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必修1备课资源:2诗两首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921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同步测控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必修1备课资源:2诗两首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诗两首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节选)戴望舒雨巷浅谈孙玉石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22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到党的宣传工作中。1927年3月,他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

2、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对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间流动。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走出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

3、的地方。雨巷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纪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受到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的诗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