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511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49页
2012届高考地理新课标二轮总复习课件:专题9第22讲 中国地理(人教版).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10届高中总复习第一轮(语文)中国地理22010届高中总复习第一轮(语文)中国地理概况31地形、地势特点对自然环境及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地形 地势 有 利 影 响 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水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水运: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水能:两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

2、急,流速加快,水能资源丰富;“运水”:西部大山的冰川,号称“固体水库”,淡水储量丰富,将来如有必要可利用西部冰川融水解决东部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西高东低的地势就能十分便利地利用大江大河由西向东的流向,使冰川融水顺流而下,可节约大量的“运水”费用 不 利 影 响 山区多,平原少,因此耕地资源不足,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东西方向的铁路、公路施工难度较大,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城市的建设 42.我国的主要地理界线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3、山一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大致秦岭淮河一线(相当于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分界线 大致从大兴安岭西坡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 北段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大致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地区分界线 长城一线 牧区与农耕区分界线 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

4、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一线 63中国气候部分疑难问题简要解析(1)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和伏旱的成因(江淮准静止锋)梅雨的成因:6月初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第一次北跃,脊线在20N25N附近,雨带停留在长江淮河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伏旱的成因:“三伏”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旱。(2)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带未到,降水稀7少;工农业需水量大。而东北无春旱的原因则在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春季有积雪融水。(3)青藏高原与我国同纬度平原、盆地的比较气温年较

5、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84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农作物 集中产区 水稻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 小麦 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 商品粮基地 十大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黄淮海平原;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9农作物 集中产区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

6、、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 花生 主要产在山东,产量占全国1/3以上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四川产量全国第一 糖料作物 甜菜 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甘蔗 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的广西、广东、台湾、云南、四川等地区 10例1:(2011北京卷)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问题。11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A【题眼】次数最多12以统计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中

7、等。地质地貌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分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诱因,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就很容易发生。选项所列各山确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13【思路点拨】此题解题关键:在正确解读统计图表的基础上,将选项中山脉与中国政区图进行图层叠加,再结合图中给出的云、贵、陕、青、冀、川等地质灾害最多省区的信息进行判断。14(2010全国新课标卷)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1)(3)题。15(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

8、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CD16(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 缓慢过境B冷锋 缓慢过境C反气旋 缓慢过境D暖锋 缓慢过境C17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度,确定该区域为新疆(备考中要求学生记忆乌鲁木齐的经纬度88E,44N,很有必要),这是考生必须要做到的。定位后,就可确定第(1)题,北疆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第(2)题的迷惑性非常大,若不仔细审题,很多学生都会选择B,但那样出题就过于直白了。一定要注意时间段,材料中

9、说的是“2010年5月初,该区域气温骤升”,试题问的是“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正是因为之前的气温偏低,积雪没有完全融化,18等到5月气温骤升,所以“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第(3)题的关键依然在材料中给了提示“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必须选择能够使天气晴朗的天气系统。19主要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其生产活动1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 置 和 范 围 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范围包括黑、吉、辽、京、津、冀、晋、鲁、豫、陇南等 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10、,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临东海和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具体范围包括云、贵、川、渝、皖、苏、沪、湘、赣、闽、浙、桂、粤和琼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宁和陇北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以南。包括藏、青和川西 20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 形 和 河 流 平原面积广大:东北平原土壤肥沃,多黑土、黑钙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盐碱地多;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有直立性,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河流有: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等 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平原、洞庭

11、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巢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山地主要有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等,红壤多。平原多为水稻土。淮河水系和洪泽湖,长江水系及航运 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多沙漠、戈壁。新疆三山夹两盆。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 以高原为主,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长江、黄河上源,湟水、雅鲁藏布江和青海湖 21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气 候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在400800mm之间,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夏季多暴雨,春季

12、干旱,多沙尘暴天气 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大于800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光、热、水分条件好;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长江流域67月梅雨,7月中下旬开始伏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大;天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受西部山口西风影响,多地形雨 独特的高原气候;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自 然 资 源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的煤矿和油田也集中在本区;辽宁和冀东的铁矿,渤海的盐等 重要的经济林区,如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矿为主;长江、珠江干支流水能丰富 内蒙古的煤、铁和稀土,新疆的石油,甘肃的镍矿;黄

13、河上游的水能丰富 太阳能、地热、水能及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丰富 22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自 然 环 境 与 工 农 业 属半湿润地区,农业生产需大兴农田水利,开渠打井,利用河水、地下水灌溉,发展以旱作为主的耕作业。本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国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农产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了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 属湿润地区,发展以水田为主的耕作业,种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建立了沿江、沿海工业地带,河湖众多,水运便利 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发达。种植小麦、棉

14、花、瓜果,毛纺、石油、钢铁和稀土工业发达。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独特的高寒气候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有毛纺、炼油等工业 灾 害 防 治 春旱、夏涝和寒潮以及黄河、淮河、海河的水灾防治 长江流域水害加剧、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湖泊严重淤积,因此,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由于过度放牧和垦殖,导致沙漠南迁,所以营造“三北”防护林,甘肃沙漠植树种草、固沙护田 防治高寒冻害、强紫外线、缺氧、冻土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32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与对策产生原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

15、种用水量大。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24例2:(2011天津卷)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25【题眼】共同点;保护湿地;涵养水源(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

16、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dCeDfDC26第(1)题,a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边缘,绿洲分布较多;b区域位于河西走廊;c区域位于大兴安岭的南端和阴山地区;d区域位于小兴安岭和三江平原的部分地区;e区域位于三江源地区;f区域的北部位于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南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g区域位于南岭地区。根据以上信息,在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描述最符合实际。第(2)题,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地势高、蒸发量小、湿地广布,近年来破坏较为严重,我国将其规划为生态功能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湿地、涵养水源。27【思路点拨】根据题图,结合图中字母对应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行选择。28(201

17、1海南卷)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1)(3)题。(1)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A昼夜温差大B年降水量少C水土流失严重D地质灾害频发B29(2)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A当地降水B远程调水C冰雪融水D地下水(3)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A甘B新C藏D滇CC30根据海拔较高,农作物有青稞,可判断在青藏高原。第(1)题,结合题干,谷地绿油油,只有山坡寸草不生,可知水源影响当地植被的生长情况。第(2)题,由(1)题可知,当地降水较少;海拔较高,调水工程修筑难度大;当地农田用水来源于

18、河谷,当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3)题,四选项位于青藏高原的只有C。31广东本土地理复习纲要 1自然条件分析(1)地形:南岭,北部、东部、西部为山地;珠江三角洲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地丘陵。(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温暖少雨。北部降水多,温度比南方稍低;雷州半岛属于热带。(3)水文、水系:流量丰富,汛期长,夏天流量最多;无冰期,泥沙含量少但下游污染重;中上游32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而下游水流平稳有利于通航。(4)植被:山丘植物茂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土壤:山丘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呈酸性。2人类活动分析(1)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基塘农业和城

19、郊农业(园艺业);立体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海洋农业。(2)工业:工业化有利条件(和长三角或京津唐比);工业化三大问题和对策;工业化方向分析;造船、石33化、钢铁、汽车、核电、电子信息、家电、有色金属材料工业分析。(3)交通:对国外海运;对国内铁路如京九京广铁路;内有高速公路和珠江河运;航空运输业发达(南方航空,白云机场,深圳、佛山机场,珠海机场,港澳还有机场)。(4)城市:广州、深圳、珠海、湛江和汕头(香港、澳门)形成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高。(5)人口:珠三角人口密集。343岭南文化生活分析(1)住:传统的骑楼(遮阳躲雨);乡村房子的朝向(阳光与夏季风);乡下房顶的倾斜(雨多);下层不住

20、人(潮湿)。(2)吃:汤(气温高);不食椒(热);清淡不咸(高温多汗);海鲜鱼米;食在广东(经济)。(3)穿:冬装不流行(气温)。(4)清明节:准静止锋天气。(5)端午龙舟:雨季河流汛期水面宽广。(6)其他:花市与花和气候关系分析,花的产业分析。354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1)台风:成因;特点;时间;地区;灾害;措施;台风周围的风向和台风运动导致某地区风向的变化。(2)洪涝:降水、地形、水系三个角度分析;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3)滑坡泥石流:从地形起伏、气候降水、土(岩)层的风化导致的松紧程度、植被的情况分析。地震与人类工程建设不当会导致泥石流(山谷)、滑坡(陡坡处)。36(4)水土流失:从地

21、形起伏、气候降水、土壤性质、植被状况和人类活动角度分析。(5)环境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家庭炉灶;酸雨(石化燃料放出的酸性气体)。(6)灰霾天气:工业、交通(家庭炉灶)产生的小颗粒;与降水呈负相关(夏天降水多,该天气少;冬天相反);与风力呈负相关(夏天东南风明显,而冬天西北风不强,除非冷空气活动时)。375时代主题(1)世界经济危机和珠三角中小企业近年面对的问题和对策。(2)广州亚运会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广钢搬迁以及湛江建钢铁厂比广州建钢铁厂的区位优势。(3)广佛同城和深港合作(一体化)以及港珠澳大桥(交通对接;规划对接;产业对接和共同环保)。(4)春运与武广客运铁路。38例3:(2

22、011佛山二模卷)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39材料二 19782008年投资、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南工业增长的贡献。40材料三 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1)图中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_;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_。(2)乙河流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1(3)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

23、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4)据材料二,19781997年的20年间,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_,2001年以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是_。(5)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42【题眼】湖南、广东;资源优势;经济联系;共同发展43第(1)题,根据甲河流向判断地势特征;珠三角气象灾害还有台风。第(2)题,乙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粮食生产地位下降,源于农业区位变化。城市化使市场需求物品变化,地租上升,农业用地减少。第(3)题,读图

24、,当地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应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和破坏植被。第(4)题,读材料二,用图中术语回答问题。第(5)题,两者在经济发展中,各具有不同优势。湖南有资源,珠三角有市场、技术。44答案:(1)北高南低 台风(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面积减少。(3)有色冶金工业(有色金属、冶金工业)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地面塌陷;资源枯竭(任答三点)(4)投资贡献 技术贡献(只答投资、技术,少贡献两字算错误答案)(5)湖南有丰富的

25、有色金属、煤矿、水能等资源,可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广东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湘粤两省加强重化工业的分工合作,构建产业链条;共同培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45【思路点拨】明确地理概念,用专业术语回答。如地势特征、气象灾害、农业地域类型等。46(2010江苏卷)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为2005年数据)流域 珠江流域 淮河流域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45 27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1470 920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3338 622 水库库容与径流量的比值(%)12.3 63.3 水资源利用率(%)18.5 59.4 47(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

26、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_。(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台风影响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48(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倍(取整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1349该题解题关键在于了解中国由南向北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河流流量大小、汛期以及汛期长短、含沙量、结冰期等,中国河流流量与中国雨带的推移有很大关系,淮河水系呈不对称的羽状,北侧支流位于华北平原,但都比较长。7、8月,华北地区迎来降水,而且多暴雨,这些支流很快将洪水汇入淮河,很容易造成涝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