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5308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 专题二课后练习.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练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A.英法 B.英法俄 C.英美 D.英法美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 A.中国资源被掠夺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4中国近代史列强最早割占的领土是A.台湾 B.旅顺 C.九龙 D.香港岛5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

2、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马关条约签订后,三国干涉还辽,这三个国家是俄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A. B. C. D.7右图是19世纪末在渤海及其附近地区被迫开放的口岸和外国强占的“租借地”的示意图,其中英国强占的租借地是A. B. C. D.8.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的侵华政策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

3、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要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1898年12月美国麦金莱国会咨文材料二 现在似乎是一个良好时机,由美国向英国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协助美国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第二,不论何国的货物,进入上述“利益范围”的口岸内,一律适用目前的中国协定关税。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内口岸的

4、别国船只,各国所谓“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大使绰特的信件材料三 女王陛下政府对于威海卫租借地和英国今后在中国用其他方式得到的一切领土以及英国现在或将来保有的一切利益范围,准备发表贵国政府所希望的声明,只要其他有关国家也发表类似的声明。1899年11月30日英国照会请回答:(1)据材料1,分析“已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试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新特点。(3)分析英国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反应?为何英国首先发表宣言和照会?(4)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三、创新提高 10.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

5、午中日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结合这一时期不平等条约的有关内容,阐述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说法错误是A.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B.斗争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C.斗争最终不能阻止英国的侵略活动 D.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抗侵略的斗争2 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A.英法 B.英俄 C.英德 D.俄法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中俄签订改订条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曾纪泽出使俄国A. B. C. D. 4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爱

6、国将领有邓世昌 丁汝昌 林永升 刘步蟾A. B. C. D. 5北洋舰队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以及后来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A.黄海海战使主力被歼 B.势力对比敌强我弱 C.战备不足,指挥失当 D.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方针6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湾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 刘永福 徐骧 丘逢甲 唐景崧A. B. C. D. 7义和团运动是下列哪一矛盾的必然产物?A.阶级矛盾 B.宗教矛盾 C.民族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8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B.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具有局限性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9义和团运动最大

7、的历史功绩是A.完成了反帝的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二、材料解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与左宗棠发生了海防、塞防之争。 材料一 李鸿章对海防、塞防关系的论述:“新疆不复,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已经出塞及尚未出塞各军,似须略加核减,可撤则撤,可停则停。其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材料二 左宗棠对海防塞防关系的论述:“新疆不固,则蒙古不保。不仅陕西、甘肃、山西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隶关山亦无宴眠之日。”“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材料三 李鸿章对收复伊犁的态度:“收复伊犁

8、,尚不如不收回为愈。”材料四 左宗棠对收回伊犁的态度:“先折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请回答: (1)李鸿章、左宗棠争论的起因是什么?二人的分歧主要在哪里? (2)收回伊犁之争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根据材料三和四,指出李、左对收回伊犁的分歧。伊犁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3)你如何评价李、左在这一问题上的言论?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拳匪纪事材料二 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 军机大臣赵舒翘等人的奏折材料三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

9、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1)根据材料一,归纳义和团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三中,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3)清政府采取“安抚”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是它的真实目的吗?三、创新提高121995年4月,马关条约百年百人访问团来到日本,在当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举行纪念会,说马关条约让台湾脱离中国,是台湾人“不幸中的大幸”。试结合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评价上述观点。13“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

10、,也可以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评价这一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3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一。二八事变 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A. B. C. D.2下列关于1931-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B.中国政府组织中国人民进行了局部抗战 C.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3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被

11、害总数达30多万。它的发生 是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恣意泛滥的结果 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政策长期发展的结果 不是偶然的 值得中、日以及其他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思A. B. C. D.4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掠夺劳动力 B.实现其同化政策 C.肃清抗日力量 D.磨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5国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C.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 D.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6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A.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 C.

12、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 D.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决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C.蒋介石态度明显转变 D.全国人民拥护一致抗日81936年起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核心的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 B.东北人民革命军C.东北抗日游击队 D.东北抗日联军9最能体现“一二九”运动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的是 A.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B.揭露了日本侵华的阴谋C.由北平到全国各城市学生运动蓬勃兴起 D.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10迫使国民政府正式组织对日作战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13、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1体现国共合作抗战的战役是A.忻口战役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南京保卫战12枣宜战役中,为抗日而牺牲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是A.杨靖宇 B.宋哲元 C.李宗仁 D.张自忠13下列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会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A.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B.说明国民党初期抗战态度比较积极 C.会战迫使日本停止了进攻 D.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日军的气焰14国民党抗日政策转向消极开始于A.武汉、广州失守后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 C.皖南事变后 D.百团大战后15皖南事变后,中共予以坚决回击的主要目的是A.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 B.以斗争求团结 C.巩

14、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16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重大战役是A.平型关战役 B.枣宜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17中共提出“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主要是针对A.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围剿 B.日军在沦陷区的“治安强化运动”C.国民党不断掀起的反共高潮 D.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18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D.日本改变侵华方针19关于中共“七大”意义,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提出了党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C.实现全

15、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20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A.中共领导的人民力量壮大 B.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 C.蒋介石集团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D.中国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材料一 东北沦亡。时有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材料二 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请回答:(1)材料一列数了哪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件?(2)根据材料

16、一,指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的结果。(3)材料二中“介公”指谁?张杨“诤谏”的目的是什么?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多人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美国海军主力集中于太平洋,但陆军主力的使用始终受到欧洲战场的限制。法国二战史学者亨利米歇尔写道:“事实上,由于英军和美军兵力不够,惟一对日军作战的陆军就是中国的陆军了。”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

17、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材料四中 国美 国英 国伤亡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死亡死亡3500万人2000多万人62亿美元5000亿美元40.5万人37.5万人请回答:(1)依锯材料一、材料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材料三史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这一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三、创新提高 2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促成

18、了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这种合作是松散的,两党都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因此,抗战实际上形成了两个战场,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国民党政策出现摇摆,但合作始终没有破裂。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抗战路线和依靠力量的不同,分析“合作始终没有破裂”的原因。24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年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蒋介石之间的一切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分子的主要观点,结合有关史实

19、加以批驳。参考答案: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14 CABD 58 ACBC二、9(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在对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3)英国有条件地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因为当时英国的实力及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已开始削弱。(4)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的一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三、10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从中取得了“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从而便利了英国上平倾销到东南

20、沿海,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英国又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从而取得了“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从而使外国商品倾销扩大到中国沿海各地并开始深入中国内地,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了取得“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商埠”的特权之外,还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这一特权就体现了帝国主义对外资本输出的侵略特征,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目的是逐渐扩大中国市场,把中国卷入世界

21、资本主义市场,以便大量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而资本输出的表现是列强在中国投资设厂、修路、开矿等,这一方面更加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加紧瓜分中国。2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14 DB C(应为) C 59 CACAC 二、10(1)19世纪70年代,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乘机侵占伊犁;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中国赔款50万两白银。由此引发了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移塞防经费加强海防。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海防塞防并重。 (2)李鸿章看到了中国海防薄弱,加强海防,应可取;但不重塞防不可取。左宗棠的海防、塞防并重,具有远见卓识。尤其是其进军

22、新疆,剿灭阿古柏,使新疆重归祖国,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 11(1)反对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外国侵略者。(2)由剿灭到安抚。因为义和团运动发展迅猛,已非武力所能镇压;同时也是为了让义和团对付外国侵略者。(3)控制和利用义和团。不是。镇压是根本目的。 三、12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并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防。台湾在国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东南沿海的门户。台湾的割占,破坏了海防,

23、更便利帝国主义入侵沿海。给台湾带来灾难。日占台湾的目的地掠夺台湾,将台湾变成日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成为日的殖民地。长达半个世纪的掠夺,破坏了台湾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贫困落后。因此,百年百人团的所作所为,是对历史的歪曲,严重伤害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其实质是对祖国的背叛,充分暴露了他们分裂祖国,要求台独的丑恶行径。13农民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尤其是近代,它深受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这使他们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同时,农民采取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这决定了他们在革命中具有保守性。所以,农民阶级的革命性和落后性是由其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24、其革命性:用武装斗争的方式,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对势力。其落后性:以宗教形式发动,盲目排外。认识: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力量;但它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只有在先进阶级的领导下,才能获得自身解放。3 伟大的抗日战争一、15 CBDCC 610 CADDD 1115 BDCBC1620 DDCBA二、21(1)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华北事变 。(2)东北沦亡;日军占领上海;华北政治、经济日益殖民地化。(3)蒋介石。逼蒋抗日(停战抗日)。22(1)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主力始终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使其在太平洋战场上兵力不足。(2)中国如果放弃抗战,日军即可腾出兵力与德国法西斯东

25、西夹击配合,会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恶化。(未出现的原因是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坚持全民族抗战,尤其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战略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作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三、23路线和依靠力量:国民党坚持片面的抗战路线,依靠政府、军队进行正面抗战(阵地战):共产党坚持发动和依靠全民族力量的人民战争路线,主要进行游击战争。 原因:大

26、敌当前,国共抗日救亡的立场一致:党外合作,互相配合,有利于抗日:国民党内多数爱国,他们愿与共产党合作;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维护了合作战线:中国人民和国际反法西斯国家及人民支持国共合作。24主要观点:日本发动战争没有掠夺中国领土的意图和性质;日本的战争目的是建立东亚新秩序。批驳:(1)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已经将中国的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又占领了中国的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2)所谓的“东亚新秩序”实质是日本对中国殖民统治。日本大肆掠夺沦陷区的矿产,将沧陷区变成其工业原料基地,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从中获取巨额利益。日本在沦陷区大肆掠夺劳动力,掠夺中国的金融资源,建立殖民化教育体制,并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以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的意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