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变化 学案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636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变化 学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变化 学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变化 学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变化 学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2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目标导航】1.解释和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 2.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精讲精练知识点一解释和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 P65-671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2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数量将会增加D曲线

2、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最终会相对稳定知识点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P68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A BC D4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课后巩固1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2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

4、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N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4.如图是某种生物迁入某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此可以判断 ()A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BB点时种群数量最大C影响A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DB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5.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

5、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_的特性。(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3)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_。(4)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

6、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答案精讲精练:1.答案B解析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标准的“J”型;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此时种群增长率为0;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2.答案B解析K值即环境容纳量,若环境变的更适宜生存,则K值会变大;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一直是在增长,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由于该种群数量增多,其天敌的食物增多,故天敌数量也增多;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最终会在K值附近波动。3.答案D解析培养酵母菌时,不要去除培养液中

7、的溶解氧;中不是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应该是盖上盖玻片之后再滴培养液;早期培养也要取样观察。4.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的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C错误;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课后巩固1.答案C解析种群数量在呈“S”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第1阶段种群增长速率较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A正确;在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第3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故C错

8、误;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D正确。2.答案B解析由图中看出,该东亚飞蝗种群初始阶段增长曲线为“S”型。在a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了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故A项正确;ab段,种群增长率越来越小,但种群密度不断增加,二者不呈正相关,故B项错误;性引诱剂可以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可用于防治害虫,C项正确;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使其灭绝,也不使其成灾,有利于维持食物链的稳定,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项正确。3.答案B解析由题可知,0t1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到t1时刻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t1t2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减小,到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K值,故A错误、B正确、D错误;由于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因此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N,C错误。4.答案C解析从图中曲线不难看出,种群增长速率0,说明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由曲线信息可知,D点时种群数量最大。影响A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B点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为增长型。5.答案(1)过度繁殖(2)55亿(3)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4)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