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6088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8课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千年梦圆在今朝(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1. 认识“揽、焰、驱”等 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感受人造卫星顺利发射的伟大意义。3. 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述事物发展的方法,体会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感受人造卫星顺利发射的伟大意义。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描述事物发展的方法,体会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图片导入。(出示课件:有关航天的图片,学生看图片交流)教师口述: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一起去追寻千年的中华飞天

2、梦!二初读课文1.自由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认读生字。练揽(ln)焰(yn)驱(q)践(jin)党(dng)施(sh)懈(xi)宛(wn)碑(bi)3.理解词语。练遨游:漫游;游历。鲲鹏:古代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也指鲲化成的大鹏鸟。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先驱:先驱者。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实践: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震撼:震动;摇撼。苍穹:天空。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绚丽:灿烂美丽。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4.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5. 整体

3、感知: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三品读释疑1. 思考:“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预设:“千年梦圆在今朝”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科技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等。2. 思考: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千年梦圆的意义是什么?预设1:“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

4、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一方面用万户的火箭飞行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寻遨游太空的梦想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预设2:“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1992年9 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一百一十多”指研制、建设和发射单位多,说明这个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预设3:“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

5、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第二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写出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三句话是杨利伟对飞船的评价,也是对研制飞船的航天人的赞扬。说明“神舟五号”飞船是很安全、很稳定的,也说明我国的航天工作人员的水平很高。预设4: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与“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小结:炎黄子孙的不

6、断尝试,万户的试飞,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不懈努力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它们充分表明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一代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四梳理内容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几个时间点及事件,完成表格。时间飞天相关内容中国古代古人的奇妙想象中国明代万户试验乘火箭飞行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3 年 10 月 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7 年 10 月 24日“嫦娥一号”发射

7、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五课文主旨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六课堂小结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到“嫦娥一号”“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凝结着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智慧和汗水,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中国航天的奇迹,圆了中国千年的飞天梦,这举世瞩目的成就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课的重难点是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的飞天梦的发展历程。组织学生默读课文,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时间线索,整体把握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历程。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圈点勾画关键语句,提高了理解文本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之处: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资料,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再组织学生交流课文内容。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字里行间洋溢的民族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