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气体是 ( )A. Cl2B. HFC. HClD. CO【答案】A【解析】【分析】常见有颜色的气体为卤素单质、二氧化氮等。【详解】A、Cl2黄绿色,有毒性的气体,故A正确;B、HF无色有毒,故B错误;C、HCl无色有毒,故C错误;D、CO无色有毒,故D错误;故选A。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最终褪色的气体是A. SO2B. Cl2C. NH3D. HCl【答案】B【解析】【详解】A.SO2 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褪色,A错误;B.Cl2
2、的水溶液显酸性,含有氢离子,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因此变红的试纸最终褪色,B正确; C.NH3属于碱性气体,不能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C错误;D. HCl的水溶液显酸性,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褪色,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二氧化硫属于非氧化性漂白,能够使某些有机色质褪色,如品红;但是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潮湿的氯气(或次氯酸)属于氧化性漂白,能够使某些有机色质褪色,如品红,也能漂白酸碱指示剂。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A. 还原性B. 氧化性C. 漂白性D. 酸性【答案】A【解析】【详解】溴水具有氧化性,二
3、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答案选A。4. 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 N2B. Cl2C. SO2D. NO2【答案】A【解析】【详解】A. 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选;B. Cl2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故B不选;C. SO2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故C不选;D. NO2有毒,排放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故D不选;故选A。5.通入SO2能引起下列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SO2的作用和SO2使溴水褪色相同的是( )A. 品红褪色B. NaOH酚酞溶液褪色C. 石蕊试液变红D. 酸性KMn
4、O4溶液褪色【答案】D【解析】【分析】SO2通入溴水后褪色,是因为SO2、H2O与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作还原剂。【详解】A、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B、SO2通入NaOH酚酞溶液,溶液褪色,是因为SO2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碱性减弱,SO2表现的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B错误;C、SO2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是因为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SO2表现的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C错误;D、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高锰酸钾与S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作还原剂,故D正确。故选D。6.安徽古代科学家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卷七
5、金石类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其中的“硇水”指 ( )A. 硝酸B. 硫酸C. 盐酸D. 醋酸【答案】A【解析】硇水可以溶解银块,所以硇水是硝酸,故选A。7. 下列金属中在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的是A. 锌B. 镁C. 铝D. 铜【答案】C【解析】【详解】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会溶解,锌、镁、铜在常温下都可与浓硝酸反应而溶解。答案选C。8.在实验室,下列试剂中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A. 浓硝酸B. 浓硫酸C. 浓盐酸D. 浓氨水【答案】A【解析】【详解】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必须存放在棕色瓶中,浓硫酸、浓盐酸和浓氨水见光不会分解,只须密闭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浓硝酸见光易分
6、解,必须存放在棕色瓶中,A选项满足题意;答案选A。9.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根本原因是A.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电荷数逐渐增大,但不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A项错误;B.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但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则不能决定元素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B项错误;C.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
7、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C项正确;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D项错误;答案选C。10.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 )A.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 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 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正确;B20 世纪初,由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等研究出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故B错误;C揭
8、示了燃烧的本质的是拉瓦锡,故C错误;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是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故D错误;故选:A。11. 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第二周期A族B. 第三周期A族C. 第三周期A族D. 第二周期A族【答案】B【解析】【分析】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周期序数(横行位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序数(纵列位置)。【详解】Si是14号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处于第三周期A族,故选B。【点睛】此题是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12.下列各组微粒互为同位素的是A. 1H和2HB. 14C和14NC. 37Cl和37Cl -D. 56Fe
9、2+和56Fe3+【答案】A【解析】【详解】A1H 和2H表示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等,是同位素,故A正确;B14C 和14N的核电荷数不等,是两种不同元素,故B错误;C37Cl 和37Cl-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微粒,故C错误;D56Fe2+和56Fe3+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微粒,故D错误;答案为A。【点晴】本题考查了同位素的判断以及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等知识点。根据同位素的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是不同的原子,但是属于同一种元素;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放射性同位素钬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
10、数之差是A. 32B. 67C. 99D. 166【答案】A【解析】【详解】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166676732,答案选A。14.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 Al、PB. F、ClC. H、NaD. Mg、O【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详解:A. Al、P均是第三周期元素,A正确;B. F、Cl分别是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B错误;C. H、Na分别是第一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C错误;D. Mg、O分别是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元素,
11、D错误。答案选A。15.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 N、ClB. O、SC. H、MgD. Na、 Al【答案】B【解析】N属于A族、Cl属于A族,故A错误;O、S都属于A族 ,故B正确; H属于A族、Mg属于A族,故C错误;Na属于A族、 Al属于A族,故D错误。 1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碱金属元素包括锂、钠、钾、铷、铯、钫;最外层电子数为1,化学性质很活泼;氢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非金属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为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为锂元
12、素,属于金属元素,B错误;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9,为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错误;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错误;正确选项A。17.下列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 LiOHB. NaOHC. KOHD. RbOH【答案】D【解析】【详解】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主族元素从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LiNaKRb,故碱性LiOHNaOHKOHRbOH;答案选D。18.在下列元素中,与氢气反应最剧烈的是()A. 氟B. 氯C. 溴D. 碘【答案】A【解析】分析:卤素单质从氟气到碘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13、据此分析解答。详解:卤素单质从氟气到碘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所以氟气与氢气反应程度最剧烈,故B、C、D错误,A正确;正确选项A。19.下列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错误的是( )A. Na+F-B. K+Li+C. I-Br-D. Na+O2-【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钠离子和氟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但氟离子核电荷数更小,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弱,所以半径更大,即半径Na+F-,故A错误;B钾离子电子层数为3,锂离子电子层数为1,所以钾离子半径更大,故B正确;C碘离子电子层数为5,溴离子电子层数为4,所以碘离子半径更大,故C正确;D钠离子和氧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但氧离子的
14、核电荷数更小,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弱,所以氧离子半径更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A。【点睛】比较离子半径时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多,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同种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SPSi,则相应的酸性HClO4H2SO4 H3PO4 H2SiO3,所以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故答案为C。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P、S、Cl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 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C. C、N、O、F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D. 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增强【答案】B【解析】A、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Si、P、S、
15、Cl均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错误;B、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Cl、Br、I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故B正确;C、同周期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但是O、F没有最高正价,故C错误;D、Na、Mg、Al均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性逐渐减弱,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故D错误。故选B。23.已知R2+有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 RB. RC. RD. R【答案】C【解析】【详解】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R2+核外有a个电子,则R
16、原子核外有a+2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R原子质子数为a+2;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2+b,所以R原子符号为R,故答案为C。24.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性质递变,叙述错误的是( )A.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的还原性越来越强B.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越来越大C. 随着核电荷数的减小,碱金属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的单质熔点依次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从上到下,单质的金属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增强,故A正确;B金属性越强,碱金属的单质与水反应的越剧烈,故B正确;C随核电荷数的减小,核外
17、电子层数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C正确;D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出现减小趋势,故D错误;故选:D25.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 酸性:H2SO4HClO4B. 碱性:NaOHKOHC. 非金属性: PSCl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解答。详解:A.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Cl,则酸性:H2SO4HClO4,A错误;B.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K,则碱性:NaOHKOH,B错误;C. 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PSCl,C
18、错误;D.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S,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D正确。答案选D。二、填空题(共50分)26.现有A氟氯烃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E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 请你根据已有的环保知识,填空(填序号): (1)能形成酸雨的是_;(2)能破坏臭氧层的是_;(3)使水体富营养化的是_;(4)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的是_;(5)导致温室效应作用较大是_。【答案】 (1). CD (2). A (3). E (4). D (5). B【解析】分析:(1)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2)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物质;(3)富含氮、磷
19、元素的污水会使水体富营养化;(4)氮氧化合物能引起光化学烟雾;(5)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详解:(1)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所以能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答案为CD;(2)氟氯烃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氯烃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所以能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烃,答案为A;(3)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会导致藻类疯长,引起水中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与氮循环有关,所以使水体富营养化的是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答案为E;(4)光化学烟雾污染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
20、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因此能引起光化学烟雾是氮氧化合物,答案为D;(5)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环境污染及治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污染名词,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轻松解答。27.(1)元素周期表有_个横行、_个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_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_(填“增大”或“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填“增
21、强”或“减弱”) 、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_(填“增强”或“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_(填“增强”或“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_(填“增强”或“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填“增强”或“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填“增强”或“减弱”);(2)元素周期表有_纵列、_个族,第A族处在第_列,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_(填“增强”或“减弱”)、元素失电子的能力_(填“增强”或“减弱”)、阳离子的氧化性_(填“增强”或“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_(填“增强”或“减弱”)。【答案】 (1). 7 (2). 七 (3). 电子层数 (4). 减小 (5). 增强 (6)
22、. 减弱 (7). 增强 (8). 减弱 (9). 增强 (10). 增强 (11). 18 (12). 16 (13). 16 (14). 增强 (15). 增强 (16). 减弱 (17). 减弱【解析】【分析】(1)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质子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所以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所以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小、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23、【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七个周期,每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2)元素周期表有18纵列、16个族,第A族处在第16列,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元素失电子的能力增强、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28.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_;属于同素异形体关系的是_。A.O2、O3、O4 B.Ca、Ar C.Fe2+、Fe3+ D.氕、氘、氚 E.H2
24、O、D2O、T2O F.H2、D2、T2 G.Na、Na+【答案】 (1). D (2). A【解析】【详解】AO2、O3、O4为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BCa、A为质量数相等的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CFe2+、Fe3+为铁元素的两种阳离子;D氕、氘、氚为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EH2O、D2O、T2O为不同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FH2、D2、T2为氢元素的不同核素形成的氢气;G为钠原子和钠离子;综上所述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D;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29.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则:A、B、C的元素符号分别
25、是_、_、_。【答案】 (1). N (2). S (3). F【解析】【分析】【详解】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即A、C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的原子序数,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C为x+2,根据三种元素所处位置可知A、C为第二周期元素,B为第三周期元素,所以B的原子序数为x+9,所以x+x+2=x+9,解得x=7,则A的原子序数为7,B的原子序数为16,C的原子序数为9,所以A为N元素,B为S元素,C为F元素。30.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表中所列标号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族周期IAAAAAAA0二三(1)非金属性最强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形成化合物种
26、类最多的元素是_。(2)第三周期元素除外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填元素符号),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填化学式,下同),具有两性的是_。(3)单质的活泼性顺序为_ (填元素符号),判断的实验依据是_(写出一种)。【答案】 (1). F (2). C (3). F (4). NaOH (5). Al(OH)3 (6). NaMgAl (7). 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C,为N,为O,为F,为Na,为Mg,为Al,为S,为Cl,为Ar,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详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27、为C,为N,为O,为F,为Na,为Mg,为Al,为S,为Cl,为Ar,则(1)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F的非金属性最强,碳元素形成的有机物种类最多;(2)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Cl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最小,以上元素中Na的金属性最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的碱性最强,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Al(OH)3具有两性;(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Na、Mg、Al单质的活泼性为NaMgAl,可利用单质分别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验证或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来证明。【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熟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