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专题三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461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专题三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专题三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教学目标 考纲(理)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史实。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纲(文)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二)学习导学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五四运动前)1、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文科了解)(1)概况:梁启超较早的谈及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朱执信介绍了马、恩生平和学说。(2)特点:由于历史和阶级局限,仅为一般知识介绍,并没有真的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正式传播俄国十月革命后(1)原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新出路。(2)李大钊宣传:1918年7月法俄革命之比较

2、观,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1918年11月又发表、的胜利,指出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是劳工主义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社会而奋斗。1919年5月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并发表我的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3)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救国学说,正式传入中国,改变了新文化方向和性质。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1、传播的条件(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民众的觉醒。(2)一战以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3)在各种“主义”的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因理论的科学性而一支独秀。(4)

3、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2、三次论战:(1)1919年围绕“要不要中国问题”引起“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与胡适)(2)1920年围绕“要不要的国家”等问题的争论。(3)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等问题的争论。评价: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广泛传播和理论的中国化(1)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展开论战,宣传了马克思主义;(2)成立马克思主义社团,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重在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观察社会发展的工具,陈独秀重在关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和如何

4、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问题。(3)深入工人群众,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创办党月刊,其他还有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和工人周刊等。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意义: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三)巩固迁移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马克思作为一种救过理论已经被中国人接受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 B C D2、李大钊在庶

5、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只能顺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杭”。这种“潮流”是指 A 新文化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马克思主义传播 D 杜会主义革命 3、新文化运动阵营逐渐分化的直接原因在于 A 五四运动的爆发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北洋军阀政府的破坏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5、“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你认为这是谁的主张 A陈独秀 B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6、讨论1:有学者

6、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得到广泛传播,是由于中国内部具有适合的条件。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7、讨论2:(参见固学案作业第20页、理科凤凰第35页)材料一 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主义来欺人。材料二 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分离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运动。那么我们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应该设法使他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应该使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社会问题的多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两段引文各出自什么文章,其作者分别是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根本分歧在哪?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8、讨论3:(参见凤凰第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