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城市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二)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所在学校准确填写,条形码贴在制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字体工整、清楚。 第卷 单项选择题(共50分)(1-30题每题1分)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 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消化液A B C D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
2、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相对稳定3在下列调控机制中,不能使胰岛B细胞兴奋的是()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 B下丘脑中有关神经兴奋C垂体分泌的某种激素减少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4. 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部位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6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3、 () 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小脑7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B扦插时,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易生根成活,主要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受到抑制 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生长作用越强9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 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10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4、D甲、戊11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有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块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下图)。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 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 D左右均无12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 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13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 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14当缺乏氧气或有氧呼吸受抑制时,生长素的极性运
5、输的速率将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D不能确定15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B种群死亡率过高C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 D群落结构太复杂16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17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从O
6、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18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湘江里的全部生物 天马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白石公园里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B C D 1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20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
7、阳光2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细胞中都含有光合色素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能固定CO22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A固定CO2 B分解有机物 C利用光能 D合成有机物2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和分解者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D生产者和消费者2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 ()A生
8、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平D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26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27下列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蝙蝠回声定位 B候鸟迁徙C萤火虫发光 D狗凭借尿液的味道找到回路28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9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
9、的目的不包括 ()A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 B减轻环境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食物链延长,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3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就地保护 C易地保护 D实施大型的生态工程(31-40题每题2分)3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32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
10、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33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 )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A B C D34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用生长素或其类似物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时要使用较高的药剂浓度35下图表示一棵植株被不透光的纸盒罩住,纸盒的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
11、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36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可能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DM、N将呈现“J”型增长3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
12、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8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3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
13、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流动的40右图中ad分别表示不同的指标,M表示某种指标的相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石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为acdb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在一段时间内,若c种群数量增加,则d种群数量下降,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第卷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41根据下列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
14、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 ,用虚线箭头表示CO2; 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死亡因子)与靶细胞表面的Fas(死亡因子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效应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的。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_细胞分泌的_。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_的方
15、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42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回答下列问题:(1)从反射弧的结构组成来看,图中A为 ,图中C所围成的部分属于反射弧中的 。(2)在神经纤维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计,若给予X点一个强刺激,X点处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 ,电流计指针发生 次偏转。(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屈肌反射活动。现将药物放在X处,刺激Y点,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Z处,刺激Y点,肌肉不收缩。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是阻断 。(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
16、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胆碱酯酶分解。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常表现出肌肉 的症状。(5)在图的Z结构中,其信号的传递是 ,其原因是 。43.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3)和的现象均表明,胚芽
17、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的影响。(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44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对某生态系统进行了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注: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回答下列问题:同化固定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A15.913.1B870.7501.3C0.90.6D141.
18、079.1E211.5191.4(1)该生态系统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 (填字母)。(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3)该表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4)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请将AE和大气中的CO2库填在相应的空白方框内。(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能量丙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由甲供给,则丙能量增加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白城市2013201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卷二)参考答案第卷 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共50分)1-5 CACBD 6-10 DBBDB1
19、1-15 BDDBA 16-20 BDADD21-25 CBBBB 26-30 ADBDB31-35 BDACD 36-40 AADCD第卷 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41.(12)(1)(2) T细胞或记忆细胞 浆细胞(B细胞 )抗体胞吐 流出42.(16)(1)效应器 神经中枢 (2)由负变正 0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或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 (4)持续收缩(震颤不止;痉挛)(5)单方向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43.(12)(1)尖端(3)少琼脂块光(4)多吲哚乙酸44(10)(8分)(1)B(2)11.3%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5)25-20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