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一中高一年级开学初考试 历史(必修一)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土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A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 B保证了中央机构的至上权力C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 D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3武
2、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夙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B扩大中书、门下二者的职权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4“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C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5“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
3、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城邦衰亡6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C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7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8史学界
4、认为:“这个新的国家(美国)以史无前例的深度,确立了民众控制、个人自由和形式宽容等原则。”在1787年宪法中,最能体现“民众控制”原则的规定是A建立联邦政府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实行三权分立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9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说明A 英国不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 B当时美国还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独立的外交权 D美国驻外使节由各州选派10据统计,18711914年,德国共派出了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
5、,大使级外交官更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高级贵族或旧的乡村贵族,只有派驻巴黎的舍恩男爵来自贵族化的工业家家庭”;非贵族出身者只能担任其中无关紧要的职位。材料可以说明统一后的德国A外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 B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C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 D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12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
6、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反封建不彻底13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达181485万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上述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新文化运动中心形成的原因 B五四运动中心转移的条件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 D民族工业体系畸形的表现14巴黎公社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公社领导人对
7、人民群众说,你们当时给我们的是这样一种委托我们的个人利益开始抬头之日,就是我们恪尽公职结束之时;那么听凭你们发落吧,我们的主人,你们的自由是你们自己争取的。这一主张表明巴黎公社A呈现出人民掌权的发展趋势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革命指导C得到了工农群众的普遍支持 D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15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A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61
8、953年某地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传单主要是为了A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17杜鲁门曾经声称:“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杜鲁门主义是马歇尔计划的延续和扩大B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C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D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18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共同致力于建
9、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9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20将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和马克思提出“国
10、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付诸实践,作为我国政权建设根本原则的成功运用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1浙江武义县后陈村首创了一个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村民代表直选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该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对于上述事实的认识,最恰当的表述是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22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
11、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23“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 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困际威塑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24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
12、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A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B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C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D说明美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25“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
13、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6“新时期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调整。按照是否有利于共同发展和繁荣来决定中国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单纯从社会制度出发,不再简单以意识形态画线,不再继续划分敌、我、友”。决定新时期中国外交选择的根本因素是A不结盟外交方针 B单纯的意识形态画线C和平外交的思想 D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7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A弱化神权的影响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宗族观念的强化 D土地私有制的建立28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
14、身一心。政令之设,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康熙帝此举意在A强调君权至上 B谨防决策失误C肯定谏议制度 D巩固文官政治29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这反映了当时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C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30极端的年代中说:“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
15、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迅速膨胀,对别国内部事务的干预也明显增多,一些原来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局部冲突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重大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的干预,就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和平”与“小战争”的共生并存,“大和平”使“小战争”得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衍生和发展,而“小战争”则成为“大和
16、平”条件下释放郁积矛盾、调整利益关系的一种方式,更成为超级大国维持其统治秩序的手段。张宏志巨变后的反思:苏联解体与中美关系材料二:现在,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激进的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它们传递的消息是,西方的主导地位已经终结。这是政治范畴内的权力转移,而世界经济的权力转移早就开始了。欧洲和美国不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角色。几百年前欧洲帝国成功占领世界造成的全球失衡又慢慢恢复正常。印度和中国不是在世界舞台上首次报到,它们声称要恢复原来的位置多姆尼克.约翰逊多极化世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呈现的特点。(8分)(2)根据
17、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极化世界发展的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影响。(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代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
18、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请回答:(1)材料中的家谱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被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原因何在?(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19、6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4分)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一中高一开学初考试历史(必修一)参考答案1-10 BCDCC BCDBD11-20 ADBAA CABBC21-30 DADCA DCBDC31(1)美国极力推行霸权政策,干涉他国内政;世界整体呈现出和平与发展的局面;区域性动荡加剧;世界政治秩序暂时出现混乱。(2)原因:西方国家实力的减弱;中国、印度等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世界经济实力变化的推动。(3)影响:有利于国际力量的重新组合;有利于世界力量间相互制约而维护和平;客观上有利于新兴国家的发展。32(1)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原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特别是保证了王权的稳定;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故被历代王朝所继承。(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完全统一。(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