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3729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致远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作者姓名王晓明所属单位青岛市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联系地址青岛市经济开发区致远中学联系电话13854278058电子邮箱wxm.13邮政编码266555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

2、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只要不是对流行音乐充耳不闻,你就一定知道方文山的大名。他称得上是周杰伦的最佳拍档,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更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曾连续八届入围台湾金曲奖,并两度捧得“最佳作词人奖”。他熟于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擅长赋予文字生动的画面感,独树一帜的歌词创作中带着浪漫的时空想像和浓郁的东方气息。如果他是一段文字,会写着怎样的婉转;如果是一个符号,又会承载怎样的义涵;如果他是一座建筑,会座落在哪一条街巷;如果是一张票根,一段影像,又会连接哪一段旅程,记录多么美妙的时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真

3、实而立体的方文山,一起感受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本单元本单元依托鲁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大量的唐宋诗词,因此对研究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方面应该大有裨益。本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意象。指导学生欣赏方文山歌词的各种古典文化意象,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龙、茶、刀剑、杨柳、蝴蝶等,比较歌词中的古典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感受方文山歌词里的民族传统文化。专题二,方文山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与借鉴。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对方文山的歌词产生的重大影响。专题三,我眼中的方文山。进一步把握方文山歌词的艺术特性,探索其

4、歌词中古典文化意象所蕴含的现代情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方文山歌词创作的主要成就。2.能够依据方文山歌词中出现的不同的意象,综合分析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文化意象对其歌词创作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意象,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在品味方文山歌词的意象过程中,学会运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从传承与借鉴两个方面作出评价,领悟其艺术魅力。情感态

5、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感受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文化意象,体会其中蕴含的现代情感。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随笔感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3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

6、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4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获得发展。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

7、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方文山歌词中的意象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2方文山是如何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传承与借鉴?3方文山的歌词为什么具有与时俱进的艺术魅力? 专题划分专题1:走近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意象。专题2:方文山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与借鉴。专题3:我眼中的方文山。 专题一走近方文山歌词里的古典意象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方文山,台湾著名词人,周杰伦的最佳拍档。擅长拆解

8、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建构后现代新词风。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更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文字独树一帜。他的歌词作品促发了音乐创作另类革命。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方文山创作的歌词作品展开,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龙、茶、刀剑、杨柳、蝴蝶等,比较歌词中的古典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结合自己欣赏歌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方文山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诵读方文山有关龙、茶、刀剑、杨柳、蝴蝶等的歌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欣赏感受。2

9、.学会抓住歌词意象去品味其中情感。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歌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4. 了解方文山歌词创作的主要成就,感悟歌词意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将自己欣赏方文山歌词的第一感觉描绘出来吗?2他歌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3这些歌词意象具有怎样的情感?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方文山创作的相关歌词:(一)龙拳龙拳 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将东方的日出调整了时空回到洪荒 去支配去操纵(二)茶

10、汤茶汤 我说再喝一碗我熬的茶汤你说你现在马上要渡江渡江到那遥远的寒冷北方就怕你的手会冻僵你何时回来喝我熬的茶汤这次我会多放一些老姜你寄来的信一直搁在桌上不知要寄还哪地方(三)醉赤壁醉赤壁 确认过眼神 我遇上对的人我挥剑转身 而鲜血如红唇前朝记忆渡红尘 伤人的不是刀刃是你转世而来的魂 (四)一句一伤一句一伤 风惊扰河岸 也唏嘘了垂杨你低头唏嘘了 那些过往夕阳映屋檐 斜照木格子窗悠然的旧时光 我却黯然(五)七里香七里香 整夜 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窗台蝴蝶 像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我接着写 把永远爱妳写进诗的结尾妳是我唯一想要的了解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龙拳、茶

11、汤、醉赤壁、一句一伤、七里香等歌词。活动二:这些歌词中出现了哪些古典文化意象?引导学生将这些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交流,班级交流,教师引导。活动三: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现代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意象在歌词中传达的情感。龙意象具有的文化象征,茶意象中的怀旧情怀,刀剑意象里的诀别色彩,杨柳意象体现的离愁别绪,蝴蝶意象的爱情元素。布置作业: 1阅读陆正兰的歌词学2搜集方文山歌词中出现的其他古典文化意象。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词”,联系自己以前

12、学习过的诗词。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见解独到,分析深刻。专题二方文山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与借鉴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方文山歌词中的古典文化意象,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他创作的歌词遵循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特定艺术规律,被广大听众喜欢和传唱。无论现代流行歌曲还是唐宋词,都必须服从听众的“审美理想”,迎合他们的“美的尺度”。方文山的歌词意象既有古典的情韵,又有现代的情感。他的歌词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从以上几首歌词中,探讨方文山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与借鉴,感受方文山歌词中的情感世

13、界。让学生在欣赏现代歌词的同时感受其中的古典文化意象,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着割舍不断的心理联系,有益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 能够依据方文山的歌词意象,综合分析其中蕴含的不同情感。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学会恰当的抒发自己的情感。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说一下中国诗歌起源与发展吗?2.方文山的歌词创作是怎样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传承与借鉴的?3.陆正兰的歌词学对你欣赏现代歌词

14、产生了哪些影响?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检查学生对方文山歌词中出现的其他古典文化意象的搜集情况。活动二:探究思考:你能说一下中国诗歌起源与发展吗?引导学生将中国诗歌起源与发展按不同时期进行归纳。活动三:方文山的歌词创作是怎样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传承与借鉴的?引导学生将方文山的歌词意象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活动四:陆正兰的歌词学对你欣赏现代歌词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

15、抒己见。提示:中华诗歌源远流长,从浪漫的楚辞,质朴的诗经,到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都是一脉相承的。同样现代歌词也应该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他们同根同族、血肉相连。流行歌曲虽然只是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要的通俗文艺,但它同样以审美属性为特征,也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方文山创作的歌词笔触细腻,意境隽永,无形中深入人心,这与其歌词中的古典文化意象是密不可分的。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2.能够运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从传承与借鉴两个方面探讨方文山的歌词魅力。3能够抒发自己对歌词的独到认识;对同学的博文进行合

16、理的点评。专题三我眼中的方文山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方文山。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方文山歌词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和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赏析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真正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做到与时

17、俱进。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透过方文山的歌词创作,引起学生对古典诗歌与现代歌词进行联系与思考。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最喜欢方文山的哪一首歌词,为什么?2你能否自己创作一首具有古典意象的歌词?3.方文山的歌词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活动一: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方文山。着重谈方文山的歌词创作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活动二:小组研讨

18、习作,推选出佳作,进入班级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活动三: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活动四: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和展示。活动五: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歌词是遵循了自己的民族特定艺术规律而走向逐步繁荣兴旺的。”用何以在歌词美学风韵中说的这句话来概括方文山歌词中的古典文化意象之根源最恰当不过。流行歌曲虽然只是满足大众文化消费需要的通俗文艺,但它同样以审美属性为特征,也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塑造。无论现代流行歌曲还是唐宋词,都必须服从听众的“审美理想”,迎合他们的“美的尺度”。 中华诗歌源远流长,从浪

19、漫的楚辞,质朴的诗经,到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都是一脉相承的。同样现代歌词也应该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他们同根同族、血肉相连。方文山的歌词创作明显带有含蓄典雅的古典文化心理特征。他的歌词意象既有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传承与借鉴,又体现了自己的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迁延和积淀。这样蕴含着浓厚的古典文化情韵的“中国风”歌词 ,正是其能够在五光十色的流行歌坛上“特立清新之意”的重要原因。教学评价(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