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171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9页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11-40每题1.5分,共55分)1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A不断进化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2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ABCD3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4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

2、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4005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

3、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7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

4、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10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11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5、认为,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拜尔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12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2000、2000、6000他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在初始时A基因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A基因的频率分别是()A0.2和0.3B0.3和0.3C0.2和0.5D0.3和0.51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1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

6、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15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B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C氨基酸、纤维素、CO2、Na+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女性患色盲,外祖母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C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其种群密度也高D基因

7、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中的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三种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B在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C中有葡萄糖、乙酰胆碱、血浆蛋白、抗体、激素和尿素等D剧烈运动后的PH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Na2CO3发挥了作用18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仅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图中可表示抗体、淋巴因子等,可表示各种激素,可表示神经递质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8、19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A在b点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负变为正Bf点刺激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其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D该图中有两个突触小体,两个突触20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

9、侧偏转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就会有所增加B体检时尿检,小明没有尿意,但也排出了少量尿液,说明了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以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C登山团队中只有一名登山运动员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说明他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与环境因素无关D某人接触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另有一人是AIDS患者,他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都过强22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

10、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糖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BTORC2蛋白的开关功能体现了血糖的反馈调节机制C血糖浓度较低时,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开启,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属于体液调节D葡萄糖制造基因表达的结果是促进肝糖原合成23关于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和CO2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均属于体液调节B冬泳时运动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耗氧量也增加C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D下丘脑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可以是感受器,也可以是神经中枢,

11、但不可以是效应器;可以是产生激素的结构,不可以是激素作用的靶细胞24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感染HTLVI病毒引起的,HTLVI的HBZ基因通过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形成有利于病毒生存的环境,并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浆细胞可识别HTLVI病毒BHTLVI病毒可引起T细胞基因突变CHBZ基因不会影响到体液免疫过程D促进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25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

12、疫2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27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5与细胞4仍具有分裂能力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1、2、3、4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28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

13、,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光照无关D实验四可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因此不需要对照实验2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B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C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D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3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图

14、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该图可表示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该图可表示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31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小动物,用记名计算法加以统计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32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分析

15、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和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稗草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构成了一个种群,由于空间资源的有限,种内斗争会加剧,这不利于种群的发展3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结合如表的实验数据,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5510A与相比,内酵母菌先到达K值,种群数量先下降B因为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所以4支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一定相同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

16、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试管的环境阻力小于试管34下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分析该种群()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A这7年中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5年时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该种鸟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4年时鸟数量的两倍D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鸟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35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

17、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36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的关系是()A此图,b表示青霉菌B此图,a表示青霉菌C此图,a表示青霉菌D此图,b表示青霉菌3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相比,后者的物种更丰富些B一片马尾松林长得高低错落有致,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D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

18、的38如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3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群落演替中草本植物逐渐取代地衣,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主要原因都是对阳光竞争的结果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只要气候适宜,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均可形成树林,只是时间有长有短初生演替

19、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群落内竞争激烈因为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所以是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通过群落演替,森林里不再有地衣、苔藓等生物人类活动不仅没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反而加快自然演替的速度ABCD4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蜜雀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伯劳鸟与袋鼬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二、非选择题(共45分)41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片农田中全

20、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决定的42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所示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当兴奋达到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

21、位变为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43如图1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某种鱼迁入到该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2

22、)甲种群在d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种群甲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时期(3)由图2中信息可知,捕获后剩余量应维持在t1时的数量,原因是,制约t2时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4)调查该湖泊中迁入鱼的种群数量可用法如果第一次捕捞鱼3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该水域,第二次捕捞鱼600尾,其中50尾有标志,则该水域中鱼的种群数量大约是尾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11-40每题1.5分,共55分)1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在此条件下该物种将()A不断进

23、化B不断衰退C产生新物种D丧失基因库【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B、在一个含有A和a的自然种群中,AA个体很容易被淘汰,这样导致A基因频率降低,a基因频率升高根据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说明该物种将不断进化,A正确,B

24、错误;C、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这里并没有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不能说产生新的物种,C错误;D、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但没有丧失基因库,D错误故选:A【点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2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

25、()ABCD【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小白鼠为恒温动物,外界温度降低时,小白鼠为维持体温,需要增加代谢速率,所以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温度降低,则出汗变少,内环境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恒温动物酶的活性基本不变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解答】解: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以增加产热,用表示;低温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耗氧量增加,进而增加产热量,用表示

26、;因为小鼠为恒温动物,所以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内温度基本不变,因此小鼠体内酶活性基本不变,用表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小鼠为恒温动物,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体温的稳定,在稳定的体温下,酶的活性基本不会改变3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考点】种群的特征【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

27、个体数【解答】解:A、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不是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错误;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B正确;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C错误;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为不同的物种,属于不同种群,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理解种群密度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一般4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

28、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400【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

29、即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c点之后,B错误;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淘汰的个体,C错误;D、c点为K/2处,种群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是200,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5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横坐标是时间,因变量为种群的增长

30、率,010年种群增长率先增加,1020年种群增长率减少为0,表示S型曲线【解答】解:第10年增长率最高,表示处,数量为200只,则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图形分析题,利用好相关的知识,读懂图意,进行图文转换即可得出正确选项6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t)中,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专题】正推法;种

31、群和群落【分析】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解答】解: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t中,表示增长率,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A错误;B、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K值提高,B错误;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

32、近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D、在“S”型曲线中,前,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增大,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减小,因此在两侧,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尤其是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判断不同时期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情况7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3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群落的概念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特点是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实现基因交流2、群落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地段可以重复出现【解答】解:A、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全部生物是一个群落,A正确;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不属于同一物种,不能构成种群,森林中的全部鸟不是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群落,B错误;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森林中的全部植物不是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群落,C错误;

34、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全部油松不是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群落,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群落的概念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考点】种间关系;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

35、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解答】解:A、种群“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A错误;B、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而捕食属于种间关系,B错误;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种间关系的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C正确;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S”型增长曲线、种间关系的辨别、群落演替和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等相关知识,意

36、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9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

37、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解答】解:A、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B、由于灌木高大,能获得更多的太阳能,因此演替过程中发生草本植物变为灌木的阶段,B正确;C、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C正确;D、群落演替的根

38、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类型、过程、概念和原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0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

39、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即包括生物部分,也包括非生物部分,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正确;C、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和部分植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1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用豌豆

40、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拜尔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孟德尔遗传实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1、摩尔根用果蝇为实验材料,以红眼、白眼为性状,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解答】解:A、摩尔根用果蝇为实验材料,以红眼、白眼为性状,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但他并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41、B正确;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正确;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12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分别为2000、2000、6000他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在初始时A基因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A基因的频率分别是()A0.2和0.3B0.3和0.3C0.2和0.5D0.3和0.5【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种群迁入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子代都能存活,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突变,没有遗传漂变,自然环境对种

42、群没有选择作用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那么,这个种群不论繁衍多少代,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解答】解:初始时A基因的频率为:A=0.3,由于该种群不涉及突变、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使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因此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A基因的频率仍然是0.3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

43、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分析】本题是对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变异的特点、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生物进化的实质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变异的特点、隔离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生物进化的实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生物结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过程可以不经过隔离,B错误;C、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C正确;D、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

44、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共同进化的相关知识分析资料,获取信息、解释问题的能力由于长舌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二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使长舌蝠避开了和其他蝙蝠的竞争【解答】解:只有长舌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摄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这是长舌蝙蝠和长筒花相互选择、相互适应,

45、共同进化的结果同时通过这种的生活方式也减弱了长舌蝙蝠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舌蝙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故必须在有长舌蝙蝠生存的地方长筒花才能繁殖后代故选:B【点评】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以及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比较新颖15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B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C氨基酸、纤维素、CO2、Na+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

46、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因此,它们都可以作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呼吸酶属于细胞内而非细胞外液的成分,因而它就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解答】解:A、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在血浆中不存在,A错误;B、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在血浆中不存在,B错误;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成分,在血浆中不存在,C错误;D、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等在血浆中都存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女性患色盲,外祖母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C物种丰富度高的生

47、态系统,其种群密度也高D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考点】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解答】解:A、细胞的代谢离不开酶,所以能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A正确;B、女性患色盲,其色盲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而自来母亲的色盲基因可来自其外祖父,所以外祖母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B正确;C、物种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而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48、,与物种丰富度无直接关系,C错误;D、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合成、伴性遗传、种群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勇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中的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三种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B在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C中有葡萄糖、乙酰胆碱、血浆蛋白、抗体、激素和尿素等D剧烈运动后的PH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Na2CO3发挥了作用【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图形图表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是血

49、浆,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是淋巴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解:A、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可以进入淋巴,淋巴能回流到血液中,A正确;B、氧气属于自由扩散,在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是,最低的是,B错误;C、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一般不存在于组织液中,C错误;D、当血浆中的乳酸含量增高时,乳酸与碳酸氢钠发生反应,降低血浆中的PH,以维持内环

50、境pH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内环境的PH的调节,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仅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B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图中可表示抗体、淋巴因子等,可表示各种激素,可表示神经递质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专题】模式图;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根据题意,内环境的稳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图中表示的就是内环境与神经系

51、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之间的调节机制,如果表示免疫系统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免疫分子,包括抗体和淋巴因子;可表示内分泌腺产生的各种激素,如果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促甲状腺激素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两种激素的调节;可表示神经递质【解答】解:A、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它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还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A错误;B、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B错误;C、图中可表示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淋巴因子等,可表示内分泌腺产生的各种激素,可表示神经递质,C正确;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D错误故选:C【

52、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调节机制的理解,要求学生对神经、体液、免疫三方面的调节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属于应用水平的考查19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A在b点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负变为正Bf点刺激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其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D该图中有两个突触小体,两个突触【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专题】图形图表题;神经调节与

53、体液调节【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刺激b点时,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且同时到达a和c处;当兴奋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f点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据此答题【解答】解:A、b点接受刺激后,Na+内流,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由正变为负,A错误;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其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正确;C、在b点刺激时,兴奋同时到达a和c处,因此A1不偏转,当兴奋继续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因此

54、A2偏转两次;刺激f点时,兴奋能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因此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错误;D、该图中有2个突触小体,1个突触,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神经元结构模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根据图中电流指针的位置及刺激位点准确判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20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

55、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产生兴奋时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答】解:A、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A错误B、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说明c点为负电位

56、,由此推测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B正确;C、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大量内流,产生兴奋,C正确;D、根据刺激前后记录仪指针的偏转情况可推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提高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2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就会有所增加B体检时尿检,小明没有尿意,但也排出了少量尿液,说明了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以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C登山团队中只有一名登山运动员出现严重的高原反

57、应,说明他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与环境因素无关D某人接触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另有一人是AIDS患者,他们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都过强【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1、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机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会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中枢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

58、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B、排尿中枢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体检时尿检,小明没有尿意,但也排出了少量尿液,说明了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可以受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B正确;C、登山运动员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与缺氧有关,说明他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与环境因素的变化有关,C错误;D、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艾滋病患者是由于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9、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2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糖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BTORC2蛋白的开关功能体现了血糖的反馈调节机制C血糖浓度较低时,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开启,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属于体液调节D葡萄糖制造基因表达的结果是促进肝糖原合成【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专题】信息转化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

60、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说明血糖调节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而实现的,A正确;B、“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则输入的信息和输出的信息相反,体现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C、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

61、,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正确;D、葡萄糖制造基因表达的结果是促进肝糖原分解,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反馈、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3关于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和CO2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均属于体液调节B冬泳时运动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耗氧量也增加C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D下丘脑在不同的生理过程中可以是感受器,也可以是神经中枢,但不可以是效应器;可以是产生激素的结构,不可以是激素作用的靶细胞【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专题】信息转化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

62、分析】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细胞代谢正常进行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结果【解答】解:A、胰岛素降低血糖和CO2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均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B、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耗氧量也增加,产热增加,B正确;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肾集合管细胞,所以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C正确;D、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兴奋、作为神经中枢、分泌激素等作用,可以作为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

63、难度中等24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感染HTLVI病毒引起的,HTLVI的HBZ基因通过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形成有利于病毒生存的环境,并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浆细胞可识别HTLVI病毒BHTLVI病毒可引起T细胞基因突变CHBZ基因不会影响到体液免疫过程D促进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由题意可知,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致病原因是HTLVI的HBZ基因表达的产物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特异性免疫过程有利于病毒生存,HTLVI可以诱发T细胞基因突变而使T细胞发生癌变【解答】解:A、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具有识别病

64、毒的作用,A错误;B、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HTLVI能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的机理是诱发T细胞基因突变,B正确;C、T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重要的呈递作用,T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抑制和T细胞癌变,不仅会影响细胞免疫过程,也会影响体液免疫过程,C错误;D、抑制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细胞癌变的机理,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25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程序性死亡不利于神经系统正

65、常发育B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D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分析】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解答】解:A、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利于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故A选项错误;B、据图可知,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能生存下来,否则会凋亡,故说明了生存因子影响了神经细胞的基因表达,故B选项正确;C、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故C选项错误;D、死

66、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凋亡的机制,对于细胞凋亡的意义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试题难度中等2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机理示意图患者胸腺肌样细胞能

67、分泌物质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进而引起重症肌无力【解答】解:A、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说明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故A选项正确;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可被吞噬细胞清除,故B选项错误;C、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故C选项正确;D、抗a抗体能与乙酰胆碱竞争乙酰胆碱受体(AChR),从而导致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故D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重症肌无力为素材

68、,结合发病机理示意图,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7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3均起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5与细胞4仍具有分裂能力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1、2、3、4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是吞噬细胞吞噬抗原的过程,是吞噬细胞处理病原体、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

69、是T细胞呈递抗原给B淋巴细胞的过程,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物质a是抗体【解答】解:A、细胞2为T细胞、细胞3为B细胞,两者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B、细胞4为浆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具有分裂能力,B错误;C、过程均涉及到细胞识别,因此都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C正确;D、细胞1、2、3、4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只是该基因只在浆细胞中才表达,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或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

70、准确判断各选项28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刺激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光照无关D实验四可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因此不需要对照实验【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专题】实验分析题;植物激素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一的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说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实验二说明尖端产生的刺激能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促进生长;实验三中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实验四中胚芽鞘尖端产

71、生了某种促进生长得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解答】解:A、实验一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尖端感光向光弯曲生长,否则直立生长,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A错误;B、实验二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隔断的胚芽鞘可以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C、实验三中,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D、实验四中,可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另外缺少空白对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发现过程

72、中的部分实验,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学习分析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B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C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D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是促进细胞生长;据

73、图2分析,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较敏感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据此解答【解答】解: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侧芽存在,故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D和A,A错误;B、重力会使生长素在向地侧集中分布,故背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生长,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在E和F之间,B错误;C、据图2分析,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故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作物地里的双子叶

74、杂草,C正确;D、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是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3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图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该图可表示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该图可表示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分析题图和题干可知,虚线表示对植物牛长既不促进也

75、不抑制的浓度,曲线上方是抑制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下方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解答】解:A、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不是下降,A错误;B、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不是下降,B错误;C、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是开始时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因此曲线应全部在虚线之下,C错误;D、没去掉顶芽之前,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在虚线之上,去掉顶芽后,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抑制作用解除,进而促进生长,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题图明确曲线的含义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生长素作用两重

76、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1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小动物,用记名计算法加以统计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D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专题】实验分析题;种群和群落【分析】1、样方法的注意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易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

77、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3、酵母菌的种群密度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解答】解: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小动物,用记名计算法加以统计,A正确;B、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

78、观因素,B正确;C、由于蚜虫的体积小、范围活动较窄,不宜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宜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C错误;D、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调查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计算其平均值,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方法在不同生物中调查过程中的运用;明确动物能力较弱的动物运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识记样方法调查过程中的相关注意点,如取样随机、样本数量足够大等,以及标记重捕法中标记要求32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和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

79、特征,稗草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构成了一个种群,由于空间资源的有限,种内斗争会加剧,这不利于种群的发展【考点】种群的特征【专题】概念图;种群和群落【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死亡率、是出生率、是性别比例、是年龄组成【解答】解: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会直接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即图中,从而影响出生率,即图中,A正确

80、;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正确;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C正确;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构成了一个种群,由于空间资源的有限,种内斗争会加剧,但优胜劣汰过程有利于种群的发展,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考查种群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特征,特别是种群的数量特征,明确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数量特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结合如表的实验数据,请

8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5510A与相比,内酵母菌先到达K值,种群数量先下降B因为在“同样实验条件下”,所以4支试管内的种群增长速率一定相同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D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试管的环境阻力小于试管【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专题】数据表格;种群和群落【分析】由表格可知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试管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也最

82、先开始下降相对而言,试管的培养条件最好,其次是试管和,最后是试管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是=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解答】解:A、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起始酵母菌数量较多,其种群数量先达到K值,也先下降,A错误;B、在“同样实验条件下”,但4支试管内培养液体积和起始酵母菌数有所不同,故种群增长速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C、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之前,一定要将

83、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C正确;D、相对于试管而言,试管中培养液体积较大,利用酵母菌生存,因此试管内种群的K值大于试管,试管的环境阻力大于试管,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能分析表中数据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4下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分析该种群()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A这7年中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5年时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该种鸟在该地区的环境容

84、纳量约为第4年时鸟数量的两倍D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鸟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分析表格:表中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由数据可知,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应是“S”型增长曲线,第4年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应是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增长速率先增加后下降,应是“S”型增长,A错误;B、第5年,增长速率虽然有所减少,但种群密度还在增加,因此仍为增长型,B错误;C、由数据可知第4年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密度应是,环境容纳量K值应是其两倍,C正确;D、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应用标志重捕法

85、调查其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识记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尤其是掌握S型曲线的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5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生态系统【分析】由图可知,所包含的食物链有:藻

86、类海螺;藻类线虫沼蟹;藻类细菌线虫沼蟹;大米草食虫草蜘蛛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食草虫减少,蜘蛛缺少食物,数量减少;土壤中的磷的增加以及大米草的竞争减弱,可促进藻类生长,线虫增加,沼蟹数量增加;因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随沼蟹数量增加,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解答】解:A、由藻类细菌线虫沼蟹可得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A正确;B、由食物链有:藻类海螺;藻类线虫沼蟹;藻类细菌线虫沼蟹;大米草食虫草蜘蛛,可得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蜘蛛、线虫,B错误;C、大米草死亡,可促进藻类生长,线虫增加,沼蟹数量增加,C正确;D、由图可知,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

87、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食草虫减少,蜘蛛缺少食物,数量减少,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36弗莱明发现,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经持续的研究,他分离出了青霉素,图中能正确表示青霉菌与其他细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例)之间的关系是()A此图,b表示青霉菌B此图,a表示青霉菌C此图,a表示青霉菌D此图,b表示青霉菌【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间关系【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细菌培养基中偶然出现的青霉菌周围没有细菌生长,说明青霉素能够分泌物质杀死细菌,它们之间是

88、竞争关系,最后结果是青霉素存活而勘察细菌死亡【解答】解:A、图示曲线表示的两种生物是捕食关系,A错误;B、图示曲线表示的两种生物是共生关系,B错误;C、图示曲线表示的两种生物是竞争关系,C正确;D、图示曲线表示的两种生物是寄生关系,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相比,后者的物种更丰富些B一片马尾松林长得高低错落有致,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和空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D影响森林中

89、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的【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解答】解:A、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和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的物种组成不相同,前者的物种更丰富,A错误;B、一片马尾松林高低错落有致,它们属于同一种群,不属于群落,B错误;C、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

90、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C错误;D、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要求学生识记群落空间结构的内容,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利于充分利用资源38如图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曲线表明,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物种无关BCD段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有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C该图可表示密闭的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的水平【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专题

91、】坐标曲线图;种群和群落【分析】分析曲线图:AC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长;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点之后的阶段,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降低;E点种群增长速率为0,表示K指,代表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解答】解:A、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另外与捕食者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关,A错误;B、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原因,CD段种群增长速率减慢,数量增加缓慢,B错误;C、由于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原因,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后期可能减少,C错误;D、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种群数量最好保持在C时期,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D

92、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关键是理解“S”曲线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39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群落演替中草本植物逐渐取代地衣,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主要原因都是对阳光竞争的结果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只要气候适宜,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均可形成树林,只是时间有长有短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群落内竞争激烈因为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所以是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通过群落演替,森林里不再有地衣、苔藓等生物人类活动

93、不仅没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反而加快自然演替的速度ABCD【考点】群落的演替【专题】对比分析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解答】解: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总趋势是物种丰富度增加和系统的稳定性提高,错误;群落演替中草本植物逐渐取代地衣,灌木逐渐取代草本植物,主要原因都是对阳光竞争的

94、结果,正确;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所以只要气候适宜,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均可形成树林,只是时间有长有短,正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内都有竞争现象,错误;因为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了岩石风化成土壤的过程,所以是裸岩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正确;通过群落演替,发生优势取代,但森林里仍然有地衣、苔藓等生物,错误;人类活动能改变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能对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进行比较;掌握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及群落演替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40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

95、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蜜雀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伯劳鸟与袋鼬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图形图表题;生态系统【分析】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一种联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食物链有8条:桉树甲虫蜘蛛蜥蜴蛇,合欢树叶状虫蜘蛛蜥蜴蛇,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蜘蛛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知更鸟伯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知更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蜜雀伯劳鸟袋鼬,合欢树叶状虫蜜雀袋鼬【解答】解:A、图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桉树、合

96、欢树属于生产者,A错误;B、蜜雀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错误;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的营养级最高,所含的能量最少,C错误;D、袋鼬能捕食伯劳鸟,又同时以蜜雀为食,所以伯劳鸟与袋鼬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食物网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共45分)41农田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害虫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

97、种群基因库(2)害虫抗药性变异的来源属于基因突变尽管害虫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原因在于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4)上述事实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定向的或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则逐渐积累,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98、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解答】解:(1)这片农田中全部的该种害虫的总和称为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该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是种群的基因库(2)抗药性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以抗药性基因频率很低,在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害虫杀灭效果仍然非常显著(3)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构,实质是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4)变异是不定向的,通过长期的自然选

99、择,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答案为:(1)种群 基本单位 种群基因库(2)基因突变 害虫中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率极低)(3)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4)不定向的 淘汰 基因频率 自然选择【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学生理解达尔文进化理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42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所示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达到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

100、信号电信号(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考点】真题集萃;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

101、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1)a点所在神经元胞体在脊髓外判断为传入神经,也可根据a与刺激相连接来判断;当兴奋到达b点时,因Na+内流导致膜两侧电位为内正外负;c点指突触位置,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后膜受体蛋白即诱发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2)机体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出肾上腺素为反射弧的一部分属于神经调节范畴,而肾上腺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靶器官心脏使其心率加快属于体液调节,全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3)机体对水的重吸收是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受下丘脑分泌的垂体储

102、存的抗利尿激素调节(4)细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首先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发起攻击,然后才是特异性免疫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生,其中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两种,发生体液免疫反应故答案为:(1)传入神经 内正外负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3)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3如图1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某种鱼迁入到该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

103、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根据图1中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丁乙甲丙(2)甲种群在d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种群甲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3)由图2中信息可知,捕获后剩余量应维持在t1时的数量,原因是t1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可最快恢复,制约t2时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资源有限,生存空间不足,天敌数量增加等(4)调查该湖泊中迁入鱼的种群数量可用标志重捕法法如果第一次捕捞鱼3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该水域,第二次捕捞鱼600尾,其中50尾有标志,则该水域中鱼的种群数量大约是3600尾【考点】种群数

104、量的变化曲线;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坐标曲线图;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分析】据图分析:1、确定图1中四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的关键是要清楚:生产者的能量最多,其数量也最多,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数量曲线特点是被捕食者的数量曲线是先增加的先减少,捕食者的数量曲线是后增加的后减少,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是引起其它种群发生改变的关键2、图2表示的是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说明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解答】解:(1)据图分析,甲、乙、丙、丁4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2)从图1可以看出,甲种群在d点处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种群甲在a、b、c、d四个

105、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3)图2中,t1时刻就是S型曲线的,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2时就是达到了种群的最大环境容纳量,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空间的有限和鱼本身的遗传特性(4)调查某水域中鱼的种群数量,动物活动范围大,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据计算公式可知:30060050=3600故答案为:(1)丁乙甲丙(2)增长型 a(3)t1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可最快恢复 资源有限,生存空间不足,天敌数量增加等(4)标志重捕法 3600【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学会分析种群的捕食曲线和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及其对应的增长速率曲线,有一定的难度2016年4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