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限时训练高考能力培养学科素养培优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宏观把握历史主线通史坐标(一)20 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线索特征本单元包括两个历史阶段:一是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19171945 年,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是该时期的典型特征。苏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
2、页高三一轮总复习1945 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第 20 讲 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纲要求(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
3、变化: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点 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依然存在。主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而人民生活相对贫困,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的矛盾。直接原因:股票等投机活动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与销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爆发:1929 年 10 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3)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4、。(4)影响对各国a经济上: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b政治上:社会危机加深,各国示威游行、罢工不断;德国法西斯势力影响猛增;日本势力趁机抬头。军国主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精巧点拨图示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罗斯福新政(1)背景胡佛反危机的“”政策失败,加剧了经济危机。1932 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推行新政。自由放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管制证券业。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公平经营章程。调整农业:用行政手段调整
5、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实行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推行“”。社会立法:签署,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贬值全国工业复兴法以工代赈全国劳工关系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4)影响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危机,遏制了美国势力。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时期,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法西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精巧点拨 图示罗斯福新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
6、2 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核心问题 1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料探究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史料 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 1920 年到 1929 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 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 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在减少。1910 年,每个农业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工人收入的 40%,而到 1930 年时已低于 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一
7、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根据上述史料,归纳 1929 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提示:1929 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购买力下降与生产率上升的矛盾。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论拓展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及其教训(1)原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形成,使一国发生的经济领域的变化迅速波及全世界。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教训造成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说明政府要居
8、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造成此次危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原因之一是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商品倾销战。因此,危机程度加深,形势恶化。说明各国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国际合作,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核心问题 2 罗斯福新政要点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
9、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印证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史料一“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史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初,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
10、获得新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解读 两则史料主要描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实质,具体解读如下:(1)史料信息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含义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干预,并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2)史料信息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3 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命题视角(1)主干知识: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及影响。(2)史观角度:运用多种史学范式理解罗斯福新政。(3)社会热点:以 2007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为切入点
11、考查 19291933 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典型例解(2014江苏高考)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 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
12、轮总复习命题立意 本题通过新材料为背景,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解题流程一定时空1936 年;美国 二抓关键“大多数”“都接受了”“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三析选项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选项理由结论 A罗斯福新政保护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体现了“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但不能解释“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错误 B罗斯福新政中有缓和劳资矛盾的举措以及用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现代国家福利制度,体现了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但不能解释“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13、错误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是从经济角度对自由的认识,没有涉及政治方面错误 D“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凸显了政府的干预,融合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同样强调了政府干预的重要性,两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4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2015江苏高考)下边是 19201940 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19211930 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B19301932 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
14、面加强经济干预C19331935 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D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19211930 年,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故 A 项错误。19301932年,罗斯福还未上台,美国尚未开始实施新政,故 B 项错误。19331935 年预算比重先升后降,而不是接连增加,故 C 项错误。由于实施新政,美国逐渐度过经济大危机,故 19361938 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D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2011江苏
15、高考)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 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C 项是新政的内容。罗斯福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二战后福利国家纷纷建立起来;D 项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2010江苏高考)1933 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
16、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是产品相对过剩的危机,屠宰大量牲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品的数量,从而达到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的目的,故 C 项正确。其他三项,A 项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社会状况不符,B 项不是主要目的,D 项不符合史实。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2016盐城三模)1932 年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希望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他设立专门救灾机构,四年间花在公共工程项目上的钱比此前三十年的总和还要多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应该是有限的。材料说明当时()A胡佛
17、坚持国家有限干预经济B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相结合C凯恩斯主义学说已得到实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材料“他相信面对灾难,联邦政府要有所作为,但应该是有限的”表明胡佛坚持国家有限干预经济,故 A 项正确;由材料“1932 年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希望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他设立专门救灾机构,四年间花在公共工程项目上的钱比此前三十年的总和还要多”无法得出进行直接救济,故 B 项错误;实践凯恩斯主义的是罗斯福新政,故 C 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罗斯福新政开创的,二战后被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5(2017
18、南京学情卷)“兹宣布,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影响了公共福利,并损害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C财产税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紧急银行法着重解决银行系统领域的问题,与材料中贸易和公共福利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工业和贸易的正常秩序,所以罗斯福提出全国工业复兴法,故 B项正确;财产税法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点在于解
19、决劳资领域的不平等问题,与材料强调贸易无关,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6(2017无锡调研)英特尔高级院士 Gene Meieran 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A铁犁牛耕的应用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铁犁牛耕的应用,改变了原来的耕作方式,属于突破性创新,故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手段维护原来的政治
20、制度,符合运用式创新,故 B 项正确;“新经济”是运用知识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与运用式创新不符,故 C 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前所未有的变革,属于突破性创新,与题干不符,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点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凯恩斯主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滞胀”现象的出现表现: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
21、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对 策:适 当 减 少 国 家 对 经 济 的 干 预,美 英 等 国 逐 渐 发 展 出 一 种“”。混合经济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4)评价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导致国家不堪重负。社会保障财政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易错警示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
22、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矛盾,刺激国内消费;但是,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且不能误认为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是为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的多样化。评价: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消费需求周期性波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含义: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出现,以为基础,以为主导的一种新的经
23、济增长模式。背景: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影响:该模式有利于经济迅速增长,但依然受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和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精巧点拨 图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2 理解学会读史学会用史核心问题 1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要点归纳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
24、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印证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史料 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25、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解读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如下变化:企业所有权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变化;福利制度变化。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以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战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核心问题 2“福利国家”制度史料探究西方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原因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史料一 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19 世纪 80 年代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当时的德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被迫转向了软化
26、工人与调和阶级对立的政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帝国议会通过了法令,先后于 1880 年、1884 年和 1889 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保险法三项法案。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予以效仿。而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全面建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这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是分不开的。王梅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 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1)根据史料一,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提示: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对
27、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影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囯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
28、家”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根据史料二,概括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引发的社会问题。提示: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培养了懒汉),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论拓展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改革的启示(1)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稳定社会秩序,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3)在完善社会保障过程中,国家不应大包大揽,应建立国家与个人共同的责任和风险机制。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
29、轮总复习NO.3 探究感悟真题捕捉动向命题视角(1)主干知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及认识;“福利国家”的出现及发展;“新经济”的出现。(2)史观角度:运用社会史观理解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3)社会热点:我国当前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及国务院的有关举措对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典型例解(2017南京摸底)1982 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取消了与收入关联的疾病与失业救济,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同年通过的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作为补偿,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
30、缴纳数额。该政策的制定()A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B推卸了政府的社会责任C调整了福利国家运行方式D增加了雇主的税收负担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战后西方福利政策,考查学生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解题流程 一定时空1982 年;英国 二抓关键“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三析选项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选项理由结论 A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出该政策对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错误 B该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非推卸政府的社会责任错误 C该政策的制定改变了福利支出完全由政府承担
31、的运行方式,改由政府、雇主、工人共同承担正确 D“雇主可以减少国民保险的缴纳数额”,可见雇主的税收负担没有增加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4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2017南京摸底)“特别是 1996 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 112 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 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的加强 B混合经济的完善C第三产业的兴起D信息技术的推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上述现象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此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适当减少,故 A 项错误;国有
32、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不是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B项错误;第三产业的兴起属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是材料中经济增长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变化,是材料中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D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2017淮安高考信息卷)“福利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生活,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一种福利政策,它把国家对部分人的社会责任变成全体人民的权利,把消极的援助变成积极的预防。从长远来看,这一政策()A解决了贫富分化的问题B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活力C保证了国民的体面生活D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
33、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福利制度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无法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故 A 项错误;福利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阻碍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福利国家”发展日渐完备时,国民能够体面的生活,但从长远看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故 C 项错误;福利制度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矛盾,但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增加了财政支出,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2017无锡一模)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纵轴为“影响力”),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始的
34、C理论崇尚自由放任,主张政府做好“守夜人”角色D理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由图中所示、两种理论产生的时间,可判断出两种理论分别是指“自由放任”政策和凯恩斯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 A 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于 1933 年,故 B 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于是普遍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D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2017宿迁中学模拟)美国保罗克鲁格曼说:“在第
35、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兜售繁荣)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发展国家垄断B建立福利国家C实行混合经济D出现知识经济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材料中“在不到 30 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的信息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沿用了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福利国家”政策的特点,故 B 项错误;混合经济是在 20
36、 世纪 80 年代开始,故 C 项错误;出现知识经济是 20 世纪 9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5(2017常州中学模拟)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在制度创新之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他说过:“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B C D.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 A 项只是突出市场的作用,故 A 项错误;B 项中只是讲到政府的积极作用,故 B 项错误;“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减少限制性的规章制度;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削减社会福利,争取财政预算平衡”体现
37、了政府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D 项主要体现了政府积极作用中投资的主要目标,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6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的局面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美国告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标志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38、,故 A 项错误;凯恩斯主义“政府机能必须扩大”的主张使得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经济,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B 项正确;国家干预的实行,使财政赤字严重,国家货币发行过度,造成经济“滞胀”的局面,故 C 项错误;凯恩斯主义强调了政府要采取有效手段管理经济,不能只当“守夜人”,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区分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术语 简述、综述、概述、论述1简述(简析)就是简要叙述的意思,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简单叙述题;二是综合叙述题或者简要分析题。2综述就是综合叙述。综述题和简述题的区别:第一,从答案内容来看,简述题只要求叙述一件事情,答案在材料、教材中很集
39、中;综述题则要求叙述多件事情,答案在材料、教材中很分散。第二,从解答方法来看,简述题主要概括叙述,而且采用的是“详细概括法”;综述题虽然也要概括,但采用的是“高度概括法”,主要解答方法是综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概述就是概括叙述的意思。概述和综述的意思基本相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采用“高度概括法”去叙述。4论述就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分点作答。首先分点归纳出结论或观点,然后结合每点分析出恰当的理由。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运用演练(2013江苏高考)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
40、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材料一 见下图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美布林克利美国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材料三 到 1935 年初,新政成
41、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_。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_。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
42、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中曲线图,列举 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
43、何新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解析】第(1)问根据时间“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中期”及曲线图,再认所学知识,可得出影响失业率变化的事件。第(2)问考查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材料二认
44、为罗斯福的个人魅力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从此角度进行回答。第(3)问实际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问题,注意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4)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
45、总复习备考技法(1)辨析简述(简析)、综述、概述的区别与联系,划定题目解答方式。假如历史设问题目中出现“简述”二字,就要考虑属于下列哪种情况:简单叙述题、复合叙述题、综合叙述题;对于综述题目,历史设问如果含有“综述”二字,就肯定是属于综述题,但题目多不直接用“综述”作提示语,更多是用“简述”作为提示语,甚至有的还不用提示语,故判断设问是否是综合叙述,主要应该看设问意思是否以综述作为主要解题方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判断好设问类型,明确题目解答的范围和程度。这主要是区别题目的答案是从教材中、材料中或者教材与材料相结合中获取;还要注意是“详细概括法”还是“高度概括法”,一般历史简述题多采用“详细概括法”,综述(概述)题多采用“高度概括法”;论述设问要借鉴论证叙述的解答方式,即要点史实。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限时训练(二十)点击图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