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警察和赞美诗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一名无家可归、处境窘迫的流浪汉;一段曲折离奇、荒唐可笑的故事;一个出人意料、引人思考的结局。欧享利,用他精巧的构思、诙谐的笔触,让我们在笑声中流泪,让我们在轻松中叹息。学习本文,要分析小说曲折、巧妙的情节安排,欣赏“欧享利手法”的艺术特色;品味小说幽默、辛辣的语言风格,理解语言运用和题材、主题的内在关系。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作者名片 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共300篇,其中以描写纽约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收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被人称为“欧亨利
2、手法”。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他和莫泊桑、契诃夫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背景指南 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开始衰落的时候,美国现实社会的深刻变化(南北战争之后)引起了文学的变化,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它出现在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社会贫富对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这时期一些出身于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从自身的阶层出发,一方面,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描写人民的悲惨生活,反映人民对资产阶级统治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存有幻想,提出种种改良措施。可是当帝国主义的浊流来到时,他们又怀着悲观绝望的情绪探索个人的
3、命运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也引起较大震动,使美国作家群体分化,一些来自下层而又倾向进步的作家,受到工人运动的影响,经历了思想探索的过程,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参加了工人运动,开始创作一些较先进的文学作品。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垄断资产阶级残酷的本性,控诉了统治者对人民的迫害。内容丰富,揭露深刻,手法多样,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棕榈 zn l 奢侈 ch 干酪 lo 绯色 fi 娴静 xin 咫尺 zh 冬蛰 zh 荟萃 cu 大氅 chn 咒骂 zhu 啁啾 zhu 醍醐 t h 烜
4、赫 xun 肇事 zho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吭 引吭高歌 hng 露 露天 l 吭声 kn 露风 lu 恶 恶心 柏 柏油 bi 柏林 b 恶斗 黄柏 b 厌恶 w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迫在眉 ji 睫 脚 hui 踝 ji 报 捷 lu 露 裸 游 y 弋 轻 tio 佻 干 g 戈 tio 望 眺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词义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胜券在握: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可以成功。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洁白无瑕:比喻没有缺点或污点。潜移默化:指
5、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醍醐灌顶:佛教用语,比喻给人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烜赫一时:形容名声和气势很大。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用法(1)素昧平生 素不相识 他在桌子旁坐下来,消受了一块牛排、一份煎饼、一份油炸糖圈以及一份馅儿饼。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毛陈冰不惜冒生命危险,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网民更是将之称为“最美浙江女孩”。都有“从来不认识”的意思。但“素昧平生”偏重于“不了解”,多用于书面语;“素不相识”偏重于“相互不认识”,多用于口语。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2)烜赫
6、一时 炙手可热 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就去找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烜赫一时的人。普通工人当上中央委员,又被当时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赐”了名,顿时在寒冷的北方重镇齐齐哈尔掀起一阵热带旋风。艳羡、赞美、颂扬,一夜之间,任命书下来了,厂党委副书记的头衔落到了“王白早”头上。二者都可表示声威大、气焰盛。但“烜赫一时”是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盛大。“炙手可热”是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势大;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其他,如行业、头衔等。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3)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郭艾伦的叔叔是前国
7、家队主教练郭士强,耳濡目染之下,郭艾伦也爱上了篮球。二者都指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但“潜移默化”偏重于人在外界影响下发生变化,“耳濡目染”偏重于人通过对外界的感受而受到影响。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记常识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8、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点评: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的自然环境,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写到“雁群”“高鸣”南飞,暗示季节变化冬天将近;“海豹皮大衣”反衬苏比生活的窘迫;“长凳上辗转反侧”,点明主人公生活的贫困与无奈。这些描写不仅为主人公的出场渲染了凄清寒冷的自然环境,还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揭示出下文苏比六次为非作歹的原因,展示美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所以它又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句段点评
9、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真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上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交代清个人的历史。点评:这句话撕开了慈善机构虚伪的面纱,表面上的施舍,附带的是对人性的践踏,也正是对所谓的自由和平等的有力驳斥,无情的批判。苏比虽然贫穷,但他严守着精神上的尊严,一直维护着他灵魂上的高傲,为了“床铺”“面包”而出卖个人的历史和私事,他是不会去做的。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3.他拐到百老汇路,在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门前停了下来,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点评:作者不直接说出人物的身份,而是用反语和借代的修辞手法,辛辣
10、地讽刺了达官富豪们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与广大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也揭示了苏比等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社会根源,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社会意义。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1.你对文题“警察”与“赞美诗”是如何理解的?提示:标题是一个并列结构的短语。“警察”“赞美诗”都是主人公苏比在小说中所追求的事物,然而两者又是矛盾的,因为他们各自代指的是“监狱”和“自新”。苏比在幡然醒悟准备“自新”时,却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入监狱。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剧。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2.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出现了许多巧合,如何理解这种巧合?提示:小
11、说情节上安排了许多巧合,这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充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苏比一次次的努力都因一次次的巧合而没有能实现“理想”,为了最终实现到布莱克威尔岛过冬的愿望,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犯罪”,作者正是通过巧合为苏比多次“犯罪”提供了可能,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被“宽恕”了,而这一次次反常的结局,则更充分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黑白颠倒的本质。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其次,作者通过一次次的“偶然”,巧妙地、全方位地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现状。他作恶的对象,“正巧”也是些心术不正的人:在街上见机缠住男人的女子,捡了别人的雨伞就据为己有
12、的买烟者。作者就此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世风日下。两家饭店都是直接用拳头教训吃白食的苏比,“恰好”没有去报告警察,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势力至上,没有严格的法治可言。苏比用石头砸商店的橱窗,反而没被逮捕,原因仅仅是他“留下来”了,而“半条街外有个人跑着去赶搭车子”;他在街上醉鬼似的大吵大闹,“刚好”被认为是“耶鲁的小伙子在庆祝胜利”,这种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正是美国的社会现状。再次,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看似偶然,实则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必然性、普遍性的事件,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反动、腐朽的本质。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幽默讽刺的艺术风
13、格 一、合乎情理的艺术夸张。不仅表现在一些细节描写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方面,有时会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联系整篇作品,又会让人觉得这种夸张十分符合生活逻辑。二、人物形象的诙谐、幽默。苏比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作者却以幽默的笔调写他。“在幽默讽刺中隐藏着无可奈何的悲哀,强颜欢笑下包含着辛酸的眼泪”。苏比明明处于无路可走的悲惨境地,作者却写因其乐观、诙谐的性情而常常自我解嘲。如他动不动就称自己“大爷”等等。三、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欧亨利常用出奇制胜的结尾使人惊叹不止,不得不佩服他的匠心独运。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看似荒诞,实则合乎情理:苏比为非作歹六次,并没有进监狱,当他幡然醒悟时,却被抓,看
14、似矛盾而实则顺理成章的结局,让人在忍俊不禁的笑声中体会出一种说不出的苦涩。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 四、含泪的笑。欧亨利常以其辛辣俏皮的讽刺使读者忍俊不禁,但笑过之后立即会让人体会到一种深沉的悲剧感,即“含泪的笑”。使读者的情绪在悲喜之间激荡,酸甜苦辣,感触至深。这篇文章“含泪的笑”是指将下层人民的辛酸糅入逗趣的笑料,在苦笑中感受下层人民的苦难。五、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渲染出悲剧的喜剧情调。例如:把麦迪生广场比喻成“露天公寓”。把霜冻拟人化,说它将名片(飘落的枯叶)由“门公佬”(北风)交给露宿的流浪汉。再如:把被侍者摔到人行道的苏比描写成“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
15、,“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这些既令人发笑,又催人落泪。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那餐馆
16、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20年前今天的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友的信吗?”“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
17、通信。”那男子说,“可是一两年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又总是不断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友啦。”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了!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
18、,“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
19、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
20、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们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的,我不忍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
21、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这篇小说同样体现了欧亨利出人意料的结尾方式,故事短小却发人深思。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苏比不会把握机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但他拒绝了。他原本有机会去救济所,但他放弃了。才能、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和衣领都是他曾拥有过的。重新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中,对于苏比来讲应该不是件难事。然而他自甘堕落,吃霸王餐、砸玻璃、轻薄女子、扰乱治安、抢伞,目的是为了去监狱一个令他有“尊严”的地方去度过一个寒冷的冬季。当他悔改的时候,为时已晚,警察抓走了他,机会溜
22、走了。在这个冬季来临之前,他本来有许多重新做人的机会,但他没有把握机会,结果造成了“悔之晚矣”的遗憾结局。围绕“把握机遇”这一中心,我们可参考以下写作素材。一个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托富勒)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雪莱)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苏轼)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他曾对古代建筑进行过系统的调查、整理和研究,是这一学科
23、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在寻找中国乡野中散落的众多无价的古建筑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一曲河北小调小放牛。歌词中有一句:赵县的桥,应县的塔。梁思成当时就想,既然有赵县的桥,那应县的塔也应该是有的,自己应该去应县寻塔。经过实地考察,他最后找到了应县的塔,也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一塔”的山西应县木塔。美文品读 素材积累 孟浩然四十多岁时才到京师游历,他曾在太学作诗,满座宾客都感慨佩服,无人能及。一次,大诗人王维邀请他到内署,忽报唐玄宗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显示自己才华的时机,但孟浩然却惊慌地躲到床底下。王维实话实说,唐玄宗大喜道:“我听说过这个人,但从来没有见过,他为什么要害怕得躲起来呢?”急忙叫孟浩
24、然来见。这原本是能让他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但他又没好好把握。当皇帝问他的诗时,他朗诵的又是怨天尤人之诗,到了“不才明主弃”一句,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你自己不想做官,我何尝抛弃过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于是孟浩然被放还,一生未受重用。(见新唐书孟浩然传)黑色幽默的艺术运用 警察和赞美诗赏析 警察和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欧亨利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幽默风趣、辛辣讽刺、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多变,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小说描写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想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欧亨利的幽默举世公认。在警察和赞
25、美诗一文中,许多描写都体现出了这一风格。但无论是在选词造句、塑造人物性格或是情节构思方面,他的幽默都紧紧抓住了托诙谐寄深意这一要旨。综观全文,欧亨利幽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中之一就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警察该抓他的时候不抓,不该抓的时候偏抓。这一系列与情理相悖的现象无不使人哑然失笑。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常被人们巧妙地利用来表现幽默,而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
26、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这就是黑色幽默的效果。“黑色幽默”是美国当代文学中的一股潮流。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认为,“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感情上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结合:它是幽默的,但包含着阴沉的东西;它是绝望的,但从中又会令人发笑。有一次,苏比想通过“调戏”一女子来达到进监狱的目的。但这貌似文雅娴静的女子却反过来勾搭起了苏比。又有一次苏比拿走了一位“衣冠楚楚”的顾客的伞,可这伞原本“来路不正”。“衣着简朴颇为讨人喜欢”的女子、“衣冠楚楚”的顾客都给人以品格端庄的感觉,却做了暗娼和小偷,这似乎不合理。可是,在那个社会,所谓高尚的上流社会成员岂不更衣冠楚楚、文雅高贵?事实上,他们只是把
27、卑鄙的行径掩藏在美丽的面纱下而已。也正因为内心的肮脏,才更需要表面上的装点。因而表里不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些描写,在幽默中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世风每况愈下。另外,苏比本身行为的不合理性和警察“合乎情理”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也是苏比屡屡“背运”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苏比砸了玻璃等着被抓,可警察认为一个干了坏事的人总不会坐等就擒,而把苏比给“排除”了。又如他想借助于“扰乱治安”这根稻草在街上大吵大闹,但警察却认为只有大学生在庆祝球赛胜利时才敢在大街上如此大肆喧哗。苏比一心想进监狱所表现出的反常行为,正是他反常的心理决定的。这种反常的心理和行为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的痛苦。而最后
28、苏比受宗教的“感召”想“从善”时,警察却认为一个流浪汉绝不会与教堂周围幽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动人的音乐有联系。于是,苏比“意外”地被抓了。正是这“意外”反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的本质。当然,文中运用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什么地方有幽默,什么地方就有作者的深意。如果说作者写文章的笔法是诙谐的,那么他对当时社会的揭露是深刻的,反映下层人民生活和精神痛苦时的心情是沉重的。深刻的对比也是该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买票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作些最必要的安排。”口气宛如一位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百万富翁在吃腻了山
29、珍海味、游遍了名山胜地之余想换种粗浅的享受方式一般,与其本人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境况形成了极不谐调的对比,令人捧腹。夸张、比喻、嘲讽的手法的运用也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又如苏比在一家饭馆未付钱而吃喝一顿后,本想因此入狱却惨遭痛打的情节中,有这样的描述:“两个侍者干净利落地把苏比往外一叉,正好让他左耳贴地摔在铁硬的人行道上。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这里,作者似乎在赏玩苏比的狼狈相,把小人物痛苦挣扎的惨状,用无动于衷的比喻写来,使人倍感辛酸。托诙谐寄深意是欧亨利的幽默。从这角度看,警察和赞美诗一文不仅体现了作者幽默诙谐的风格,而且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幽默与诙谐。警察和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在作品中为了把一个小人物苏比的悲惨生活表现出来,大量运用了幽默、对比的手法,使人在捧腹之余深刻地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所以说幽默的手法是该短篇小说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