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背景 1经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以上海和日本的东京为阵地,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一、背景 3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 (1)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团体兴中会,后华兴会、光复会等相继成立。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一、背景 4军事: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广州黄花岗起义。 5时机:1911年,四川的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二、爆发:1
2、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三、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二、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三、高潮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1)目的:维护共和政体,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2)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四、结局:袁世凯攫取革命胜利果实。 1
3、过程: (1)帝制的终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灭亡。 (2)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 (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四、结局:袁世凯攫取革命胜利果实。 2原因: (1)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2)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 (3)革命党人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4)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段。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
4、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历史知识记忆方法(四):联想法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主权在民:“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2)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要求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这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从政治体制上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1.中华民国临时约
5、法的进步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最高法院有权审判总统,这完全否定了封建专制君主的终身制、世袭制。 (4)人民平等、民享自由权利:“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力”,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权的无视与侵夺。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
6、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A2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人认为它成功了,理由是: (1)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它还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2辛亥革命的评价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国
7、成立以后几年里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4)辛亥革命打落了亚洲第一顶皇冠,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辛亥革命的评价 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理由是:革命的果实也被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失败原因: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帝国主义、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等);主观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小,又有妥协性、软弱性。2辛亥革命的评价 (1)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还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没有彻底的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真正实行,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 (
8、2)资产阶级政党组织涣散、派系复杂,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3)辛亥革命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而是单纯依靠会党或新军。 (4)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没有掌握政权的准备与能力经验,武昌起义成功后把大权交给黎元洪和立宪派旧官僚,在中外反动势力压力下停战议和,最终把政权交给袁世凯。“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B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2010年10月9日
9、凤凰网在辛亥百年纪念专题开篇辞:为什么纪念辛亥革命?中写道:99年前,一个农民在大街上被革命党人揪住并剪掉辫子,农民与革命党人错位而迷茫的眼神,也许在问:为什么要剪辫子?为什么闹革命要剪辫子?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我们的问题也从这儿开始,我们需要追问,农人为何迷茫,革命如何才不是阿Q式剪辫子革命。还有,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炮弹的最终落点如果不是末代皇帝的龙榻,那么,它在哪儿?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它最大的贡献。但辛亥革命没有从思想上批判封建思想、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立宪派、封建官僚乘机混入革命阵营,加之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
10、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宪法 同: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制定的;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都确立了共和政体;都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不同:前者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后者实行总统制;前者实行不久被废除,后者经修改实行至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
11、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总统制在中国行不通B这是一副反映辛亥革命背景的漫画。漫画的标题是“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漫画中的人物为清朝官员,正在水中用力按一只葫芦,葫芦还没有按下去,在他的身旁又浮起了一个瓢,瓢上有一个“鄂”字。解读: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另外,清政府大肆搜刮人民、镇压人民起义,清政府大失人心,因此引起人民广泛的反抗。漫画反映出20世纪初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已经顾此失彼。 以下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违背的是(
12、 ) “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 “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却并未对此作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 “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 “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而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A B C DD1.(2010全国文综卷)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
13、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C2.(2010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2.(2010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参考答案】 (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