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730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14分,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随着网红经济的出现,短视频成为网红经济中重要的传播媒介。在中国的短视频市场上,快手、抖音、秒拍、火山、小咖秀 。这些新业态的涌现,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还“调剂”着大众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新业态 ,恰可说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充满无限生机,孕育无限可能。但由于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也 。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

2、线,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值得警惕。众所周知,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果对“三俗”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那么,( )。因此,治理短视频乱象,监管部门重任在肩、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 风生水起 无可厚非 责无旁贷B. 络绎不绝 声名鹊起 无可非议 义不容辞C. 纷至沓来 声名鹊起 无可厚非 义不容辞D. 络绎不绝 风生水起 无可非议 责无旁贷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所以值得警惕。B. 但只要甘于庸俗、走向粗俗、沦恶俗,就会违

3、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所以值得警惕。C. 但如果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就值得警惕了。D. 但如果甘于庸俗、走向粗俗、沦为恶俗,乃至违背公序良俗,挑战法律底线,就值得警惕了。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三俗”内容泛滥,青少年的身心大受其害。B. 就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短视频行业的发展。C. 不仅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D. 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

4、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可用于人和事物,使用正确。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此语境没有行人车马船等,排除“络绎不绝”。第二处,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声名鹊起: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此处是说互联网新业态知名度迅速提高,选用成语“声名鹊起”。第三处,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

5、乎情理。不合语境。此处是说互联网绝大多数用户并非专业人士,所以,制作的短视频趋于平庸化,这是可以理解或原谅的。选用成语“无可厚非”。第四处,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此处不是讲道义的时候,使用错误。此处是说治理短视频乱象,监管部门重任在肩,是其职责所在。选用成语“责无旁贷”。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

6、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的句子“但只要走向粗俗、甘于庸俗、沦为恶俗,就会挑战法律底线,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值得警惕”,可发现划线句子存在两种语病: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和语序不当。首先,根据前后文,此句条件关系不成立,应该为假设关系,关联词“只要就”改为“如果就”,排除AB两项。其次,语序上,按照逻辑顺序,应先思想上“甘于”,经“走向”,最后“沦为”,排除C项;且“挑战法律底线”程度更重,应放在“违背公序良俗”之后。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

7、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通读语段,这段文字谈短视频对青年人的影响。根据括号钱“目前有大量年轻人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如果对三俗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那么”,所填写的内容是“如果对三俗内容听之任之,对错误的价值观放任自流”,对短视频行业和年轻人价值观产生的影响,A项没有涉及短视频行业影响,对年轻人影戏没有扣住“价值观”,B项,对年轻人影戏没有扣住“价值观”,排AB两项。D项,语序不当,“不

8、利于短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与“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应调换位置。故选C。【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9、;(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4.下列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古代以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最小。同时,“孟、仲、季”还可以表示月份顺序,如:阴历一月可称为“孟春”,八月可以称为“仲秋”。B. “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朔”分别指阴历每月最后一天和每月第一天,“三五之夜”中的“三五”和“七月既望”中的“既望”都是指农历每月十五C. “授”“迁”“补”“擢”是古代宫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徙”“升”等。“授”“拜”“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

10、职务的。D. 中国自古就有重礼节的优良传统,谦辞可表示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的谦虚与尊敬。如:帝王多自称“孤”、“寡”,人们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时常用“鄙”或“愚”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B项, “既望”都是指农历每月十五”说法错误。“望”是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故选B。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

11、表推测,大概B.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随从C. 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D.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盖”通“盍”,何,怎样;故选A。6.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B.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二虫又何知C.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

12、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第一个“为”,因为;第二个“为”,作为;B项,第一个“之”,动词,去,到;第二个“之”,代词,这;C项,两个“其”,都表示目的的连词“来”;D项,第一个“其”,副词,表析使语气,一定;第二个“其”,选择句中表选择,“是还是”。故选C。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借古讽今”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手法。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六国灭亡的故事,阐释了“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道理,借以规劝宋朝的统治者。杜牧的阿房宫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

13、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B. “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有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等等。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体现了儒家“以礼治国”的观点,而在庖丁解牛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主张。C.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作者李白俯仰天地,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贴合“夜宴”的“秉烛夜游”,流露出他当时仕途不顺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于是只能“今朝有酒今朝醉”地追求宴饮享乐。读来虽有旷达,但也低沉阴郁。D. 我国现代文学史有“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这体现了

14、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几位大师级现代作家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作品分别有狂人日记女神子夜家四世同堂北京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C项,“但也低沉阴郁”说法错误。春夜宴桃李园序全文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和自然景物的情怀,极具强烈的抒情性,文中不管是记时、记地、记人、记事,都充满着进取精神和生活激情,诗人把这种精神和激情,融合到手足亲情中来,抒发显得真挚而亲切,充实而欢畅,神采飞扬而又充满生活气息。故选C。阅

15、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诗歌、神话传说和天文学(节选)在古代的传说中,阙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帝喾,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兼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此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观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在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

16、。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現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昐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直到公元前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幽

17、风。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风。定之方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中,“定”指像锄头的四颗星,他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房屋的大好时光。8.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这里所说的“具有天文背景”的含义是()A. 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B. 说明阙伯和实沈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

18、这一天象的观察C. 说明阔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D. 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文知识当作民间传说的背景9. 下列四种天象中,与原文表述不同的一种天象是()A. 参于黄昏后将落向地平线以下B. 大火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C. 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午圈附近D. 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指向东方【答案】8. A 9. C【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结合“参

19、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在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线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可知,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

20、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午圈附近”说法错误。原文中为“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看到与出现不同。其它几项在原文中均可找到依据。故选C。【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阅读下面的

21、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極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西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氏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

22、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馬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表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

23、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賞善不還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軌,莫如法。厉官威民,遜淫息,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贲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选自韩非子有度注:氓:通“泯”灭,尽。10.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其群臣官

24、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务:从事,致力B. 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 审:明白,知道C. 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中:合乎D.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过:超过(某个范围或限度)11.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则是负薪而救火也 他植者则不然。B. 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 亡国之廷无人焉 置杯焉则胶D. 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12. 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度”意指治理国家要制定明确的法度,因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根基B. 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

25、的话题C. 如果统治者的奖惩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官员热衷结党营私的风气D. 要严格执行法律,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以严刑峻法保证社会秩序。【答案】10. D 11. B 12. B【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项,“过”,过失,罪过。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第一个“则”,那么;第二个“则”,却;B项,两个“所以”,都是“用来的”;C项,第一个“焉”,语气词;第二个“焉”,兼词,于

26、之;D项,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顺承;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B项,“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说法错误。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灭亡的史实是为了证明“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的观点。故选B。译文: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楚庄王并吞国家二十六个,开拓疆土三千里、庄

27、王灭了他国,楚也就衰弱了。齐桓公吞并国家三十个,开辟疆土三千里;桓公灭了他国,齐也就衰弱了。燕昭襄王把黄河作为国界,把蓟城作为国都,外围有涿和方城,攻破齐国,平定中山,有燕国支持的就被人重视,无燕国支持的就被人看轻;昭襄王灭了他国,燕也就衰弱了。魏安厘王攻打燕国,救援赵国,夺取河东地,全部攻占陶、卫领土;对齐用兵,占领平陆;攻韩,拿下管地,一直打到淇水岸边;眼阳交战,楚军疲敝而退;上蔡、召陵之战,楚军败;魏军遍布天下,威振于中原各国;安厘王死,魏随即衰弱。所以有庄王、桓公在,楚、齐就可以称霸;有昭襄王、安厘王在,燕、魏就可以强盛。如今这些国家都成了弱国,是因为它们的群臣官吏都专干乱国的事,而不

28、干治国的事。这些国家混乱衰弱了,又都丢掉国法去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混乱衰弱只会加剧。所以当今之时,能除私欲趋国法的就会民安而国治;能除私行行国法的,就会兵强而敌 弱。所以明察得失有法律制度的,加在群臣头上,君主就不会被狡诈虚伪所欺骗;明察得失有衡量标准的,用来判断远方事情,君主就不会被天下轻重不一所欺骗。现在若按声誉选用人才,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联络勾结;若凭朋党关系举用官吏,臣民就会营求交结而不求依法办事。所以官吏不称职的,国家就会混乱。凭好名声行赏,凭坏名声处罚,那么好赏恶罚的人,就会弃公务,行私术,紧密勾结来互相包庇利用。忘记君主在外搞私人交情,引进他的同党,那么这些人为

29、君主出力就少了。交情广,党羽多,内外结成死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掩饰的人却很多。所以忠臣无罪却遭难而死,奸臣无功却安然得利。忠臣遭难而死,并不因为有罪,他们就会隐退;奸臣安然得利并不凭功,他们就会进用。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源。像这样下去,群臣就会废弃法治而注重私利、轻视国法了。他们多次奔走奸臣门下,一次也不去君主朝廷;千方百计考虑私家的利益,一点也不为君主的国家着想。属臣数目虽多,不能用来等奉君主;百官虽备,不能用来担当国事。这样,君主就徒有君主虚名,而实际上是依附,于群臣礼家的。所以我说:衰弱国家的朝廷有人在里边。朝廷里边没有人,不是指朝廷里边臣子少。私家致力于互谋私利,不致力于利国;大臣致力于

30、互相推祟,不致力于尊奉君主;小臣拿俸禄供养私交,不把官职当回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君主在上不依法断事,而听凭臣下任意去干。所以明君用法选人,不用己意推举;用法定功,不用己意测度。能干的人不可能埋没,败事的人不可能掩饰,徒有声誉的人不可能升官,仅受非议的人不可能斥退,那么君主对臣下就辨得清楚而易于控制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所以说:巧匠目测合乎墨线,但必定先用规矩作标准;智商高者办事敏捷合乎要求,必定用先王的法度作依据。所以墨线直了,曲木就要砍直;测准器平了,高坛挞就要削平;称具拎起,就要减重补轻;量具设好,就要减多补少。所以用法令治国,不过是制定出来、推行下去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

31、,墨绳不迁就弯曲。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抗争。惩罚罪过不回避大臣,奖赏功劳不漏掉平民。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纷乱,判断谬误,削减多余,纠正错误,统一民众的规范,没有比得上法的。整治官吏,威慑民众,除去淫乱怠惰,禁止欺诈虚伪,没有比得上刑的。刑罚重了,就不敢因地位高轻视地位低的;法令严明,君主就尊贵不受侵害。尊贵不受侵害,君主就强劲而掌握要害。所以先王重法并传授下来。君主弃法用私,君臣之间就没有区别了。第卷(非选择题共76分)四、(18分)13.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_(2)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_(3)上尊而不侵,则主

32、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_【答案】 (1). 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来 (2). 所以圣明的君主用法制来选拔人才,不凭自己的意愿来举荐人才。 (3). 君主得到尊崇而不被侵犯,那么君主就会强势而掌握治国的要领,所以先王把法令看得很重并将它传下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得分点:“浴乎沂,风乎舞雩”,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乎沂浴,乎舞

33、雩风;“风”,名词作动词,吹风。第二句得分点:“明主”,圣明的君主;“不自举”,宾语前置,不举自。第三句得分点:“上尊而不侵”,被动;“贵”,意动用法,以贵,看重。【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

34、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1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棚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注:本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为闲职。(1)下面各项中对于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和额联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不忧生计”与

35、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B. “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夸张,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相看”二字进而再现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C. 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这里的“醉”,似醉而非真醉;与其说是醉于“十千沽一斗”的美酒,不如说是醉于“胜管弦”的“清吟”,虽然美酒可以醉人,却不能醉心,一般的丝竹可以悦耳动听,却无法像知己的“清吟”那样奏出心灵的乐章,引起感情上的共鸣。D. 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既写了眼前实景,

36、又含虚写想象。二人又相约在重阳佳节时到家里再会饮,那时家酿的菊花酒已经熟了,它比市卖的酒更为醇美,也更能令人陶醉其中。(2)有人认为,正确理解“闲”是理解本诗的关键,题目中有“闲饮”,诗中有“闲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D(2)“闲征”一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将题中旨意写足。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经史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派遣寂寞无聊才是真。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不是仁人志士的不幸吗?这两句,把“闲饮”和内心的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解析】【详解】(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37、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尾联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既写了眼前实景,又含虚写想象”说法错误。此句没有眼前实景,不是虚实结合的写法。故选D。(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

38、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此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意,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朋友的衰颜老态,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一面镜子,怜惜对方也就是怜惜他们自己。在这无言的凝视和含泪的微笑之中,包含着多少宦海浮沉饱经忧患的复杂感情。颈联,具体描写“闲饮”的细节和过程,将题中旨意写足。

39、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经史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这二句,把“闲饮”和内心的烦闷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15.根据

40、情境,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文人笔下的“水”饱含意蕴,它是李煜笔下虞美人“_,_”的愁情;也是韦庄笔下菩萨蛮“_,_”的惬意。(2)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李白“开琼筵以坐花,_,陶渊明“_乐琴书以消忧”,鲍照却只能无奈发出“心非木石岂无感,_”的悲叹。(3)对音乐的描摹,诗人有着丰富的创意,李贺巧妙的用“_,芙蓉泣露香兰笑”来形容乐音的多重变化。【答案】 (1). 问君能有几多愁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春水碧于天 (4). 画船听雨眠 (5). 飞羽觞而醉月 (6). 悦亲戚之情话 (7). 吞声踯躅不敢言 (8). 昆山玉碎凤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

41、。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觞,踯,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的四个假想敌余光中二女幼珊在港参加侨生联考,以第一志愿分发台大外文系。听到这消息,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担心四个女儿通通嫁给广东男孩了。我对广东男孩当然并无偏见,在港六年,我班上也有好些可爱的广东少年,颇讨老师的欢心,但是要我把四个女儿全都让那些“靚仔”、“叻仔”掳掠了去,却舍不得。不过,女儿要嫁谁,说得洒朊些,是她们的自由意志,说得玄妙些呢,是因缘,做父亲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何况在这

42、件事上,做母亲的往往位居要冲,自然而然成了女儿的亲密顾问,甚至亲密战友,作战的对象不是男友,却是父亲。等到做父亲的惊醒过来,早已腹背受敌,难挽大势了。在父亲的眼里,女儿最可爱的时候是在十岁以前,因为那时她完全属于自己。在男友的眼里,她最可爱的时候却在十七岁以后,因为这时她正像毕业班的学生,已经一心向外了。父亲和男友,先天上就有矛盾。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不过这恐怕是违法的,而且她的男友迟早会骑了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我未用太空舱的冻眠术,一任时光催迫,日月轮转,再揉眼时,怎么四个女儿都已依次长大,昔日的童话之门砰地一关

43、,再也回不去了。四个女儿,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简直可以排成一条珊瑚礁。珊珊十二岁的那年,有一次,未满九岁的佩珊忽然对来访的客人说:“喂,告诉你,我姐姐是一个少女了!”在座的大人全笑了起来。曾几何时,惹笑的佩珊自己,甚至最幼稚的季珊,也都在时光的魔杖下,点化成“少女”了。瞑瞑之中,有四个“少男”正偷偷袭来,虽然蹑手蹑足,屏声止息,我却感到背后有四双眼睛,像所有的坏男孩那样,目光灼灼,心存不軌,只等时机一到,便会站到亮处,装出伪善的笑容,叫我岳父。我当然不会应他。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

44、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交!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釆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给他接着罢了。这种事,总是里应外合才成功的。当初我自己结婚,不也是有一位少女开门辑盗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说得真是不错。不过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现在是轮到我来开车。好多年来,我已经习于和五个女人为伍,浴室里弥漫着香皂和香水气味,沙发上散重皮包和发卷,餐桌上没有人和我争酒,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戏称吾庐为“女生宿含”,也已经很久了。做了“女生宿舍”的舍监,自然不欢迎陌生的男客,尤其是别有用心的一类。但自

45、己辖下的女生,尤其是前面的三位,已有“不稳”的现象,却令我想起叶慈的一句诗:一切已崩溃,失去重心。我的四个假想敌,不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学医还是学文,迟早会从我疑惧的迷雾里显出原形,一一走上前来,或迁回曲折,嗫嚅其词,或开门见山,大言不惭,总之要把他的情人,也就是我的女儿,对不起,从此领去。无形的敌人最可怕,何况我在亮处,他在暗里,又有我家的“内奸”接应,真是防不胜防。只怪当初没有把四个女儿及时冷藏,使时间不能拐骗,社会也无由污染。现在她们都已大了,回不了头。我那四个假想敌,那四个鬼鬼崇崇的地下工作者,也都已羽毛丰满,什么力量都阻止不了他们了。先下手为强,这件事,该乘那四个假想敌还在襁褓的

46、时候,就予以解决的。至少美国诗人纳许劝我们如此。他在一首妙诗由女婴之父来唱的歌之中,说他生了女儿吉儿之后,惴惴不安,感到不知什么地方正有个男婴也在长大,现在虽然还浑浑噩噩,口吐白沭,却注定将来会抢走他的吉儿。于是做父亲的每次在公园里看见婴儿车中的男要,都不由神色一变,暗暗想:“会不会是这家伙?”想着想着,他“杀机陡萌”,便要解开那男婴身上的别针,朝他的爽身粉里撒胡椒粉,把盐搬进他的奶瓶,把沙擻进他的菠菜汁,再扔头优游的鳄鱼到他的婴儿车里陪他游戏,逼他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而去,去娶别人的女儿。足见诗人以未来的女婿为假想敌,早已有了前例。不过一切都太迟了。当初没有当机立断,采取非常措施,像纳许诗中所

47、说的那样,真是一大失策。如今的局面,套一句史书上常见的话,已经是“寇入深矣!”女儿的墙上和书桌的玻璃垫下,以前的海报和剪报之类,还是披头、拜丝、大卫凯西弟的形象,现在纷纷都换上男友了。至少,滩头阵地已经被入侵的军队占领了去,这一仗是必败的了。记得我们小时,这一类的照片仍被列为机密要件,不是藏在枕头套里,贴着梦境,便是央在书堆深处,偶尔翻出来神往一番,哪有这么二十四小时眼前供奉的?当然,四个女儿也自有不乖的时候,在恼怒的心情下,我就恨不得四个假想敌赶快出现,把地们统统带走。但是那一天真要来到时,我一定又会懊悔不已。我能够想象,人生的两大寂寞,一是退休之日,一是最小的孩子终于也结婚之后。宋淇有一天

48、对我说:“真羨慕你的女儿全在身边!”真的吗?至少目前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羡之处。也许真要等到最小的季珊也跟着假想敌度蜜月去了,才会和我存并坐在空空的长沙发上翻阅她们小时相簿,追忆从前,六人一车长途壮游的盛况,或是晚餐来上,热气蒸腾,大家共亭的灿烂灯光。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紋,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这么一想,又希望那四个假想敌,那四个生手笨脚的小伙子,还是多吃几口闭门羹,慢一点出现吧。(有删改)16. 文中下列加点的词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鬼鬼崇崇(su) 腹背受敌(f) 迁回曲折(q)B.蹑手蹑足(ni) 屏声止息(bng) 果实累累(li)C.不胜负荷(h) 里应外合(

49、yng) 暝暝之中(mng)D.啜嘴其词(ni) 开门辑盗(y) 惴惴不安(zhu)17. 请结合上下文内容,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昔日的童话之门砰地一关,再也回不去了18. 本文以“我的四个假想敌”为题,有什么高妙之处?19. 本文用多种艺术手法写出了一种独特、微妙的父爱心理。请从文中举出两处艺术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答案】16. B 17.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女儿一直不长大,一直依恋父亲说成是美丽的童话,从童话回到现实,女儿一天天长大成人是不容改变的,表达父亲的失落之感。 18. 幽默诙谐,吸引读者的注意:既表明四个未来的女婿并不是真正的敌人,也展现出一个父亲明知女儿成年后会嫁为人妻,

50、但内心却割舍不下的深爱。 19. 内心独白,“从此不必担心”“并无偏见”“舍不得”“自然不欢迎”等等,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即将被男孩儿追求,可能离开这个家,离开自己的不舍、懊恼、无可奈何、失落等情绪。比喻,把自己比作一棵果树,把女儿比作果子,果树不愿行人摘走果子,淋漓尽致地传达出将女儿养大成人的不易,对将要离开自己的女儿的不舍,对未来女婿“坐享其成”的微恼,以及对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类比联想。想象将假想敌在襁褓时予以解决,并由此联想到美国诗人纳许的诗歌中的情景,并进行类比,表现了对假想敌的懊恼、无奈、微怒。引用。材料中引用叶慈的诗句“一切已崩溃,失去重心”,表达了对既成事实的失落、伤感、无奈;

51、引用史书中“寇入深矣”的话,表达了对没能及早控制局面的后悔,对既成事实的无奈,对败局已现的失落、伤感,等等。【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以上三种字的读音。字形考查的主要是形近字、同音异形字等,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A项,鬼鬼崇崇的“崇”应改为“祟”;腹背受敌的“腹”读音改为“f”;迁回曲折的“迁”应改为“迂”,读音改为“y”。B项,正确。C项,里应外合的“应”读音改为“yng”;暝暝之中的“暝”应改

52、为“冥”。D项,啜嘴其词的“啜”读音改为“chu”;开门辑盗的“辑”应改为“揖”。故选B。【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女儿一直不长大,一直依恋父亲”,喻体是“童话”。童话终归不是现实,女儿的长大是无法改变的,表达了父亲的失落之感。【18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

53、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我们了解到“四个假想敌”指的是四个女婿,“假想敌”表明四个未来的女婿并不是真正的敌人,作者把他们称之为“假想敌”,表达了作为父亲对即将出家的女儿的不舍;语言风格诙谐幽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人读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54、。【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艺术手法一般有渲染烘托、对比反衬、联想想象、白描铺陈等;文章大段运用作者的心理描写,如第一段末尾“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不必担心四个女) 通通嫁给广东男孩了”,第二段整段“并无偏掳掠了去,却舍不得做父亲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等,充分表现出父亲明知女儿迟早会有爱情,却还是难以接受的心理;“我像一棵果树,天长地久在这里立了多年,风霜雨露,样样有份,换来果实累累,不胜负荷;而你,偶尔过路的小子,竟然一伸手就来摘果子,活该蟠地的树根绊你一跤!而最可恼的,却是树上的果子,竟有自动落入行人手中的样子。树怪行人不该擅自来摘果子,行人却说是果子刚好掉下来

55、,给他接着罢了”,妙趣横生的比喻,把自己比喻成果树,把女儿比喻成果实,形象地说明父亲对女儿的不舍,以及对未来女婿“摘果子”的恼恨,但因为“果子”的自愿,父亲又无可奈何的情绪;“该乘那四个假想敌还在襁褓的时候,就予以解决的。至少美国诗人纳许劝我们如此”,作者用联想他人的作品与自己的心理进行类比,丰富了内容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假想敌们的恼恨与无奈;引用,如叶慈的诗句、史书常见的话等,形象地表达内心的无奈、失落与事态难以挽回的伤感。【点睛】解答小说标题的作用要从表里两个方面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

56、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其次还要看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与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的联系等。20.红楼梦阅读专项检测(1)下面对红楼梦中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两项是()()A.“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宝玉看到“正册”中有这样的诗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几句诗暗示了两位女主人公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悲剧命运。黛玉虽有才情却终究无法善终,宝钗也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B.在“撕扇子作干金一笑”的情节中,贾宝玉为讨晴雯开心,让她撕扇子玩。这不仅表现了晴雯泼辣烂漫的性格。也表现了贾宝玉对丫鬟关心体贴,可以伏低

57、做小的平等心态。C.“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令宝玉为刚刚建好的大观园的各处亭台楼馆题写匾额对联,贾宝玉应对自如、才情横溢,但是贾政对宝玉不是训导就是呵斥,可见他对宝玉的厌僧以及贾政的不学无术。D.“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重大事件,既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也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惜春义正辞严,王善保家的阴毒奸险,没有眼色;晴雯脾气刚烈等,均给读者留下了鲜明印象。E.“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是脂砚斋对香菱的评价。“幼年罹祸”是说她幼年时被拐,“致为侧室”是说她只能委身于呆霸王薛蟠。(2)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钟灵毓秀又各具特色的女子形象

58、,如果每位女子都可以用种花来形容,将会有哪些花入选,汇聚在这宅院深深的贾府呢?请选取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位女子,用花来设喻,并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CD(2)探春,玫瑰花,玫瑰花娇艳明媚,花茎上却带刺。这与探春为人爽朗精明却不容冒犯的性格非常相似。在“抄检大观园”时,只有探春强烈反抗,义正辞严地怒斥王善保家的,痛惜家族的内部争斗。【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这道题主要考查名著中的情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有一定的掌握。C项,“对宝玉的厌憎以及贾政的不学无术”说法错误。贾政对宝玉的题写是认可的,满意的,欣喜的,所谓“一知

59、充十用”的看似不屑,但明显透露出满心的欢喜和肯定。此外贾政还是颇有才学的。D项,“惜春义正辞严”错误,义正辞严的是探春。故选CD。(2)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以及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这道题主要考查名著中的情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有一定的掌握。解答本题,需要对红楼梦中的女子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准确把握她们的性格特征。六、作文(4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歌手朴树在平凡之路中唱到:“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蒙。”而在一档访谈节目我想和世界谈谈中,主持人马薇薇也说到:“我们要原谅自己平凡的一生,然后在平凡的一生中寻找亮光。”对此,

60、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5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庆幸,我们都是普通人所有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要帮妈妈洗碗。读小学时,别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回答:“想当联合国秘书长。”是真的。那时我成绩太好,导致对这世界有着不切实际的盲目认知,觉得联合国秘书长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官”。读初中时,我发现有人成绩比我好,加上觉得家乡城市规划亟待改善,梦想变成了当分管整治市容市貌的“副市长”,且只想当副市长,而不是市长。后来爸妈逗我:“你下一个梦想,应该会再小一点,变成当区妇联主席了吧?”不过,如果你现在问我梦想,我会答,只要是按自己的

61、意愿生活就很好啊。单纯是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现实,所以梦想注定越来越归于平凡吗?面对长大后平凡的自己,我当然有过十分焦虑的阶段,因为看到:那个留学美国TOP 3大学的发小毕业回国工作,收入是我的几倍;那个比我小几岁的90后创业做了老板,赶上了时代红利成为了某一领域的大咖;那个没我幽默的姑娘成了网红,嫁给了高富帅做了辣妈不禁揪着头发问自己:喂,曾经说好的要拯救世界呢?怎么就沦为了一个掉进人堆里的家伙?我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答案。直到最近,看到一条默默关注我很久的朋友留言:“欣赏你,工作中恪守岗位,生活中坚持爱好,感情中里真诚勇敢,从未从没停止过成为一个更出色的自己,这样的你很棒,很亲切!”Bing

62、o!或许是时候换个思路了,原来做个平凡的人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从未影响我尽情地过每一天,并积极地将能量传递给他人啊!前几天我点开乐评,其中有条超过1万个赞的评论是这样写的:今天厅里来了一个聋哑人办手机实名认证,和他慢慢在纸上交流,没有通话,开卡时间、PUK码也忘记了,过程略复杂。等待的时候,他静静的到厅外抽烟,如释重负。问我WIFI密码,把手机通讯录给我看,空荡荡没有人。在手机上打:我听不到,我从来没有接过电话,谢谢。然后害羞的笑了。庆幸,我们都是普通人。看到这几行字,我的热泪再次抑制不住的涌出。身体和人格健全,平凡但脚踏实地的人生,已经太好了不是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

63、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主体部分是两句话,第一句是朴树的歌词:“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蒙”。这句话反映了当下很

64、多人的生活状态,唱出了许多人的一生,我们平凡的出生,平凡的长大,直至平凡的死去。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瀚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第二句是主持人马薇薇的话:“我们要原谅自己平凡的一生,然后在平凡的一生中寻找亮光。”不要因为自己的普通平凡而苦恼,执着于轰轰烈烈,执着于大放光芒,我们可以选择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要自信、坦荡,要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两个人话都是关于选择怎样的人生,话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平凡才是生活的真实,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凡而耿耿于怀,平凡

65、的人生也很有意义,所有的选择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平凡”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思想精神。可以从自身入手,也可以从他人入手。【立意】“平凡”本身,也很可贵平凡才是人生的常态人的一生,就是接纳自己平凡的过程【素材】若有足够的能量去颠覆,去创造,请不遗余力地变成“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点亮这世界。若努力的工作、生活后,发现自己依旧平凡,“无忧亦无惧、亭亭世间人”的生活也很精彩。不要去羡慕别人,你的生活永远属于你;不要去羡慕别人,你的世界永远属于你;不要去羡慕,做一个永远真实的自己;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要快乐地享受自己的生活!总之,人要

66、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日子才会蒸蒸日上,心情才会异常快乐。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 即使那个人看起来风光无限; 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 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单无助, 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