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当每个人都可随意使用资本的时候,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使资本恰好按照必要的数量而不致过多地分配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这一分析表明李嘉图()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认为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认为价格的波动有利于资本家从贱买贵卖中获得利润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ABCD解析:选C。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包括利润)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利润是商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后被资本家占有的部分。是重商主义的观点,应该排除。2“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
2、,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李嘉图的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A社会只是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只是个人利益的总和B追求个人利益与增进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但又有矛盾C追求个人利益与增进社会利益是一致的D经济自由和个人的利益相结合,经济自由刺激了个人生产的积极性解析:选C。通过审题可知,题干强调的是“个人利益”与“整体的普遍幸福”之间的关系。C项符合题意。3李嘉图与斯密一样,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通过市场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他们都()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强调要将“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结合起来主张经济自由提倡贸易保护,限制进口ABCD解析:选B。依据书本知识
3、可知,李嘉图与斯密都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故符合题意要求。不是李嘉图与斯密的观点,不合题意要求。4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二者共同点的是()二者都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各国从中可以得到好处二者都认为各国有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二者都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二者都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ABCD解析:选C。属于绝对成本学说的主张,中的“都比较正确”表述有一定的局限性,均排除。5根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假定甲、乙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人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
4、为120人和80人劳动一年,则()A乙国同时生产X、Y产品,甲国不生产B甲国生产Y产品,乙国生产X产品C甲国生产X产品,乙国生产Y产品D甲国同时生产X、Y产品,乙国不生产解析:选C。甲国在X产品和Y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在X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少的比较劣势。乙国在X产品和Y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优势,但生产Y产品的比较优势更大。按照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甲国生产X产品,乙国生产Y产品,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6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农产品、资源型产品、人力资源、机械加工等方面各有侧重,互补性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分工和合作。 有同学认为:对任何国家来说,按照李嘉图的
5、“比较成本学说”,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就一定会获得好处。请你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解析:本题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为背景,旨在考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解答问题首先分析材料,明确材料中的观点,再加以分析。答案:(1)比较成本学说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要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可以从中获得好处。(2)但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3)在参与国际分工的过
6、程中,应当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独立自主,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好处。7(高考江苏卷)一些国家曾秉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矿业等以换取工业品;但发展的结果却是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附加深、国际经济地位低下,并未享受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二战后发达国家的农业虽没有比较优势,但政府仍大力支持其发展。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大量应用于农业领域,例如高科技对以色列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农业不仅确保了自身粮食安全,而且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局限性。(2)上述材料中各国做法对我国发展农业有何借鉴? 解析:第(1)问结合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阐述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局限性可以从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忽视其他因素以及对英国资产阶级对外扩张推行世界霸权等方面分析说明。第(2)问分析对中国农业的借鉴作用可以从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关系、确保粮食安全以及发挥政府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只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忽视其他因素;为英国资产阶级对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提供理论依据。(2)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农业的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