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小题。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
2、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鹏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鹏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
3、。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刘向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注】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召置门下,甚幸爱 幸
4、:宠幸B悉更秦之旧法 悉:全部C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 国:国都D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 卒:最终2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能直接说明贾谊才学优异的一组是(3分)(贾谊)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谊追伤之,因以自喻文帝思谊,征之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ABCD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与李斯是同乡,贾谊曾经向李斯学习并侍奉他。B读书人认为贾谊很有才能,而绛侯、灌侯等人却认为贾谊学识浅薄。C因为文帝的谦让,贾谊的许多想法未能变为现实。D文帝向贾谊问及鬼神的事,被贾谊的回答所折服,认为自己的见识不如
5、贾谊。【答案】1C2A3A【解析】1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放C国:封地。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1)记忆解词法。识记是理解的基础,课本出现的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基本词义一定要牢记,在考试过程中才能将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2)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6、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贾谊因为遭遇与屈原相近而感伤。文帝思念贾谊,又让贾谊到身边。介绍贾谊的后人。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A贾谊应该改为“吴公”。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
7、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说他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
8、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9、”于是汉文帝后来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因为被贬而离开京城,贾谊的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缅怀屈原,因为他的遭遇而感伤,并把他与自己相类比。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次有一只鵩鸟飞进他的住宅,停在了座位旁边。鵩鸟的外形跟猫头鹰一样,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祥的鸟。贾谊因为被贬到长沙,而长沙又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所以自认为寿命不长,悲痛伤感,就写下了一篇赋来自我安慰。一年多之后,文帝思念贾谊,就把贾谊召回京城。到了之后,就进去拜见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
10、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后来)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之前,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国家的制度比较宽松。贾谊多次上疏皇帝,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设。当时,丞相周勃被免职而回到他的封地,有人告密说
11、周勃要谋反,于是周勃就被抓起来,并被押到长安的监狱里面进行审问,最后证明周勃没有谋反一事,就让周勃的爵位和封地重新恢复。贾谊通过这件事去劝谏汉文帝,汉文帝完全接纳贾谊的观点,并按照礼节对待大臣。汉武帝即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刘向说:贾谊对三代和秦朝之所以太平和暴乱的原因相关论述,十分的得体,切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即使是古代的伊尹、管仲,也不可能比他高明多少。假如当时能够被重用,他必定能建立伟业,但是他被一些平庸的大臣陷害,这是十分叫人悲痛的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小题。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巍弱冠,母萧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无少懈
12、。母死,蔬食庐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学生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疏垦河南、山东、北平荒田。又条上抑末技、慎选举、惜名器数事。太祖嘉纳之。寻以决事不称旨,当罪。减死,戍贵州关索岭。特许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曰:“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亲亲之礼,岁时伏腊使人馈问。贤者下诏褒赏之。骄逸不法者,则告太庙废处之。”书奏,帝颔之。已而燕兵起,命从李景隆出师参赞军务。巍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帝壮其言,许之。巍至燕
13、,自称国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陛下:太祖上宾,天子嗣位,布维新之政,天下爱戴。不谓大王显与朝廷绝,张三军,抗六师,臣不知大王何意也。今大王据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袭雄县,掩真定。虽易若建瓴,然自兵兴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尔一隅地。且大王所统将士,计不过三十万。以一国有限之众应天下之师,亦易罢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谢罪,再修亲好。朝廷鉴大王无他,必蒙宽宥。况大丧未终,毒兴师旅,其与泰伯、夷、齐求仁让国之义,不大径庭乎?巍白发书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窃自负: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赐死,获见太祖在天之灵,巍亦可无愧矣。书数上,皆不报。已而景
14、隆兵败,巍自拔南归。至临邑,遇参政铁铉,相持痛哭。奔济南,誓死拒守,屡败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经死驿舍。 (选自明史高巍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B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C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D及惠帝即位/上疏乞归田里/未几/辽州知州王钦应诏/
15、辟巍/巍因赴吏部上/书论时政用事者方议削诸王/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B“太学”,指古代的大学,明朝时在太学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C“伏腊”,指伏日与腊日,夏祭为伏,冬季为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合称。D“太庙”,指中国古代帝王的祖庙。在先秦有不同的称谓,自秦汉起称太庙。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巍入仕以后,积极向上进言。他任职期间,先上疏开垦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条陈上奏抑制末技、谨慎选举等事,这些建议被太祖采纳了。B高巍思虑周密,行事稳妥。在削王的问
16、题上,他主张加恩,建议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视亲人间的礼节,褒赏贤才,严惩骄纵不法之徒。C高巍虽善于辞令,却未能化解危机。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动请命使燕,多次面对燕王,不卑不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最终仍未能说服燕王罢兵。D高巍为国尽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败后,启程南归,后投奔济南,誓死据守,并多次打败燕王军队。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驿站中自缢身亡。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藩。(5分) 译文: (2)虽易若建瓴,然自兵兴以来,业经数月,尚不能出尔一隅地。译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17、心一也。(3分)译文: 【答案】4A5B6C7(1)披露(坦露)忠心,陈述道义礼法(仁义礼仪),用祸福的道理让他明白,用爱亲族的情谊令他感动,让他停止战事,返回藩地。(“披”“晓”“亲亲”各1分,大意2分)(2)虽然(攻占)容易得就像从高处倾倒瓶里的水,然而起兵以来,已经数月,仍不能打出你一块小小的地方。(3)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解析】4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8、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B“明朝时在太学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有误,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C“多次面对燕王”有错,原文为“国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陛
19、下”“书数上,皆不报。”说明高巍并未多次见到燕王。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
20、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高巍,辽州人,崇尚气节,擅长文章。高巍20岁,母亲萧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边侍奉,到母亲年老没有一点懈怠。母亲去世,高巍吃素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间,朝廷表彰他的孝行,他由太学生被任用担任试前军都督府左断事的职务。高巍向上呈疏开垦河南、山东、北平的荒地。又分条陈奏抑制工商业、谨慎选拔举用贤能、爱惜人才等几件事情。明太祖称赞并采纳他的建议。不久(高巍)因
21、为判决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应当被判死罪。(朝廷)减免他的死罪,将他谪戍到贵州关索岭。皇上特别恩准允许由弟侄代替服役,说:“这是表彰孝子啊。”等到明惠帝登基,高巍上疏请求辞官还乡。不久,辽州知州王钦奉诏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书议论政事。当权者正议论削除藩王,唯独高巍和御史韩郁先后请求对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说:“不要实行晁错削地夺权的谋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计策。我又希望使爱亲族的礼节更加隆重,到了每年伏腊让人带礼品慰问。对贤能的人下诏褒赏他们。对骄纵不守法的,则告之于太庙废除他。”奏本呈上,皇帝点头称许。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从李景隆出师,参谋协助军中事务。高巍又上书,说
22、:“我愿意出使燕国。披露(坦露)忠心,陈述道义礼法(仁义礼仪),用祸福的道理让他明白,用爱亲族的情谊令他感动,让他停止战事,返回藩地。”明惠帝认为他的话英勇豪迈,答应了他。高巍到燕国,自称本朝处士高巍再拜上书燕王殿下:太祖去世,天子继位,施行新的政策,天下人敬爱拥戴。想不到大王你公然和朝廷决裂,带领自己的军队,对抗天子之师,我不知道大王你是何用意。现在大王占据北平,攻取密云,攻下永平,袭击雄县,占领真定。虽然(攻占)容易得就像从高处倾倒瓶里的水,然而起兵以来,已经数月,仍不能打出你一块小小的地方。况且大王你统率的将士,算来不超过三十万。凭一个诸侯国有限的军队来对抗天子的军队,也容易精疲力竭。希
23、望大王你相信我的建议,上表谢罪,重新修复亲近友好的关系。朝廷明察大王你没有别的意图,大王你一定能受到宽恕。况且大丧丧期未满,就怨恨兴起军队,这与泰伯、伯夷、叔齐求取仁义让出君位,不是大相径庭吗?高巍一介白发书生,微命如同蜉蝣,生性不怕死。洪武十七年承蒙太祖高皇帝表彰我的孝行。高巍私下认为:既为孝子,当为忠臣。死于忠孝,是高巍最大的愿望。如承蒙赐死,得见太祖在天之灵,高巍也无愧了。文书屡次呈上,都没有答复。不久李景隆兵败,高巍脱身回到南方。到临邑,遇到参政铁铉,相拥痛哭。赶赴济南,誓死据城坚守,多次打败燕王的军队。等到京城被攻破,高巍在驿舍中自缢而死。(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24、,完成小题。酬郭给事王维洞门高阁霭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注:郭给事:郭承嘏,字复卿。“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显赫。洞门:指深宫中重重相对相通的门。霭:遮蔽。禁里:禁中,即皇宫中。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无那:无奈。8首联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答: 9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尾联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答: 【答案】8首联写出了暮春晚景的壮丽与幽雅。门户重叠,楼宇
25、高耸,落日余晖的笼罩,十分壮丽。桃李绿荫,柳絮飞扬,环境清幽。(5分)9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声衬静,用钟声和鸟鸣反衬环境的幽静,同时活画出郭给事的闲静。(3分)从尾联看,作者表达了辞官归隐的想法。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8试题分析: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
26、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现在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不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吗?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平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平,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 名句名篇默写。10
27、(6分,一题一分,错写、漏写不得分)(1)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寡人之于国中的“ , ”一句更深刻、更生动、更凝练、更富有诗意,(2)荀子劝学中表明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 ,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4)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 , 。(5)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6)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_。【答案】(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路有饿殍而不知发(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
28、如须臾之所学也。(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圣雄”甘地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
29、制纺纱机,他一有空就纺纱。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回印度之前,他就决定要像穷人那样生活,决不占有财富。他在印度旅行时,坐的是硬座,从不预订座位,而是跟农民和其他普通百姓在一起。在城市里,他拒绝乘坐人力车一种由赤脚男人拉着的两轮车。他吃得很简单,从不吃肉。他早晨起得很早,然后坐在纺车旁纺棉线。他认为工作上从领袖到最穷的农民人人都应该准备干重活。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身于印度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种姓界限分明的社会,这种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教育使甘地认清了印度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屈辱现实。他下决心一
30、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大学毕业后他在南非当律师。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使甘地不仅成了一名出色的律师,还成了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印度是一个有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十分深广。这两种宗教教义繁复,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反对任何暴力,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哈里发运动率先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不买英国货,不穿英
31、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了高潮。这一年,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了食盐专营法,垄断食盐生产,任意抬高盐税和盐价,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甘地号召印度人民用海水煮盐,自制食盐,以此抵制当局的食盐专营法。甘地和他的信徒们在海边坚持了三个星期,直到被捕入狱。印度各报对甘地的“食盐进军”进行了广泛报道。沿海各地纷纷响应甘地的号召,自制食盐。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斗争,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请愿,运动一浪高过一浪。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以自设的私立学校代替英国统治者的公立学校。殖民当局十分惊恐,他们逮捕了甘地和
32、国大党其他领导人,并下令取缔国大党。甘地被捕的消息传开,顿时举国沸腾。不久,各地爆发了武装起义,有的地方宣布独立,建立自治政权。英国殖民当局吓坏了,他们想起甘地的“非暴力”主张,便改变了策略。1931年1月,殖民当局释放了甘地,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禁令。随后,与甘地达成了协议:甘地改变不合作态度,停止不合作运动,而当局则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煮盐。这就是甘地艾尔文协定。甘地艾尔文协定只是满足了印度人民的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没有获得独立。以后,他又发动了几次“个人不合作运动”,继续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他多次被捕入狱,多次绝食祈祷。在他和其他一些志士的努力下,印度民族独立的运动依然进行着。在为祖国独立
33、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也为了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他周游全国,到处进行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而坚毅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调解两个教派的争端。功夫不负苦心人。1947年6月,印度半岛建立了两个独立的主权国: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经过长期的斗争,印度人民终于获得了独立。在成立印度联邦制宪会议上,甘地被称为“过去30年来的向导和哲学家,印度自由的灯塔”。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则称他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 (摘自世界上下五千年,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圣雄”甘地
34、“苦行僧”的形象更贴近印度下层的民众,更容易与下层的民众交流,所以他到哪里都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B“圣雄”甘地优越的出身使他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也使他认清了印度的屈辱现实,并率先在印度展开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C“圣雄”甘地创造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这与佛教和印度教的深广影响有关。D“圣雄”甘地的“食盐进军”引发了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热潮。殖民当局被迫签订协议,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E“圣雄”甘地笃信忍让的虔诚信仰,有顽强不屈的斗志,极富牺牲精神的崇高品质,为印度及世界人民敬仰,也获得了敌对者的赞誉。(2)为什么说甘地是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请
35、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_(3)请结合材料,具体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内容。(6分)答:_(4)甘地被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此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_【答案】(1)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2)从形象上看,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从生活上看,决定要像穷人那样生活,决不占有财富。从工作上看,很早起来纺棉线,他认为人人都应该准备干重活。从精神上看,信仰虔诚,意志顽强,极富牺牲精神。(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不买英国货,不穿英式服装,自己纺纱织布,自制食盐。不
36、参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会。不接受英国教育,自设私立学校。(4)认识到印度受殖民统治的屈辱现实,决心改变并开始斗争。创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解放方式。不屈不挠地推动印度的独立运动。为消除种姓制度而斗争,调解教派争端。【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苦行僧”的形象只是原因之一。B根据原文,“还在国外时,他就开始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D“决定性的胜利”夸大事实。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的有效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第二段和最后三段。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形象、生活、工作三个方面来突出甘地是
37、一个“苦行僧”式的人;再根据第二段中“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胆识和坚强的意志”及文章最后三段,可以概括出其在精神上“苦行僧”式的特点。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8、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此题解题的关键在对“印度自由的建筑师”的理解上,“自由的建筑师”主要表现在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自由方面所做的努力上,所以从文章中找出他为此做出的努力即可。如他的斗争、斗争方式、独立运动、调解教派争端等。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A中学生要加强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不前往人烟稀少、治安较差的地区;在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防范身边可疑人员。B多地交通部门已经率先“出招”,调整出租车行业运行模式,同时对“拼车”等城市新型用车服务实
39、施规范管理。C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D四川省关工委通过开展中学生创意设计大赛,向中学生广泛征集创意作品,还将为参赛者举办创意设计知识,以普及创意设计知识。【答案】B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律师的使命是维护公平正义,律师的责任是勤勉尽责,律师的担当是兑现良知,律师必须殚精竭虑完成自己的使命。面对不利局面,为了混淆视听以攻击中国,美国FBI公开的视频渲染“中国间谍威胁论”,真可谓煞费苦心。在部分图书市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定价低折扣”的伪劣图书。
40、这些书往往粗制滥造,使人不忍卒读。我们要善于正视自己,敢于解剖自己,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把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6月3日,中国男足在秦皇岛主场迎战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以4比2获胜,这真是大快人心的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大快
41、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A B C D1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大学的人文传承 在于学问的传播, 在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而前辈名师的 ,包括 遗留在内,便是展示和继承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拆了这些名师大师居住的地方,实质上等于斩断了大学精神传承的一根纽带。A不是 而且 行迹 物质B不仅 更 行迹 物质C不是 而是 形迹 物资D不仅 更 形迹 物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近义词辨析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
42、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_。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在伦敦周围,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体重达400公斤、无比健壮的斑驴很少能成为其天敌口中的饕餮大餐,_,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到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进了这些贪婪的欧
43、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置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_。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答案】在被驯服后还能替主人拉车但由于肉质鲜美斑驴几乎被斩尽杀绝【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语句补写题,解答关键在于把握语段陈述的核心话题,梳理句间逻辑关系,依据相关提示语与相关信息提示,选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然后从寓意的角度诠释其创意。(5分) 寓意创意: 【答
44、案】这幅漫画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面对他人遭受急难看似热心,实则麻木的看客式的冷漠心态。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自定立意,所写内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写议论文,字数800字以上;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破茧重生,绽放光明我们需
45、要的从来只是破茧成蝶而不是作茧自缚;重生从来只是自我从内打破而不是从外被击碎。自我破茧方以重生,待人击茧终为沉沦。等待别人开启牢笼是释放,自我奋力挣脱牢笼是解放。真正的自由不是他人授予的自由,真正的权利不是他人规定的权利,真正的生命不是他人催促的生命。中国的牢笼,华丽而坚实,繁紊而冠冕堂皇。中国人始终不愿意敞露自己,总是心甘情愿,安于本分地死死地把自己裹在一层又一层的密不透风的厚实中。纲常与名教,尊卑与贵贱。中国在金碧辉煌的君主专制下,在君王的虚荣与虚妄下,在宫墙的封闭与桎梏下,在天朝上国的幻象与美梦下,中国人,作茧自缚,自我铸牢,毫不愿意打破这千年枷锁,获一次解放。帝国的缓慢日晷时钟被格林尼
46、治的时间体系瓦解。终究,在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下,牢笼被击破,却从此陷入黑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自我破茧才能获得新生。欧洲十三世纪的文艺复兴,勇敢地撕破了宗教神权的外衣,释放了自己,也解放了人性;启蒙运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冲破一切压制人权,压抑人性的束缚,使人的思想得以更新,世界的希望得以重生。西方人是敢于袒露自我,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的。鞭挞自我,涅火重生。终究,茧衣破裂,阴霾散去,从缝隙开始透入的曦微照亮并重生了世界。新文化运动清洗和厘清了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打开中国阴暗的凝聚着浓厚霉味的地窖,虽不免泥沙俱下,终究使我们获得一次彻底痛快畅然的清新呼吸。袒露自我是打破外在束缚的重要
47、形式。袒露裸体不一定能展示出最美但却能重现生命的本真与纯净,自我与本我。朱耷画下那冷眼狂傲事物丑陋与畸形,一定程度上就是他自我内心的反映与自我灵魂的傲视袒露。以丑傲视甜媚,以丑傲视权贵。李嘉诚说:“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诚然,自我的从内打破才能重生,从外打破将腐为淤泥。破茧重生,绽放光明。挣脱吧!扬起拳头!永远不要等待外人打破的击败。【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不难发现它的关键词是“从外打破”和“从内打破”。如果你准确玩味“打破”这个词语,就会发现从外是“打破”,从内是“啄破”。这样说来,理解“打破”的涵义是关键。但要想清楚地理解“打破”的涵义,必须分辨蛋壳的含义。蛋壳可以
48、是困境、束缚,也可以是保护、庇护。人的成长需要解决发展、超越两大问题,正与之相照应。虽然材料说的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的成长是靠外因还是靠外因,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哲学基本原理上。因为任何话题一旦进入材料,就会有所限制,或者有所发明。因此,我们写材料作文时,哲学原理是基本思路,而重点却是材料“限制”“发明”这些部分上。从这个材料看,它的新颖部分在“食物”与“生命”的理解上。所谓“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是说从内打破,是主动成长、成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命的主人;从外打破,是外部势力的推动或者侵犯、压迫,生命被塑造、被操纵、被使用,异化为物,成为他人的工具。这个比喻说法把后果清晰地呈现
49、在人的面前,展现人的两种命运,激发人的尊严,因而具有新的意义。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会悲哀而沉重。不管是从外打破还是从内打破,生命都是要承受痛苦的。比如,鸡蛋从外打破,成为别人盘中餐,做了他人差役,失了尊严,失了自我价值,这是痛苦的;从内打破,需要打破自我惰性,打破猥琐的人生观念,打破性格上的怯弱,需要付出汗水甚至鲜血,这也是痛苦的。二者同样是痛苦的,可是人性大多还是选择被动,选择任人宰割,这是悲哀而沉重的现实。好的议论文还要有层次,切忌在一个平面上滑行,如果材料内部隐藏一个层次,我们捕捉到了,那么我们的作文就和材料具有同样“生理结构”,这是最贴切的了。此次作文材料内在就有一个层次:生命、成长、重生。如果材料没有直接的层次暗示,那么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利用自己的资源,创造一个结构层次。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