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堂探究: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719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堂探究: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堂探究:第九单元第4课 戊戌政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课堂探究探究点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史料导入史料一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史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互动探究 (1)请结合所学,说明史料一中的观点。(2)史料二从哪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示:(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2)中国在向西

2、方学习时没有科学地把握中国国情,只是照搬日本经验。名师精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决定了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1)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微弱,民族资产阶级刚刚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他们与封建统治势力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在改革封建制度方面的不彻底性。他们只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求得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软弱性还表现在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并与之妥协的一面。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的落后衰弱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直接结果。这种在不反帝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的主张,只能是

3、不现实的幻想。2维新派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作为维新改革的理论基础,对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用“封建”之古作为“改”封建之“制”的理论,从儒家经典中寻找变法依据的做法就决定了维新变法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专制制度的。3维新派依靠封建政权实行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政策来实现资本主义,他们寄希望于光绪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而光绪帝是一个不掌握实权,连自己的命运都捏在别人手中的傀儡皇帝。维新派仅仅依靠光绪帝颁布几张诏书,而不进行政权斗争,又缺乏人民力量的支持,是无法取得改革胜利的。4在组织上,维新变法的组织形式无论是强学会或是保国会,其核心主要局限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政府

4、官僚之中。没有坚强的领导,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组织原则,组织纪律不严格,团体松散,起不了应有的领导和组织作用。【例题】 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倚。”这段话表明谭嗣同()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题目立意: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指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该段文言文材料,“茫无可倚”尤其反映了谭嗣同对于变法没有强大的依靠力量而感到前途茫然的一种心态,故应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B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