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900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生物(浙科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5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规范练15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必考题组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A.B.C.D.2.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使用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出来的B.35S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2、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B.选择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C.实验结果表明噬菌体DNA没有进入大肠杆菌D.混合培养的时间、温度等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4.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离心后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混合时,大肠杆菌过少B.保温时,时间过长C.搅拌时,搅拌不充分D.离心时,转速太慢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

3、要的遗传物质6.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是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中,则亲代噬菌体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是()A.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

4、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8.埃弗里及其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

5、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C.F组产生的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10.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1)S型肺炎双球菌有不同的亚型,其主要区别在于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格里菲思将S-型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从中分离出R-型菌。由此判断,R-型菌的出现是的结果。(2)格里菲思又利用S型和R型菌做了如下实验:R-型活菌小鼠小鼠健康S-型活菌小鼠小鼠死亡S-型活菌灭活的S-型菌小鼠小鼠健康灭活的S-型

6、菌+R-型活菌小鼠小鼠死亡有S-型活菌对上述现象的正确解释是,R-型菌从中获得了,导致细菌转化,从而具备了形成荚膜的能力。(3)在格里菲思所做实验基础上,埃弗里设计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下图所示)。在埃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思路是,首先从,然后,观察。(4)埃弗里所做的实验中,设置15组实验的目的是,实验结果说明。5、6组实验结果说明。(5)S型肺炎双球菌的致病物质之一是细菌分泌的毒素,此毒素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作为诱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与毒素结合,以减弱或消除毒素的毒性,此过程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免疫。加试题组1.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型等),不同的抗原类

7、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型菌。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A.S-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B.S-型菌是由R-型菌突变形成的C.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D.加热后S-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2.赫尔希与蔡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T2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和35S标

8、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需长时间保温培养B.32P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32P放射性升高D.本实验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

9、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4.下图是科学家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而做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三5.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略。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活鸡胚均分为两组,分别标号A、B。第二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A、B两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第三步,在相同

10、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A、B两组鸡胚。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分别从A、B两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1)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注射的物质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产生)相关结论(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A组: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B组: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物质(2)从注射的物质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从实验结果的检测看,该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参考答案必考题组1.C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11、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C项正确。2.B解析:噬菌体是营寄生生活的,所以要形成35S标记的噬菌体,应先将噬菌体在含35S的细菌中培养,A项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的目的是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但仍有少量的未被分开,故B项正确,C项错误。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是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其蛋白质是否能作为遗传物质不能确定,该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所以D项错误。3.C解析: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

12、化学性质不变;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用32P和35S标记。4.C解析: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离心时离心机转速太慢导致含有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未完全沉淀而分布在上清液,保温时间太长导致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进入上清液,混合液中大肠杆菌过少而使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未全部侵染而分布在上清液等等。搅拌不充分会使噬菌体外壳不能与大肠杆菌彻底分离而进入沉淀,该题中的噬菌体外壳无放射性。5.C解析: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A项错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项错误;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项正确;

1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项错误。6.D解析: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存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所以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需要加入宿主细胞,A、B错误。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中,放射性同位素应该是32P,用32P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7.D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有转化因子的存在,而离体转化实验则通过把组成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是否发生转化,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8.C解析:中R型菌中加入S型菌的蛋白

14、质,没有S型菌生长,证明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中加入S型菌的荚膜多糖,没有S型菌生长,证明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也没有催化作用,因此无酶活性;中加入DNA,培养皿中长出了S型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中加入经DNA酶处理的DNA,DNA酶分解DNA,无S型菌,进一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D解析:从图示实验过程看出,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F组加入了S型菌的DNA,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而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组经煮沸、D组为R型菌,均不能导致小鼠死亡,D项不正确。10.答案:(1)基因突变(

15、2)S-型菌某种物质(转化因子)(3)S-型菌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各种成分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是否有S-型菌(菌落)出现(4)相互对照S-型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DNA结构必须保持完整才能行使遗传功能(或DNA结构被破坏失去遗传功能)(5)抗原抗体体液解析:(1)致病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S-型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从中分离出R-型菌,说明S-型菌发生了基因突变。(2)S-型菌虽灭活,但只是蛋白质变性,其DNA并未失活,R-型菌从S-型菌中获得了转化因子,发生了转化,从而具备了形成荚膜的能力。(3)埃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思路是,将肺炎双球菌各种成分分开,单

16、独观察其作用,看哪一成分是转化因子。(4)设置15组实验是相互对照,S-型菌的DNA与R-型菌培养,出现了S-型菌。5、6组对照,第6组的DNA被水解,水解后的DNA不能起转化作用。(5)细菌分泌的毒素进入人体内环境后作为抗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毒素结合,减弱或消除毒素的毒性。加试题组1.C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病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型菌。2.C解析:本题考查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需要短时间的保温培养,防止大肠杆菌

17、裂解;32P标记的是DNA,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可能有裂解的大肠杆菌,不排除少量的放射性;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大量裂解,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本实验证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3.A解析: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因此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所以A项不正确。4.B解析:实验二中加入DNA酶能水解S型菌的DNA,R型菌不能转化为S型菌,因此实验二的培养皿中只有一种R型菌菌落。5.答案:(1)注射的物质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产生)相关结论(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A组:核酸提取物+DNA酶有禽流感病毒产生RNA是遗传物质无禽流感病毒产生DNA是遗传物质B组:核酸提取物+RNA酶有禽流感病毒产生DNA是遗传物质无禽流感病毒产生RNA是遗传物质(2)酶具有专一性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解析:材料用具中提供了DNA酶、RNA酶,依据酶的专一性生物原理,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则使用DNA酶会使其水解,使用RNA酶则不会水解;同理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则使用RNA酶会使其水解,使用DNA酶则不会水解。因此,可以根据后代有无禽流感病毒的产生,来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该实验从结果中看出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核酸控制生物的性状。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