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335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2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新题分类汇编: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高考真题+模拟新题)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C【解析】 以成语、谚语、俗语等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题即是以此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刻舟求剑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不当选;画龙点睛是处理

2、问题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的体现,当选;见仁见智表明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当选;胸有成竹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当选,答案为C。大纲文综31.N1、O12011全国卷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意识是一种特殊的

3、反应形式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 B C D大纲文综31.N1、O12011全国卷 B【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运用意识、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人的神经系统对外部刺激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的区别。题干强调,经科学实验验证,无论植物还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物都有自身特殊的反应,故体现了的观点。反应是指有机体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也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本身作为物质的产物,对外界不会有反应,故排除。植物的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是

4、将两者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故正确。观点错误,植物对光的反应方式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仅仅“相似”,而非相同。故本题答案为B项。课标文综32.M2,N12011广东卷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课标文综32.M2,N12011广东卷 C【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等相关知识。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课标文综24.N12011江苏卷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课标文综24.N12011江苏卷 D【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题干的引文内容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体现的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据此判断,A、B表述不符合题意,C表述体现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课标文综26.

6、N12011江苏卷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课标文综26.N12011江苏卷 A【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从题干的关键句“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是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可以看出,只有A表述正确符合题意,B表述不准确,C表述不符合题意,D表述错误。四川文综27.N12011四川卷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

7、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以下选项,与荆人教训具有相同哲学寓意的是()A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B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C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四川文综27.N12011四川卷 D【解析】 本题以吕氏春秋察今中循表夜涉的典故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求的认识理解能力。古文大意是说,楚国人想攻打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树立标记。澭水突然暴涨,但楚国人不知道,仍然照着标记在夜晚徒步过河,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军中惊骇的声音就像都市中的房屋倒塌一样。

8、其寓意在于启示人们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项强调战士要奋勇向前,以前进而牺牲为光荣,以为了保命临阵退步为耻,体现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要求。B项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C项意思是说,黄河九道泛滥成灾,并非一块土所能堵塞的;百万大军身着甲胄,也非一介勇夫所能抵抗的,体现了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的功能,要重视整体的力量。三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意思是说战争无固定不变的态势,流水无固定不变的流向,能随着敌情发展变化而采取灵活变化的措施取胜的人,才称得上是神秘莫测的高明者。其寓意与题干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项。课标文综27.N12011浙

9、江卷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课标文综27.N12011浙江卷 B【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都有盐分流动表明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当选;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即其性质保持不变,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表明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当选,答案为B。课标

10、文综28.N12011重庆卷 下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选自信仰的沙漠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课标文综28.N12011重庆卷 D【解析】 本题是哲学漫画启示类选择题,要审清漫画的标题和人物的行为。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成败取决于客观,A错误;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B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理性分析有正误之分,且材料与理性分析无关,是在强调找方法,C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 茶叶因生

11、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 B C D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 A【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认识的发展、意识的本质和联系的客观性,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茶叶带有不同的味道表明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有所区别的原因,当选;品茶专家能够根据多年的经验判知茶叶的产区,这表明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当选,答案为A;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而非“反映”

12、特性,“反映”是人特有的,具有能动性,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形成后亦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错误。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回答2930题。大纲文综29.P12011全国卷 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

13、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 B C D大纲文综29.P12011全国卷 C【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知识。解答本题要注意把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区别开来。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但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实践)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大纲文综30.N22011全国卷 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

14、的自然面貌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BCD大纲文综30.N22011全国卷 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发展沙柳产业,不仅仅是看中其经济效益,更加重视生态效益,故不能完整体现题意。不符合材料,农牧民并没有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自然进行了积极的改造。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项。大纲文综39 .D2、N2、O32011全国卷 材料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

15、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大纲文综39.D2、N2、O32011全国卷 【答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

16、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析】 本题属于影响意义类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然后综合运用哲学知识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知识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间的成就和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理论成果两个层次对应地论证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但是此题的现实意义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而需要考生根据教材知识进行概括,因此后半部分答案来之不易。课标文综34.N2201

17、1福建卷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C D课标文综34.N22011福建卷 A【解析】 无论是孩子的具体感觉还是远离故土的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应选;但由于主体的立场不同、知识的构成不一样,面对同一事物,人们会形成不同的

18、认识,应选;认识对象月亮是客观的;认识是主观的,不能实现认识对象(客体)的创新。课标文综25.N22011江苏卷 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的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课标文综25.N22011江苏卷 B【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无论是错误的认识还是正确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也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A、C、D表述错误,只有B表述符合题意。课标文综27.N22011江苏卷

19、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课标文综27.N22011江苏卷 D【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的客观性。“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诗句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课标文综22.N22011课标全国卷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

20、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课标文综22.N2 2011课标全国卷 D【解析】 人脑的不同区域与人的不同思维活动的形成有关联,体现了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故的观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的观点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的观点错误。课标文综25.N22011山东卷 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

21、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情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课标文综25.N22011山东卷 D【解析】 人类认识的提高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体现认识的反作用,但不能说认识的反作用具有决定性,排除A;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排除B;自在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说法错误,排除;“蛟龙”潜水器的功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体现,同时也体现出世界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D正确。四川文综39.A2、B1、D2、N2、N32011四川卷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台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材料六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

23、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6)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7)联系材料六,从知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四川文综39.A2、B1、D2、N2、N32011四川卷 【答案】 (6)在发电效率上,核电单位燃料的能量巨大,比火电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生产条件上,核电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风能、太阳能具有优势。在节能减排上,核电不排放有毒气体

24、和烟尘,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具有清洁能源的优势。在电力成本上,核电价格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有市场竞争力。在市场需求上,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速快,核电目前的比重低,市场前景广阔。(7)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发展核电过程中,人类应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从安全标准、安全建设、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目臻完善。【解析】 本题以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为背景,考查考生获

25、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综合运用经济知识、哲学中的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6)问要求分析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解题时要仔细审读材料,将材料中的分号前后分为五个方面。组织答案时要围绕这五方面,分别从核能的发电效率、核能的生产条件、核能的节能减排、核电成本、核电需求进行阐述。解答第(7)问,要注意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答题方向在于为在发展核电过程中确保安全提供措施。回答时要围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先呈现原理,后结合材料语境进行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课标文综6.N22011天津卷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

26、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课标文综6.N22011天津卷 D【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材料中所提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说法符合题意。A中“分泌物”说法错误,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答案D。课标文综

27、9.O3、N3、N2、O12011安徽卷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 B C D课标文综9.O3、N3、N2、O12011安徽卷 A【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认识的发展、意识的本质和联系的客观性,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茶叶带有不同的味道表明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有所区别的原因,当选;品茶专家能够根据多年的经验判知茶叶的产区,这表明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当选

28、,答案为A;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而非“反映”特性,“反映”是人特有的,具有能动性,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形成后亦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错误。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C【解析】 以成语、谚语、俗语等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题即是以此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基础知

29、识的理解。刻舟求剑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不当选;画龙点睛是处理问题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的体现,当选;见仁见智表明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当选;胸有成竹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当选,答案为C。课标文综11.N1、N3、O3、N32011安徽卷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课标文综11

30、.N1、N3、O3、N32011安徽卷 C【解析】 以成语、谚语、俗语等考查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本题即是以此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刻舟求剑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不当选;画龙点睛是处理问题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的体现,当选;见仁见智表明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水平影响对事物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不当选;胸有成竹表明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这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当选,答案为C。大纲文综28.N32011全国卷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

31、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 B C D大纲文综28.N32011全国卷 D【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特征及其作用的知识。科学认识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顺利开展,故正确。科学认识属于意识范畴,只有通过指

32、导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忽略了实践才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直接谈认识“化害为利”“创造理想世界”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D项。大纲文综38.G3、C2、N32011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

33、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材料二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

34、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近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 说明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大纲文综38.G3、C2、N32011全国卷 【答案】 (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

35、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2)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西藏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

36、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推动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解析】 本题以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财政的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角度切入,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此问题实际分为两个小问,首先回答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然后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回归课本,结合材料围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

37、度的优越性来回答第一小问,然后从保障西藏自治区享有广泛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角度组织答案。回答时一定要将课本基础知识与材料结合,不可相互脱节。第(2)问属于影响意义类试题,回答时要运用财政的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进行分析,围绕财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教文卫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角度组织答案。 第(3)问要注意把握知识限定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答题方向在于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因此组织答案需要将此原理细分,先呈现原理内容,然后用材料语言进行论证。结合材料和课本基础知识,此题要围绕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对生产实践的作用、促

38、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课标文综36.N32011福建卷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材料表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课标文综36.N32011福建卷 A【解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应选

39、A项。B、C本身观点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手段和设施,去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D项表述错误。课标文综37.L1,N3,O32011广东卷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

40、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课标文综37.L1,N3,O32011广东卷 【答案】 (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

41、文化创新;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2)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3)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中,要着重把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

42、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解析】 第(1)问属于原因类题目,综合性比较强,可以从现实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分析。所以本问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等角度阐述。第(2)问属于设限性的辨析类题目。答题的知识范围是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可以从真理与谬误关系、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统一等角度分析。第(3)问也是设限性哲学题目,分别从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角度结合材料阐述即可。课标文综28.N32011江苏卷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

43、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C D课标文综28.N32011江苏卷 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黑格尔这句话强调的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表述不准确,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表述错误。课标文综20.N32011课标全国卷 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

44、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 B C D课标文综20.N32011课标全国卷 D【解析】 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审视复杂的历史问题时,不要轻率地下结论,故的观点符合题意;的说法中“总是”一词的表述太绝对;的说法没有回答问题,只是问题的重复。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A B C D课标文综21.N32011课标全国卷 C【解析】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有利于减少人们工作中的错误,但不一定会避免,人们在工作中还得要尊重客观规律,故

45、的观点错误;的说法中“总是宝贵财富”的提法太绝对,要想使之成为财富,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些错误;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讽刺了一些人因怕“摔跤”而不敢“试”、不敢“闯”的因噎废食的做法,这样只会使自己裹足不前,一事无成,故的观点符合题意。课标文综28.G2N3D1B12011山东卷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

46、构的认识。材料二下图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材料三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3)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课标文综28.G2N3D1B1

47、2011山东卷 【答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建议;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3)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劳动

48、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解析】 第(1)问,材料针对“十二五”规划的社会热点,体现山东自主命题的特点,就山东省省委调研转方式调结构进行阐述。虽然材料给出的信息比较宏观,可是设问非常具体,就是针对山东省省委对转方式调结构进行调研,提问为什么省委要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意见。考查了党的地位、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等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此问需要仔细审题,从政党的角度来回答。第(2)问集

49、中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此问非常简单直白,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回答此问时要注意做好观点与材料的衔接。第(3)问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发展生产的举措、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相关知识。题目整体上难、中、易结合,知识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四川文综39.A2、B1、D2、N2、N32011四川卷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

50、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台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材料六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

51、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6)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7)联系材料六,从知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四川文综39.A2、B1、D2、N2、N32011四川卷 【答案】 (6)在发电效率上,核电单位燃料的能量巨大,比火电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生产条件上,核电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风能、太阳能具有优势。在节能减排上,核电不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具有清洁能源的优势。在电力成本上,核电价格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有市场竞争力。在市场需求上,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速快,核电目前的比重低,市场前景广阔。(7)把尊重

52、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发展核电过程中,人类应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从安全标准、安全建设、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目臻完善。【解析】 本题以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综合运用经济知识、哲学中的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6)问要求分析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解题时要仔细审读材料,将材料中的分号前后分为五个方面。组

53、织答案时要围绕这五方面,分别从核能的发电效率、核能的生产条件、核能的节能减排、核电成本、核电需求进行阐述。解答第(7)问,要注意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答题方向在于为在发展核电过程中确保安全提供措施。回答时要围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先呈现原理,后结合材料语境进行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课标文综28.N3、O12011浙江卷 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A

54、 B C D课标文综28.N3、O12011浙江卷 C【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考查调动运用知识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考古属实践活动,通过考古可以认识人类的起点和历史,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当选;借助考古遗物,通过透视历史事件把握历史,这是透过对个体的透视把握整体的体现,当选,答案为C;与材料中心不符。1.【2011石家庄一检】相对“嫦娥一号”在200公里轨道高度获取的120米分辨率全月图,“嫦娥二号”卫星在15公里近距离轨道对月球虹湾地区高精度成像,加上新设计的CCD相机,分辨率可以优于1.5米。这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

55、断深化发展科学技术能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BC DA【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借助高科技,实现分辨率的跨越,体现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故选A。不符合题意。2.【2011石家庄一检】通过此次探测获取虹湾图像,综合分析月球地形地貌、光照等数据,是为了进一步确定该地区是否适合“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为安全着陆做好技术准备。这表明()A客观条件受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B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C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D创造性思维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B【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通过此次探测获取的数据为“嫦娥三号”月球安全着陆做好技术准备,表明实践是

56、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故选择B项。3.【2011淮安一模】波士顿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曲线,又称之为经验学习曲线,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如下图)。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真理总是有条件的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A【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从曲线看积累越多,效率越高,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选A,其他与材料无关。4.【2011丰台期末】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其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当初,不少人曾因担心人工生殖技术可能将培育出科学怪物或畸形人

57、而进行激烈的争论甚至反对,现在,人工生殖技术不仅用于治疗不育症,而且为治疗癌症、胚胎干细胞研究等提供了线索和方向。材料说明()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实践是适应认识的需要产生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C【解析】 本题该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对人工生殖技术由怀疑到肯定,是在科学实践中得到验证、逐步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即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选C项。5.【2011江苏百校一模】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D【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B、C说法错误,A与材料无关,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