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9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012高考】(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 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
2、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
3、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三民主义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
4、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2012高考文综重庆卷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 D石达开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答案】:C【解析】: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全国革命中心即移至C处。图中,A为上海,B是南京,D是南昌。【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一必修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北伐战争。(新课标)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国民革命运动。(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9)毛泽东说?“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
5、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前面这部分材料”不包括 A.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五四运动C.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D. 北伐战争(2012高考山东基本能力76)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有关党的代表大会叙述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中共八大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中共十三大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
6、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答案】:B【解析】: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工作重心”是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也即从“包围城市”转变到“夺取城市”、“管理城市和发展城市”。A项要到1952年底;C项的“认识”未变(工人阶级领导
7、,农民阶级配合);D项是从新中国成立时开始的。【考点定位】: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解放战争。(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
8、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2012高考文综福建卷38)(37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 领导乡村的时期。
9、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材料三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 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
10、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6分)【2011高考】(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
11、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答案】:B【解析】:1900年,清政府中央向列强宣战,南方的地方实力派却与列强勾结,这在本质上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错在“有效遏制”;地方实力派也未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C;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列强的勾结是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不能说明“分庭抗礼”,排除D。(2011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
12、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答案】:B【解析】:题中,“野蛮”行为不野蛮(正义),“文明”行为不文明(不正义),正是对八国联军对中国侵略掠夺这一本质的揭露。(2011年安徽省文综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答案】:B【解析】:图5反映的中国远征军入缅甸抗日,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战略物资支援,其它选项与中国远征军的作用无关。(2011年福建省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
13、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答案】:D【解析】: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
14、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2011年四川省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2011年浙江省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答案】:C【解析】:题中材料的关键句“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
15、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2011年重庆市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
16、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B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答案】:B【解析】:注题本题关键词“滇西”、“边陲”,综合判断这是抗战时期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二)非选择题(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7)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
17、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护照土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对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
18、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其他答案:(0分) 【解析】:(1)准确地填写符合史实的三个国家。(2)结合历史事实,史论结合,准确表述其弊端,避免单一性、模糊性;做到多样性、科学性。(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 “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
19、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
20、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2)影响: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
21、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从反孔到尊孔,手段不同,目的一致(宣传农民起义、维护太平天国政权)。应对“战局逆转”主要是重建领导核心、进行后期防御战,排除B;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本身就具有反封建性,传统士绅抵制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西方势力对太平天国支持与否,关键要看太平天国能否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排除D。(
22、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2011年全国卷文综16)清初著名使人陈先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题诗一手,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答案】:D【解析】:章太炎借用南宋末年的悲壮抗元故事,意在激发中国人民
23、反帝的民族激情。(2011年北京卷文综18)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 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从题中百分比数据对比来看,1923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前夕),更多的被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反映了对公正公平社会制度的渴望。(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
24、“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证券的合法地位(2011年广东省文综16)图5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竞袭洋夷之皮毛”等,这些词语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
25、;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2011年广东省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省份农会会员数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1926年6月64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1927年6月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
26、发表(2011年山东省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A项1917年以来已经有,不选;C项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就存在,不选;D项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未变,不选;仅剩B项,他能说明陈独秀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开始这段时间对帝国主义侵华本质的认识日益深入,是民族主义高涨的反映。(2011年四川省文综18)史学家胡绳指出,国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
27、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中间势力的有 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 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A B C D(2011年重庆市文综19)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校拟组织学生到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寻访革命足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前往的地区位于图4中的 图4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答案】:D【解析】:根据本题示意图的时间,可判断这是考查大革命时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分部状况。徐向前等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湖北、河南、安徽交界,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D正确。(2011年重庆市文综20)194
28、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
29、主观念【答案】:A【解析】: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表述错误。(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笔着两中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有爱地握手。此事 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B C D (2011年上海市文
30、综2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为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 举行。【答案】:嘉兴南湖【解析】:识记中共一大两个会议地址。(2011年上海市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B【解析】:结合1928年至1934年这个时间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明确这段时间中共党员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
31、金政府)的建立。(2011年上海市文综30)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下列会议与其对应的主题之间连线。遵义会议 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中共七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会会确立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中共十二大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答案】:遵义会议 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中共七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会会 确立毛泽东党内领导地位中共十二大 做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解析】:熟悉中共党史相关知识,准确对应中共历次重要会议的内容和意义等。(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
32、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2011年北京卷文综37(3)、(4)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清末明初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 维新时
33、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各送一部,但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若其书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两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3)简述日本“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6分)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4分)在近代中国,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出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
34、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选择要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序号资料1江南制造总局2“文学革命”3武昌起义4“自强”“求富”5三民主义6师夷长技以制夷7京张铁路8南京大屠杀9北伐战争10虎门销烟11中国同盟会12南昌起义【答案】:【解析】:(3)题中材料“幕效西法”使日本富强,首先判断这是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总的政策是殖产兴业。具体措施联想到课本关键词“引进”、“示范”、“扶持”、“基础设施”等。从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及维新派变法图强的的目的来分析重视的原因
35、。(4)做此题的关键是准确地将表中资料分类,选择确定一个准确的主题;补充的新资料及简要阐释只要与主题一致即可。(2011年北京卷文综39(2)(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8)辛亥革命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l1分) (标题)辛亥革命: (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1)推翻清朝帝制 2) 2 1)改称谓 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掏所掌控 l) 2)地方军队主要
36、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度除不平等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观点部分(4分)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提倡人人平等 其他答案(0分)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致的观点。(2分)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 其他答案。(0分)史实部分(4分)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立民国 其他答案。(0分)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解析】:(1)标题部分要突出辛亥革命的功绩与缺陷。(2)观点部分要
37、求在史实的基础上概括观点。(3)史实部分要求在观点的基础上列举史实。【2010高考】(10年广东卷)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答案:B。(10年新课标卷)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38、:“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分析是经验丰富的干部巧妙指挥小部队打击侵华日军,引起日军重视。答案:C。(10年四川卷)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答案】:A 【解析】:题目所指主要是林则徐在寻求禁烟
39、的适当方式。B项不属题意,C项从题中无法推断,D项根本不成立,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无权干涉政府。(10年上海历史卷)37.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
40、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问题:(25分)(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2)作者在“
41、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37(1)答案1: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4分) 37(2) 正义的要求(3分) 8226;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3分) 答案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3分)8226;恢复朝贡体系8226;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2:能进行简单概括(2分)8226;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 答案3:基本照抄“合约”内容(1分)8226;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 37(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
42、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10年上海历史卷)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 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 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解析:D。此题考察第5分册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内容。由于宋教仁宣传责任内阁和政党政治,对袁世凯个人独裁构成威胁,因此派人暗杀了宋教仁。之后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兴师讨袁,发起“二次革命”,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失败。(10年重庆卷)19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
43、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解析:本题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从材料上可以分析,此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美国总统强调中国当战对世界联合国家作战的贡献,抗战期间属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10年重庆卷)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
44、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10年安徽卷)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16.B 从图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从广州出发,进军武昌,南京,上海,可以判定为北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10年安徽卷)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解析:.A 仔细观察图和注释,漫画瓢上有一个“鄂”字,标题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表明清政府统治危机
45、四伏,已经顾此失彼。B不能体现顾此失彼,C无法体现材料所体现的形势,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个瓢,无法准确的表达当时的形势。漫画中没有体现革命派力量的强大,排除D.(10年天津卷)8. 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年北京卷)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46、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三大战役的掌握。根据图示反映的东北解放军入关的重要提示,应该先排除辽沈战役,因为根据史实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入关是为了参加解放平津的战役,所以此题正确的选项是C。(10年北京卷)17“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抗日战争的掌握。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
47、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所以正确选项是D。(10年山东卷)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0年全国卷2)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0年全国卷1)16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
48、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答案】C 【解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国名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故B错;国名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故D错(10年全国卷1)1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
49、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答案】C 【解析】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10年江苏卷)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解析:“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说明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故正确答案为A。(10年江苏卷)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
50、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解析:图片展示的是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正确答案为A。 1(2009年江苏历史,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2(2009年重庆文综,20)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51、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A B C D【解析】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重庆,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1985年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1895年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故选C项。【答案】C 3(2009年上海单科,28)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法西斯主义就是独裁和专制,反法西斯主义就是维护世界民主政治,因此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
52、、黑人民权运动都体现了对民主的追求。【答案】C 4(2009年北京文综,18)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A辛丑条约 B凡尔赛条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解析】抓住时间限制语“一战后”可以排除ACD选项。凡尔赛条约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中国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答案】B5(2009年福建文综,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2008高考试题】1.(2
53、008广东单科,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2.(2008广东单科,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 )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主义者答案 A3.(2008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
54、,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 B4.(2008广东文基,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 D5.(2008广东理基,64)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
55、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6.(2008山东,11)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下图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 B7.(2008宁夏,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 C8.(2008上海单科,1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 )A.秦末农民起义B.明
56、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9.(2008上海单科,12)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答案 D 10.(2008上海单科,13)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
57、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答案 C11.(2008上海单科,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保路运动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答案 B12.(2008上海单科,30)科学家竺可桢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13.(2008上海综合,28)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多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聊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
58、山领导的辛亥革命B.联合国的成立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D.中日甲午战争 答案 B14.(2008海南单科,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B.庚子年 C.辛丑年D.壬寅年答案 B15.(2008海南单科,20)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
59、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答案 C16.(2008海南单科,21)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17.(2008天津,1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 ( )A.限制封建剥削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D.废除封建剥削答案 A18.
60、(2008天津,18)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答案 C19.(2008全国,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答案 A20.(2008全国,17)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
61、一评论指的是 (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等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21.(2008全国,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 B22.(2008全国,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
62、“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答案 B23.(2008北京,15)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 )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答案 C24.(2008四川非延考区,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
63、地买卖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25.(2008四川非延考区,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份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答案 B26.(2008四川非延考区,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 )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B.实行土地公有制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D.保留富农土地答案 C27.(2008重庆,20)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
64、的内容主要包括 ( )打土豪、分田地 兴修水利 开展大生产运动 兴办工厂A.B.C.D.答案 C28.(2008重庆,21)蒋介石的庐山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该讲话发表于 ( )A.华北事变之前B.西安事变之前C.七七事变之后D.八一三事变之后答案 C29.(2007海南,15)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答案 C30.(2007海南,17)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地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 )A.八路军
65、 B.新四军 C.义勇军D.抗日联军答案 B31.(2007海南,1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的对日战略方针是 ( )A.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B.发动群众,全面抗战C.依赖国际援助,持久抗战D.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答案 D32.(2007上海单科B,7)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鸦片战争答案 D33.(2007江苏
66、单科,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答案 C34.(2007全国文综,16)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 )A.仿效近代西方军制编练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军官答案 A35.(2007全国文综,18)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族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D.民教冲突随民族
67、危机加深而凸显36.(2007全国文综,19)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驻华使馆在 ( )A.西安B.昆明C.桂林D.重庆答案 D37.(2007全国文综,17)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答案 A38.(2007重庆文综,18)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 ( )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C.主持了中共“一大”D.出席了中共八七会议答案 B39.(2007四川文综,22
68、)“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这一作品创作的时间最早可能是在 ( )A.1931年B.1936年C.1938年D.1939年40.(2007江苏单科,13)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B.C.D.答案 D41.(2007上海单科A,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
69、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答案 C42.(2007上海单科A,10)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答案 B43.(2007上海B,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
70、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44.(2006上海,28)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 A45.(2006天津,18
71、)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答案 D46.(2006山东海南宁夏,全国,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47.(2005山东海南宁夏,全国,14)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 )A.陆海军
72、大元帅府B.广州国民政府C.武汉国民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答案 C48.(2005海南宁夏全国,19)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 ( )A.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B.鼓励阅读儒家经典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答案 C49.(2005海南宁夏,全国,2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答案 D50.(2004海南,全国,21)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
73、得到了落实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答案 B51.(2004宁夏,全国,22)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展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52.(2004广东,9)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B.清朝皇帝已经决定退位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答案 D53.(2004山东,全国,2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1921年底孙中山会见共产国
74、际代表马林B.1922年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会议 C.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D.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答案 D二、非选择题54.(2008广东单科,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
75、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时期(18世纪),轻视时期(18401905),乐善好施时期(19051937),赞赏时期(19371944),清醒时期(19441949),敌对时期(1949)。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问题:(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
76、象”作为武器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和第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问题:(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答案 (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3)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
77、回答。56.(2008海南单科,2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8、。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57.(2008全国卷,39)阅读分析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
79、,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答案 (1)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2)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
80、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58.(2008北京,40)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 )图( )图( )。历史意义:图一: 。图二: 。图三: 。59.(2007宁夏,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
81、、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船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
82、,北洋陆军装备有德制的毛瑟步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梁启超说:“盖19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2)
83、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 (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3)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60.(2
84、007北京文综,37)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问题。(1)史料研习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 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 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材料中划线的5部分,有2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 结合1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
85、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2)理论指导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中国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新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理论来源基本主张实践过程结果孙中山三民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中华民国,但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毛泽东马列主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3)社会调查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北京市民对50年代新社会的感受。请参照示例,任选一个题目说明调查理由。答题示例调查题目:19501952年农村土地改
86、革调查理由:了解当时农村废除封建剥削关系、农民获得土地的感受。调查题目: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调查题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调查题目:(写出序号) 调查理由:(4)问题讨论日本、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对这一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的原因,有不同的认识角度。请你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史实加以概括。(8分)角度2:政治因素角度1:经济因素(3)了解市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感受。了解市民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感受。(4)角度1:它们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采用最新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展国际市场,推动
87、经济高速发展。角度2:它们都进行了社会改革,缓和矛盾;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都得到美国扶持,全力进行经济建设。61.(2006广东,30)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预测,它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请回答:(1)哪些因素导致了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取代清王朝的民主共和国和以往封建王朝的根本不同。62.(2005广东,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
88、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二 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材料三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调查问题调查结果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0票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俄国497票,美国107票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