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142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高考十一年》湖南省2004-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4-2014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章阅读【200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中国传统医药学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方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中国传统医药学和西方现代医药学,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

2、的思维模式。例如中医(汉医学),它对疾病的诊治,主要从整体着眼,针对功能采取多方面的调节性的治疗。而建立在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西医学,则是从局部出发,针对结构采取比较单一的治疗。中医既重视外邪致病,也重视七情内伤,充分考虑到了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按症候将病人分类定型;处方用药时,既考虑到病人所患的疾病,又考虑病人所属的证型,通过君、臣、佐、使,进行灵活的辨证论治。而西医,更注重的是病理方面的因素。它借助仪器设备,从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来阐述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规律。西医学在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的同时,往往由于认

3、识手段的局限,导致素材的不足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而中医学,它虽然不能借助仪器设备对疾病作出精确的科学的解释,但在把握疾病的整体思维上显示出它的优势。例如,前几年,有人提出了下丘脑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整合中心的学说,这反映出西医学在更深入的层次上认识生命本质的同时,对机体整体的调控研究也日趋重视;但它对于免疫、神经、内分泌这三个原来认为独立的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以维持机体稳定,这一整合功能失常用什么措施纠正等问题,还是解释得不够清楚。而中医学对于肾阳虚证的研究,发现这一证型的患者存在着潜在的以下丘脑免疫神经内分泌功能减退为主的病变,其影响可波及免疫功能,波及下丘脑、垂

4、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的传统医药学,是世界知名的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历史的变迁中,唯独中国的传统医药学经受了考验,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医药学因迥异于西方现代医学,常被人认为是非科学的。客观地说,它的确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医药学将不再神秘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美、德等许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英国所开设的中国传统医药诊所,就已经发展到近3000个。7中国传统医药学为什么显得“神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往往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

5、一起。B它长期以来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C站在西医学的角度看,它有难以解释的地方。D很多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还不了解。7【解析】选B题干所问中国传统医药学显得神秘的原因,四个选项中,“与古老的神话和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有难以解释的地方”,“还不了解”三点都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神秘”的地方,B中的“以隐秘的方式在寺庙中代代相传”也可看作“神秘”,但其主语“它”只是藏医学,而不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不能以偏概全,故不妥。此题干扰项是D。8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医学提出了下丘脑存在整合中心的学说,中医学解决了这一学说应用中的问题。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

6、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C中医学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主要针对病理因素进行治疗。D中医学借助望、闻、问、切收集全部素材,西医学借助仪器设备收集的是部分素材。8【解析】选C这是一种局部比较式的阅读,比较有时要求同存异,有时则要求相反。这里将中医学与西医学进行比较,其实是对筛选信息能力的考查。对选项信息的判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相关信息小区的语句进行比较,看两者表述是否同质,也就是说,从量上和质上看选项内容添加或减少了没有。四个选项中,A说“中医学解决了问题”,而原文中用词是“缓解”“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见不能说已“解决”;B中说中医学能治

7、疗“所有疑难杂症”,文中无此义,而事实上也没有这样,还说“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也是不符全事实的;D中说的“全部”与“部分”,文中也没有依据。此题难度不大。9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传统的中国医药学即东方医药学不光指汉族、藏族的医药学。B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C原来人体中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各自独立,没有联系。D现代西医学已经能够从分子水平阐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9【解析】选DA错在将中国医药学与东方医药学混同,前者应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从第一段第二个分句也可看出;B中将中医学(汉医学)与藏医学等同,与A是同一个错误的另一种表现;C中说“

8、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各自独立,没有联系”不符合客观事实。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医药学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体系,而埃及、罗马、印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B西方许多国家对古老的中医学正逐步地从排斥转向理解,看来,中医学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趋势。C西医学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机体整体调控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中医学要走向世界,现在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D西医学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医学,尽管它对很多问题仍然解释不清,对有些病的疗效并不显著,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是最受人们欢迎的。10【解析】选AA中说“埃及、罗马、印

9、度的传统医药学因特点相近,已被现代医药体系所取代”不妥,被取代的原因可能不是特点相近,另外,它们既然与中国传统医药学一样自成体系,就难以相近,故A错。【200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脑在生命头几个月进程中的发育是生物学上自我构成的最为值得提及的形式之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人就来到了一个充满刺激的世界,猛烈的外界刺激潮水般涌入婴儿的睡-醒周期的时间节拍,他的睡-醒行为是受他的大脑神经元结构控制的。新生儿的大脑于是自己生成一个时间程序,让外界感官刺激依照这一时间程序而通过,进免过多的刺激涌入,对新的印象进行整理并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在这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具有超常用期与昼

10、夜周期的内源节律共同出力编织睡一醒阶段的模式,随着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击,大脑一天一天地发育,睡一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也不断变化。这个时问程序以此反映婴儿大脑的不断发育情况。但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在诞生的这一时刻,自我构成功能已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新生儿的那些令人惊奇的行为便是有力的证明。新生儿生命的寿命还在出生之前若干星期,亦即还在母腹中就已开始了。 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就每天念两遍童话国王、老鼠和奶酪她大声地念,慢慢地念-从头到尾要3分钟。就这样,到了分娩的那一天,婴儿出生后竟然就知道这个童话! 新生儿的这种非凡的能耐不难加以证实。在橡皮奶头里

11、装上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以记录吮吸动作。然后给婴儿戴上一十耳机,有选择地播放两则童话给他听。两则童话都由婴儿的母亲采念-而且念的速度、声音太小、语调全都一样。这两则童话分别用立体声磁带给录制下来。婴儿吮吸得较通常速度快时,让他听到一则童话:他吮吸得较慢时,让他听到另一则童话。在这种方式下,新生儿能够区分他喜欢听哪一剐童话。两则童话中一别是本原的,另一剐在形式上作了些改动只是把所有角色的名字都作了改换。新生儿连细微的差别都发现了,在试验进行几分钟后抗找到了他要改变自己吮吸频率的方向-他可以通过改变吮吸频率使耳机传来他想要听的那则童话。他所想要听到的始终是本原童话,亦即他在母腹中常常听到的那则童话。

12、 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以多种形式运行,目的在于弄清新生儿对说话声音和语言形式之间差别进行感知的能力到底有多太。如果让婴儿母亲与另一位女人读同一篇故事,小小的婴儿总是喜欢选自己亲生母亲的声音,而不选另一位女人的声音。会两种语言的母亲,她的新生儿能区分她的两种语言,又喜欢从中选择自己还在母腹中时听得最多的那种语言。但是,如果两则童话故事由新生儿的父亲与另一位陌生男子来念,那么,新生儿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就是说,父亲的声音与另位男子的声音在新生儿听来是同样陌生的。 选一检验结果证明了母亲声音对腹中胎儿的强烈影响。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让腹中胎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

13、不见。胎儿的听觉器官在孕期的最后3个月完全形成,亦即具备完全的听觉功能。由此可知,还在这一时期,话音模式就已经传入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了。显而易见,母亲的话音特征已留在了胎儿的大脑中-这是大脑留下的第一批记忆痕迹。正是这第一批记忆痕迹使新生儿能够重新识别曾经听到过的话音模式井与其他话音区剐开采。 7. 下面关于“时间程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间程序是由潮水般涌入新生儿大脑的强烈的外界刺激共同编制而成。 B. 时间程序通过大脑对新的印象进行整理井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 C恒定的内在时间程序主要表现在新生儿的睡-醒阶段这一固定的模式上。 D睡-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不断变化,并以此反映婴儿

14、大脑的发育情况。 【解析】选D。 分 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由“新生儿的大脑于是自己生成一个时间程序”可知A错,B项对时间程序的功能概括不全,C文中无此义。 8. 不能证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 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每天大声念两遍同一则童话,到分娩的那一天,婴儿生下来后就知道这个童话。 B. 新生儿通过改变吮吸奶头的速度,对他母亲念的本原童话录音和另一则在形式上作了改动的童话录音进行选择。 C. 如果母亲会两种语言她的新生儿能够区分这两种语言,并喜欢从中选择自己还在母腹中时听得最多的那种语言。 D. 无论让胎儿听他父亲还是另一

15、个陌生男子念的童话,新生儿都不知道如何选择,就是说他们的声音是同样陌生的。 【解析】选D。分 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对题干的理解上,其意就是能证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从诞生之前就已开始的选项有哪些。D项内容是说明“母亲声音对腹中胎儿的强烈影响。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让腹中胎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不见”。 9.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在新生儿诞生前就已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 B. 新生儿听不见外界的声音,是因为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对他产生影响。 C 科学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儿具有对

16、说话声音和语言形式差别进行感知的能力。 D 第一批记忆痕迹使新生儿能识别曾经听过的语音模式并与其他话音区别。 【解析】选B。 分 析:此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把握。将其与“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让腹中胎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不见”一比较可知。 10. 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人幼年生长期时间程序产生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新生儿的睡眠与清醒昼夜周期是不可能改变的。 B. 实验清楚地表明新生儿生命的寿命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我国现行对人寿命长短计算的方式是错误的。 C实验表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井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

17、,由此可见,人的早期智力开发可以提前到出生前。 D胎儿的听觉器官在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完全形成所以好的胎教模式对人脑自我构成功能的产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解析】选C。 分 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太绝对,由“随着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击,大脑一天一天地发育,睡一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也不断变化”可知;B文中未涉及“我国现行对人寿命长短计算的方式是错误的”,故无法判断;D是强拉因果关系。【2006】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8题。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

18、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这表明生物体存

19、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也发现了与寿限有关的基因。人类有一种早衰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这种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代谢,因此,推测D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

20、,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依据无非是上面提到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让人尖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5不能说明“生物体

21、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5【解析】选D。根据文中第四段,“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应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而不是仅由基因组图谱快定的,故D项与文意不合。A、B、C三项均可从文中找到依据:A项为原文第二句,是首句的解说句;B项据文中“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能表达”可知;C项可从文中第四段内容筛选出相关正确信息。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

22、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6【解析】选 D。A项犯了暗换主体的错误,原文是说果蝇寿命的延长是“在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如同物竞天择,而非“科学家们”选择的结果;B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根据原文,“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C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应为“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中的“一些基因突变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7“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

23、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A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7【解析】选A。文中第四段由这“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得出了“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的推论。由此可知,这“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当为“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之所以不能确定单基因突变与人类衰老的关系,是因为只采取单基因遗传研究的策略,而没有把单基因遗传研究与多基因研究结合起来。 B尽管引起人类早衰综合征的基因已被研究者克隆,但并不表明人们已经找到治疗该病的有

24、效方法,基因研究要造福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C既然线虫的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寿命延长,那么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D从某些生物体到人类,研究者在基因方面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探索,科学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相信,在不远的站起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8【解析】选 B。A项强加因果,文中说,对线虫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同时,由对人类早衰综合症的研究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C项所说“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于原文无据,系无中生有;D项,原文说“让人类减少疾患,健

25、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而该项所说“在不远的将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显然夸大其词。【200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对它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和癌症的秘密,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宇宙射线能穿透宇航员的身体,损伤人体细胞中的,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损伤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类患各种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盐菌似乎是修复损伤的高手。为了解其中的奥秘,马里兰大学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资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用辐射轰击法破坏嗜盐菌的,使其分裂成碎片,但

26、穹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将所有的染色体“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嗜盐菌为何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马里兰嗜盐菌研究项目主任乔斯林?迪鲁吉罗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嗜盐菌是在一个原本就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进化的。死海海水的盐浓度是正常海水的510倍,多数海洋生命在死海里会很快死亡。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受损。在这种含盐量极高的极端环境中生存和进化,正是嗜盐菌能够承受辐射和其他恶劣环境的原因。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物会全部死亡,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含有嗜盐菌细胞的海水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

27、环境里,结果水分很快蒸发,留下的盐分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结晶体,嗜盐菌细胞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能避免进一步的干燥缺水,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盐的晶体有机会重新溶入有水环境中,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修复由于缺水引起的损伤,迅速恢复正常的生存活动。 嗜盐菌为何能在这一系列实验中存活下来?迪鲁吉罗研究小组和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现代基因测试工具观察嗜盐菌细胞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嗜盐菌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所谓“分子修复工具”是一种叫做酶的蛋白质。嗜盐菌里有着一定数量承担修复工作并“随

28、时待命”的酶,当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照射时,这些“埋伏”着的酶会很快出动,并进行“抢救”,然后其他种类的酶继续其修复工作,并激活产生这些酶的基因。迪鲁吉罗研究小组还发现,在嗜盐菌2400个基因的基因组里包含了好几套独特的修复“工具”。嗜盐菌的这些修复“工具”,有的其他动植物也有,有的则是细菌才有的,还有的是一种叫做archaea太古代微生物(嗜盐菌所属的种类)所特有的,嗜盐菌则拥有所有这些修复“工具”,此外,它还有几种别的物种所没有的新奇的修复“工具”。所有这些修复“工具”,对研究人类的修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受损的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并将极大地造福于太空旅行的宇航员,因为a

29、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为真核细胞(包括你我在内的生命组成形式)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相似。 6.依据原文,不属于科学家们所做的嗜盐菌实验的一项 A观察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是否具有承受强辐射的能力B观察嗜盐菌在其被破坏之后能否重新恢复正常功能 C观察嗜盐菌细胞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是否能继续生存D观察嗜盐菌细胞在受损过程以探索其被恢复的奥秘 【解析】选A 。A项是“无中生有”,另外,根据文中信息,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具有承受强辐射的能力是确定的,无需实验观察。 7下列关于“嗜盐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即使被分裂成为碎片,嗜盐菌的染色体也能够在较短

30、的时间内被“召集”起来。 B因为嗜盐菌原本就是在一个不适合于生命生存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进化的,所以它具有极强的抗辐射能力。 C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多数微生物包括部分嗜盐菌会死亡,但绝大部分的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 D嗜盐菌是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一种,它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与人体真核细胞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想似。 【解析】选C。C项改变判断性质,根据文中信息,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嗜盐菌细胞只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只有当嗜盐菌所“躲藏”的盐晶体有机会重新溶入有水环境中,嗜盐菌细胞才会重新活跃起来。将条件前提改为“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才判断正确。 8、依据原文,下

31、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迪鲁吉罗研究小组与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它有好套独特的修复“工具” B在嗜盐菌中,“随时待命”以对受损的进行“抢救”的酶,与继续进行修复工作的其他种类的酶,都属于“分子修复工具”。 C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照射下,只有80%的嗜盐菌的整套“分子修复工具”被激活,它们会很快出动,对那些受到损伤的进行“抢救” D在极端的干燥环境甚至真空环境中,嗜盐菌也能继续生存并正常繁殖,因为其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会修复细胞中的损伤。 【解析】选B。A项“张冠李戴”了,“迪鲁吉罗研究小组与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D

32、NA受损的全过程”中的发现是另一发现,“它有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的发现者只是迪鲁吉罗研究小组;B项判断只要正确理解“所谓分子修复工具是一种叫做酶的蛋白质”一句;C项也是改变了判断性质,全文中“80%”只出现一次,所言是另外一回事;D项中信息点和错误点与7题C项略同(实在是选文限制而找不到信息点了吧?) 9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在强烈紫外线辐射下嗜盐菌的存活率达80%,因此在高盐浓度海水嗜盐菌的存活率也约为80%。 B实验证明嗜盐菌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仍能继续生存,可见嗜盐菌在完全无水的极端干燥环境中也可存活下来,或处于半体眠状态。 C如能

33、获取嗜盐菌特有的修复“工具”并将其移植到人体中,那么人类也能在致命的紫外线照射下和极端干燥的真空环境里生存。 D美国航空航天局之所以愿意资助嗜盐菌的研究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于解决宇航员因受宇宙射线伤害而引发各种疾病的难题。 【解析】选D。A项推断错误在后果类似不同等于程度类似,B、C两个个错误选项实际上都存在信息失误,基本上无须“推断”,B项的前提条件就不是“完全无水”,C项嗜盐菌本身在模拟真空环境中生存就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躲藏在含有微量水分的盐分晶体内。况且,D项的“推断”很简单,可以不顾其他项的“推断”结果。【2008】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

34、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

35、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于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采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

36、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祢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问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自

37、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剐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6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A.人类大脑的特征 B对称性 C分辨左右的意义 D不对称性【解析】选D“不对称性”是次阅读材料的中心话题。7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B我们人类的

38、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解析】选B 阅读第2自然段可知。8下列表述符台原文意思的项是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

39、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解析】选C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的是: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B原文为“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原文为“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剐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特征之一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解析】选A B原文已指出“

40、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跟教育没有关系。C原文指出“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推断明显不对。D不一定,原文指出“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2009】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

41、坛。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因此伯

42、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

43、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本重组技术会捉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4、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6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解析】选B(选项中“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比较原文“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

45、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可知B项中意思变为了禁止一切基因研究,而原文只是禁止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属范围扩大。这真是似是而非,一切要仔细辨析。)7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B. 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C. 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D. 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解析】选B8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

46、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推进科学的发展,造福人类。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解析】选 D(“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是指“新科学”与“旧科学”。)【2010】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

47、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上将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对于人的社会化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使社会成员接受基本的社会准则,塑造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潜在的服务社会的行动倾向,这就是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起到将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进行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一个场景和机遇,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同一项活动中,甚至还会起到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这就是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号召作用,而且这种召唤常常是以无声

48、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会关怀又是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无法抗拒的,从而会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它的社会动员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以其实际的效应,广泛地宣传并大力地弘扬最具有普遍性的、作为最能够表达优秀文化成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会事件中,这种特征就会表现得越鲜明,这就是它的社会导向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人的发展层面上也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体现了社会成员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现代化进程的悖论特征之一就在于,对工具合理性的关注常常极大程度地抑制了价值合理性。因此,

49、为了防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畸形走势,强调价值合理性的意义就会显得极其重要。而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意义之一就是体现出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本身对于价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表达了社会成员对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而在表达志愿精神或参与志愿行动的过程中,过一种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善良愿望,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其中内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 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

50、社会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社会凝聚其成员的一种重要场域;从社会成员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则成为社会提升其成员素质的一个平台。正是在自愿参与公益事业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社会成员实现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人生经验的丰富,甚至促进了其自身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增强,而这一切的经历及其感受也必将成为生命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志愿行动所体现的功能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层面的一项是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玉树抗震救灾行动中,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目前已为灾区捐款45亿多元人民币。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乐天使”们长期坚持照顾孤残儿童,实

51、现了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C“一个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愿者们以他们的满腔热忱和无私行动,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失学儿童的真诚关爱。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服务志愿者“一对一”定人到户帮助孤寡老人,弘扬了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解析】选B。B项的表述可归结为“快乐天使们实现了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收获了快乐和幸福”,与原文“过一种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善良愿望,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其中内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相符,所以 B项所体现的是“在人的发展层面上”的作用和功能。A、C、D体现的是“在社会运行层面上”的功能和作用。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很好的理解

52、文本中志愿行动的三种功能,其次要对选项的表述能有正确的判断。这样考查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增加了不少难度。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志愿精神通常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亲身参与性的人文内涵。B志愿行动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实际体现形式。C社会成员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物质成就的获得。D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解析】选D。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只体现出对高情感的向往,而没有体现对强竞争的

53、向往,D项错解文意。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把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仔细比对,找出选项对文本内容的错会。15简要谈谈,如果缺乏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6分) 答:【答案】从人对社会的融入(社会角度)看,少了一种扩大交往面、凝聚交往对象的重要场域,对价值合理性社会意义的关注以及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都可能趋于淡化。从个人发展角度看,少了一个提升个人素质的平台,一条让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畸形走势。【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F。首先审清题干要求,尤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此处是解题的关

54、键,可以分列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发展会受什么样的影响;一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看,会受什么影响。考生往往容易想到第一点,但对第二点比较困惑,需要仔细思考。作答时可以借助文本相关段落(第三段、第四段)的关键语句。【2011】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培育一位电影明星,无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时间成本看都是昂贵的,一个 明星的成长有漫长的过程,还要有天赋和种种机缘。当然还有更为紧要的前提,即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如扮演埃及艳后、扮演安娜卡列尼娜或特工“007”等。只有作为成功的角色的明星,才能成为生活中

55、的明星。自从有了电视,情形有了难以料想的变化,明星的概念也大大泛化。一方面从明星生产的角度看,周期更短,速度更快,一部电视连续剧,可以使演员每天晚上出镜,抵得上十来部电影。另一方面,即更关键之点是有了电视和网络,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角色成名,明星可以是扮演自身,就像电视主持人。再例如,姚明扮演姚明,刘翔扮演刘翔。亦即当明星不一定需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可以直接登场,以明星自身的名义登场。由此,电视不仅生产了演艺明星,还生产体育明星、演讲明星,还有大众明星。到了大众明星秀这一步,明星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他们早已脱下神秘的面纱,成为邻家男孩和女孩。当看电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明星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部

56、分。既然明星不一定要扮演某一个角色,明星的门槛就大大降低,明星的大门洞然敞开。明星是社会流行趣味的代表,这种流行趣味不是由哪一位才趣卓著的人物独自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通过明星自觉和不自觉的配合,共同创造的。这就是当代电子文化的特征。当代文化的辉 煌是工业文明的辉煌、是物质生产技术文明的辉煌,而这些辉煌的替身或者说集合点就是明星。明星是流行趣味的代表,大众仰望明星,大众在此岸,而明星在彼岸。从此岸到彼岸应该有一段漫长的距离,跨越这一距离,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要机缘凑巧。但是陡然间,随着电子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和电视娱乐节目,大众能直接参与明星生产,自己当明星,他们参加各类选

57、秀节目,哪怕是只当15分钟的明星。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不但是青年人跃跃欲试,连成年人和儿童也加入到这一浪潮中,势头汹涌。一旦明星不需要以扮演什么角色为条件,那就星途坦荡,而且是条条大道通明星。特别是有了网络视频,人们不一定要上电视节目才能当明星,也用不着任何资格审查才能踏上明星之路,只需将自己制作的视频制品拿到网络上传播,就有成功的可能,这大大增加了当明星的概率。也难怪,当年麦克卢汉在对比电影和电视时会说:“看电影时,你坐在那儿看银幕,你就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电视时,你则是电视屏幕。看电影的时候,你向外进入世界;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正是电视和网络的出现,使影像电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

58、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并和日常生活场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就像今天的孩子在若干年后会发现,自己的童年生活早已被细心的父母记录在各类摄像和视频中,自己早就充当了家庭生活的小明星,潇洒地生活在大人们的摄像镜头和屏幕里。(节选自蒋原伦今夜星光灿烂,读书2011年第2期)12.下列有关明星概念“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有了电视和和网络,明星的生产,变得周期更短,速度更快。B电视 上的明星,只需扮演自身,不要借助于外在的角色。C电视娱乐节目使明星大众化,明星秀成为一种社会风潮。D影像电子文化进入家庭日常生活,人人都可以充当明星。解析:B项不符合文意,原文是“明星不一定

59、需要借助角色成名”。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A成功的电影明星凭借天赋和种种机缘,可以缩短其成长的过程,而不一定要借角色成名。B明星的门槛降低,与明星培育的成本无关,主要原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演某个角色。C创造流行趣味要商业文明和大众传媒合谋并要明星配合,明星则可成为这种趣味的代表。D有了网络视频,明星变得不再神秘,人们只要将视频制品在网上传播,就必定成为明星。解析A项,原文是“明星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借角色而成名”。B项强加因果,“主要原因在于上电视不一定要扮演某个角色。”D项原文是“就有成功的可能”。必定语气太绝对。14.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

60、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6分)答: 答案:有了电视,明星生产的条件大大改变,明星的门槛大大降低,大众可直接参与明星的生产,自己当明星,并且影像电子文化与日常生活场景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2012】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受噪音污染的环境中,户外的交通噪音,建筑工地噪音,办公室内的设备噪音、人员噪音,回家后家用电器的噪音、邻里噪音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声环境只是不友好,并没有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但日积月累,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心理

61、的神经紧张、暴躁、精神不集中,生理的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听觉不灵,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传说的声学控制措施包括减少噪声源的声功率、在传声途径上设计障碍阻隔噪声和振动,增加建筑墙体的隔声性能,设置吸音装置等等。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少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这样的考虑可以使后续的许多工作得以简化。比如我们综合各国的环境标准和科研成果选定某生态建筑的声学指标为等效声压级45dB(A)以下,其中dB(A)

62、是一种A网络计权的噪声分贝数,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如果是一幢乡村别墅,室外的背景噪声甚至可以低达40dB;但如果这是一幢闹市区临街的办公建筑,室外的背景噪声高达6070分贝,就会给设计带来很多麻烦。比如,选择隔声性能良好的密闭窗户可以隔绝室外噪声,但显然自然通风就无法实现,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仍然是不舒适的。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声屏障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三个因素。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担心影响

63、自然通风而选用镂空的围墙或单纯的绿化带隔音,实际上会达不到隔音效果。所以,如果建筑周围的背景噪声非常恶劣,我们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通风与隔声的协调,顾此失彼只会影响整体的环境效果。外窗的设计也很重要,可供选用的形式有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以及双层窗。其中以双层窗的隔声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两层玻璃间的耦合效应,两层玻璃最好选择不同的厚度,玻璃间的空气间隙应大于 6毫米。另外,通风隔声窗的概念近年得到了推广。它采用一中特殊的双层窗构造,之间设置了类似声陷阱的结构。显然,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12本文

64、重点介绍了解决生态建筑声环境问题的两条途径,即 和 。【答案】选址 提高自保护性能【解析】本文一共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至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机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中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隔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这是一个假设复句,重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我保护性能”。【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层级为C。13结合文意,依次填

65、入画横线句“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三个因素”括号里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A隔声性能 与环境协调 节约材料B有利环保 与环境协调 价格低廉C隔声性能 大方而舒适 价格低廉D有利环保 大方而舒适 节约材料【答案】A【解析】本题是今年高考客观题中比较容易的一个题目,“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所处的环境指的是综合考虑了隔声与通风等因素的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B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

66、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C从声环境的角度看,如果室外背景噪声低达40dB,生态建筑就不需要设计户外声屏障。D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答案】C【解析】A项梳理主干,等于“综合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显然是错误的。B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D项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如何增加通风效率”属于改良范围,但“声衰减”取代了“提高计权隔声量”,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结合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2013】四、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

67、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会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

68、”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我们且不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交易,因为它会让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印第安卖给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在墨西哥,自从西班

69、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和其他的当地的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87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千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

70、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12、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_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_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答案要点提示喜欢烈酒 以酒治人13、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答案D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

71、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答案 D【2014】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常识教育牵涉以下重大命题: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人类社会的基本核心价值观,塑造基本社会共识;传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和促进社会进

72、步。换言之,常识教育的命意和专业化教育不一样,后者主要措意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个体,乃至于螺丝钉似的现代“部件人”(工具主义个体),或为学术而学术,为科技而科技,专意在促进专业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有时甚至可能忽略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常识教育则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断的自由个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围和社会公共生活,抵御知识的异化、人的异化、制度的异化与社会的异化,促进社会的共同福祉。另外,专业化教育往往着眼于知识的精深,常识教育则着眼于知识的基本、根本与全面,一为专家之学,一为通人之学。但这里的通人之学又不同于中国古代“通者千篇以为,万卷

73、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硕学,或所谓的“大通人”(仍是相对而言),这显然只能要求极少一部分人。此处所谓的通人并非意味着博闻广识,无所不通,事实上以人类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对涉及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关系的基本常识的了解,尤其是涉及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关知识的掌握。换言之,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就此而言,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专家亦必须具备“小通人”的相关常识,即先成为基本自由个体,

74、然后才是专家和成就专家之学。“大通人”则不敢苛求所有个体,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须有一二专家之学,而有专家之成就业绩。专家之学不必苛求所有个体,“小通人”之学却须人人具备,这便只能通过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识教育来实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素质和水平,便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及其生活的整体品质和水平。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12本文以 比照,主要从 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常识教育加以辨析阐释。(4分)13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B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C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D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业教育虽注重知识精深,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有忽略对科技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的可能性。B通识教育把“小通人”作为培养目标,其水平与人的素质、自由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C专家之学以通人之学为基础,是成为大通人的重要途径,不过只适合特定的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D通人之学既不同于“大通人”之学,又不同于“小通人”之学,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儒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