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050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1页
2012届高考地理课件第1单元 第1节 地球与地图课件(人教版).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 单 元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结构(对应学生用书P1)课 程 标 准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知 识 研 读第1 节地球与地图知 识 梳 理知识一地球1.形状: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千米。知识二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两极部位略扁4万纬线经线形状圆_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最长相等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_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_上最大指示方向_方向_方向减小赤道半圆平行极点相等赤道

2、东西南北2.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经度纬度起始点_(0经线)_(0纬线)图示本初子午线赤道知识三地图的三要素(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_的程度。(2)计算方法:比例尺=_。(3)表示方法:_、_、线段式。2.方向:一般地图:面对地图_、左西东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_经纬网地图:_指示南北,_指示东西3.图例和标记:“泰山、1 532.7”中“”属于“泰山、1 532.7”为_。1.比例尺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文字式上北下南北方纬线经线注记图例,考 点 整 合考点一 经纬度的确定及意义 1.纬度的判断(1)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2)南北纬各跨90。2.经度

3、的判断(1)自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东西经各180。(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所属的东西经正好相反。【案例一】(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1)、(2)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C.8D.10(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A.与都处于暖温带B.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比小C.从春分到夏至,比的昼长变化幅度大D.从夏至到秋分,比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解析】第(1)题,考查了经

4、纬网与中国省级行政中心的空间定位。只要从图中大致知道一两个城市之间的经度或者纬度差,就可以算出每两条经线或者纬线之间的度数差。例如,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图中的五角星所在的点),位于我国最西部的省级行政中心乌鲁木齐大致位于90E,再根据图中间隔的方格数,算出平均度数差为5。第(2)题,考查了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地球运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等知识。据题图和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中地是我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该市属于中温带;而地应该是甘肃兰州市,为暖温带地区,故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故选项B错

5、误。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很显然,地纬度位置较高,其昼长变化幅度比地要大,故选项C正确。从夏至到秋分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地区移动,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小;而地纬度位置较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地,故选项D错误。【答案】(1)B(2)C(1)若甲点位于37N,118E,则乙点经纬度为()A.37N,118E B.37N,62WC.37S,118E D.37S,62W【即时巩固一】经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于甲、乙两点。据此回答(1)、(2)题。【解析】第(1)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乙点的经纬度坐标。乙

6、点位于甲点的地心对称点,其纬度数应与甲点相等,且位于不同的半球;经度数和甲点互补,即两条经线的经度和180,且东西经相互对应。第(2)题,涉及东西半球、(2)下列关于甲、乙两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点位于东半球B.乙点位于西半球C.甲点位于北温带D.乙点位于低纬度低、中高纬度和温度带的划分等知识。根据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为西半球,可知甲点在东半球,乙点在西球;2326N6634N为北温带,故甲点处于北温带,乙点处于南温带;根据低中高纬的划分可知,37S为中纬度。【答案】(1)D(2)D考点二经纬网图的主要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1)在极地投影图上,经线是

7、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直线,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如右图所示)。(2)在非极地投影图上,一般情况下,横向直线(弧线)代表纬线,纵向直线(弧线)代表经线。2.利用经纬网图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利用经纬网计算实地距离和判定范围大小(1)计算距离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实地距离相差约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纬度数111千米)。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是111千米,在北纬60上经度相差1的实际弧长大约是111千米/2。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

8、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2)判定范围相同经纬度且跨经(纬)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4.两地间最短航线方向的判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 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 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上空)。【案例二】(2009宁夏文综)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回答(1)、(2)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B.1 02

9、0千米C.1 220千米D.1 420千米(2)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A.年降雪量较大B.气压较高C.年太阳辐射较强D.年均风力较小【解析】第(1)题,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经度相差很小,纬度相差约11度。已知同一经线上,每个纬度差的水平距离约111 km。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第(2)题,昆仑站与中山站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高气压中心,接近下沉气流区,所以风速较小;且深居内陆,故降水少。昆仑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较中山站低,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答案】(1)C(2)D【即时巩固二】下图中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 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

10、的西南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北(2)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地地方时最晚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C.丙地处于东半球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小(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解析】第(1)题,把甲、乙、丙、丁四点放入经纬网图中,再确定它们的相对位置。注意两点间的东西方向以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为准。第(2)题,在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的纬度最高,故自转线速度最小。【答案】(1)B(2)D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2.估计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

11、会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1)dH(n+1)d。3.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4.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

12、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5.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1)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疗养地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2)选“线”设计: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a.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穿过河流(需建桥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3)选

13、“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a.依山傍水,靠近水源;b.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c.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陡坡适宜种树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缓坡丘陵可开发梯田,平原地区则可进行农耕种植业。【案例三】(2010江苏)下图为某地区等高 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KRQPT线B.KMNQPT线C.KLOPT线D.KST线A.KLOP线B.KMOP线C.KMNQ线D.KRQ线(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

14、(脊)线是()【解析】第(1)题,考查了等高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数值大的弯向数值小的部位表示海拔偏高的山脊,其中弯曲程度最厉害的点连接成的线为脊线。仔细读图可知,KMOP为脊线。第(2)题,考查交通线的选择,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运用【答案】(1)B(2)D等值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图中各备选路线与等高线之间的关系可 以看出,KMNQPT、KLOPT这两条线经过的地区,等高线较密集,坡度大,不太适合修建道路;另外,两条线都有一段陡坡、一段缓坡。KRQPT线要跨越河流,修建不方便。故最合理的路线是KST线。【即时巩固三】读我国某地等高线

15、示意图(单位:米),回答(1)(3)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南,再向西南B.向北C.先向北,再向东北D.向南(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400米B.150米C.278米D.199米(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A.B.C.D.【答案】(1)C(2)C(3)B考点四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1.首先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如图所示)。如果所作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相同,则画一条与剖面线等长的线段即可作为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如果题目中未对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作要求,为了作图方便,也应选用与等高线图相同的水平比例尺。必须注意的是,在用投影法作剖面图的水平基 线时,如果要求

16、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等高线图一致,就不能从剖面线向不平行的剖面图基线引垂线,否则两图的水平比例尺就不同。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纵坐标。如果题目中对垂直比例尺有具体的要求,则应按照比例尺设计纵坐标单位值。如果由自己确定比例尺,则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剖面线所经过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度大小,如果高度较小,则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大一些;如果高度较大,则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小一些。题目中空白处范围的大小。不要把图画到空白外的区域。3.量出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的各点间的距离,并一一对应平移到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上,作水平基线的垂线,根据各点在等高线图上的海拔高度,对照纵坐标,在剖面图上标出各点。4.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

17、接起来,即得到剖面线的剖面图。【案例四】(2010浙江文综)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则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B.乙、甲;C.甲、乙;D.乙、甲;【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和地形图,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总体来看,图中的地形剖面线MN的海拔南部高于北部,PQ的海拔西部高于东部,故分别对应甲、乙两个地形剖面图。水源地的选择要求工程建设费用最小且自流引水,水库距离自来水厂远,且途中有海拔较高的地段,不能自流引水,需要用动力把水提升到较高的位置;水库距离自

18、来水厂较近,且全程可以自流引水,故选C项。【答案】C【即时巩固四】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2)在下图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为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并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出水坝的最佳位置,用“”标注出。【解析】对地形图中高度的判定及计算是高考重点能力要求之一。由于山区地形类型的复杂性,因此因地制宜地合理开发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 方面和基础。【答案】(1)H位置见图乙 600649(2)标注垂直坐标,画出剖面线图,如图甲。(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图甲)。就剖面线所在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4)见图乙。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