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3162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优指导》2017版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滚动测试题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滚动测试卷七(第一十一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滚动测试卷第25页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15江苏泰州姜堰期中)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右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植物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是 0 mg/(100 cm2叶h)C.若在C点时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增加D.D点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导学号74

2、870390答案:D解析:光照强度为1 klx时,此时植物甲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0+20=20 mg/(100 cm2叶h);C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因此突然停止CO2供应,CO2固定受阻,短时间内导致C3的含量减少;D点时植物乙到达光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而题中又提出“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率增大的主要因素是CO2的浓度。2.(2015北京十二校期末综测)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

3、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变异个体B.筛选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可不用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答案:C解析:乙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得到的个体,A项叙述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在显微镜下筛选,可在显微镜下筛选,也可根据性别筛选,雌性个体均含异常染色体,雄性个体均不含异常染色体,B项叙述正确;因为F1中只有雌果蝇含有异常染色体X(BbXBX和bXBX),雄果蝇一半正常(BbXY),一半含有异常染色体(bXY),且雄果蝇含异常染色体的(bXY)无法发育,故F1中有2/3 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项叙述错误

4、;F1中雌果蝇基因型为BbXBX 和bXBX,都是灰色,雄果蝇(BbXY)为灰色,D项叙述正确。3.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B.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C.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组织水肿D.若为脑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导学号74870391答案:D解析:人体与生态系统的稳态的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但是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存在正反馈。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稳态即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

5、对稳定的状态。血浆中蛋白质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较少,如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循环受阻,引起组织水肿。若为脑细胞,其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血液流经脑细胞时,氧气进入脑细胞中,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若为肌肉细胞,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中,供给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以供能,则a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b处。4.(2015河北廊坊质量监测)某种遗传病家族系谱如下图,对该图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4、5、6、8、9号一定都是携带者C.若7号为纯合子,则10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D.若家族中14号个体与一患者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答案:D解

6、析:分析题图,8号和9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12号),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A项正确;由2号患病可知,4、5、6号的基因型都为Aa,由12、13号患病可知,8、9号的基因型都为Aa,B项正确;7号个体是纯合子(AA),6号的基因型是Aa,因此10号个体的基因型是1/2AA、1/2Aa,C项正确;14号的基因型为1/3AA、2/3 Aa,与一患者(aa)结婚,则他们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2=1/3,D项错误。5.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

7、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答案:D解析:体液和某些细胞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能杀死病原菌。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大多数病原体可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吞噬细胞为人体的免疫细胞。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6.(2015江苏镇江模拟)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上图可反映出激素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

8、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导学号74870392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b、c、d激素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A项正确;图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B项正确;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项错误;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D项正确。7.右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对垂体

9、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激素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在进入寒冷环境后,上述三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神经调节使骨骼肌通过战栗产热;激素对垂体是促进作用,激素对垂体是抑制作用;题图表示出体温调节的过程中用到了神经和相关的激素,所以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8.下表为赤霉素和乙烯对牡丹花萌芽和开花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处理萌芽时间开花时间花大小/cm开花率/%畸形花/%清水2月7日4月17日13.877.60赤霉素2月3日4月15日14.990.70乙烯2月17日4月21日9.114.822

10、.2乙烯+赤霉素2月7日4月17日10.720.10A.清水处理起空白对照的作用B.赤霉素具有促进牡丹开花的效应C.乙烯具有提高牡丹开花率和畸形率的效应D.乙烯和赤霉素对牡丹花萌芽的影响是相互拮抗的答案:C解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清水处理起空白对照的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可看出,单独使用赤霉素组和对照组相比开花率提高,说明赤霉素具有促进牡丹开花的效应;和对照组相比,乙烯处理组开花率下降,花小,畸形率明显增高;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乙烯和赤霉素对牡丹花萌芽的影响是相互拮抗的。9.为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取若干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

11、溶液处理并培养相同时间,然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一、实验二),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质量浓度为0.1 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B.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原因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当质量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会抑制燕麦胚芽鞘的生长且抑制越来越强D.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导学号74870393答案:D解析:生长素质量浓度为0.1 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但应如实记录。两次实验结果有明显差异,可能是实验材料等造成的,不是生

12、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具有两重性造成的。对比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0)可知,当质量浓度大于10 mg/L时,生长素仍是促进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 mg/L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10.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得越多B.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背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D.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答案:C解析:单侧光能够使生

13、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生长素集中分布在背光侧,而且单侧光光照强度越大(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得越多;根对生长素较敏感,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背光侧生长,而向光侧生长较快,表现为背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得越多,背光侧生长素越多,抑制作用越强。11.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导学号74870394答案:B解析:A是个体,B是种群。12.(2014全

14、国卷)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由题干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为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与青蛙不能构成竞争关系,青蛙对害虫的捕食可以保护水稻,两者是种间互助关系,B项错误;病毒V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病毒V和水稻是寄生关系,C、D两项错误。13.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

15、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答案:C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图中反映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模式可使人口数量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高的数量,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容纳了较多的人口,但随之出现了下降趋势,模式应是破坏了原有的生存环境使容纳量下降了很多。从题图中可看出人类改造环境后,人口数量短时间内会上升,但随后由于破坏了环境,人口数量会下降很多,如图。14.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

16、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B.试管比试管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导学号74870395答案:B解析: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由于这时种群数量不多,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因此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现“S”型增长。到

17、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试管与起始条件相同,但试管内的酵母菌起始数量高,所以试管比试管内的种群先达到K值。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15.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群落有空间特征,种群也有空间特征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镶嵌性,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A解析: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有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

18、落。群落有空间特征,种群也有空间特征,如种群的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等。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1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导学号74870396答案:B解析:该岛屿不

19、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即物种的镶嵌式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由题干可知,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无植被覆盖,故在该岛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人类的参与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17.下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b表示年龄结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C.若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结构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答案:B解析:题图中a为性别比例,b是年龄结构,c是种群密度,种群密

20、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因为数量变化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对于“S”型增长来说,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是增长型;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18.右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B.绵羊数量达到K/2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答案:C解析: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即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的大小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绵

21、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19.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9月份该种群出生率可能等于0B.决定该种群数量的是性成熟个体的比率C.调查期间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调查期间该种群雄性雌性=11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由于2月份以前无未成熟个体,因为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故9月份出生率可能为0。决定该种群数量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调查期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变化的。调查期间该种群的性别比例无法确定。20.下列关于“J”型

22、曲线和“S”型曲线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是定值,而“S”型曲线的增长率也是定值B.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不断增大,而“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有最大值C.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无K值,而“S”型曲线的种群有K值D.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环境阻力,而“S”型曲线增长过程中有环境阻力答案:A解析: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是定值,而“S”型曲线的增长率不断减小;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不断增大,而“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无环境阻力,所以

23、无K值,而呈“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有环境阻力,所以有K值。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6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引起皮肤血管,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3)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4)胃黏膜

24、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导学号74870397答案:(1)(冷觉)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胰高血糖素肝糖原(3)pH(或酸碱度)(4)非特异性解析:(1)寒冷刺激的感受器为皮肤的冷觉感受器,神经调节过程中,传出神经将兴奋传给效应器要通过突触来完成,即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一系列反应,以维持体温恒定。导致代谢增强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血糖水平升高,主要是由于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3)HC减少,对H+的缓冲作用减弱,使胃黏膜组织液中的H+增多,pH会降

25、低。(4)皮肤和黏膜是免疫系统中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2.(14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图甲是一株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图乙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图甲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1)由图乙可知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性。(2)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两侧浓度的分别是图乙中的点浓度,因此根将生长。(3)图乙点浓度可表示图甲处生长素浓度,点表示处生长素浓度。处结构生长受抑制的原因是,解决的办法是。答案:(1)两重(2)E、A向重力弯曲(3)B或DF处(顶芽)产

26、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抑制处(侧芽)的生长去掉顶芽解析:(1)据图可知生长素对根、芽、茎都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因此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2)将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的生长。所以侧可用E点表示,侧可用A点表示。(3)据题干要求可知,表示顶芽,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于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B、D点处于该浓度范围内;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F点浓度处于抑制生长的范围内,导致植物具有顶端优势,打破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掉顶芽。23.(10分)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

27、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 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型增长。(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降低。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五点取样

28、法和等距取样法(2)消费者捕食(3)大于S(4)次生狐尾草(5)抵抗力解析:(1)据题干信息“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福寿螺的密度,抽样调查常采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据题干信息“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可知,福寿螺属于消费者,与鸭舌草之间是捕食关系。(3)据图可知,中密度小区福寿螺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大于0,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的日均密度增长率大于0,但该种群生活于自然环境中,所以其增长模型为“S”型增长。(4)当实验结束后,原有植被及土壤条件均被保留,这时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据图中信息可知狐尾草日均密度增长率不受福寿螺密度的影响,可知福寿螺不取食狐尾草,如果演替时间足够长,该水生植物群落中狐尾草将占据优势,成为优势种。(5)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物的种类多少、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有关,生物种类越少,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