和右倾的区别(

4、1)“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目的冒险的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2)右倾是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便成为右倾

5、机会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则,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背景:(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3.内容:开展土地革命;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武装斗争,粉碎国民党“围剿”。4.红军长征:(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3)遵义会议。内容:

6、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5)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关系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解放战争:(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2)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3)进程。土地改革: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战略反攻:19

7、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依据: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4)历史经验: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1)普通农民积极参军参战,为军队提供了大量兵源。(2)各地农民为部队送粮食、被服,救伤员等,为战争提供了

8、后勤保障。(3)国统区的普通民众开辟配合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分散了蒋介石的兵力和精力。(4)民族资产阶级和民主党派全部倒向共产党一边,使国民党在政治战线上几乎完败。探究点一五四运动1.背景材料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思维交互: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提示: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

9、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中国处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2.影响材料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思维交互:结合材料,分析五四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作用。提示: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受到了五四运动爱国救亡精神的影响,爱国觉悟得到提高。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精英群体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

10、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凸显,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近代思想文化影响的结果。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名家评史】材料有学者认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

11、伟大尝试,毛泽东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农民通过参与组织工农革命政权、参与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实现了政治参与。也有学者指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通过战争的具体实践,开创了“引兵农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军事战略;形成了“党指挥枪”等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建军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中国式的游击战争战略态势和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战术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为中国革命战争的最后胜

12、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探究点二国民革命材料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

13、,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歌思维交互:依据材料,分析国民革命的任务及当时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提示: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各阶层关系:各革命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国民革命的特点和历史功绩 1.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

14、的北伐战争。 2.历史功绩: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探究点三国共十年对峙材料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一种意见是:“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另一种意见是:192

15、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思维交互:材料反映了哪两种革命道路?你同意哪一种意见?为什么?提示:第一种意见反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第二种意见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国式革命道路。同意第一种意见。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对外没有民族独立;中国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其力量异常强大,尤其是在大城市,而农村相对薄弱,只有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取得胜利。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

16、“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关系: (1)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最有力的工具。 (2)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3.基本依据: (1)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

17、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2)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有力的组织和各项正确政策的执行。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 (3)“工农

18、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二、从时空观的角度,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19、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名家评史】材料1927年8月以后,同时出现了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革命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到以乡村为中心,这在以往是没有前例的。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都是首都的暴动。据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等整理解读:两条道路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实践效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完成了从“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1.“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泽东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

20、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文中的“此事”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遵义会议D.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解析】选C。国民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与材料“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不符,故A错误;由材料“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可知,“此事”指在红军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故B错误,C正确;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材料所述是土地革命时期,故D错误。【拔高训练】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

21、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1945年。我们从1921年建党,经过了24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13年半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C.接受共产国际指导D.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解析】选B。依据材料“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可知,此时没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A错误;两次会议均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故B正确;1935年和1945年的会议,都是在没有共产国际指导下进行的,故C错误;“中国式革命道路”在1927-1937年已经基

22、本成熟,材料并未涉及,故D错误。2.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制订的实际工作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后不久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斗争经验【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并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以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而无产阶级,承担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故A正确;半殖民地半

23、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故B错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故C错误;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斗争经验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调查会,写成兴国调查一文,文章近4万字。下面是其目录及简介:序言:介绍了调查背景、内容和方法。因为敌人进攻罗坊,被迫结束了调查。一、八个家庭的观察:细述了傅济庭等8个家庭的人员组成、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二、本区旧有土地关系:地主富农人数不过百分之六,却占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三、斗争中的各阶级:如地主、富农、中农、

24、贫农、雇农、手工工人、商人、游民等。四、现有土地分配状况:详述了分田地、分山林等6个方面。五、土地税(又叫公益费)。六、苏维埃:介绍了区政府、乡政府等人员组成情况并指出存在的弊病。七、农村军事化:介绍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红军预备队等情况。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兴国调查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解析】根据“1930年10月”这一时间信息可得出此时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结合所学从兴国调查撰写的背景方面可得出伴随红军和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更好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农民家庭的基础上写成兴国调查。再根据材料的信息概括兴国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土地问

25、题、武装斗争问题等。最后再进行总结,可从兴国调查对开展土地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加强党的作风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回答。答案:伴随红军和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更好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农民家庭的基础上写成兴国调查。(2分)兴国调查包括:地主和富农人口少但是占有土地比重大;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等革命武装组织。(4分)兴国调查通过大量一手材料,进一步认识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及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成为党的优良作风,影响深远。(4分)【拔高训练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过程简表时间事件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6月3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6月4日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6月10日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6月28日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节选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材料二五四运动的影响很广。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政治

27、、社会集团诞生;反军阀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得到发展;新的白话文学从此建立,而群众的普及教育也因此大为推广;中国的出版业和民众舆论的力量都大有进展。此外这场运动还加强了旧家庭制度的没落和女权运动的兴起。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解析】第(1)题直接原因: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原因:据材料一“5月4日”“北京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可知,五四运

28、动中爱国学生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据材料6月5日后,上海、天津等地工人罢工,要求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可知,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据材料“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可知,海内外各界的参与和推动。第(2)题影响:据材料二“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及其他政治、社会集团诞生”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据材料二“反军阀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得到发展”可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发展;据材料二“新的白话文学从此建立,而群众的普及教育也因此大为推广”可知,白话文的推广增强了出版业和民众舆论的力量;据材料二“此外这场运动还加强了旧家庭制度的没落和女权运动的兴起”可知,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性质: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被拒绝。原因:爱国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海内外各界的参与和推动。(2)影响: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了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发展;白话文的推广增强了出版业和民众舆论的力量;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性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