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067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解析》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石桥中学2017届高三7月暑期摸底检测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2题 每题3分 共36分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B.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C.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以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答案】D【解析】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形成,但核仁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需要能量,因此线粒体参与,B错误;神经递质受体蛋白分布在突触后膜,不是轴突末梢,C错误;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2、但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根尖细胞可培养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分析。2下列四项分析与下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A.如、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条件,则表应示载体蛋白B.如、分别表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则不应表示细胞核C.如、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则应包括DNA复制D.如、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特征,则表示遗传信息的改变【答案】D【解析】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条件都需要载体蛋白,A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都有DNA的复制,C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信息不改变,D错误

3、。【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异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特征等知识。3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C.pH=c时,e点为0D.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答案】A【解析】e代表氧气的最大产生量,该值只受H2O2量的影响,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氧气产生量达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温度降低,酶的活性降低,氧气产生量达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延长,即d点右移,A正确、

4、C错误。H2O2量增加,氧气的最大产生量增加,即e点上移;H2O2彻底分解所用的时间也延长,即d点右移,B错误。pH=a时,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降低,但氧气的最大产生量(e点)不变,氧气产生量达到最大值所用的时间延长,即d点右移,D错误。 4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答

5、案】C【解析】与B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B错误;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还需要刺激E点,在D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无法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D错误。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变化受系统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

6、,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高C.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D.生态系统中,生物和无机环境间无信息传递发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它们的调节【答案】C【解析】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强,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无机环境可以给生物提供信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样受无机环境和生物的调节。6下面某家族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已知5是纯合体。请据图回答:若12与13个体婚配,则子女患病的概率是多少A.1/20B

7、.11/216C.1/6D.1/27【答案】A【解析】根据正常双亲1与2生出了女性患者7,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4 是患者,所以它的基因型是aa,可推出10 为Aa;同理,7 是aa,可推出1与2的基因型都是Aa;因为6与9 都是正常的,所以6与9的基因型分别都是:1/3AA和2/3Aa。5是AA(已知),6为1/3AA和2/3Aa。5和6婚配的后代的概率如下:当6为1/3AA,后代为AA:1/311/3;当6为2/3Aa,后代为AA:2/31/21/3,Aa:2/31/21/3;所以12为(与合起来): 1/3Aa,2/3AA。9为1/3AA和2/3Aa,10为Aa 。 9和1

8、0婚配的后代的概率如下:当9 为1/3AA ,后代为AA:1/31/21/6,Aa:1/31/21/6;当9 为2/3Aa,后代为AA:2/31/4 1/6,Aa:2/32/4 1/3, aa:2/31/4 1/6;9和10婚配的后代后为(与合起来):2/6AA,3/6Aa,1/6aa。因为13不患病,所以13只有二种可能:AA和Aa,比例为:2:3。即AA占2/5,Aa占3/5。所以12与13的后代为患者的概率为:1/41/33/51/20。A正确,B、C、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的基因的分离定律与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7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

9、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15913172125293337成虫数/只6102871131207270302327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形增长【答案】C【解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1325天,由于环境条件适宜,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繁殖加快,A错误;第1729天,成虫的数量虽然增加,但其增长率下降,说明死亡率应该是增加的,B错误;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10、,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形增长,D错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种群数量的相关知识。8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不能采用样方法B.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不止一种C.种群和群落都有垂直分层现象D.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选项A,有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如作物上蚜虫种群密度的调查。选项B,群落中两个种群之间可能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选项C,种群没有垂直分层现象。选项D,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9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

11、物说法错误的是A.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B.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都应具有相应的结构与功能C.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D.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必须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ATP的合成需要能量,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例如,细胞呼吸就是放能反应,并且能生成ATP,A正确;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都没有相应的结构和功能,还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或者细胞质基质的加工才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B错误;能产生溶菌酶的免疫细胞同时也可以是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细胞,所以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C正确;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属于信息分子,

12、都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ATP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功能、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神经调节10如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的传递机制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于核糖体中B.若a表示抗原决定簇,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C.若图表示内环境中成分的单方向联系,a为组织液,则b为淋巴液,c为血液D.若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后叶,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物质【答案】C【解析】如果是遗传信息的表达,则d、e分别是转录、翻译,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A正确;在体液

13、免疫中,抗原的抗原决定簇经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处理、呈递,抗原传给B细胞,B正确;如果是内环境,c是血浆,C错误;如果是水平衡调节,则d、e是抗利尿激素,D正确。【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涉及遗传信息表达、免疫、内环境成分、水平衡调节,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11某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某种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K,Cl一的通透性,促使K出细胞、Cl一进细胞。其结果是突触后神经元A.抑制B.兴奋C.既不兴奋,也不抑制D.以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某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引起突触小泡释放某种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后膜对K,Cl一的通透性,促

14、使K出细胞、Cl一进细胞,从而使细胞膜内的负电位和细胞膜外的正电位加强,没有发生电位的逆转,故该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神经元抑制,A对;B、C、D错。【点拨】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属于分析、运用层次,难度中等。12如图表示寒冷时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处效应为抑制作用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C.严寒环境下,激素C分泌量增加,酶的活性上升以增强产热D.激素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

15、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转化能力及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分析图解可知,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超过正常值时,会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因此处的效应为抑制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严寒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使机体的产热量增加。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3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

16、酸的细胞器有(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填编号)中。(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填编号)。(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期和期。(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5)在光照充足时,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中14C的转移途径是(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答案】(1

17、)(2)(3)前末(4)(5)二氧化碳C3(CH2O)(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6)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是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出动植物细胞,迅速回忆起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异同点及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甲代表植物细胞,乙代表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动物细胞(乙)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甲、乙两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在叶绿体基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细胞对Ca2+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能量和

18、载体,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后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而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是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点拨】在解答基础问答题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回答基本概念时宜“小”不宜“大”生物学概念很多,其中不少概念的字词相近或相似,而且大概念中又包含了若干个小概念,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导致张冠李戴,甚至把大概念当做小概念用。在用概念性术语回答生物学问题时,适合小概念的不宜用大概念,即答的内容要具体。如回答叶绿体的功能时,宜答“进行光合作用”,不宜答“进行新陈代谢”。回答基本结构时宜“细”不宜“粗”生物体的结构有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细胞结构又可分为显微结构和

19、亚显微结构。在答一些生理反应的位点、代谢场所、分泌部位、物质存在的具体结构时都必须说出更细微的结构。如答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时,应答“叶绿体基质”,而不能答“叶绿体”或“叶肉细胞”等。回答基本功能时宜“多”不宜“少”生物体的某种结构或某种组成物质往往有多种功能,但这些功能往往又分别出现在不同章节中,需要我们平时对此加以归纳和总结,在陈述生物体的功能时要力求全面和完善。如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有: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从而增加饮水量。总之,下丘脑具有感受、调节、分泌和传导的功能。回答生理

20、过程时宜“近”不宜“远”生物体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回答细胞分裂、分化、代谢等过程时,一定要弄清具体过程的细节,并且说出题目中所指的对象最靠近的那个环节。14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填编号),其中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物质存在于(填编号)中。(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是(填编号)。(3)甲、乙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期和期。(4)若乙细胞为消化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

21、细胞,在该细胞的结构中3H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用箭头和标号表示)。(5)在光照充足时,给甲细胞提供含14C的二氧化碳,在结构中14C的转移途径是(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6)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答案】(1)(2)(3)前末(4)(5)二氧化碳C3(CH2O)(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6)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解析】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相关内容,解题关键是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出动植物细胞,迅速回忆起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异同点及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甲代表植物细

22、胞,乙代表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动物细胞(乙)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甲、乙两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在叶绿体基质中,14C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细胞对Ca2+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某种药物处理乙细胞后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而对Ca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是抑制(或破坏)了细胞膜上运输Ca2+的载体。【点拨】在解答基础问答题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回答基本概念时宜“小”不宜“大”生物学概念很多,其中不少概念的字词相近或相似,而且大概念中又包含了若干

23、个小概念,容易引起概念的混淆,导致张冠李戴,甚至把大概念当做小概念用。在用概念性术语回答生物学问题时,适合小概念的不宜用大概念,即答的内容要具体。如回答叶绿体的功能时,宜答“进行光合作用”,不宜答“进行新陈代谢”。回答基本结构时宜“细”不宜“粗”生物体的结构有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细胞结构又可分为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在答一些生理反应的位点、代谢场所、分泌部位、物质存在的具体结构时都必须说出更细微的结构。如答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时,应答“叶绿体基质”,而不能答“叶绿体”或“叶肉细胞”等。回答基本功能时宜“多”不宜“少”生物体的某种结构或某种组成物质往往有多种功能,但这些功能往往又分别出现在不同章

24、节中,需要我们平时对此加以归纳和总结,在陈述生物体的功能时要力求全面和完善。如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有: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调节体温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从而增加饮水量。总之,下丘脑具有感受、调节、分泌和传导的功能。回答生理过程时宜“近”不宜“远”生物体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回答细胞分裂、分化、代谢等过程时,一定要弄清具体过程的细节,并且说出题目中所指的对象最靠近的那个环节。15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用切片

25、机将红甜菜根切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的切片,然后将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将切片放在10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吸光度与溶液中花青素浓度成正相关),结果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的各组切片要求 。(2)根据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物质A也能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材料用具:红甜菜根切片、清水、恒温水浴锅(花青素吸光度的测量方法不作具体要求)物质A溶液、烧杯、吸光度测量仪。.补充完成实验思路: .请用合

26、适的直方图呈现支持该观点的结果:【答案】(1)数量相等(2)低于50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变化不大,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3)实验思路: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编号,一组加入A物质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进行比较。.【解析】(1)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的各组切片要求数量相同。(2)从曲线图看出,50以下吸光度几乎不变,超过50吸光度大幅增加,说明低于50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变化不大,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3)要证明物质

27、A也能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需要将物质A的有无作为自变量,溶液的吸光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实验: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编号,一组加入A物质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进行比较。.如果物质A确有促进促进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活性的作用,实验组的吸光度应大于对照组。【点拨】本题考查细胞膜的通透性的相关内容。16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材料。1905年,E.B.Wilson发现,雌性个体有两条相同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其中一条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不同,称之为

28、Y染色体。1909年,摩尔根从他们自己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第一个他称为“例外”的白眼雄果蝇。用它做了下列实验:(注:不同类型的配子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均相同)实验一:将这只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红眼雌果蝇杂交,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F1红眼雌果蝇与最初的那只白眼雄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下一代。请分析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一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显性性状是。(2)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眼色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的主要依据是。(3)在实验一的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这是孟德尔的理论不能解释的,请你参考E.B.Wilson的发现,提

29、出合理的假设:。(4)仅从实验二的预期结果看,(填“能”或“不能”)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请用遗传图解并配以简要的文字加以说明。(相关基因用A、a表示)(5)请利用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材料,设计一个能验证你假设的最佳杂交实验方案:(只写出杂交方式)。【答案】(1)红眼(2)遵循F1自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接近31(3)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4)不能简要文字说明:从上述图解中可以看出,不论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其后代均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且每种表现型的性别比例也是11(5)(实验二中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规

30、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由子一代全表现为红眼,子二代出现了白眼可推出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3)由于F1的雄果蝇为红眼,F2所有的白眼果蝇全为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5)用一次杂交实验来验证等位基因(A和a)位于X染色体上,最好是选择隐性雌个体和显性雄个体,如果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话,这种亲本杂交后代性状与性别关联程度最明显,易于区分。17根据20012011年对祁连山北坡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群落演替过程的观察研究,在地貌相对一致、地形平缓的冬春草场,结合草地放牧管理和草地群落学调查,选取

31、了四户牧民的西北针茅草地作为实验样地,分别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和重度退化草地(),绘制各样地概况和群落特征如下表。供试草地每年611月休牧,其余时间正常放牧.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种群的特征包括 特征和 特征,群落中西北针茅和狼毒的关系为 。(2)狼毒种群密度随草地退化而 ,种群高度也表现出 的趋势;西北针茅种群密度和高度表现出 (一致/不一致)的变化趋势。(3)表格中统计该群落丰富度的方法是 ,西北针茅草地发生演替的类型为 ;在草原保护中进一步将休牧变为圈养,此措施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答案】(1)数量 空间 竞争(2)增加 (逐渐)

32、增大 不一致(3)记名计算法 次生演替 间接【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丰富度的统计、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植物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成群分布。群落中西北针茅和狼毒都为第一营养级,在同一地域生长时会争夺阳光、水分等,因此两者的关系为竞争。(2)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狼毒种群密度随着草地退化而增加,种群高度也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而增大;西北针茅种群密度随着退化而减少,高度随着种群密度退化而降低,因此与狼毒的变化趋势不一致。(3)统计群

33、落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各种群的密度是在一定面积内,个体数量的多少,属于记名计算法。西北针茅草地发生演替是在有原有土壤条件等的前提下发生的,属于次生演替;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如:水土保持、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属于间接价值。18下图表示温度、光照对铜绿微囊藻和玫瑰拟衣藻光合作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可分析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及竞争优势。请分析回答。(1)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明:H218O中的18O进入葡萄糖的途径是 ;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是 。(用文字和箭头回答)(2)由图1可知,玫

34、瑰拟衣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和 。两者在35时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的是 。(3)图2为30时获得的实验结果,则:光照强度为630molm-2s-1时,限制玫瑰拟衣藻净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预测35时两种藻类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绘制相关曲线。【答案】(1)H218OC18O2葡萄糖(2)30 不低于35 铜绿微囊藻(3)CO2浓度(写“温度”不给分)见下图【解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产生了还原氢,释放氧气,水中的氧并没有直接进入葡萄糖;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水和丙酮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而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被转化成

35、为葡萄糖。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所以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有机物,或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和有机物。(2)由图1曲线可知,玫瑰拟衣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不低于35;由于35时铜绿微囊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玫瑰拟衣藻的净光合速率,所以两者在35时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的是铜绿微囊藻。(3)由题干知,图2为30时获得的曲线,此温度是玫瑰拟衣藻的最适温度,所以:光照强度为630molm-2s-1时,限制玫瑰拟衣藻净光合速率上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30是玫瑰拟衣藻的最适温度,若温度为35,净光合速率会降低;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不低于35,净光合速率35时大于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