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75分)1.西周时期,“君权宗法化”是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的体现之一。下列选项可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B.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C.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D.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答案】A【解析】【详解】“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大意为,周文王的子孙将干世百世由本向支不断绵延。这体现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组带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度。故A项正确。“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大意为,周公(为了招揽天下贤才接待求见之人)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看出他求贤若渴的态度)使得天下的贤
2、人都对周公拜服。这是说明周公重视人,礼贤下土,与宗法制度无关,故B项错误。“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大意为,这些雄健的武土,是公候的心腹。这是说武士保卫公侯,是公侯重视的臣子与宗法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大意为,这个女子嫁过门,使得家庭和顺美满。这是指男女婚配,与宗法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点睛】宗法制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政治制度。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天子以嫡长子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余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并依同样方式逐层分封。宗法等级制。通过大宗对小宗的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这样的
3、宗法等级。评价:利: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弊: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划分贵殿尊卑,导致人生而不平等和重男轻女思想。神权与王权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这些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2.“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A. 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B. 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C. 最高
4、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答案】A【解析】“天帝的眷顾”“天命的迁徙”“被天命所抛弃”均说明了政权与宗教迷信结合的特点,故A项正确;权力的继承是依靠天命,不是个人德行,故B项错误;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血缘与继承关系,故D项错误。3.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A. 强化了天子权力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C. 降低了女性地位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答案】B【解析】商王等各级贵族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有利于
5、实行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政权的稳定性。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贵族政治早已形成,排除D项。点睛: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4.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对此,尚书记载:“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这说明A. 孔子继
6、承了夏商周的主流文化思想B. 尚书是研究此历史的唯一证据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分封制具有优越性D. 周人认为天命、道德是治乱的关键【答案】D【解析】“天命糜常”、“惟德是辅”说明西周时期还是相信天命,道德治理属于辅助,D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不是对于夏商周主流思想的继承,A错误;B中唯一证据说法错误,尚书属于二手史料并不是唯一证据;材料论述的是治理国家思想,不是制度,C错误。5.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自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于是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这里所说“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应该是A. 分封制B. 共和制C. 宗法制D. 封建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
7、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秦以后中国古代之封建贵族已全崩溃”指的是秦以后实行郡县制,分封制走向没落,“四民社会遂正式成立”指的是秦以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其社会制度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君主专制制度6.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 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 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答案】D【解析】材料“路以
8、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反映了宋代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故D正确;宋代路制与扩大宋朝疆域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的界限的问题,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学生可以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7.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墓旁边设置陵县,专为奉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这一举措A. 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 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 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
9、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答案】D【解析】材料“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表明,把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集中在皇帝陵基旁边设置的陵县附近,显然便于监视控制,防止叛乱,保证安定,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解除”;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点睛:材料“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8.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A. 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B. 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C
10、.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D. 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皇权至上,皇帝对官员有任意提拔和贬斥的权力,以致出现封建官僚体制中“职无常守”的现象, 这表明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标准,排除A。“职无常守”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策略,并非是官僚体制受到冲击,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干政,而是强调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排除D。9.战国时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入秦后说动了秦孝公,当上了秦的大良造。这反映了当时A. 社会转型加
11、速B. 贵族政治没落C. 改革变法兴起D. 诸侯争霸激烈【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的崛起直接打击的就是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所以反映出贵族政治的没落,因此B项正确。A项是春秋战国士阶层崛起的背景,不是结果,所以错误;改革变法兴起和诸侯争霸激烈都是士阶层崛起的原因,所以C、D项错误。10.“黔首”一词在上古时指战俘奴隶;战国时被广范使用,含义与“庶民”相同;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的建立B. “大一统”的加强C. 百姓地位的下降D. 奴隶制度的废除【答案】D【解析】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材料与君主专制无关,
12、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黔首”含义的演变,与奴隶制度的废除、百姓地位无关,排除BC;根据“秦始皇下令将天下百姓统称为黔首”,表明国家统一,统一百姓称谓,属于加强统一的措施,故D正确。11.“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A. 突出君主独尊地位B. 彰显帝王丰功伟业C. 强化皇权主义思想D. 固化君臣等级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从“万岁”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突出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意在强化皇权主义思想,故C项正确;突出君主独尊地位是在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时,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要突出皇帝的功绩,故B项错误;固化君
13、臣等级秩序指把君臣的等级秩序固定化,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观点,故D项错误。12.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A. 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B. 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C. 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D. 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答案】A【解析】材料中“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尊卑贵贱,不逾次行”,体现出秦朝借法家思想强化人伦秩序,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故A项正确;材料规定针对民众,而非职业官员,没有涉及秦朝官僚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整个社会人伦秩序,而不仅仅是君主专制,故C项
14、错误;“端平法度”,秦朝是以法家思想而非儒家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故D项错误。13.对于郡县的划分,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大率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由此可知汉代A. 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B. 南方郡县多地旷人稀C. 南方郡县比北方数目多D. 北方郡县经济实力强【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反映汉代郡县制最终取代分封制的问题,且秦朝已经实现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故A错误;“其民稠则减,稀则旷”说明南方郡县多地旷人稀,故B正确;材料也无法体现南方郡县比北方数目多,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北方郡县经济实力强,故D错误。故选B。14.汉代初年,二千石以上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在有市籍的商人之
15、外,家资满10万(文帝时减为4万)可任郎官。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时即可由郎官中选用。这表明汉初A. 因长期战乱官员严重匮乏B. 依政治需要选官形式多样C. 世卿世禄体制尚未被打破D. 商人入仕优化了官僚体制【答案】B【解析】汉代选官制度找不到不同的群体,主要目的是加强统治的需要,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秦朝时期已经打破世卿世禄体制,C错误;D不符合主旨,排除。15.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A.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B. 减少决策失误C.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D. 集权于中书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可知中书
16、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门下省,排除A;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中央监察制度,排除C;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集权于中书省,排除D。所以选B16.唐律疏议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依该国法律;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这表明唐律疏议A. 阻碍中西文化交流B. 坚持传统夷夏观念C. 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D. 奠定了封建国家立法原则【答案】C【解析】“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说明唐律在处理法律方面的主动性,体现
17、出司法的自主性,故项正确;这项法律规定不会阻碍中外交流,故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夷夏观念思想,故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国际司法独立性,不是奠定立法基础,故项错误。17.(后改为中书省),魏曹丕始设,掌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这种演变表明A. 隋唐君主权力不断加强B. 国家行政机构日益庞大C. 皇权专制下的权力转移D. 中央官吏权力过度集中【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中书省本来是“掌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而到隋
18、唐时期“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说明专制之下中书省的权力分散了,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题干主要是讲中书省的权力转移;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行政机构的日益庞大;D项与题干核心思想相反,不是过度集中而是逐渐分散。18.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B. 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 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D. 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取士的人数增加,权
19、贵依靠特权入仕的人数减少,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宋代科举制选拔标准和方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更加客观公正,排除A。 材料没有反映削弱六部职权,强化皇权,而是强调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排除C。隋朝科举制创立,皇帝已经开始掌握选官主动权,排除D。1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A. 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B. 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C. 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
20、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可以看出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尚书省仍然存在,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0.先秦时期,周成王“桐叶封弟”;汉末农民义军立一个刘姓放牛娃为君,说他是刘邦后裔;五代时,沙陀人李克用本与唐朝李姓宗室无任何血缘关系,但当他建国时也自号为唐,以表明其是承唐朝的正统。古代政治活动中的这类现象表明A. 君主获天意认可才能凝聚民心B. 君权宗法内涵有重要意义C. 古代民众对明君治国的期盼D. 儒家学说影响古代政治【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政治活动都在
21、强调宗法观念对君权的影响大,即君权宗法内涵是有重要意义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的说法过于绝对化并且也不科学,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明君治国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宗法观念影响古代政治而非儒家学说影响古代政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
22、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等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可知,比较、分析选项,可知:“有权就有一切”,即指皇权制;“蒙昧主义”,即指儒家思想(儒家封建伦理纲常),D项正确;道家思想不符合天命观,故A和B错误;三公不是专制制度,C错误。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皇权制度22.新唐书百官志载
23、:“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家禄一季;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这表明唐王朝A. 对官员的考评与官员升降赏罚直接挂钩B. 制定了严格考核官员的标准C. 通过加强考核实现了唐王朝的长治久安D. 选官考核存在严格等级秩序【答案】A【解析】材料“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反映了唐朝对官员考核评定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升降赏罚,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考核官员的标准的问题,故B错误;加强官员的考核并不是唐王朝长治久安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材料不仅仅限于官员考核的等级,还涉及相应的升降赏罚,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中上以上,每进一等
24、中中,守本禄;中下以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官员考核评定等级与升降赏罚联系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3.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答案】A【解析】隋唐时期把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说明统治者从法统上坚持国家统一的意识,A正确;此时南北方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感,B错误;材料中主
25、要是国家统一认同感,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24.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B【解析】从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中可以分析出,唐宋时期律学融合了儒家思想思想,体现出律学以礼入法的传统,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法的结合,没有体现出三教合一,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律学
26、哲理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律学的特点,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25.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作赵鄂的围棋国手。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由此反映出A. 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 朝政混乱,大权旁落C. 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D. 外廷权力急剧膨胀【答案】A【解析】“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说明皇帝在降旨时会受到“外廷”的制约,故选A;B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也不符合史实,C不符合题干,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点睛:这一题属
27、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26.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据此可知A. 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 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C. 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D. 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
28、冗官现象的根源【答案】C【解析】由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可知,宋朝并没有体现为分权制衡原则,排除A;但由此可知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所以答案选C;由材料“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B说法有误,排除;从材料不能得出政事堂的设置成为是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所以排除D。27.元朝行省对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 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 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C. 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D. 注重君主权力的加
29、强【答案】B【解析】从“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制有效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突出中央的部分;C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无关。点睛:在解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问题时要格外注意本题涉及的内容属于专制主义部分还是中央集权部分,搞清楚这一点往往可以排除一定的干扰项。如本题涉及的是中央集权问题,所以可以排除D选项的干扰。28.明朝地方机构的设置几经变化。最初因袭元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后形成以三司分治省政的基本体制;宣德年间,设置巡抚主持地方政务(
30、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院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由此可见,明朝A. 意在健全各级基层机构巩固统治B. 地方过度分权导致机构运转不灵C. 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漏洞百出D. 地方管理政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设“三司”分治省政取代元朝的行省制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巡抚”有主持地方政务的职责,目的在于节制 “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总督”是管理数省,体现加强中央集权;故可知明朝地方管理政策的变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D项正确。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健全各级基层机构,排除A。“三司”分权会
31、导致机构运转不灵,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不是“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而是根据地方行政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所以选D点睛:抓住本题的关键词“三司分治” “巡抚”“总督”,运用所学知识理解设置这些机构的意图是加强中央集权。29.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A.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B.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C. 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D.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古代中国官僚们人浮于事、懒政怠政现象,根据“因立
32、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可知,是政治体制自身存在严重弊端造成的,故答案为D项。明朝万历年间不存在宰相,A项说法错误,排除;明朝时期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朝代,而不是君主专制弱化,排除B项;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不会对皇权构成制约,排除C项。30.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属于地方官员,他们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说明皇帝
33、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选项正确;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不一定是反映地方官僚腐败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加强不会扩大地方行政权限,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这一题眼,这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同时,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应该明确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对基本矛盾。31.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A. 提高了行政效率B. 减少了
34、决策失误C. 确保了政治清明D. 削弱了中枢权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这种奏折制度使皇帝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A正确;减少了决策失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确保了政治清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削弱了中枢权力,同材料信息相反,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发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的准确解读,紧扣材料分析解答,排除无关选项即可。32.“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
35、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 传达皇帝旨意B. 参与行政决策C. 总领全国政务D. 负责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33.明清总督是兼管两省或三省事务的高级地方官,“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其意图是A. 扩大地方的权力B.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C. 整饬地方的吏治D. 协调地方和中央关系【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各省实行一定的分权,而设总督管理一
36、省或几省的事务,以偏重地方军事治安为主,同时“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目的是为了能做到总理地方事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正确;明清时期除了总督外,还有地方的省级行政机构,都直属中央管理,体现了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A错误,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地方吏治的整饬,故C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总督体现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不是协调地方与中央关系。34.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这一变化说明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37、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材料中齐国诸侯没有按照周天子崇尚的服饰颜色进行穿戴,说明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故C正确;A中丧失殆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中走向统一不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彻底”说法错误。35.据考证,战国之前的传世作品中均无“黄帝”的史料,之后始现“黄帝”之说,如传世的吕氏春秋、史记等记载的历史皆从黄帝开始。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已成为大家认可的祖先。这说明A. 百家争鸣的兴起奠定了黄帝至尊的地位B. 宗法制对这一共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C. 华夏民族皆源自于黄帝的嫡亲血缘关系D. 国家统一有助于血缘系统一体化的形成【答案】
38、D【解析】“黄帝”的出现是在战国之后出现的,说明“黄帝”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而黄帝的出现可以将中华民族的祖先得以确定,标志着血缘系统一体化的形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黄帝至尊的地位与百家争鸣并无关系;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对此的作用;C选项说法错误,黄帝是否真实存在无法判断。36.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其揭示出的核心问题是A. 宰相制度逐渐衰落B. 封建官僚机构的日益完善C.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D. 政府监察职能得以完善【答
39、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宰相一旦权力较大,便会被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波纹式循环发生”表明中国的宰相权力在逐渐缩小,直至废除,而中央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所以正确答案为C。“宰相制度逐渐衰落”是表面现象,核心问题是君权加强,A错误。材料中只是讲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体现“封建官僚机构的日益完善”和“政府监察职能得以完善”,所以B和D错误。【点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自秦朝设置丞相以来,长期在中央存在着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在皇帝力量有所削弱的时候,容易形成丞相权重的局面.因此隋唐时期,通过三省六部制的建立,分相权,从而保证君主权力的集中。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来看
40、,这是完善该制度的措施。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直到明朝开国之初废除丞相而告结束。37.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A. 成为全国政事中枢B. 囊括内阁六部机构C.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 各项制度趋于健全【答案】A【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军机处权力范围不断扩大,以及所掌握权力的重要性来看,乾隆时期的军机处已成为全国的政事中枢。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军机处与内阁六部的关系,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
41、,排除。点睛:军机处的设立与军事有关,但军机处并非只是一个军事机关,实际上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是国家最高执行机关。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使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38.东汉顺帝之前乡举里选,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汉顺帝时规定,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这一规定A. 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B. 否定了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C. 根除了察举制官士勾结弊端D. 打击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答案】D【解析】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是隋文帝时期,A错误;材料是对察举选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没有否定重视德行的选材标准,排除B;材料的做法只能逐渐
42、减少这种勾结的弊端,但不能根除,C错误;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这就导致了对被荐者与荐者之间容易勾结的弊端,通过考试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打击了地方把持官场的势力,故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39.秦汉地方长官称为“牧、守、令”即“主人”的意思,宋代地方长官为知府知州。“知”是代理名义上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这一变化说明A. 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形成B. 中央对地方管辖和监督加强C. 中央和地方关系得到了改善D. 地方割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答案】B【解析】秦汉时期地方官有较大的权力
43、,宋代以中央官员兼任地方官职,体现出中央对于地方管理的加强,故B正确;A是秦朝时期郡县制推广;C中改善不符合题意,中央和地方始终是一对矛盾;D根本解决说法绝对。40.汉武帝时,刺史能够“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东汉时有诏书云:”刺史二千石”,又常刺史兼领兵作战之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A. 刺史的权力有扩大趋向B. 东汉时刺史失去监察职权C. 西汉朝刺史的职权变化无常D. 刺史的监察对象为各级官员【答案】A【解析】“断治冤狱”“领兵作战之事”说明刺史由监察地方官员到审理判案以及领兵作战,体现出刺史权力的扩大,故A正确;B中失去说法错误,这是刺史最主要功能;C中变化无常错误,范围扩
44、大;刺史只监察地方高官,故D错误。41.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B. 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 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 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隋炀帝在位期间功绩不可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料评论的是隋朝的灭亡,故D正确;A违背历史潮流说法错误;B中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C中灭亡的根源说法错误,不是制度问题,是暴政所致。42.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
45、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A. 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B. 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C. 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D. 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以分封卫、鲁、晋国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分封制的理解。由材料信息“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可知,被分封地沿用的是商夏民族政策,不是全部制度,故A错误;这体现了西周灵活的民族政策,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目的,故B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点睛:排除法是新课标历史高考的最佳解题法。排除法把握三个原则,不符合历史史实;不符
46、合材料信息;符合材料部分信息,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本题中的B项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43.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A. 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B. 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C. 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D. 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答案】D【解析】汉代察举制推荐标准多样,涉及到对多方面人才的评定,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故答案为D项。察举制并非通过选举的方式,排除A项;察举制并非真正做到“选贤举能”,排除B项;察举制是由地方政府向上举荐,排除C项。44.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47、,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外交行为,可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B. 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C. 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D. 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秉持传统夷夏观的清王朝统治者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蛮夷,理应万国来朝、表示臣服。然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依照国际惯例提出要派遣公使进驻北京,这虽然在当今看来是极为正常的外交行为,但是在当时的清政府看来,这却是完全不能够接受的、甚至是最不能接受的。因为一旦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就意味着清王朝与这些蛮夷之地处于同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意味着外国公使也就不必向皇帝
48、磕头跪拜,这对“天朝上国”来说简直就是颜面扫地,因而对此最感到愤愤不平,故C符合题意;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缺乏爱国意识和缺少外交意识,不能说明“不平”的实质,排除ABD。45.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B【解析】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并不意味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强这时把清政府当做了自己的工具,不必直接进行侵略,而是靠清政府进行侵略了,即由
49、之前直接的侵略变为“以华治华”,故排除A而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已经意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故C不是列强的主要意图和结果,排除C;这一变化是列强侵华策略的变化,起不到打击列强在华势力的作用,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排除D。点睛:这一题体现的是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比较,在比较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上述变化并不意味着列强在减少侵略,而是侵略政策策略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使其侵华行动更加隐蔽,而且更加方便,所以是侵略更加严重了,故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46.恩格斯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
50、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A. 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B. 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D. 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时间“1894年”“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结合所学可知此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不能体现材料中“分水岭”的含义,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败于日本,使国人认识到必须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而开始了维新变法等制度近代化的道路,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的沉重打击,
51、使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意识增强,之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均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故C项正确;甲午战争虽然警醒国人,但依然有一些顽固派,D项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47.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A. 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B. 清政府己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C. 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 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答案】A【解析】A项,题干中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的表现,说明在晚清部分水师重臣的眼中,水师是其个人私产,他们处处维护个人私产的利
52、益,在国家大义面前依然无动于衷。故A项正确。B、C、D项,题干只是说明了晚清部分洋务官员在对待水师时的表现,不能武断地断定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和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故B、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48.中国的租界制度以最早建立的上海租界为蓝本,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这表明,近代中国的“租界”A. 已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B. 凸显了浓厚的半封建色彩C. 把西方民主照搬到了
53、中国D. 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和“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所处时代特征是中国社会逐渐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即“租界”名义上是中国的,但实际上由列强控制,故选D项。近代中国的“租界”虽然是列强侵略中国主权的表现,但没有表明是殖民地,故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对“租界”的行政管理,并没有涉及其它方面,排除B项。“租界”并不是把西方民主照搬到了中国,而是西方列强利用“租界”进行侵华,故排除C项。点睛:材料 “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和“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
54、能”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49.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皇帝认为“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说明清政府A. 外交政策失去了自主权B. 放弃了保卫国家主权的立场C. 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D. 灵活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答案】C【解析】从咸丰皇帝的“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即不尊重所签条约,到恭亲王奕的“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说明清政府认识到遵守条约的重要性,逐步接受近代国际规则。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维护权益”材料没有涉及,排除。50.18
55、39年9月,距离鸦片战争爆发还有9个月,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此时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称“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这反映出A. 林则徐对当时的英国完全缺乏了解B. 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清朝政府官员认知C. 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D. 清政府已经做好应对侵略的充分准备【答案】B【解析】据材料“英国战舰从英国本土开往中国林则徐知彼(英国)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林则徐仍具有天朝上国华夷观念,故B正确;当时林则徐对英国有一定的了解,故A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清朝地方官员仍执行传统抚夷外交政策,故C错误;材料说明清政府没有做好应对侵略的
56、充分准备,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体现了华夷观念,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林则徐的思想认识的局限性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51.材料:唐初统治者吸取隋朝“拒谏饰非”而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重视和鼓励谏官们积极谏言:贞观政要之求谏篇记载了唐太宗向群臣求谏:“朕每闭居静坐,则自内省。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恩正人匡谏,欲耳目外通,下无怨滞。”除了鼓励群臣谏言,唐初统治者还设置了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拾遗、补阔、给事中、起居郎等谏官职务专司谏诤之权。武则天统治时期,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匦
57、,由谏官充任知匦史,本意是加强对百官的监督:“以青匦置东方,以受养民劝农之事;以丹匦置南方,以受谏论时政之书;以素匦置西方,以爱陈冤诉屈之状:以玄匦置北方,以受举报高密之信”。在唐统治者的倡导和建议乏下,涌现了一大批谏臣,谏官群体规模庞大,谏诤之风蔚然兴起。摘编自关庆华唐代谏官制度:组织架构、历史价值与现代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前期统治者重视谏官谏言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前期统治者上述措施的意义【答案】(1)原因:吸取隋朝拒谏灭亡的教训;统治者对谏官谏言作用具有正确认识措施:求谏于群臣;设置大量专职化的谏官职务;设立四铜匦,引入社会监督。(2
58、)意义:使谏官制度得到完善,有助于减少君主过失,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层参与和广开言路,为唐朝的繁荣和昌盛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解析】【详解】(1)原因:由材料“吸取隋朝拒谏饰非而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重视和鼓励谏官们积极谏言”可以得出吸取隋朝拒谏灭亡的教训;统治者对谏官谏言作用具有正确认识。措施:由材料“向群臣求谏唐初统治者还设置了散骑常侍、谏议大夫拾遗、补阙、给事中、起居郎等谏官职务专司谏诤之权。设置东西南北四个铜匦,以受谏论时政之书;以受陈冤诉屈之状”得出求谏于群臣;设置大量专职化的谏官职务;设立四铜匦,引入社会监督。(2)从唐朝前期统治者重视谏官谏言的原因和措施容易得出这样做的好处,不外乎是为
59、了减少君主的过失,维护唐朝的统治,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做政治上的准备,同时从集思广益,揭露腐败现象等方面来回答。5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79年,法国政局发生变化,共和派的刚必达、茹费理内阁接连执政,鼓吹殖民扩张。法驻越海防领事公开叫嚣:“法国必须占领东京(越南北部地区)一旦欧洲各国企图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申报似乎感知到这一脉动,相继抛出四篇评论,指出了安南(越南)局势的危险:“今安南之于法人设有不和,西南境上若广西、若云南,逦迤三四千里,骤议防堵有此大力量乎?”1882年,李维业率(法)军攻占河内。摘编自彭利芝中法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材料二 1883年至1
60、885年爆发的中法战争,使清政府内部出现两种不同观点,一派主张同法国作战,认为国家通过洋务运动,自身经济、军事实力都比鸦片战争时期有所提高,不应再屈辱求和;另一派主张同法国讲和,认为同资本主义列强相比,还十分落后,同法国作战不可能取胜,不可力战。鉴于上述两种观点,清政府左右不定,难于决策,于是决定进行两方面准备,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摘编自兰森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内的和战之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发动侵略“安南”战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综合上述材料,从影响战争胜负的角度,说明中法战争给我们的启示。【答案】原因:法国共
61、和派内阁上台,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抢占侵华的先机;越南与中国西南腹地相邻,便于进一步侵略中国。(2)评价:清政府采取“一面派兵防御,一面寻求机会求和”的策略,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但政策摇摆不定,影响对法战争的决心。启示:国家实力是战争胜负的根本,要不断增强国力;战争决心是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必须统一内部的思想认识;注重外交的作用。(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法国发动侵略“安南”即(越南)战争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法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二是“安南”即(越南)位置重要,便于以越南为跳板侵略中国。(2)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是两手准备,即一方面防御另一方面却求和,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国家力量、国家的决心等,所以中法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要从这两个角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