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943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作业:素养提升练 第3单元 至情至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素养提升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悠然亭记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娼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

2、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隩阻,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 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选自明清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B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

3、/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C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D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A谓语动词“见”后面不能缺少宾语“天壤间物”,据此可以排除B、C两项。“余尝以为悠然者”中的“悠然者”与后面的“实与道俱”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宜断开,可排除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嘉靖”,明朝世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指马鞍山的南面、娄水的北面。C“靖节”,陶渊明的私谥号,是

4、他死后他的朋友根据他的生平行为给予的称号。D“僭”,指超越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在这里表示自谦。BB项,“娄水之阴”指娄水的南面。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叙写了自己的表兄淀山公罢官后随遇而安,建筑庭园,修建悠然亭,颇有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情趣。B淀山公有才能,做官时,多有声名和功绩;罢官后,朝廷仍然认为他可被重用,但是他自己却已忘怀,纵情于山水。C淀山公现居的马鞍山与泰山的大石无异,因此他现在面对此山与曾经游览泰山等名山的心态,是同样悠然的。D庄子认为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草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

5、到本来面目的呢?CC项,“是同样悠然的”错,由文中“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可知,只面对此山是悠然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译文:_(2)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译文:_答案(1)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2)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5淀山公的“悠然”体现在哪些地方?_答案定居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越来越喜欢这座山,在山上建了楼阁、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将自己建造的一座小亭子命名为“悠然”。【参考译文】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表兄

6、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南岸定居。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距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为亭子命名。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

7、然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一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被嫉妒他的人所不容。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一定推崇淀山公。大概淀山公没有为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 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城的峄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

8、山的一块大石头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草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驳复仇议柳宗元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今,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

9、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

10、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

11、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注】贼虐:残害。刺谳(yn):调查定案。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B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C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D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B“传于后代”显然不可分开;“趋义者不知所以向”与“违害者不知所以立”句式对应,不可断

12、开。据此可知选B。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县尉,秦、汉制度,是县丞的别称,掌治安捕盗之事。B州牧,古代指一州之长。清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C邦典,本指治理邦国的六典,后泛指国家法典。D调人,周代官名。负责调解民众之间的争端;称调解纠纷的人。AA项,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作者在文中全力反驳了陈子昂在复仇议中主张对徐元庆复仇案采取“诛之而旌其闾”并将之“编之于令,永为国典”的见解。B作者认为,“礼”和“刑”的共同作用,就是“防乱”,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双保险,两者不可分而自

13、治,背道而驰。C作者认为元庆复仇是克尽孝道,为义而死;由此推知元庆是个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他不会把王法当作仇敌,推论出诛杀和表彰二者并行的做法是荒谬的。D文章从维护封建的“礼”与“法”的尊严出发,调和为亲报仇与守法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揭露吏治黑暗和官官相护的社会现实。DD项,目的是驳斥陈子昂的主张。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译文:_(2)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译文:_答案(1)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2)仇视天子的法令,又杀害奉行法令的官吏,这是悖逆傲慢、犯上作乱啊。10柳宗元赞同陈子昂

14、的断案方式吗?他认为陈子昂错在哪里?_答案不赞同。他认为陈子昂对礼的认识太模糊,不问是非曲直,欺凌孤寡,威胁弱者。这种做法违背了圣贤经传的教导。【参考译文】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做儿子的为报父母之仇而杀了不应当算作仇人的人,就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

15、防止人们作乱。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当官的错杀了人,也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它们的根本作用是一致的,采取的方式则不同,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施一人的。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就叫乱杀,就是滥用刑法太过分了。表彰应当处死的人,这就是过失,破坏礼制太严重了。如果以这种处理方式作为刑法的准则,并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想避开祸害的人就不知道怎样立身行事,以此作为法则,行吗?大凡圣人制定礼法,是透彻地研究了事物的道理来规定赏罚,根据事实来确定奖惩,不过是把礼、刑二者结合在一起罢了。当时如能审察案情的真伪,查清是非,推究案子的起因,那么刑法和礼制的运用,就能明显地区分开来

16、了。为什么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没有犯法律规定的罪行,赵师韫杀他,只是出于他个人的私怨。施展他当官的威风,残暴地处罚无罪的人,州官又不去治赵师韫的罪,执法的官员也不去过问这件事,上下互相蒙骗包庇,对喊冤叫屈的呼声充耳不闻。而徐元庆却能够把容忍不共戴天之仇视为奇耻大辱,把时刻不忘报杀父之仇看作是合乎礼制,想方设法,用武器刺进仇人的胸膛,坚定地以礼约束自己,即使死了也不感到遗憾,这正是遵守和奉行礼义的行为啊。执法的官员本应感到惭愧,去向他谢罪都来不及,还有什么理由要把他处死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确实犯了死罪,赵师韫杀他,那就并不违法,他的死也就不是被官吏错杀,而是因为犯法被杀。法律难道是可以仇视的吗?

17、仇视天子的法令,又杀害奉行法令的官吏,这是悖逆傲慢、犯上作乱啊。应该把这种人抓起来处死,以此来严正国法,为什么反而要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的奏议还说:“人必有儿子,儿子必有父母,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局面靠谁来救呢?”这是对礼的认识太模糊了。礼制所说的仇,是指蒙受冤屈,悲伤呼号而又无法申告;并不是指触犯了法律,以身抵罪而被处死这种情况。而所谓“他杀了我的父母,我就要杀掉他”,不过是不问是非曲直,欺凌孤寡,威胁弱者罢了。这种违背圣贤经传教导的做法,不是太过分了吗? 周礼上说:“调人,是负责调解众人怨仇的。凡是杀人而又合乎礼义的,就不准被杀者的亲属报仇,如要报仇,则处死刑。有反过来再

18、杀死对方的,全国的人就都要把他当作仇人。”这样,又怎么会发生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的情况呢?春秋公羊传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父亲犯法被杀,儿子报仇,这就是互相仇杀的做法,这样的报复行为是不能根除彼此仇杀不止的祸害的。”现在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赵师韫杀死徐元庆的父亲和徐元庆杀死赵师韫,就合乎礼制了。而且,不忘父仇,这是孝的表现;不怕死,这是义的表现。徐元庆能不越出礼的范围,克尽孝道,为义而死,这一定是个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啊。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难道会把王法当作仇敌吗?上奏议的人反而认为应当处以死刑,滥用了刑法,败坏了礼制,它不能作为国家法典,是很清楚明白的。请把我的意见附在法令之后颁发下去,今后凡是审理这类案件的人,不应再根据以前的意见处理,谨发表上面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