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任务一 认识多媒介一、了解相关的知识1.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信息化时代按照托夫勒的观点,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与前两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活动前期筹备规划2.媒介环境。媒介环境指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
2、纯粹的自然状态,而是人们用神话传说、语言文字、历史故事、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社会舆论、虚构作品和新闻报道等建构的一种社会环境,我们的思维、感觉等,都离不开这种环境。3.多媒体。“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的。媒体(media)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指的就是能对多种载体(媒介)上的信息和多
3、种存储体(媒质)上的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4.网络日志。日志是日记中的一种,多指非个人的,一般是记载每天所做的工作。“网络日志”(blo,是weblo的简写),也可称为博客。Blo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Blo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具体说来,博客这个概念解释为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张贴、发表、出版个人文章的人。5.广告拟写的方法。二、做好活动规
4、划工作1.举行一次“新媒体认识辩论会”。2.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活动组织实施完成活动一一、新媒体认识辩论会1.活动人员:班里的全体同学和老师。2.活动分工:(1)主持人:教师(也可以指定头脑灵活、口才好的学生)。(2)辩论人:除主持人外的其他同学。3.活动形式:将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一小组为正方,一小组为反方。4.活动进程:(1)主持人提出辩论主题。(2)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3)辩论会开始。(4)主持人对辩论会做总结。二、活动成果展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个环境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这个社会环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思维、感觉等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媒介环
5、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说说自己对“媒介环境”的认识。答:_答案:比如我们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是应该做的;而偷盗抢劫、贪污受贿、杀人放火等是令人不齿的行为,是不该做的,这都得益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习俗、社会舆论、法律道德规则等“媒介环境”。我们的思维和感觉时刻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成为这个社会中的“好人”。2.在现时代,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等)相比较可谓“新媒体”,“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具有哪些优点?答:_答案:(1)传播速度快,时效性显著。(2)互动性强,具有传播学上所说的双向传播特点。(3)选择空间更大。(4)成本更低廉。(
6、5)所受限制较小。(6)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7)提供一个精神空间。3.互联网这种新媒体的诞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我、他肯定和互联网演绎了不少生动故事,请写一写你和互联网的故事,表达你对网络的认识,不少于800个字。答案:略。活动二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下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到更多同学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如调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招聘启事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应聘条件:1.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字水平;2.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截止日期:3月25日。校报编辑部3月1日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