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莒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出题人 王峰 审核人 高二政治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小题)1.朱熹小时候就问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A. 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产生的知识。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和实践,故选项C正确。选项AB说法不符合题意,故
2、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答案选C。【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2.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是由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A. B. C. D. 【答案】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哲学的指导意义。“头等智慧”是真正的哲学,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思想即意识,体现了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强调的是哲学的产生,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但题干强调的是哲学的指导意义,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光明生活的路途上点亮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解时,应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使人智慧之学:哲学作为一门学说,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
4、使人智慧、聪明。(2)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旧哲学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我们的任务是改造世界。3.2017年8月21日,百年一遇的“超级日全食”在美国境内掠过,这是99年来日全食首次横跨美国。全球许多天文机构对此作出了精准的计算和预报。这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人们能够创造并认识规律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选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规律。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造世界。题目中,全球许多天文机构对2017年8月21日的“超级日全食”作出了精准的计算和预报,这
5、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选项入选。选A。【点睛】正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区别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地位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意义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
6、,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联系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问题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内容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4.科学界曾认为,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最小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毛泽东根据辩证法观点,在1955年提出“基本粒子”必定是无限可分的观点。之后物理学家发现了比质子、中子更小的夸克粒子。这一事例说明A.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不断发展C. 哲学的进步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D
7、.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上述材料中“毛泽东根据辩证法观点,在1955年提出基本粒子必定是无限可分的观点。之后物理学家发现了比质子、中子更小的夸克粒子”体现了哲学的发展指导具体科学的研究,故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具体的指导,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 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B. 物质和意识
8、是否具有同一性C. 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 物质和意识是否能相互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目的表述,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故A选项表述正确。B选项表述本身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物质与意识何者更为重要的问题,也没有涉及到能否相互作用的问题,故排除C、D。正确答案选A。6.用自然下垂的手背按压墙壁30秒,然后放下胳膊。手臂将从身体的一侧向上浮起,犹如被外力拉起。这就是柯恩斯塔姆现象。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想要扼制柯恩斯塔姆现象时,无意识的“举起”信号在到达肌肉前将被阻断。这一发现证
9、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科学家研究发现了柯恩斯塔姆现象的秘密,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也证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题肢正确。题肢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上述材料体现不了意识的作用和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活动的特点7.“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第一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A. B. C. D. 【答案】
10、A【解析】【详解】选项错误,“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该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选项错误,“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易错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该观点错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
11、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8.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下列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局限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错误,题目中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项错误,题目中的观点没有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天地“有容乃大”, 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其把
12、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局限性,但是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B。【点睛】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比较: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点世界本质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气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观朴素论、唯物论,没有科学依据唯物的,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缺少辩证法思想既唯物又辩证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
13、的物质原因,抹杀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唯物史观。既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又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既唯物又辩证)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缺少辩证法思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唯物又辩证)历史使命解释世界实践性是其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不仅要说明和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变革和改造世界相同点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9.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人死而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下列与该观点蕴含哲理一致的是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 美的东西是美使它美的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A.
14、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题目中王充的观点的意思是指人死了血脉就枯竭,血脉枯竭而精气就不存在,精气不存在而形体就腐朽,形体腐朽而化成灰土,因而不可能变成鬼。其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故属于唯物主义思想,选项蕴含的哲理与题意相符。选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选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C。10.习近平治国理政哲学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是关注群众利益、贴近人民生活的大众哲学。学习贯彻这一哲学思想有利于促进实践与理论的历史的统一 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指引人们更好地追求美好未来 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物质力量A. B. C. D.
15、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正确且符合题意;应是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哲学思想属于精神力量,说法错误,错在“物质”;故本题答案选D。11.步入21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等,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 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 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
16、学依据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选项表述本身错误,这些成果恰恰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性。选项“随意创造自然物”的表述错误。题目中,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还能利用动物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从哲学上来看,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选项正确入选。选D。12.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 物质就是具体的物质形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感觉是物质存在的基础A. B. C. D
17、.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错误,该观点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错误的。选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选项表述正确。故选B。13.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可能是人们诚实与否的“开关”。一旦这个脑区受损,人们便倾向于因为私利而说谎。这一发现佐证了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健康大脑是意识的来源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选项
18、错误,实践是意识的来源。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题目中,该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可能是人们诚实与否的“开关”。一旦这个脑区受损,人们便倾向于因为私利而说谎,这一发现佐证了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选项表述正确。选A。14.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视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依赖于物质,视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视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 B. C. D. 【答案】
19、D【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错觉属于意识的范畴,其不具有物质性,题肢说法错误,排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题肢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有错觉也是物质的反映,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15.我国有“楚人过河”的典故: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去测量河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但不久河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结果损失惨重,大败而返。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保证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 科学实
20、验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A. B. C. D. 【答案】A【解析】材料中楚国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水位,结果伤亡惨重,启示我们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故符合题意,应选;说法错误,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而不是保证,排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6.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这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中国精神能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意识能指导人们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
21、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选项错误,精神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选项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人们创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这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选项正确入选。选B。17.贵州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一组34个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悄然走红网络。下图是他设计的山水倒映桂林、徽派建筑安徽、布达拉宫西藏、京剧脸谱北京。有网友评论说,城市文化入画,从这里了解中国。还有以下评论
22、,正确的是字体标识来源于创作者的大胆想象 字体标识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字体标识的设计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字体标识的设计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选项错误,字体标识来源于创作者的实践。选项错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在题目中没有体现。贵州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悄然走红网络,其字体标识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该设计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C。18.研究发现,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然而,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
23、。这一发现佐证了西欧文化和东亚文化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 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题目中,情绪变化会引起强烈的身体感受,不同情绪在身体上形成的感受图形各不相同,说明了意识能够能动地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故选项正确。不管是西欧人还是东亚人,人们的身体情绪图却表现出跨文化的一致性,说明了不同的人的情绪运动存在着普遍性的规律,故选项正确。本题选C。19.火星科学家认为古代火星上有液态水流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太阳热度的不断降低,火星如何
24、保持液态水状态呢?研究者认为是较厚的二氧化碳层帮助古代火星表面保温。但是2017年的最新探测数据表明,大约35亿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来解冻冰水。材料表明追求真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新的认识往往需要推翻原有的真理认识的不断发展决定着实践要不断深入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B. C. D. 【答案】B【解析】2017年的最新探测数据表明,大约35亿年前,火星上的二氧化碳稀少,不足以提供足够的温室效应来解冻水冰。这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适合题意;真理永远不
25、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是错误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正确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并不意味着”: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20.人如果站在月球上,只能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 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
26、粒。这一事实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实践的发展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故题肢正确。题肢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题肢体现的是认识是发展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考点:实践决定认识21.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凭经验开药方,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可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并
27、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或者被减量。这种治疗方法说明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肢说法错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故排除。上述材料中的这些经验“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说明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故题肢正确。题肢说法错误,因为经验既可意会,又可言传,故排除。“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说明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故题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2.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
28、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A. B. C. D. 【答案】D【解析】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材料主要强调人的认识随着实践的的深入而发展,而不是强调客观事物本身,排除;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说明这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的一种,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
29、源,正确;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错误;人们对于洗手除菌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23.中国人很早就在生产活动中发现了圆周率问题;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经过反复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近年来,人们借助计算机把圆周率精确到了难以想象的10万亿位。这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实践是人类认识得以最终完成的强大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新的认识总是在推翻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类对圆周率认识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伴随实践的发展认识在不断的深化,故
30、符合题意;中的“认识得以最终完成”否认了认识的无限性,是错误的;新的认识并非推翻原有认识,而是批判的继承原有认识,故错误。答案选择A。考点:认识的无限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4.两位经济学家就“我们是否需要产业政策”进行了一场激辩。一位经济学家认为,要有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也必须有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另一位则更加看重企业家和市场的作用。激辩进行了3个小时,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从哲学角度看鉴于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这场激辩对认识的深化是无意义的真理是客观的,两位经济学家中只能有一位的观点包含着真理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对“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争论会推动认识的发展事物是复杂的,认识主体是有差异的,对
31、“是否需要产业政策”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A. B. C. D. 【答案】D【解析】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项表述错误,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题目中,两位经济学家就“我们到底需要不需要产业政策”进行了一场激辩,激辩进行了3个小时,彼此都未能说服对方。从哲学角度看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对“是否需要产业政策”的争论会推动认识的发展,事物是复杂的,认识主体是有差异的,对“是否需要产业政策”有不同认识是正常的。故入选。选D。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宁乡县旅游局根据这一变化,充分利用宁乡拥有的1 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人文资源和温泉资源、河
32、流和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打造精品线路,不断推出“自驾游、亲子游、农家乐”等新的旅游项目,凭借“文化品牌、休闲品牌、生态品牌、温泉品牌”的打造开创宁乡旅游的新局面。结合材料,说明宁乡县在发展旅游业上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答案】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坚持尊重客观的市场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努力打造精品路线,开创宁乡旅游的新局面,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立足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做到了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宁乡县在发展旅游业上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
33、发,实事求是的。要认真阅读材料,要看到该县在发展旅游业上能够立足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努力打造精品路线,开创了宁乡旅游的新局面。可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描述和阐释宁乡县在发展旅游业上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点睛】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34、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6.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上演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国际文化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系国家形象,关系我国国际话语权,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
35、,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于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可以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也可以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这样更容易捕获人心,赢得认同。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6、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发现中国之美,讲述中国精彩故事,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需求,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保证国际传播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正确把握文化传播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故事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统一。【解析】【分析】本题以讲好中国故事,关系国家形象,关系我国国际话语权,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
37、提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等知识。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要立足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发现中国之美,讲述中国精彩故事,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需求,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故可以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保证国际传播坚持正确的方向,可以从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38、的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正确把握文化传播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故事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统一,故可以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如何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分析材料提出的问题或分析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近几年政治试题经常选用的设问方式。回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白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些道理,然后结合材料和设问逐一分析即可。一般来说,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二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39、包括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等也是考试经常涉及的内容。27.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经过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察和交流,其关于精准扶贫的思路逐步清晰并不断完善。30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中,中国政府和扶贫开发各参与主体,一直在不断探索改进精准扶贫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约束精准扶贫实施的一系列体制和机制约束得到根本性清除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才开始逐渐付诸实施。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扶贫开发各参与主体扶贫思路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精准扶贫”思想
40、是中国政府和扶贫开发各参与主体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察和交流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精准扶贫”思想是帮助真正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效途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近30年的扶贫实践也证明了粗放式扶贫的效率低下,需要实行“精准扶贫。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现现行标准下的扶贫对象脱贫,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缩小地区差异,是中国“十三五”扶贫开发任务中的重中之重。【解析】【分析】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1、。【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和扶贫开发各参与主体扶贫思路是如何体现求索真理的历程。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的限定,即实践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这类题的思维特点是从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去推知与其相关的、特殊的、个别的对象。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知识点;其次考查考生对材料(事件)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最后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故本题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点睛】准
42、确把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28.材料一儒家的以德治国,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以道莅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下为公、以民为本的思想,为政以德、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治国理政智慧,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
43、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五中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问题。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议,确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
44、指南。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是如何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的。【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形势任务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思想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保持了党的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化
45、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问题。【解析】【分析】本题材料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是如何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的。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另一方面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
46、分析说明即可。根据材料的表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随着形势任务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思想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故可以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可以从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点睛】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可以围绕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的真理观等角度去分析。具体包括: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包括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的具体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包括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认识的上升性。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并不是以上原理都要用到,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一个原理或哪些原理,然后把材料与观点有机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