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844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12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一、选择题1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到1944年之间先后建立了蒙、回民族自治区,开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这表明我国(B)A抗战时期已经建立省级民族自治机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C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依据是共同纲领D民族区域自治已是当时的基本政治制度解析:材料表明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实践民族区域自治,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的地位类似于地方省级机构,其建立的自治区应该是其下级机构,故A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时间为1947年,共同纲领制定的时间是1949年,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是在

2、1954年宪法中规定,故D项错误。21957年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B)A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C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解析:据“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

3、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B正确;A、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排除D。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C)A贯彻“一国两制” B发挥经济特区作用C保证民族平等团结 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民族平等团结,选项C正确;“一国两制

4、”不属于民族政策,选项A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经济特区无关,选项B排除;民族区域自治不等于高度自治,选项D排除。4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A)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解析:根据材料“1949年明确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明确载入宪法实行这一制度”及“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信息,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5、,故A项正确;和谐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法制化建设和发展了民族经济等,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B、C、D三项错误。51959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C)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解析:根据材料“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可知,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C选项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

6、错误,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B选项排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6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A)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解析:由材料可知,依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权应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而实行,可见现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制度,故选

7、A。B、C所述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故D错误。7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不学他们”突出表现在(A)A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解析:旧中国的外交是对外屈膝投降的屈辱外交,所以新中国不学他们的表现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8胡锦涛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在

8、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外交原则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D)A采取“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交B新中国的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我国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国家,至今仍在国际关系处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故D符合题意;“一边倒”方针侧重于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外交活动,但不利于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外交活动,A不符合题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前提,但对世界的影响不是最大,故B不符合题意;“求同存异”

9、原则主要是推进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9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D)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B它使我国丧失了同苏联的平等关系C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D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的方针,是党和政府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和当时的世界形势作出的决策,是独立自主的表现,故D项正确;A中“改革开放前”错误;B中“丧失”和C中“断绝”说法绝对,排除。10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C

10、)A采取灵活外交策略 B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C实行多边外交战略 D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既重点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多边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新时期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战略,而不是采取灵活外交策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针,不是对外开放,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独立自主,但没有体现不结盟, D项错误。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等。这体现了新中国(B)A“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B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11、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践D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解析: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说明新中国外交一直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体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B正确;A是万隆会议;C属于一直奉行的外交原则;D项“奠定”说法与题意不符。12根据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要求,中国军队于2018年9月22日完成8 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材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C)A始终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解

12、析:依据材料中“中国军队于2018年9月22日完成8 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可知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答案为C项。A项,中国新时期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不结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国新时期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主要表现是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材料中“完成8 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无关,排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

13、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

14、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在何时,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答案:(1)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

15、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1)从材料一的来源上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所体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概括起来就是在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的事务少数民族自己来管理。(2)结合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

16、制度。(3)从材料中“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可以得出我国各民族的居住情况是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

17、;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第十一条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

18、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第十六条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作者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

19、变化。根据材料指出保持中俄良好关系的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答案:(1)立足点:国家利益。原因: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谈谈:肯定“一边倒”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或者否定“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3)变化:由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4)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解

20、析:(1)从材料一中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即可以看到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是国家利益。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冷战的国际环境出现,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所以中国才不得不与苏联结盟。(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不难看出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是否定的,是侧重于强调该外交政策的弊端的。第二小问,“谈谈你的认识”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做到自圆其说即可。(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出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1、”可知是盟友关系,根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知是战略伙伴关系,所以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就是从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可知意义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双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保持中俄良好关系的意义一定要根据材料进行概括,答案就在材料中,多概括要点即可。(4)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付此类问题一定要有一些万能答案,例如,一定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而不断地、及时地调整、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