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练习1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下图是“某城市道路密度图”。从甲地的数值大小分析,甲地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等道路密度线图(km/km2)A十字路口 B绿地C卫星城 D商业区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第23题。2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3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方向是()。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发展轨道交通是缓解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读“北京市地铁规划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题。4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北京地铁线路与地面路网相
2、呼应,初步呈现环行放射式格局B地铁换乘站往往是城市多种交通方式的接合部C地铁的特点是速度快、连续性好,但造价高、技术难度大D地铁向城郊延伸会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5读“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影响示意图”,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地区的正负影响分别是()。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造成交通拥挤产生噪声污染A B C D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7题。6该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平原 B山地C河谷 D交通7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 B乙丙C乙丁 D甲乙丙8(研究性学习)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
3、料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繁华扬州的赞誉与向往。2011年4月12日,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大运河申遗工作会议,布置申遗工作,2012年要向世界遗产组织递交文本。材料二:京杭大运河示意图。(1)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以该种运输方式为主的地区其聚落形态多为_状。(2)明清以前扬州市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历史上扬州曾是我国著名的商业中心,近代以来在全国的地位逐渐下降。其原因是()。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河运运量小A BC D(4)运河沿岸扬州的兴衰,说明了()。A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
4、巨大影响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路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其发展产生巨大影响C政治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D军事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5)随着南水北调、大运河申遗、沿运河旅游等工作的展开,大运河沿线的商业中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6)如何充分发挥大运河的优势带动扬州市快速发展?请献出你的金点子。参考答案1.解析:甲地位于3和4之间出现的闭合等值线的内部,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定原则,可以得出甲地的数值应该在45之间。甲地的道路密度比周围其他地区的大,而绿地内的道路密度一般比周围地区小。答案:B解析:第2题,图示城市为湖南省岳阳市,从图中的图例
5、可以看出其优势区位主要体现为交通便利。第3题,城市向西、向北都受到水域条件的制约,向南的交通条件只有铁路,向东扩展既有铁路又有公路,交通线条件最好,所以向东扩展。答案:2B3D解析:第4题,地铁向城郊延伸,会加强郊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既可以享受到郊区优美的环境,又可以方便地获得城市多样、优质的服务。第5题,城市地面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使沿线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带动沿线地区房地产的升值,但对沿线地区会造成噪声污染。答案:4D5B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商业网点的分布是比较稀疏的,不会是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商业网点一般比较稠密。山区商业网点一般比较稀疏,往往沿着河谷地区、交
6、通线两侧分布,因为这些地区人口较多。第7题,该商业网点若受河流影响,则干流水运较支流发达,沿干流商业网点应多于支流,故图中甲乙最有可能是支流。答案:6A7A8. 解析:第(1)题,黄鹤楼位于现在的武汉,通过长江航线从武汉到扬州。在以水运为主的地区,聚落往往沿河道延伸,多呈带状分布。第(2)题,明清以前大运河交通地位重要,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临清等地发展迅速。第(3)(4)题,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等运河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这与该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有关。第(5)题,将使商业中心的数量增多,原来的商业中心规模继续扩大等。第(6)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即可。答案:(1)内河航运带(2)大运河交通地位突出,沿河城市人流、物流集中,经济发达。(3)A(4)B(5)使原来的商业中心沿运河扩展,商业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一批新的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密度增大等。(6)依托大运河文化,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