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69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课题52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十二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析】选A。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错误

2、;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民主政体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2.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这些报纸的创办()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解析】选C。材料中没有表明“正常发展”的信息,也与史实不符,故A错误;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的宣传是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集中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错误;材料主要列举了一批政党和它们创办的

3、报纸,作为各自的喉舌,报纸和党派名称中的“共和”“民权”等关键词反映出它们存在并活动的立足点,故C正确;三民主义的革命任务是否完成在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也与史实不符,故D错误。3.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A.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B.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C.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D.表明三民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解析】选A。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改革纪年,这是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材料

4、未体现“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故B不符合题意;帝王纪年是纪年方法中的一种,不会发展成西元纪年,故C不符合题意;阳历的采用不能说明实现了民族主义,故D不符合题意。4.1941年,在国民政府第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这表明民盟()A.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B.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C.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D.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析】选C。从材料“1941年”“国民政府第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中可以看出,当时民盟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故C正确;材料中

5、没有体现“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B、D。5.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将“凡十六岁以上工农兵及劳苦民众,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等列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原则要点,还将土地法、劳动法等交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A.力图纠正“左”倾错误路线B.开始关注农民和农村革命C.维护苏区各个阶级民主权利D.重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在当时对于农村根据地给予广泛关注,维护农民的各项合法权利,故选

6、择D;“左”倾错误路线是指政治思想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而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纠正“左”倾错误,故排除A;结合所学,1927年中国共产党党人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后,就开始对农村给予广泛关注,故排除B;材料只体现出维护苏区农民阶级的民主权利,故排除C。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上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则建立了新的底层机构。”“新的底层机构”建立的标志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C.中央局D.广州国民政府【解析】选B。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国共两党政权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1931年在江西

7、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故B正确;A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虽然也称红色政权,但不是中央政府,与国民党政权不相对应,排除;中央局是党组机构,不是政权,故C错误;D是北伐战争时期的政府机构,排除。7.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后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做出上述改动的主要依据是()A.全民族抗战逐渐形成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涣散C.中国主要矛盾的变化D.为顺应广大人民的呼声【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窑堡会议是在1935年12月召开,而此时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

8、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抗战,因此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些改动,故C正确,D错误;A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排除;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涣散材料未体现,B错误。8.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C.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D.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解析】选C。据材料“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

9、可知,这是对于抗日战争后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问题,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有益的探索,C正确;据材料举行的国民参政会委员的选举,没有涉及多党合作,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B错误;据材料是在“张家口市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等信息可知,没有涉及农民,D错误。9.“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治准则但新中国成立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可一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就是()A.制定了1954年宪法B.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D.召

10、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变通办法”指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故答案为B。A,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是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不符,排除;C,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符,排除;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与“根本大法”不相符,排除。【拔高训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的某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既是一种非权力性的政治监督,又是一种体制内的党际监督既能提供单靠共产党自身难以提供的监督,又是人民监督的深度拓展”。这一制度

11、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解析】选B。材料“既是一种非权力性的政治监督,又是一种体制内的党际监督既能提供单靠共产党自身难以提供的监督,又是人民监督的深度拓展”表明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0.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

12、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解析】选B。根据“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可知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故B正确;题干中“第一部宪法”是指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执政,故A错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与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无

13、关,故D错误。11.毛泽东在评论新中国某制度时称“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该制度最可能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革命委员会体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和“罗斯福的四大自由”都体现了人民主权、自由民主的理念,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保障了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符合材料,故C正确。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为参政党的制度,主要体现

14、的是政党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不符,故A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和自由民主的权利,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革命委员会体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错误。12.近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A.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尽相同B.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C.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D.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解析】选B。依据材料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两国实行不同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不同,实现民主共

15、和的道路也不同,即两国的具体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不同,因此B正确。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两国阶级革命的结果不同及经济基础不同皆为两国国情不同的具体阐述,因此B可以概括A、C、D,故选B。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经过比较、思考后的慎重选择,并且有自己的创造,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一度效法欧美资产阶级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等,但最后都成了政客愚弄百姓的工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没有采用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开始就以苏联苏维埃制度为榜样, 土地革命时

16、期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以“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抗日 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了参议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协商制度,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政治、经济、国内外环境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举行全国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备了条件。摘编自秦前红、周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宪政思考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效法欧美民主政治的措施,并简要分析其失败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创的民主制度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外还有哪些?并概括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措施,根据材料结

17、合所学可知,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等,即可得出答案。第二问失败原因,根据南京临时政府所处的时代特征可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国内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两大性质,由此可得出答案。第(2)题第一问民主制度,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据此得出答案。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最后都成了政客愚

18、弄百姓的工具”得出吸取辛亥革命教训(或西方代议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和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经验;根据材料“一开始就以苏联苏维埃制度为榜样”得出受苏联的影响、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等。答案:(1)措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实行政党政治等。(3分)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国家的干预和破坏等。(3分)(2)民主制度:中国共产

19、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吸取辛亥革命教训(或西方代议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经过三年多努力准备了条件(或政治、经济、国内外环境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或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经验);受苏联的影响;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等。(6分)14.为成立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命运,还是很大的希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的演讲材料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

20、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画册材料三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1)依据材料一,“拿革

21、命的主义救中国”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分析未能建立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怎样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并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条件。(4分)(3)材料三表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出处可知应从孙中山的观点主张中去找答案,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此可知孙中山的革命道路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二问可以转化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没有建立的原因,或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

22、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得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人民民主的政权。第二问需要回归课本,1931年前,全国已经建立起十几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时在根据地广泛展开土地革命,翻身的农民阶级踊跃参军参战支持革命。第(3)题从材料可知要求建立的是民主联合政府,也可以结合中共七大来回答该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性质为人民民主专政。第三问要结合解放战争的相关内容来思考,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逐渐失去了民心;解放战争推翻了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行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答案:(1)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因: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没有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4分)(2)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答人民民主、主权在民等皆可)。条件: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力量的壮大,土地革命的开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4分)(3)国家:民主联合政府。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原因: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反动方针,不得人心;解放战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土地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