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6249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先秦儒学就政治方面而言,它倡导以“德政”巩固政权,以德化民。从伦理方面而言,它强调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人伦关系,要求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反映出先秦儒学A. 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B. 政治伦理化韵味浓厚C. 融合吸收了各学派观点D. 礼乐制度发展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倡导“德政”、强调“尊卑”、“等级”的先秦儒学政治伦理化的韵味深厚。B选项符合题意;“德政”和“父慈子孝”等不是统治阶级的需要,而是其手段,A选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儒学吸收其它学派

2、观点的相关信息,C选项不符合题意;“德政”、“等级尊卑”等观念受重视,不能说明礼乐制度的发展完善,D选项错误。2.下表是汉武帝时期选用的部分官员的基本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诸子思想在汉朝得到均衡发展B. 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C. 应准确认识“独尊儒术”的主张D. 汉朝思想文化呈现繁荣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时期选用的官员来自儒家、法家、黄老等各家学派,结合所学知识,“独尊儒术”不是禁绝其它学派,是选择一个更有利于大一统的治国策略,我们应更准确、更理性地认识“独尊儒术”的主张,C选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官员来自各家学派,不能说明汉朝推行“独尊儒术”的情

3、况下,诸子百家得到了“均衡发展”,A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官员来自各家学派不能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汉朝的统治思想,B选项不符合题意;汉朝官员的学习经历丰富多样,不能证明当时思想文化呈现出了“繁荣”的局面,D选项不符合题意。3.朱子家训有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可见,朱熹A. 弘扬儒家传统入世精神B. 主张读书不为求取功名C. 强调为人不要斤斤计较D. 积极倡导封建纲常伦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材料,朱子家训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习圣贤,为国为君服务,不求个人功名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朱熹对儒家传统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推崇,A选项正确;读书不为

4、求取功名,为人不要斤斤计较,都只是材料的部分表面字义,不是对整个材料的正确解读,BC两选项错误;宣扬忠臣孝子的封建纲常伦理,材料中并未体现,D选项错误。4.王夫之认为王守仁的知行观是“以知为行”“以不行为行”,顾炎武则提出心学过于关注讨论玄妙的问题,是导致“神州荡覆”的重要原因。这表明王、顾两人都A. 倡导知行合一B. 否定皇权C. 批判格物致知D. 主张实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顾批评王守仁的“知行观”,指责其“心学”导致“神州荡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二人对实学的重视和提倡,D选项符合题意;倡导知行合一与二人批评王守仁的知行观的说法不符,A项错误;顾、王二人否定的

5、是王守之的“知行观”,并不是皇权,B选项错误;批判格物致知和顾王二人反对“心学”、批判知行观的说法无关,C选项错误。5.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则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表明苏格拉底A. 强调知识才是美德B. 旨在肯定人的价值与权威C. 重视人的主观感受D. 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基础之上,苏格拉底进一步强调“思想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苏格拉底更注重理性和人的道德,D选项正确;知识才是美德观点与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思想力”,即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不符,A选项错误;肯定人的价值是两人思想的相同点,

6、不是苏格拉底思想的特点,B选项不符合题意;相对苏格拉底重视理性,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更注重人的主观感受,D选项错误。6.如图为哀悼基督,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圣母玛利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 智者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滥觞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C. 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神学思想D. 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哀悼基督和圣母“抱着基督身体痛哭”的情景,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尊重人,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B选项正确;智者运动时期,基督和基督教还没有产生,A选项错误;宗教改革时

7、期强调的是信仰的理性和神学思想,不是个人感情的流露,C选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思想强调的不是感情和生命,而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D选项不符合题意。7.伏尔泰一直对法国宫廷抱有幻想,但他希望消灭法国的封建制,取消天主教会特权。这反映出伏尔泰A. 维护封建等级特权B. 偏离了人文主义方向C. 思想的保守性和局限性ID. 希望创建人人平等的社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在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的同时,对宫廷抱有幻想,体现了其思想的保守和局限性,C选项正确;维护封建等级特权的说法与伏尔泰“希望消灭法国的封建制”不符,A选项错误;伏尔

8、泰取消特权和封建制的观点,发展了人文主义,B选项错误;伏尔泰反对封建制和特权,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法治,而非“人人平等”的社会,D选项错误。8.被推定为洪武二十二年绘成,以中国为中心的大明混一图,北起蒙古高原,南至爪哇岛,东至日本,西至欧洲与非洲。比欧洲人之地理大发现,先绘出了南非的“三角形”,早约百年,也反映了14世纪末中国人更为开阔的世界视野。材料反映出( )A. 明朝“经世致用”思想的普及B. 中国率先开辟了新航路C. 古代中国航海地理知识先进D. 明朝政府推行重商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中国已经绘制出大明混一图,绘制出南非比欧洲地理大发现早约百年,说明古代中国航海地理知识先

9、进,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开辟新航路,排除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9.凌濛初在初刻拍案惊奇序中说道:“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对此,他提倡文学应以市民生活为题材,这主要是因为A. 统治阶级的需要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社会道德的要求D. 政府的政策导向【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凌濛初反对人们猎奇,喜好“谲诡幻怪”忽视日用起居的做法,主张“文学以市民生活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文化上的体现和对文化的要求,B选项正确;文学以市民生活为主

10、,与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不符,A选项错误;社会道德要求宣扬纲常伦理,政府政策导向文化专制,二者都与明清时期市民生活题材不符,CD两项错误。10.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倪后瞻评价某一种书体“行内因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变化,如蜿蜒巨龙腾飞纸上,神妙夭矫,不可端倪,有气贯长虹之势,无轻媚流滑之弊,令人目眩神驰、胸豁气畅”。下列书法作品符合该书体特征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描绘的“笔法和字形的复杂多变而呈现跌宕起伏”的书法字体,同时具有行书的自然洒脱和草书的肆意狂虐,属于行书,与D项所显示的书法一致;A项展示的字体属于隶书,B项

11、是楷书字体,C项字体为狂草,三项均与材料描写的书法特色不符,是错误的。11.传统基督教义中,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奉为真理:“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必然有推动者。”近代物理学中首先打破此观点的物理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爱因斯坦D. 普朗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运动着的物体都必须有推动者”的观点,B选项正确;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了新的物质观和时空观,普朗克的量子论解决了研究微观运动的难题,三者均不符合题意,ACD三项错误。1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论及化石时,标题为“不完美

12、的地质记录”。他承认在当时的化石研究中并未有证据显示有物种间过渡类型的存在,并指出这可能是最易于检验而又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据此可知,达尔文A. 否定了拉马克的进化论B. 认识到进化论理论的缺陷C. 改变了欧洲人的世界观D. 肯定了自然选择的科学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达尔文在论及化石研究与物种起源关系时,认识到了其“不完美”、是“具有杀伤力的反进化论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在这里认识到了进化论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缺陷和问题,B选项符合题意;达尔文“化石研究证据不足”的看法并没有否定拉马克用进废退的观点,A选项错误;达尔文认为的化石记录不完整,不会改变欧洲人传统

13、的世界观,C选项不符合题意;肯定自然选择的科学性与达尔文“不完美的地质记录”不符,D选项不符合题意。13.英格兰西北部由于盛产煤炭,进入19世纪后呈现新的发展优势: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对外殖民扩展的需要B. 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 资本主义代议制建立D. 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19世纪后英格兰等盛产煤炭的地区工业迅速发展起来,B选项正确;英格兰工业的发展与对外殖民需要无关,A选项错误;英国代议制的建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前提,但不是促进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19世纪开

14、发和促进煤炭工业发展,不是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结果,D选项错误。14.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A. 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B. 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C. 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D. 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康有为认为古文经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康有为此举是为了将孔子塑造成改革先师,从而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故选C项;ABD项都不是

15、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排除。故选C。15.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还是在中国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一种探索在中国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社会革命又让人民享受共同富裕生活的学说,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安乐国家和快活世界”。据此判断,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A. 民生主义学说B. 民权主义学说C. 民族主义学说D. 政治革命学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避免“社会革命”、“让人们享受共同富裕生活”的思想是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学说的内容,A选项符合题意;“民权学说”是要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满洲贵族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

16、政治革命学说”则是要用革命暴力改造中国政治制度,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16.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在长期万马齐喑的思想界撕开了一道口子。”其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表现为新文化运动A. 号召推翻清王朝统治B. 揭开了学习西方的序幕C. 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D.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思想界“撕开的一道口子”指的是其动摇了儒学的封建正统地位,D选项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底,当时清政府的统治早已结束,A选项错误;揭开学习西方序幕的是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萌发,B选项错误;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思想界新增的内容,不是撕开了口子,

17、C选项不符合题意。17.毛泽东的某部著作将列宁提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一论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国内的具体情况中,但却抛弃了中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论调。这部著作是A. 论人民民主专政B. 新民主主义论C.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 论十大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书中,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抛弃了城市中心论的论调,C选项符合题意;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18、,A选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等问题,B选项错误;论十大关系主要是探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D选项不符合题意。18.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提出了清晰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总体规划。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A. 表明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C.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 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19、的相关决定,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实现的总体规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D选项符合题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党的15大上,A选项错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14大的召开,B选项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C选项错误。19.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高能加速器到量子通信,从合成人工牛胰岛素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过去近70年里,中国科学完成了一次次跨越。这些跨越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是A.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B. 苏联对新中国的帮助C.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答案】C【解析】【

20、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所以保证了70年间,中国科学能够实现一次次跨越,逐渐进入世界领先地位,C选项正确;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是个人的主观作用,A选项错误;苏联对新中国的帮助是外因,不是根本原因,B选项错误;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实现科学重大跨越产生的影响,而非原因,D选项错误。20.20世纪50年代后期,文学上创作出“三红一创”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以及暴风骤雨等一批精品长篇小说;艺术上涌现出电影红色娘子军、话剧茶馆、豫剧朝阳沟以及油画开国大典、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一批佳作。这一盛况的出现得益于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B. “茅盾文学奖”的设立C. 邓小平“二为”

21、方向的提出D. 党的文艺政策的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文艺取得重大发展,主要得益于“双百”方针正确指导和保障作用,D选项正确。一届人大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宪法,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法律保障,A选项不符合题意;设立茅盾文学奖和邓小平提出“二为”方针,均是在改革开放以后,BC两项不符合题意。21.据统计,1958年8月中国高等院校从1957年的227所增加至1065所,大学生的数量也从40万增加到70万人。1958年,由于各大学强调发表论著数量,出版界相应地也出现了“三天出一本书”“一天出一本书”的现象。材料表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A. 贯彻了“双百”

22、方针B. 出现了繁荣的局面C. 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D. 适应了经济建设的要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7到1958年的一年时间内,高校和大学生的数量成倍的增加,出现“三天出一本书”“一天出一本书”的现象,表明了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受“左”倾错误影响严重,C选项符合题意;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正确指导,A选项不符合题意;大专院校、大学生和大学论文数量在一年内井喷式增加,不符合科技发展的规律,不是正常的繁荣局面,B选项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当时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都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D选项错误。22.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

23、勒中,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听到弟弟于勒发了大财时,弟弟成为大家的“福星”,全家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但当看到贫穷的于勒时,哥哥则不认弟弟的悲惨的景象。这部作品A. 讽刺了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B. 肯定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C. 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 批评了贫富严重分化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我的叔叔于勒一书中描绘的菲利普夫妇对有钱的“福星”弟弟的渴望,对于贫穷弟弟的冷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拜金主义和人情冷暖,通过这部作品,作者讽刺了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疏远,A选项符合题意;作者讽刺唯利是图,渴望金钱的拜金主义,不是在肯定人们对财富的追求,B选项错

24、误;夫妇两人对于弟弟的不正当的期望和冷漠,不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选项错误;作者通过夫妇两个对有钱和没钱的弟弟的不同态度,揭露的是拜金主义,不是贫富分化阶级对立,D选项错误。23.近代某一画派的创作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下列作品属于这一画派风格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符合材料中印象画派所具有的“追求光色变化”、“表现整体感觉和氛围”,“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等特点,D选项正确;属于古典主义荷加斯兄弟

25、的宣誓,属于浪漫主义自由引导人民,属于现实主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均没有采用“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4.19世纪兴起一种艺术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 春之声圆舞曲B. 大卫科波菲尔C. 人间喜剧D. 等待戈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之声圆舞曲是一部强调个人主观感受,表现对自然热爱,对未来幻想的浪漫主义音乐,A选项符合题意;大卫科波菲尔、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三者都不符合题意,BCD三项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

26、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儒学提出了新秩序的构想,一方面教导人民顺应天意,另一方面总结社会统治技巧:“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于将然之前。”主张君王以“礼”治天下。董仲舒将儒家的“仁”夸大到了“天”的地位,他说:“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儒学的“仁”被宗教化,成为世俗观念的神圣力量。汉武帝时,儒学五经正式被定为法典,东汉章帝时,公布了白虎通德论,把儒家政治学说转化为实际的政治制度律条。摘编自张莹汉代儒学新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材料二 孔子把“和”作为治国处世的标准,“礼之用,和为贵”。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知道“和”,便是常道。佛教把“缘起”作为其宗教理论,万物都由

27、“因缘和合”而起,佛教传到中国后,其“和合”的思想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得以彰显。中国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回应外来印度文化的挑战,这一挑战的总趋势是双方互动积极吸收、接纳时方文化。儒释道三教冲突融合而和合,产生了新的理论思维形态宋明理学。摘编自佛教与宋明理学和合人文精神(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儒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呈现“和合”人文精神的原因。【答案】(1)特点:为政治服务、世俗化、宗教化和制度化。影响:使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统治者重用儒生,独尊儒学,儒学地位开始提升,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结束了各

28、派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原因:中国人在治国处世和自然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视“和”的标准和思想的传统;佛教的中国化及其传播过程中彰显了“和合”思想;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开放性;佛道传播冲击儒学统治地位;理学家的学习和创新。【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汉代儒学提出了新秩序的构想”,“儒学的仁被宗教化,成为世俗观念的神圣力量”,“汉武帝时,儒学五经正式被定为法典”,“ 白虎通德论,把儒家政治学说转化为实际的政治制度律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发展具有为政治服务、世俗化、宗教化和制度化等特点。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的发展,使统治者采用并以此作为维护君

29、主专制的统治工具,从而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孔子把和作为治国处世的标准”,“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佛教传到中国后,其和合的思想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得以彰显”,“中国文化以开放的姿态回应外来印度文化的挑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现实、中外交流和理学家的推进等方面,分析宋明理学呈现“和合”人文精神的原因。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苏格拉底感到有必要劝导人们去认识自己,因为自然万物由神创造,人的理性是不能也不应该去认识的。在他心目中,德性就是知识,似乎有知识的人就会具有德性,因而他主张,应由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

30、人治国。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意大利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材料三 与亚里士多德建立在数量原则(全体、少数、一人)基础之上的三分法相时立,孟德斯鸠提出了建立在质量原则基础之上的另一种三分法:重要的不是看权力掌握在二人之手(君主制)少数人之手(贵族政治)还是全体人之手(民主),而是看权力是如何由政府实施的;可能有一人的专制主义,也可能有全体人的专

31、制主义。摘编自萨尔沃马斯泰内罗欧洲民主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现实生活乐趣”出现的背景,并从两个角度各举例说明这一时期“艺术欣赏”的成果。(3)根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为防止“专制主义”而提出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的影响。【答案】(1)思想: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2)背景: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各种人才,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成果: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3)思想: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影响: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欧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

32、治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准备。【解析】【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一中“劝导人们去认识自己”;“德性就是知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2)背景:根据材料二中“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各种人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阶级、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分析意大利“现实生活乐趣”出现的背景。成果:根据所学知识,从文学、艺术两个角度各举一例,如神曲、蒙娜丽莎等说明“艺术欣赏”的成果。(3)思想:根据材料三中“重要的是看权力是如何由政府实施的”等信息,可知孟德斯鸠为防止“专制主义”提出了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的思想。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孟德

33、斯鸠思想产生的影响。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鸦片战争是一个外来文化横的切入,这使我们想到,在中国历史上,清王朝是个最好的时代,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明王朝的话,中国会承受不住,情形将大不一样。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越早切入越好,这个大的冲击,无疑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严厉挑战,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物质文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精神文明。所谓物质文明,像西方现代化的飞机、大炮、汽车、地铁等。我们中国人忽然看到外面有这样的新世界,有那么多东西和我们不一样,使我们时物质文明重新有一种认识。再说到精神文明,西方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也给我们许多新的观念和启示。过去我们不知道有民主、自

34、由、人权、法治。这一切都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产品。摘编自柏杨文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外来文化的切人和中国人民的新认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严厉挑战和全新机遇。鸦片战争前后,工业文明挑战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西方的坚船利炮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放弃虚骄自大、闭目塞听的状态,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要求,正视前所无有的变局和危机,努力了解世界形势,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和工业技术,传统纲常观念和经世致用理论受到了冲击,开启了西学东渐的进程,通过洋

35、务运动等一系列实践,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开展起来。【解析】【详解】按照题目要求,通过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如“鸦片战争是一个外来文化横的切入”,“对历史和文化的严厉挑战,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物质文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精神文明”,“我们中国人忽然看到外面有这样的新世界,有那么多东西和我们不一样,使我们时物质文明重新有一种认识”等,归纳出观点,如“西方殖民活动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作用”,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命题,如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双重影响,接下来,对选定的命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王安石针对保守派时其理财思想“重

36、利轻义”违背孔孟之术的攻击,提出“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王安石说:“盖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希望工商业的发展能保持着不衰不盛的情况。王安石还提出“富其家者资其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他主张“藏富于民”是传统儒家的主张,但这是从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出发的。摘编自陈思王安石与叶适管理的区别及与现代经济理论的比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的主要经济思想及其采取的相关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主要经济思想及其采取的相关改革措

37、施的影响。【答案】(1)思想:国家控制与市场相结合;在国家的控制之下适度发展商业;藏富于民。措施:均输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2)影响: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国家对加强了市场和商业控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强的特权和土地兼并,减缓了农民因还不起高利贷而破产的命运;但这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根本触及核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解析】【详解】(1)思想:根据材料“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可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可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可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可以无术”,“盖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藏富于民”、“富民是富国的基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的王安石的主要经济思想主要是国家控制下推动商业发展和藏富于民等。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相关促进和限制商业发展的内容,如均输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等。(2)影响:根据材料“希望工商业的发展能保持着不衰不盛的情况”,“藏富于民”,结合所学知识,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控制商业、增加收入等理财思想指导下,王安石变法的相关改革措施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