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17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程要求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走向联合的欧洲:2.日本的崛起:(1)原因。经济政策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政策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科学教育政府加强投资发展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产
2、业(2)表现:20世纪6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3)影响:试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政治大国”。3.中国的崛起:(1)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地位作用: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4.不结盟运动的发展:背景(1)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抗(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
3、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希望和平中立标志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主张(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2)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两极格局舒曼计划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国际格局与国际局势国际格局是指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国际局势则
4、是一种政治形势,国家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变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不结盟运动多极化趋势中的“极”在国际关系中,“极”的构成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国家集团的某一方面力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极”: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盟等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二、两极格局的瓦解1.东欧剧变:(1)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政治和经济困难的影响。(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3)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
5、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2.苏联解体:(1)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走进了误区。(2)过程:1988年,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3.瓦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损失,但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有共性和个性,东欧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受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美国:(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
6、国。(2)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和建立“单极世界”。(3)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2.欧盟:(1)政治:1991年12月签订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2)经济: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3)军事: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3.日本:(1)在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2)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3)迅速发展军事力量。4.俄罗斯:(1)叶利钦政府的全方位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等。
7、(2)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了低谷。俄罗斯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5.第三世界:(1)1992年9月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力量扩大。(2)中国已成为政治大国,又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目前现状:几个主要力量中心的存在,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7.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正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历史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
8、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的作用。这些因素合力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在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两极格局并没有立即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的时期,由于苏联解体,原来的两极对抗基础遂告崩塌,东西方冷战宣告结束。由此,世界的多极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其新的发展进程。探究点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走向联合材料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
9、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提示: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法国与德国的和解;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美苏争霸的威胁。2.欧洲联合的过程材料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年,欧盟成员国
10、达到25个。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有何显著特点。提示: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成员国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水平较高。3.欧洲一体化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材料一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曾回忆道:“一旦以煤钢联营做出了开端,一旦6个欧洲国家在这一条约中自愿地而不是被迫地将它们的一部分主权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机构,那么就可以希望在其他方面做出同样的事情,而民族主义欧洲的不治之症必然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材料二1950年,法国提出了建立一支欧洲军队的“普利文计划”,时任英国首相艾德礼表示:“我们愿意在政府独立的基础上的任何形式的欧洲合作中发挥作用,但不能把做出决定和行动的自由放
11、弃掉,交给任何超国家机构。” 思维交互: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与民族国家的利益之间的关系。提示:民族主义的相对削弱有助于欧洲进一步联合,而欧洲一体化的超国家倾向也会和民族国家的利益产生矛盾,可见欧洲走向联合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3)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2.影响:(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2)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加强了区
12、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4)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市场。【拓展延伸】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原因经济区域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新现象,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其中以欧洲联盟最具代表性。近年来研究认为,探讨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原因不能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认同与联合理想。第二,真正的欧洲一体化能够发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方面的观念的改变。第三,从相对容易入手的共同利益开始,逐渐扩展联合。第四,通过妥协、让步缓和与化解矛盾。第五,主权让渡推进区域一体化。 探究点二新兴力量
13、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日本的崛起与美日关系的变化材料思维交互:漫画一中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又背后用枪,这反映出当时的美日关系是什么?漫画二反映的美日关系如何?提示:从漫画一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又背后用枪,这说明当时的美日关系是既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二表明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2.“第三世界”战略的提出材料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从战略意义上提出了“三个世界”这一概念。他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
14、,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思维交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世界”战略提出的背景。提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明显的变化,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日关系的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2.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3.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
15、,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4.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1)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2)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3)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
16、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拓展延伸】唯物史观视角下认识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1)科技和经济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经济全球化使构筑单极世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同时,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
17、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4)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会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程。探究点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材料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摘编自
18、卫报(2006年5月25日)思维交互:根据材料,概括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的影响。提示:1989年,东欧剧变,促进了全球化的扩展;使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界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世界两极格局的相对平衡被打破,世界形势局部动荡。2.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材料一美国不同意多极化格局理论,它坚持单极格局判断。因为它以综合国力标准评判其他“极点”力量,认为除自己外,谁都不符合这一标准,唯有美国才算真正的一极。同时,美国从维持自己独霸世界的外交政策取向出发,甚至认为欧盟也不应充当一极与其分享霸权,只应唯其马首是瞻。周敏凯多极化格局与中国外交的理论思考材料二思维交互:上述材料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
19、格局有何特点?提示:(1)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2)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力量。(3)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4)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
20、、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影响:(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1.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消除以往双
21、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欧共体与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了正式关系;2003年77个非加太集团成员国与欧盟15国签订科托努协定取代洛美协定。这一系列活动表明西欧()A.在国际合作中彰显自主意识B.拉拢发展中国家以扩大影响C.战略争夺重点转向第三世界D.放弃冷战思维维护世界和平【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欧共体与世界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订协定,消除了双方间的不平等色彩和建立正式关系,体现了欧共体的自主意识,故选A;根据材料可知欧共体与世界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协定,并非只有“发展中国家”,排除B;根据材料“1988年欧共体与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了正式关系”可排除C;“放弃冷战思维”说法绝对化,排
22、除D。2.(金榜改编)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幅漫画,世界经济由三方支配:山姆大叔及其得意洋洋的鹰,越来越重的日本以及欧洲12国集团,站台上写着他们各方的购买力数额。该漫画反映了()A.资本主义阵营分化涣散B.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西欧经济迟迟不能恢复【解析】选C。欧洲十二国集团是在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欧洲加强联合的体现,山姆大叔指的是美国,越来越重指的是日本实力的增强,因此该漫画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C;材料反映美、日、西欧出现三足鼎立之势,但是美苏争锋的大格局未变,美、日、西欧依然共同对抗苏联,并未体现资本主义
23、阵营的分化涣散,排除A;材料中美国购买力依然是最高的,并未丧失经济霸主地位,排除B;西欧经济在战后初期就恢复了,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拔高训练】1986年10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对四大关键技术领域调查结果,对美、日、西欧、苏联技术水平进行了比较评分(满分是10分),结果如下美国日本 西欧苏联 计算机9.97.34.42.2 生物技术8.95.74.92.0 新材料 7.76.36.02.0 光电子技术7.89.55.7 此项调查结果可以用来佐证()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格局形成B.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C.美国仍具国际竞争的优势D.苏联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解析】选C。依据表格可知,四大关键技
24、术领域排名,美国在三大领域排名第一,说明美国仍具国际竞争的优势,故选C;据材料美国多项关键技术领先,因此不能说明三足鼎立,排除A;据所学可知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排除B;苏联在四项关键技术上的落后不能说明苏联必然解体,说法过于绝对,据所学可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的僵化不是科技落后,排除D。3.(金榜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猛发展,到1990年,随着纳米比亚的独立,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然而,截至2019年,在全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有33个。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促使非洲经济崩溃B.战后非洲国家未开展国际合作C.民族主义在非洲得到
25、迅速发展D.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影响长久【解析】选D。据材料“在全世界47个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就有33个”可知,非洲国家尽管独立了但是经济发展并不理想。这表明非洲受到长期殖民统治和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长久影响,故选D。材料并未体现非洲经济崩溃,经济全球化也不会使非洲经济崩溃,A错误;战后非洲未开展国际合作不符合史实,B错误;民族主义在非洲确实得到了发展,但这与非洲的落后无关,C错误。【拔高训练】学者余伟民指出,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这说明
26、冷战格局()A.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B.使新独立国家纷纷加入社会主义阵营C.导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解析】选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支持原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这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形成发展,故选D;冷战格局开始之前,部分殖民地国家已经取得独立,排除A;新兴独立国家并非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比如印度和埃及,排除B;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是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而非美苏冷战,排除C。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看下面统计图,这种变化()A.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出现B.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
27、C.反映了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D.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解析】选D。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上升,两者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有利于欧共体摆脱美国控制,D正确;只有美国和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不能表明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出现,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欧洲的联合进一步密切,B错误;美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5.1978年,大平正芳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我们必须以日美友好为基轴,同地球上所有国家协作,当然要特别关照太平洋地区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日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C.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D.日本主导亚太经济合作【解析】选A。大平正芳的观点反映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扩大世界影响的意图,说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的影响力在日益扩大,日本的崛起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故选A;大平正芳只是提出以日美关系为基轴,而非扩大日美合作范围,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排除C;日本主导亚太经济合作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排除D。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