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家窝中学 高二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课题 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编写人 审定人 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能区分几个主要学派(儒、道、法、墨)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二、学习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三、学习难点: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家争鸣在当时与后世意义和影响。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五、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个人完善第一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自学指导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概念:“百家争鸣”是指_时期知
2、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出现的原因:(1) 政治: _(2) 经济: _(3) 阶级关系: _(4) 思想文化: _3、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_、_、_。道家:_、_。墨家:_。法家:_、_等。4、影响:(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是中国_、_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3)奠定了中国_发展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4)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思想:(1)思想核心“_”。(2)主张_(为政以德),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3)主张“_”,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黎的要求。(4)主张“_”,首创_,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2、孟子的思想:(1)主张实行“_”;(2)提出“_”的民本思想;(3)主张“_”。3、荀子的思想:(1)主张“_”和“_”, “以德服人”。(2)提出“_”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3)主张“_”三、道家和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代表阶级(阶层)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问题探究1、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春秋】 孟子【战国】 荀子【战国】思想主张同异主要贡献代表阶级2、分析早期儒学的特征3.为什么说法家思想是战国
4、时期最“有用”的思想?本课小结时代大变动,百家来争鸣。孔子创儒学,仁德礼来行;孟子倡民本,性善施仁政;荀子主性恶,礼法须并用;乱世不用儒,后代成正宗。李耳道本原,无为与辩证;消极数庄周,弃世出人生;无为转有为,休养人性命。口讷韩非子,法家集大成;发展和集权,法治大一统;君主得知音,赢政大推行;尚法施暴政,二世亡义兵。墨子最博爱,尚贤与非攻;当时流行广,后代成泡影。百家影响远,中华文明成。巩固练习1、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 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 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 穿
5、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 按学校规定, 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2、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3、以下关于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所属学派及其思想主张的叙述,不正确
6、的是( )A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核心思想是“仁”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C孟子、荀子主张实行“仁政”“仁义”,在伦理观上都主张“性本善”D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加强中央集权 D兼相爱、交相利5、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六、作业布置:课堂作业七、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