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786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9-2020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学生素质调研测试 高三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60分)1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它的美术性格也带有诗意,使书写者和阅读者同一的运用某种想象力。因而上海人的沪语发音软如法语,广东人的粤语发音硬如德语,也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这表明,此种文字A符合了士阶层的审美 B促进了官方文字的统一C得益于青铜技术的进步D增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观察下表中的信息。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汉代材料 文献 汉代设铁官的郡县有45处,设于河洛地区的有7处;弘农郡“有铁官,在黾池”;河东郡安邑、皮氏、平阳、绛等均“

2、有铁官” 汉书卷二地理志 “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家僮四百余人,以黄金为器,工冶之声,震于都鄙。时人谓:郭氏之室,不雨而雷。” 拾遗记卷六东汉 A 冶铸业较发达B冶炼工艺精湛C官府专营铁业D雇佣关系出现3.“司南”一词出自于东汉的论衡一书:“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杓即勺,原句意思:把司南勺放在地上,勺柄会指向南方。由于古书在传抄、刻板等过程都是人工操作,难免出错。在其它一些版本的论衡中,“杓”写作“酌”,解释为“行”,将司南解释为古代的司南车而不是司南勺。然而,究竟是杓还是酌?目前仍存在讨论空间,并不足以做出定论。由此可以得出 A司南根本就不存在 B司南应该是指南车C应重视

3、史料的辨析 D文字记载可信度差4唐朝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运作 A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B旨在避免决策失误C有利于控制、削弱相权 D有效完善监察制度5中国古代早期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后来演变为算盘。珠算运算法编成口诀,大大加快了运算速度。到明清时期,珠算的应用进一步得到普及和发展,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多次被翻印改编,时人谓“海内握算持筹之士,莫不家藏。若业举者之于四子书,五经义,翕然奉以为宗”。明清时期珠算的发展得益于A商业发展对实用算学的追求 B科举制提高对算学的重

4、视C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化普及 D经世致用思想的广泛传播6梁发芾在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一文中讲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时,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这主要反映了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不得民心B近代中国国民国家意识淡薄C小农意识深厚不谙熟世情 D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7.1872年8月,容闳带领清朝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远赴美国开启了中国留学运动的先河。当时无人愿意将孩子送到国外,有人建议到广东等国人习惯出海的地方招收学员。在当地官员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有些穷苦人家同意将孩子送到海

5、外。但是为了防止纷争,官府要求家长签字画押,写下孩子的“卖身契”。这反映出当时 A.洋务运动放弃“中体西用” B.沿海地区发达开风气之先C.人们契约意识不断增强 D.社会大环境仍旧比较封闭8.19世纪80年代,在广东某县发生了千余名手工缫丝工人捣毁某蒸汽丝厂一事。事发后,知县张贴官府告示:“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这说明 A技术落后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B近代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C近代企业在发展中阻碍重重 D地方政府极力保护小生产者9民国初年工人罢工统计表,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时间罢工主要诉求1912年至1915年12

6、月 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1916年至1919年5月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政府卖国、抵制日货 A无产阶级成长为民主革命转型创造条件B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C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工人阶级强烈反抗D中国资产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0国民政府在1936年国防计划中就重要的工矿企业学校、机关内迁等提出了积极的设想。计划中规定各重要工厂、学校均应设法迁移于根据地或总根据地。依照这一计划,在次年战争爆发时才演出了中国现代史上宏壮的工矿企业、重要学校机关大规模西迁的一幕。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在抗战准备阶段做了一些实际工作 B.对保护国家经济、教育、科研命脉功不可没C.

7、坚持抗战及维持大后方物质供给起到了重要作用D.彻底改变了国统区社会、经济、教育的落后面貌111952年,国家组织大批农业劳模赴苏联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参观访问。回国后,他们在媒体上以问答方式介绍访苏见闻。具体问题如下(摘选) 1集体农庄到底什么样?有多大?谁来管?怎么做活? 2用机器种地到底是怎么个好法?会不会伤庄稼?机器贵不贵? 3干活都用机器,牲口怎么办?有没有人失业? 4集体农庄收的东西怎么个分法?一个庄员一年能分到多少东西? 5农庄里有人不好好劳动怎么办?庄员还有没有私有财产? 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民众对苏联的生活无比地向往 B采取有效策略为合作化做动员C建构意识形态以巩固新生政权 D

8、工业化原封不动照搬苏联模式12据以下史实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时间史实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A都是“文革”时期的科技成果 B科技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关联不大C标志我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D中国在国防科技领域成就显著 13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迄今已经历的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每个周期末,中国外交会出现战略性调整。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周期特点是中国谋求独立和主权完整B.第二个周期特点

9、是中国艰难地走出闭关自守C.第三个周期特点是中美建交一切分歧均解决D.中国外交周期变化是内外因素相互联动的结果14.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的宗教崇拜变得越来越温和。这一时期从最初不受约束的崇拜成为完全被城邦驯化的一种宗教。仪式的聚集点从山林转移到了城邦,仪式的性质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情绪化的节日庆祝被旨在彰显城邦传统的戏剧演出所取代。这一现象反映了希腊A城邦对公众生活和政治生活控制的加强B有些学者把对自然的关注转向人类社会C通过话剧这一媒介宣扬人文主义的精神D智者学派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作用15.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文艺复兴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然后进一

10、步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宗教改革对人民觉悟的提高表现在 A让人们开始追求现世生活幸福 B使欧洲人放弃对教会的信仰C打破了对罗马天主教会的迷信 D追求人权平等构建理性王国16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 时期 流行词汇 15、16世纪 地理大发现、新教 17、18世纪 革命、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 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可能是 A工厂制、社会主义 B理性、危机C进化论、人文主义 D垄断、罢工17. 14世纪后期英国议会取得了弹劾政府大臣的权力。“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弹劾权由盛转衰。1805年后,英国议会再未实施任何弹劾。

1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弹劾权逐渐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A.分权制衡体制的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C.议会政党政治的实施 D.责任内阁制度的确立181921年始,苏俄大部分文化艺术企业被取消并收归国有,但是允许私人或集体电影企业的存在。为了利润,一些私人电影企业以少量的资金到外国购买现成的影片,结果导致了庸俗化的外国电影广泛上映,助长了上层建筑领域资产阶级思潮的泛滥。“电影实际上已成为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教士或是劳动群众的腐蚀剂”。1923年俄共(布)十二大后,苏联开始生产自己的电影。这一历程表明此时的苏俄()A新经济政策已经彻底废除 B政府重视意识形态的影响C文化市场受到西方控制 D文化宣传成为

12、中心工作19.外国学者认为:“某组织代表了地区权力,而非国家权力。它削弱了其成员国的主权和传统的政府职能,例如对本国货币和边界的控制权。另一方面,该地区的政治仍然主要以国家为主。在一些国家,抵制某组织的政策已经成为国内的头号问题。”据此可以判定该组织为 A.联合国 B.世贸组织 C.欧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世界末日钟”是一个象征性的警世之钟。1947年,在科学家的推动下,“世界末日钟”被安放在芝加哥大学的校园里。“世界末日钟”只在表盘左上方15分钟的范围内有刻度,零点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指针离零时越近,表明危险性就越大。根据全球风云的变化,1947年至2017年“世界末日钟”进行

13、了20多次调整(如图),由此可以得出70年间世界局势的情况 指针距离零点调整统计表(19472017)A.世界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越来越危险B. 苏联解体后的几年世界局势呈现前所未有的缓和C. 美苏冷战的开始造就了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D.美苏军备竞赛升级是导致世界局势紧张的唯一原因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4分,24题10分,25题10分,合计60分)21.(14分)欧洲现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而且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初的中国与西方,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

14、革的时代,但因时代的落差,当中国效法西方的新文化运动洪波涌起之时,国人却发现西人也正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反省自己的文化。缘是,就中西文化而言,国人面临着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二次理性选择:第一次是要求摆脱“天朝大国”的虚骄心态,选择“师夷长技”即学习西方;这一次则是要求摆脱盲目崇拜西方的心态,选择自主发展,以实现民族的真正觉醒。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尤其是经过一战的创深巨痛,西方人开始普遍反省其自身的近代文明。其中,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结出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善果,固然是代表了此种反省的一个重要取向;但与此同时,还存在另一个重

15、要的取向:反省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强调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破产和主张社会革命论不同,他们从认知“理性破产”出发,主张恢复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尊重,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材料三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对欧洲现代思潮的变动,尤其是反省现代化思潮的兴起,其观感如何,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他们对此有所了解,但因价值取向不同,未予重视。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借重与杂糅欧洲非理性主义的某些观点,以彰显新文化运动的旨趣。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与西方都出现反省自己文化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

16、括19世纪末以来西方反省自身近代文明的两种取向,并比较两种取向的异同。(5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主将们明知“科学”并非万能却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科学”的旗帜,这一耐人寻味的问题说明了什么?(3分)22.(1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独特文化传统的充分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之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谓善治,是指良好的社会治理。关于如何实现善治,群书治要傅子中讲:“明君必顺善制而后致治,非善制之能独治也;必须良佐有以行之也。”材料二 当代西方著名伦理学家麦金泰尔指出,无论道德原则设计得多么具体和完美

17、,如果人们不具备道德品格或美德,这些原则就不会起作用。通过学校教育进行道德教育,是中国治理的一大特色。古代的君王,无不把教化人民作为治国要务,设立太学在国都推行教化,设立庠序(地方学校)在地方教化人民。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特别重视对官员的品德教育。另外,在各种制度建设中,中国古代特别重视人才选拔机制以及与此相关的考试制度、教育制度,并在人才选拔中秉持“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予”的准则,使得官吏的选举、考核、监察、奖励、培训和管理制度确保将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领导职位上。 以上材料摘编自刘余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走向善治的智慧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实现“善治”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2分)(

18、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合格的官员是如何炼成的”提取观点,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上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23.(14分)1945年以来的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人口激增最为明显,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世纪后半期动荡的政治和经济巨变与人类社会的迅速变化相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三点是:第一,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同时富裕地区和城市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人口更替水平以下;第二,特别是在西方世界的城市居民中,生育控制和妇女解放的新思想改变了男女间的劳动分工;第三,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衰落,商

19、品化农业和其他的都市风格渗透到了农村各处。材料二 (二战后)农业发展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交通运输的进步可以更加可靠地为饥饿的人们运送食物,这是人口数量起飞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因素是致命疾病发生范围的变化,无论何时何地人类密集的交往使流行疾病取代了地方性疾病的传染。而1950年之后惊人的人口激增,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十年中,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带来了现代公众健康机构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人口压力也加剧了当今许多政治动乱、种族冲突和宗教对抗。移民是对人口增长一个更重要的反应。不同民族混合的结果削弱了民族特性,并引发各种地区冲突。以上材料摘编自施诚、赵婧(译),【美】威廉麦

20、克尼尔:世界史(第四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迅速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后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角度阐释“20世纪后半期动荡的政治和经济巨变”。(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全球人口数量增加的原因。(6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人口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该时期欧美文艺中哪一派别的作品对此有所反映。(3分)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社会风俗的改易也是商鞅变法中的重要内容,但后世对变法中移风易俗的评价有着不同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变法数十年后,荀子曾游历至秦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和考察后,对

21、秦国的民风有这样一番感慨:“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荀子强国)材料二 商鞅在风俗方面的革新曾受到一些人的诟病,特别是汉代学者的批评。其中,汉初儒生贾谊的上疏最为有名:“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汉书贾谊传)他认为改革后,秦国风俗日渐变坏,表现为富裕家庭中的男性成年后就各自分家

22、,穷苦人家的儿子只能入赘到富人家,这就使得儒家所向往的几代同堂、父慈子孝的氛围不复存在。以上材料摘自2019年7月8日人民论坛网,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在商鞅变法的举措中分别举一例说明其达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2分)(2)据材料,指出荀子和贾谊对商鞅变法中移风易俗的态度,并分别概括两人的观点。(6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荀子和贾谊观点的立场。(2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和“中国近代工程之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回顾詹天佑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

23、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汪敬虞 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材料二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 詹天佑 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中的观点。根据材料一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詹天佑的主要贡献。(7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詹天佑

24、的良好品质。根据材料,提炼詹天佑的报国思想。(3分)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BABDC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CACADBCB二、材料解析题(60分)21. 答案要点:(14分)(1) 原因:中国: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思想基础:辛亥革命进一步传播了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直接原因:袁世凯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4分) 西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日益暴露;一战给人们带来的创深巨痛。(

25、2分)(2) 取向:马克思主义;反省现代性。(2分)异:前者主张“理性王国”破产,社会主义革命;后者主张“理性破产”,重建人类精神家园;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3分)(3) 说明:当时中国过于落后,追求现代性是第一位;西方反省现代性思潮的取向不适合于中国;把握时代脉搏,依据国情判断。(3分)22. 答案要点:(12分)(1) 条件:善制(完善的制度)和良佐(德才兼备的领导人才)。(2分)(2)论点方面(2分)论据方面(6分)论证方面(2分)第一等级(10分)明确归纳出中心论点“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可以有效治理国家”论据充分:能从三个方面论证:注重道德(统治者重视、学校教育和制度建设都是以道

26、德为核心);(2分)学校教育(注重教化和中央与地方设立学校);(2分)制度选拔(察举制度、科举制度等官员选拔考核)(2分)层次分明;史论结合;表达通畅第二等级(6至8分)隐含中心论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论据较充分,能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至少涉及其中四个要点。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结合第三等级(4分)中心论点偏颇,“传统文化智慧中”只写出其中一个论据不充分,能从以上两个方面展开,至少涉及其中三个要点。非要点式列举;层次缺少关联性第四等级(2分)缺少中心观点至少涉及一个要点要点式列举23. 答案要点(14分)(1)表现:全球人口数量激增;西方城市居民男女劳动分工改变;农村原有生活衰落;

27、 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形成到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5分)(2) 原因: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的进步;致命疾病发生范围的变化;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战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战后“福利国家”的出现。(若回答二战后冷战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也可以)(6分)(3) 消极影响:加剧了地区(政治、种族、宗教)的动荡;移民带来的不同民族混合削弱了民族特性; 派别:现代主义流派(3分)24.(10分)(1)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经济:重农抑商或者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2分)(2) 荀子:赞叹;观点:整个社会上下秩序井然,颇有古风; 贾谊:批评;观点:舍弃礼仪,风俗和家庭伦理遭到破坏。(6分)(3) 荀子:法家或法治的立场。 贾谊:儒家或者礼治的立场。(2分)25.(10分)(1)观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培养洋务人才,开创中国近代留学运动;创办了一批中国近代企业(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4分)主要贡献:成功建造滦河大桥(或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建造京张铁路(或主持设计建造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维护中国铁路权益。(3分)(2)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精神;强烈的爱国心;技术报国。(3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