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734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7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一篇 专题五 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向2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研透高考洞察新动向【真题研磨】1.(2020江苏高考T10)1927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负责人王若飞的组织领导下,宜兴县各路农民队伍举行暴动,宣告成立宜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随后江阴、常熟等地共产党人先后暴动予以响应。这一革命斗争重在()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名师点评】核心主干 情境载体 素养考查 解题关键 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 学术情境 时空观念:国民革命失败后江苏等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 根据“1927年

2、11月1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国民革命失败以后,此时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农民队伍进行了一系列的暴动,而且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说明这一革命斗争旨在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故选D【创新迁移】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某种程度的发展代替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的压迫,不但是进步,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该报告内容()A.根植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B.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 C.指引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D.批评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A 根据材料“资本主义某种程度的发展代替了外国和本国封建的压迫,不但是进步,而且有利于资产阶级”可知此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为保护民族工商

3、业,根植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故选A;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为农村包围城市,与“有利于资产阶级”无关,排除B;此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指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并非“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排除C;1927年八七会议上严厉批评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与“中共七大”无关,排除D。2.(2019全国卷T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

4、.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名师点评】核心主干 命题陷阱 素养考查 解题关键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时空颠倒:1948年的国共阶级矛盾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提高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D颠倒了时空范围 历史解释:在民主革命即将胜利的背景下,党要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移做准备,其中包括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由材料“1948年10月底”“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可知在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战略决战之际,通过人才培养做好工作重心转移,统治全国的准备,故选B【阅卷点拨】1.解题攻略:上述两题涉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工农武装

5、割据”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准确理解和领悟,其核心思想是党领导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2020江苏高考T10,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的探索。(2)2019全国卷T30,其内在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为第二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准备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2.易错警示:(1)2020江苏高考T10,开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及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事件是南昌起义,B属于干扰项。(2)2019全国卷T30,1948年新中国尚未成立,共产党尚未掌握全国政权,提高执政能力,发展

6、社会主义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目的,排除D。【提能增分超重点】【时空体系】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实践【核心要素】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实践革命 纲领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脱离中国国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据中国国情,制定最低纲领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革命 力量从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迎来国民革命的高潮 探索实践革命 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的领

7、导权,独立领导革命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革命 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城市中心论”的局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工作 重心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明党的工作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易错防范】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其决定因素弄不清楚 限时(15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943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社论国民革命与五四

8、运动。社论指出:“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这一个支流,经过四年的时间,仍旧汇宗于国民革命的大海。所以五四运动若果有何贡献,这都是滋源于国民革命运动。”材料显示当时国民党()A.欲弱化中国共产党和民众的历史贡献 B.肯定了五四运动的时代价值 C.希望各阶层积极投身抗日斗争 D.关注国民革命运动的群众性 考场练兵提升考试力 A 根据“五四运动若果有何贡献,这都是滋源于国民革命运动”可知,国民党弱化中国共产党和民众的历史贡献,强化国民党的影响力,故选A;肯定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排除B;1943年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排除C;关注的是国民党的领导,排除D。2.下表所示为毛泽东生平年表(部

9、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活动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 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诉求 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本形成 D.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领导地位确立 时间 事件 1924年2月 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委员、组织秘书等职 1925年12月 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刊物政治周报 1926年5月 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 B 材料中毛泽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推动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这种合作方式是当时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诉求,故选B;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中国革命,排除A;“工农武

10、装割据”理论形成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排除C;材料体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排除D。3.1920年,陈独秀、李汉俊在上海创办劳动界,该刊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工人们明白自己受剥削的根源,阐明了工人群众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根本途径,“这里有一个最大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社会主义”。当时,这类刊物的创办旨在()A.发展新文化运动 B.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阐明民主革命任务 C 据材料“创办劳动界让工人们明白自己受剥削的根源”“最大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社会主义”,可知陈独秀创办此类刊物目的在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C;依据所学可

11、知,劳动界等刊物主要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而非发展新文化运动,排除A;这类刊物主要启迪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而非强调探索革命道路,排除B;依据所学可知,中共二大才阐明民主革命任务,排除D。4.1927年初,武汉进入“无工不组会,无会不罢工”的时代。有工会提出工人每年要有两周休假,每年红利分配,结婚发结婚补助等要求。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由此可知()A.武汉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心 B.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 C.工人运动出现“左”的倾向 D.工会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C 题干中“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可知此时工人运

12、动有不合理之处,带有“左”的倾向,故选C;题干只是提及武汉的工会及工人运动的情况,未提及武汉工人运动与全国的关系,排除A;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是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B;题干提及的是工会工人不合理的要求及不利于生产的情况,排除D。5.1933年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大力倡办合作社,年底各种合作社发展到二千四百多个。同年,人民委员会提出扫除文盲的口号,并决定制订国民教育计划,陆续创办了苏维埃大学等二十多种高中级学校。上述措施的推行()A.旨在推动城市的武装斗争 B.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C.遏制了“左”倾思想的蔓延 D.改变了根据地的社会结构和性质 B 材料表明苏维埃中央政府大力发展

13、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有利于巩固政权,故选B;1933年瑞金在这一时期“左”的错误还没有占主导,强调以农村为中心,排除A;1933年“左”倾思想还没有蔓延到瑞金,材料中的措施是符合实际的,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的变更,故谈不上改变社会结构和性质,排除D。6.1943年5月,蒋介石密令胡宗南以武力进攻陕甘宁边区。对此,毛泽东亲自撰文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质问国民党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满意等,通报抗日战场信息,驳斥国民党的作为与言论。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旨在()A.揭露国民党的反共行为 B.塑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形象 C.挽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争取英美等国的援助 C 1943

14、年处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行为旨在揭露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恶行,尽最大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C;A是中国共产党的直接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B是中国共产党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当时英美等国援助的主要是国民党政府,排除D。7.1938年11月5日至6日,毛泽东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作总结报告。下表为报告内容的项目。由此可见,这次全会()(一)会议的成功(二)广州、武汉失陷后的形势(三)民族统一战线的长期性(四)战争与战略问题(五)其他问题A.适应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国内局势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加速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

15、指导地位 A 毛泽东指出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次全会正确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相持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故选A;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排除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排除C;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排除D。8.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

16、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表明当时()A.封建旧势力严重阻碍了革命工作 B.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方法 C.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积极地开展土地改革 D.破除封建迷信是革命的首要目标 B 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方法,故选B;材料中农民的祈雨仪式反映出传统习俗的影响,并非封建旧势力的阻碍,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排除C;材料说明破除封建迷信是中国共产党地方治理的主要任务,无法推断是其首要目标,排除D。二、非选择题 9.(16分)阅

17、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推进之根本动力也。病态者,即其历史演进途中所时时不免遭遇之顿挫与波折也。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向。若以两民论之,万难得其真相。今日治国史者,适见我之骤落,并值彼之突进,意迷神惑,以为我有必落,彼有必进,并以一时之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故虽一切毁我就人而不惜,惟求尽废故常,以希近似于他人之万一。不知所变者我,能变者亦我,变而成者依然为我。今日之中国,显为有病,病且深矣,此万不容讳。然犹有所希冀者,其人虽病,尚有内部自身的生力可以为抗。钱穆国史大纲 评析材

18、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观点,如“一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今日之中国,显为有病,病且深矣,此万不容讳。然犹有所希冀者,其人虽病,尚有内部自身的生力可以为抗”可知,一个国家的历史既向前发展又有曲折,其次,根据论题进行评价,如从认可钱穆关于一个国家历史不断发展的观点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观点:钱穆认为“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推进不免遭遇

19、顿挫与波折,但生力者是历史推进的根本动力”,此观点正确。(2分)评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积极进行抗争和探索,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尤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分)结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2分)其他观点:如“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

20、推进之根本动力也”“人类历史演进是曲折前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近代治史者,对东西方历史存在绝对主义倾向”“近代中国虽面临巨大挑战,但尚有内部自身生力可以为抗”。限时(2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 专题特训提升

21、考试力 C 1919年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促使大批青年学生赴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故选C;材料反映五四运动激发青年赴法探求真理,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不能得出“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的结论,排除B;“社会的共识”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2.影响下表中革命纲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A.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分析 B.已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C.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实践 D.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会议 时间 革命纲领(节选)中共一大 1921.7 革命军队必须与

22、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中共二大 1922.7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 根据材料中共一大时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中共二大时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可知,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故选A;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独立成熟的现代政党,

23、排除B;俄国十月革命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与“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不符,排除C;国民革命时期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与材料所述时间“1922年”不符,排除D。3.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此后,像贺龙这样的革命军人和大批农民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内农民比例从中共五大(1927年)的18.7%激增至六大(1928年)的77.6%。这一情况说明()A.中央重视扩大群众基础 B.土地革命取得重大成效 C.党的阶级基础发生转变 D.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A 据材料“党

24、内农民比例从中共五大(1927年)的18.7%激增至六大(1928年)的77.6%”,可知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内农民比例迅速上升,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注重联合农民,故选A;1927年土地革命才刚刚开始,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效,排除B;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没有发生过转变,排除C;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D。4.按照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地主、资本家等剥削阶级都被剥夺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39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则明确规定了没有阶级区别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最低革命

25、纲领的制定 C.正确革命道路的形成 D.“左”倾思想彻底肃清 A 中央苏区剥夺了剥削阶级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边区政府则扩大了民主范围,这是因为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扩大民主范围有利于号召各阶级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1922年中国共产党制定最低革命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打倒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与材料无关,排除B;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排除C;“彻底”说法错误,并且与材料无关,排除D。5.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

26、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发表,称红军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等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该宣言的发表表明中国共产党()A.党内产生错误倾向 B.已由幼稚走向成熟 C.政策导向发生转变 D.与国民党关系缓和 C 根据题干中所述红军“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作战协定”的三个条件可知,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前提之下,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即由“武装反蒋”转变为“联蒋抗日”,故选C;题干中所述政策的变化适

27、应了时局的变化,这不是错误倾向,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B;题干中所述及的三个条件仅是中国共产党单方面的表示,没有提及国民党对此的态度,不能推断出两党关系的缓和,排除D。6.右图是发表于1943年的木刻版画,塑造了陕甘宁边区第一位 劳动英雄吴满有的形象。他头戴绒帽,身披羊皮棉袄,成为普 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象征。对吴满有的塑造与宣传意 在()A.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 B.发动农民支援百团大战 C.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 D.激发边区群众生产热情 D 1943年陕甘宁边区宣传劳动英雄吴满有,树立普通农民依靠劳动改变命运的典型形象,意在激发边

28、区群众的生产热情,故选D;动员群众参加土地革命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B;宣传劳动英雄吴满有,是宣传普通的农民,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战不符,排除C。7.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 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 本题

29、考查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依据材料“抗战家书”“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可得出这是1937年8月开始的淞沪会战,这场战役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C正确。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当时驻守淞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日军被迫三易主帅,故A错误。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日本攻占广州、武汉后,故B错误。中国军队取得的正面战场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山东,故D错误。8.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家

30、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这一规定()A.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缩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 C.表明根据地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D 紧扣时间“1941年”及地点“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权所在地,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明显体现了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故选D;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排除A;纲领中的规定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排除B;题干中土地政策的调整,主旨是服务抗日战争的大局,排除C。9.1945年8月中下旬,蒋介石连

31、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他到重庆“共定大计”;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暨驻华美军司令魏德曼将军也向毛泽东发出了邀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中国共产党此举()A.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建 B.受到来自美国方面的军事压力 C.利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 D.受到国民党内各派的普遍欢迎 C 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目的是尽量争取和平建国,同时揭露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更多人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争取全国民众及中间派的支持,故选C;此时抗战结束,国共内战还

32、未全面爆发,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目的是尽量争取和平建国,同时揭露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且当时美国亦希望争取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分歧,中国共产党并未受到美国军事压力,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党内左派欢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以实现和平民主建国,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却意图借此机会打击中国共产党,排除D。二、非选择题 10.(23分)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反现代化因素的存在,抑制了现代化因素的增长,使国民革命成为必要,而这一革命,将中国现代化运动推向新的高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洋军阀的

33、统治致使中国初步政治现代化严重异化。在短短的12年中,北洋中央政府频繁地更换8位元首、24届内阁和5届国会或参政会。同时,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盘踞一方,在军阀政治的导演下,中国舞台上演了一幕幕军阀混战的闹剧。其中,1920年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之间发生的第一次直皖战争影响较大。军阀混战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特殊环境,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岁月”黯然失色。摘编自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北伐战争进展顺利,到1927年4月,北伐军在10个月内攻占了近半个中国,取得了巨大胜利。北伐战争基本上实现了国民革命运动所要完成的直接目

34、标,由此国家统一进程的步伐大大加快,初步重新奠定了国家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也为南京政府裁撤遍布各地的厘捐、统一币制和度量衡提供了前提。革命的指导思想在革命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和传播,对民众进行了政治启蒙,扩大了民众参政的广泛性思想文化进步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指导中国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广泛传播。摘编自曲延春国民革命的社会现代化价值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归纳国民革命之前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14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民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9分)【解析

35、】第(1)题第一问政治角度,结合材料一“北洋军阀的统治致使中国初步政治现代化严重异化。上演了一幕幕军阀混战的闹剧”和所学北洋军阀的统治得出政局动荡;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第二问经济角度,结合所学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可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依然存在。第(2)题围绕国民革命对现代化的贡献,结合所学国民革命的意义和材料二“奠定了国家现代化的政治基础,也为南京政府提供了前提对民众进行了政治启蒙,扩大了民众参政的广泛性思想文化进步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广泛传播”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展开论述即可。答案:(1)政治:政局动荡;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反动统治。(7分)经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依然存在。(7分)(2)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